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到确定自己的生活状态;从简单的句式转换到各种工具的综合运用;从处理孩子一个个小问题到发现另外一种教育方式,邱柏森著的《轻松做父母只需100天(教练式正面管教实践手册)》教会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教练式正面管教的神奇之处。
为了孩子的幸福,也为我们自己的幸福!
这本书是一个关于自己如何轻松做父母,告别焦虑的一个100天的自我精进实践手册,浓缩了我三年来300场课程及自己养育孩子的实例,在上千位学员中选择了100个他们真实的管教孩子的案例,分为理念、工具、家长关心的家庭教育难题的解决三大部分。
《轻松做父母只需100天(教练式正面管教实践手册)》是关于教练式正面管教实践的图书,本书通过涵爸邱柏森分享自己及他的学员运用正面管教并结合教练技术教育孩子的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小故事,向家长们阐述了必须具备的科学教育理念。并结合家长关心、常见的孩子教育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工具与解决方法。
第一章 不得不知的信念
第一天:问题真的是问题吗?——永远关注正面
第二天:处理孩子的感受而非行为——孩子只有感受好,行为才能好
第三天:让我们从对孩子的假想中解放(一)——孩子是ok 的
第四天:让我们从对孩子的假想中解放(二)——孩子是有能力的
第五天:人生有三种活法,你希望你的孩子选择哪一种活法呢?
第六天:孩子不会对抗家长,对抗的是家长想要控制他的意图——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第七天:不怕错误——错误也是学习机会
第八天:家长的功能——做一面镜子
第九天:最没用的管教方式就是讲道理——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第十天:与孩子沟通的“黄金法则”——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意图
第十一天:孩子需要怎样的爱——给予无条件的爱
第十二天:如何做一个既有权威又有爱的父母——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
第十三天:搞清身份,才能用对爱的方式
第十四天:接纳真的很难——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第十五天:接纳不是强忍——如何做到接纳
第十六天:甩掉对立的烦恼——放下我执
第十七天:改变孩子还是改变自己——迁善
第十八天:别让孩子活在你的期待中
第二章 行之有效的孩子管教工具
第十九天:问题框架转向成果框架——把孩子从问题制造者变为问题解决者
第二十天:纠正问题之前先连接
第二十一天:只做,不说——从此不用再唠叨,让自己脱离困境
第二十二天:赋予孩子权力——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学会为自己负责
第二十三天:选择轮——让孩子学会自控
第二十四天:有限制的选择——让孩子既有自由,又有规矩
第二十五天:日常惯例表——一劳永逸,用习惯来管理
第二十六天:家务活——培养“没有人做,让我来”的领导基因
第二十七天:界定问题的归属——如何确定我与孩子的界限
第二十八天:自然后果——让孩子自觉纠错
第二十九天:逻辑后果——为了停止不良行为
第三十天:花时间训练——天才来自刻意重复地练习
第三十一天:鼓励而非表扬——让孩子获得心动力
第三十二天:同理心的倾听——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第三十三天:启发式提问——帮孩子去思考
第三十四天: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
第三十五天:转移焦点——取代说“不要……”,而是引导他“做……”
第三十六天:提前约定——让孩子更乐意配合
第三十七天:愤怒选择轮——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释放负面情绪
第三十八天:积极暂停——帮孩子冷静下来,感觉好起来
第三十九天:同等对待——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第四十天:赋予孩子正面角色——释放孩子的正能量
第四十一天:行大于言——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第四十二天:共同解决问题——训练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第四十三天:我——信息——让孩子乐于配合
第四十四天: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从意图层面跟孩子交流更容易改变孩子的行为
第四十五天:家庭会议——让孩子学习社会和生活技能
第四十六天:变要求为邀请——让孩子寻找到价值感
第四十七天:特殊时光——亲子关系中的“万金油”
第四十八天:改换孩子行为的沟通技巧(一)——重新定义
第四十九天:改换孩子行为的沟通技巧(二)——区分孩子的信念
第五十天:改换孩子行为的沟通技巧(三)——转移结果
第三章 家长最关心的常见孩子教育问题应对方法
第五十一天:孩子拖延如何克服?
第五十二天: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与韧劲?
第五十三天:兴趣班课外班孩子想要半途而废怎么办?
