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经路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向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曾经路过》作者向东通过自己半个多世纪人生,记述了普通老百姓在共和国的风雨飘摇和百废振兴的波澜中度过的十年动乱、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特殊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生,它就在那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中变得具体、变得丰富,变得深刻。论情感还是形象即跃然纸上,这就有了图文并茂的人生故事。故事中折射的是这辈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国家的忠诚。适合广大喜爱文学、对六七十年代生活感兴趣的人阅读。

内容推荐

在历史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半个多世纪人生短暂,但却是在共和国风雨飘摇和百废振兴的波澜中度过,十年动乱、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完全有理由说,我们这辈的人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生,它就在那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中变得具体,丰富、深刻,变得不同寻常、刻骨铭心,以至于信手拈来,无论情感还是形象便跃然纸上,这就有了向东编著的《曾经路过》这本图文并茂的人生故事。故事中折射的是我们这辈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国家的忠诚。

目录

搬家

幼儿园

回老家

小学学习

家中学习

红小兵

我的家

我们的食物

我们的小动物

去采购

过年

快乐的少年

时尚

娱乐

邻居

后妈

少年的朋友

偷东西

红卫兵

高中

青春

学习工农兵

考大学

七七级

爱情

专业

工作

做生意

生死

做官

评职称

出国

辞官

姥爷

爸爸

妈妈

女儿

弟弟方

弟弟红

东方红

伯父

陈叔叔

保姆

新生活

试读章节

家中学习

小学在学校所得到的知识教育,让我足以阅读,足以应付生活中的算术运算。但是如果把时间作为分母的话,性价比不高。

爸爸既接受过完整的中国式的旧教育,熟谙孔孟之道,又沐浴过现代科学的教育。他在大学课堂上记的笔记我到现在还留着,那飘逸工整的英文和夹在其中的数理公式以及刚劲有力的墨迹和书法,让我觉得只有他们那一代人才真正领略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神采,从那以后,在中国的历史上,再也没有如此整齐地出现过一代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的文人雅士了。爸爸那个时代的风气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们那时的阶级等级是“工、农、兵、学、商,地、富、反、坏、右”。社会需要造就的是心悦诚服、俯首贴耳忠诚于毛主席和他老人家的革命路线和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斗士,读书何用,知识何为?纵然小学、中学仍收容着孩子们,但如此的社会氛围,至少从人们表面的举止行为上来看,学习好带来的荣耀感已经消失,专注于学习的学生已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了。

爸爸深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道理,颇有一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执拗,仍要用他的养身哲学培育他的儿女。没有任何除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他坚持让我们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掌握透彻。每天晚上我们姐俩,后来是姐仨都必须围坐在家里的饭桌前学习两个小时,爸爸坐在旁边的床上,拿着一本他保存的《东周列国志》边读,边监督我们。提起《东周列国志》这本书,它和爸爸的缘分极深,那是一本分成上、下册的书,文字竖行排列,在我的记忆中,唯有这本书,他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读一遍,直到他78岁去世。我从未体会过,一本书能有如此魅力,让人眷顾一生。我因教育的缺失,没有读史的习惯,更没有扎实的古文功底,再加上阅读竖行排列繁体字图书犯怵,至今也未曾翻阅过此书,不知其中让爸爸着迷的奥秘是什么。当我们温习完学校的学习内容后,爸爸会出些算术题让我们做,也出些词让我们造句,写短文。我们边做,他边批改。

屋外的诱惑实在太强了,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夏天,邻居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在楼外面打闹,聊天,玩游戏;冬天时,会聚在某一家玩耍。而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学习两个小时,实在按捺不住玩心,有时甚至生出一丝怨恨,真不明白这样不入潮流的啃书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好的未来。庆幸的是,爸爸每周有三个晚上去单位政治学习。但他在走之前,都会把我们的学习安排好,并非常严厉地告诉我们,谁如果不听话,会挨打。但是只要爸爸一走,大弟即刻就溜出去玩了,我呢,大部分时间能够克制自己,有些特殊活动,也会违背规矩。妈妈慈母一个,怎会阻止她儿女的渴望呢。不过爸爸后来察觉了我们的举动。一次,他刚走不久,大弟就往外跑,爸爸突然返回,碰了个正着,按着犯错误后的惯例,爸爸拿出妈妈做衣服用的竹尺,拉出大弟的小手,狠打了几下,然后又去单位学习去了。以后,我们再往出跑的时候,一定等到爸爸走了半个小时以上。