第五十四天:如何帮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第五十五天:妈妈如何让爸爸更好地参与孩子教育?(一)
第五十六天:妈妈如何让爸爸更好地参与孩子教育?(二)
第五十七天:妈妈与爸爸带孩子的区别
第五十八天:当孩子总有烦人的行为怎么办?
第五十九天:如何处理孩子发脾气或沮丧?
第六十天:老二到来后的养育要点
第六十一天:如何帮助孩子识别感受和正确处理感受?
第六十二天:如何预防孩子染上网瘾?
第六十三天:一心替孩子着想,孩子为啥不领情?
第六十四天:如何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第六十五天:如何解决家庭作业的烦恼?
第六十六天: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六十七天:老人带孩子与我们的方式不一样怎么办?
第六十八天:如何让孩子积极地生活?
第六十九天: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怎么办?
第七十天:当孩子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第七十一天:家长如何化解老师给予的压力?
第七十二天:孩子总喜欢恶搞,又被老师请家长怎么办?
第七十三天:遇到孩子说谎怎么处理?
第七十四天:孩子不遵守约定怎么办?
第七十五天:如何训练孩子克服恐惧?
第七十六天:快乐教育真的是救星吗?
第七十七天:当孩子遇到不好的老师怎么办?
第七十八天:如何平息孩子间的争斗?
第七十九天:如何对孩子说“不”?
第八十天:孩子平时都会,一到考试就糟糕,他很厌恶考试,怎么办?
第八十一天:如果我和另一半管教孩子的方式不一样怎么办?
第八十二天:孩子总是叛逆不听话怎么办?
第八十三天:孩子顶嘴怎么办?
第八十四天:孩子说脏话怎么办?
第八十五天: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第八十六天:如何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八十七天:如何教孩子管理零花钱?
第八十八天:给孩子讲过的题,反反复复做错怎么办?
第八十九天:孩子总爱找借口怎么办?
第九十天:孩子小气自私怎么办?
第九十一天:代替惩罚的方法
第九十二天:欺负人的孩子和被人欺负的孩子,谁的情绪更应该被关注?
第九十三天: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力
第九十四天:孩子总是黏人怎么办?
第九十五天:孩子诚实会不会吃亏,我们还要让孩子诚实吗?
第九十六天:我们和孩子闹僵了,如何恢复关系?
第九十七天:孩子与我们沟通少,怎么办?
第九十八天:如何避免孩子跟我们谈条件?
第九十九天:家长和老师理念不一致怎么办?
第一百天:如何减少孩子的依赖感,让孩子自立?
3 第三天:让我们从对孩子的假想中解放(一)——孩子是ok的
就在9月份,有位11岁孩子的妈妈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令她苦恼的事:她听我讲过一节关于家庭作业的争斗的课程,学会一个处理方法,就是把孩子作业的权力交还给孩子,于是她就这样做了。孩子那天做完作业,说:“我做完了,我去玩了。”当时妈妈也没检查,等第二天孩子上学去了,妈妈想起来看孩子的作业本,看做完了没,当她看到第18页是空的,当时怒火就往上蹿,拿着练习册就去学校找孩子,问孩子:“你又来骗我,第18页是空的,你居然说你做完了。”孩子很愤怒地说:“我做完了,你不知道仔细看看吗,我写在背面了,你什么眼神啊。”妈妈翻过来看,果然孩子是写在背面了。
晚上回去妈妈给孩子道歉,说:“对不起,我没有信任你,是妈妈的错。”
没想到孩子说:“我不会原谅你的,你每次都是这样,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再相信你了,我不想听你说话。”
这位妈妈告诉我说:“现在我和他爸爸在他面前是一点儿威严都没有了,我们说什么他都不相信,听不进去,你说我该怎么管教他。”
我说:“你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啊。”
讲到这里,大家发现这位妈妈不管是赋予孩子权力,还是努力恢复关系,都没有效果的原因了吧?又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呢?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位妈妈爱假想,她一直在假想她的孩子是个不爱学习,爱逃避、撒谎的孩子。
人是基于各种假设做决定的,我们常会对孩子会做什么、不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等做一些限定性的假设。比如我们常常会说:“我没有告诉你,是因为你听到了会感到伤心。”我们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现在太小了,你还不能碰的。”这些话语都是对孩子的假想,我们假想孩子承受不了,假想孩子应付不来。这往往会激起孩子跟我们的权力之争或者使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你被看作是一个“讨厌的人”,你会不会为避免被排斥而坚持自己呢?你有没有觉得被冷落和拒绝呢?你会不会生气,想故意破坏环境以示报复呢?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我们要替代假想障碍的第一条信念就是:孩子是ok的。当我们这样认为的时候,就不会在内心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在和孩子沟通时的语气、表情、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平和的,会用肯定式的语言。当你面对孩子的时候,内心才会愿意理解和体会孩子的感受,才会愿意聆听孩子的内心,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在这条理念下,当老师告诉你“你家孩子注意力一直不集中;你家孩子不懂得团结同学;你家孩子毛病一堆;你带你家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有多动症……”的时候,我们面对孩子时该怎么办呢?你打算对孩子说些什么呢?
有多少人会张口就说:“你注意力能不能集中一点,小动作不要那么多,会打扰同学和老师上课。”这时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又有多少人会说:“被老师在课堂上说,一定是很不好受的,我相信你也不想这样,你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我相信你也不愿意往同学身上撒颜料。”此刻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是什么感受?又会有什么想法呢?
第一种说法是,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孩子是不好的,是有问题的。第二种说法是,相信孩子是ok的。由于对孩子不信任,总认为孩子有问题,所造成在沟通中出现很多障碍和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
P9-11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
相信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期间,面对孩子的种种行为,时常会有“照这样下去,将来可怎么办”的忧虑;还会有“这孩子这么小就不听话,乱发脾气”的愤怒;也会面对他(她)不断重复的错误感叹“这孩子没救了”的那种无奈和放弃。最后,一说到孩子,大家都走向了一种情绪——焦虑。
这种焦虑,使得我们更加渴望去改变孩子,希望找个一招制敌的方法,让孩子如我们期望那样。然而最后的结果就是,这让我们的神经时刻都在紧绷着,让我们和孩子都没有了幸福感。看到这种状况,我不禁在想,难道这就是我们努力想要的生活吗?
我们在尽最大的努力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感觉这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有次,我和诗涵在看贤二和尚的漫画,没想到诗涵最喜欢的其中的一句话居然是:“做一个心态阳光、心境平和的母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她不断地拿着这句话,对她妈妈进行洗脑。看来,在孩子心中,我们学会做一个轻松的父母,远比给她那些外在的东西重要得多。
一位父亲正在准备一篇重要的演讲稿,但他几岁的儿子却在身边吵闹不已。为了让儿子安静下来,父亲随手撕碎一张世界地图,让儿子拼凑——仅仅过了几分钟,根本不识字的孩子已经把地图拼好了。这位父亲十分吃惊,于是问儿子是如何做到的。儿子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张人像,拼好了人像,世界地图自然就完整无缺了。
这个故事其实讲的是:只要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正确的。所以,如果你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正如一位妈妈参加正面管教课程后分享的内容:当初处心积虑地去学正面管教,就是想学个绝技一招制敌,收拾“熊孩子”。结果这个课,成天说尊重、授权、自我成长、和善坚定、只做不说……这些工具全都是来管教自己了,教我们管住自己的嘴和手。
如何做一个轻松的父母?如果你已经把自己定位在唯有改变孩子我才能轻松的位置上,毫无疑问这本书你对你来说是没有用处的。本书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大道理,只有一些小小的我和我们的学员们管教孩子的真实案例。我所希望的是,这些小小的案例能让你看清仿佛是在镜中的那个另外的自己,到底在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看待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提醒镜子面前的你该如何转变态度,如何努力改变。
这本书是一个关于自己如何轻松做父母,告别焦虑的一个100天的自我精进实践手册,浓缩了我三年来300场课程及自己养育孩子的实例,在上千位学员中选择了100个他们真实的管教孩子的案例,分为理念、工具、家长关心的家庭教育难题的解决三大部分。
18条做父母必知的理念,是我们一切管教工具方法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
32个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大大降低了我们管教孩子的门槛,使孩子管教变得有章可循。
50个家长关心的孩子教育难题的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将工具理念综合运用,并且看了就会上手操作。
孩子幸福正是养育孩子的目标,而幸福是一种能力,作为父母的使命便是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如果此刻你已经准备好,那就开启我们轻松做父母的100天精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