每周六晚上我们不用学习,这是我们最享受的时刻,即使外面多热闹,都吸引不了我们了。这天晚上,爸爸给我们讲故事。讲的最多的是《聊斋志异》,那些鬼的故事让我们着迷,无论爸爸讲过多少次,我们百听不厌。听的人享受,讲的人却一定无聊。不过,我们只要央求,总能得到满足。我们还听过很多遍《三国演义》。这些成人故事,是陪伴我们童年唯一的故事源泉。

今天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常常伴随着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们,爱意融融,温馨无限。他们在它们的世界里慢慢地打开真实世界的大门。

由于爸爸持之以恒的坚持,我们姐弟三人在学校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当然,这和今天学校里的竞争排序不可同日而语。在全民不学习的环境里,只要稍加努力,学习上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但这种优势伴随的荣誉感与今天学校里的学生取得的辉煌也不可同日而语。但那时被爸爸逼出来的学习习惯却使我受益一生,书本总是自己不倦的朋友,从而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都可接受和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这让我觉得我的生命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当我四年级以后开始看小说的时候,那些革命小说或多或少有一些爱情描写,虽不知男女之情,连懵懂的感觉都没有,但还是爱看,看的时候羞怯自然而来,总是悄悄地看。记得有一次我在读《苦菜花》,正看到关于爱情描写的那段时,我把书翻着藏在了床角褥子底下,去卫生间了。回来时,爸爸拿着那本书,气势汹汹地指责我,不让我看,但我记得他并没有说出什么道理,我为什么不能看。人的情感怎能被阻拦,我照样阅读,只是更隐蔽罢了,有时在被窝里看一夜。一直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不让我阅读这样的内容,也许他觉得我太小了,无法理解其中那美妙的情感,而误读了它,也可能怕我沉湎于此,不能专心做算术题,怕学不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的梦想落空。

P36-40

序言

我出生在1959年底,正是大饥荒年代,按照现在的解释,那饥荒七成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大跃进”导致的人为灾难。

妈妈告诉我,当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她每天最美好的愿望就是吃一顿饱饭,无论什么,只要能吃饱,就是一件幸福感最强的事。这种愿望从早到晚都主宰着她的思维。妈妈是小学教师,每天挺着肚子,也饿着肚子,站在孩子们面前,给他们以精神食粮。

妈妈每天的伙食基本上重复着胡萝卜、土豆、长白菜和水。所有这些蔬菜基本上是以汤的形式烹调的,否则每一天的供应维持不了三顿饭。当然,这样的生活只持续了三年,即从1959年到1961年。但遗憾的是,我在妈妈肚子里的10个月,占了这段时间的近三分之一。奇妙的是,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我这个生命竟如此顽强,且智力不错,从幼儿园开始,只要我处在一个人群之中,我都算那个人群中不笨的一个。更奇妙的是,就妈妈那伙食居然还使她有充足的奶水让我饱食三餐。也许就是妈妈带血的奶水给了我足够的智商。唯一将它归罪于那饥饿的十个月的不良后果,是我的个子。

我们家应该是有高个子基因的,姥爷和爷爷那一辈都高,妈妈1.62米,爸爸1.75米,在那个年代是高个子。而我只有1.55米。5年后出生的小弟弟1.80米,他出生的年代勉强可以满足高个子基因发挥它的作用,我的小弟弟就势如破竹般地长到了那个个子。大弟弟是在我们俩中间时间出生的,那时间生活稍有好转,大弟弟就拿个子证明了它的些许起色,他1.69米,还不错,作为一个中国男人来说,他够了个底线,算是个正常的个子。

我的个子让我这辈子都觉得是个缺憾,它让我自卑。唯有在我先生眼里,我没有短处,包括个子。这让我在公众以外的时间感觉到一份完整的幸福。从我记事起,在我所处的各种环境中,我常常是做得很好的一个,但却总是费一番周折才被认可,被肯定。因为从来都是这样,以至于我不愿张扬,不愿显摆,甚至不愿承认是自己做的。惧怕那被肯定所要经历的漫长过程,宁可忍受表面的平庸。小学时,算数、语文经常考满分,记得一次邻居阿姨问我算术考了多少分,我竟不假思索地回答95分,弄得旁边的妈妈觉得很诧异,回家后问我为什么那样回答。说真的,我也不知道,潜意识里的东西打小就有了。成人以后,我自然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才得到了与他人近似的认可。

我父亲是湖北人,1952年武汉大学毕业,作为为数不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祖国建设稀缺的土木桥梁工程师,响应国家的号召自然是责无旁贷。于是,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的家乡就从江南水乡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祖国北方的一个被称作城市的地方。

爸爸被学校分配到北京的铁道部工作。报到那天,在人事部长的办公室里,他偶遇另一位从四川来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爸爸从旁听他和部长的谈话中知道,他被分到了上面提到的北方那个城市去建设铁路,但是,他说他身体不好,无法适应北方寒冷、多风的生活,不想去。爸爸立刻自告奋勇顶替了他。他的这一闪念,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那个年代,北京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那个城市每一个居民的自豪与骄傲溢于言表。除了精神上的居高临下之外,他们还可以得到相对多得多的物质供应。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在人们心中,不由自主地和毛主席一样高呢。

我一直觉得奇怪,那个四川来的大学生,在那火红的年代里居然胆敢以身体不好为由不服从组织的分配,何种智能使他具备作为自然人所拥有的惯常思维?何种力量给了他正常人的诉求胆量?不知道在他以后的生活里,这个行为是否曾给他造成过麻烦。

爸爸作出那样的选择,我从未觉得奇怪,因为革命的英雄主义是他那一辈人的价值观,为了它,可以违背人与生俱来的对物质的渴求,可以失去时间,失去家庭,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也在所不辞。爸爸也无怨无悔,他在那里修了一辈子铁路,也受了不少委屈,但他为祖国的西北部铁路交通所作出的无法替代的贡献,从他偶尔念叨的作为劳动模范受到的肯定和周总理的接见,似乎足以奖赏他的付出,并使他引以为豪。50年后的一天,当我和爸爸坐在弟弟的车上行进在长安街上时,天安门前,父亲突然对我们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骨灰撒在我建设的包兰线(包头到兰州铁路线)上吧。”我们当时悲从中来,泪水难忍。如此圣人般的情怀,只有他自己去陶醉和感受了。

我母亲是凤毛麟角的师范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女性中,那个年代她可被称为知识分子了。但在我记事的时候,她已由小学教师变为了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纯家庭妇女,其原因是后来妈妈告诉我的。直至今日我也弄不明白,一个人的工作权利为什么就会被另一个同类那么轻而易举地剥夺了。妈妈已经做了50多年的家庭妇女。她曾经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也是一个优雅得体的人。除了受过良好的教育外,她还是那个年代稀有的独生女。外祖父母辛劳一辈子在东北部沿海小城攒下一片房子和土地,但却在抚育后代上屡屡受挫,生了6个,只有妈妈长大成人。尽管不是大家闺秀,但是小家碧玉的娇宠,妈妈是充分享受到了。孤傲、耿直,对事情、对他人不敏感,对物质没有很强的占有欲可以被概括为妈妈与众不同的性格的一部分。失去工作这事所给予她的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现在的妈妈,似乎总是生活在她自己的想象世界中,不断地用自己的判断和对事物的理解唠叨着我们无法理解的甚至让我们厌烦的逻辑和她的真理,没有世俗,柴米油盐也抹去了些许外表的优雅。

那是1960年末,“大跃进”进入衰退期,劳动力突然多得无法安置。政府规定,1958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可以按需要精减,特别是那些趁“大跃进”从农村到城里工作的妇女们。妈妈1948年参加工作,当属革命工作的中坚力量。但那个小学校长愣是看妈妈不顺眼。据妈妈说,一是她的性格,有时使这位校长发窘;二是我还不足一岁,妈妈本来不擅长做家务,照顾这么个孩子,同时上班,就再没有精力表现出更多的革命干劲了,自然不是校长宠幸的一类。妈妈就这样被永远“清除”出了革命队伍,回家“闹革命”去了。如果没有这位小学校长的这一举动,妈妈今天就是离休干部,医疗费全免,拿着比中国人平均工资高几倍的待遇,衣食无忧,钱多得花不出去,这对一位80多岁的老人是何等的福分哪!因为有这样一个政策,1949年以前在解放区参加工作的人无论是否作过贡献,都享受这样的待遇。

1978年后,我们这个疯狂的共和国慢慢在恢复理性。一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开始找回了一些自尊,或得到物质补偿、些许精神安慰,或官复原职。妈妈本也可以拿回她失去的金钱和工作职位,但那需要百折不挠的努力。妈妈这小家碧玉,是没有低头与人处事的媚骨的,加之近二十年懒散的家庭主妇生活,对妈妈来说生活已经就是这样,早已没了去改变它的斗志,随遇而安了。

我4岁以前的事情大都不记得了,只有几件重大的非同寻常的事情还依稀记得。比如三岁时爸爸带我去湖北老家,火车中转时,我们在武汉停留一夜,那比我们城市多得多的高楼大厦和夜晚的灯光我一直记得;爸爸给我买的花生,让我感觉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一直记得;到了爸爸家乡后,用纱罩起来的床,实际是蚊帐床,睡在里面像睡在蒙陇之中,我一直记得。四岁以前,我似乎就记得这三件事。

5岁开始真正记事,我的故事就从那时开始记录。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0: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