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人处世的心理策略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赵磊编著的《为人处世的心理策略》送给所有对为人处世之道尚且迷茫的读者。为人处世之道,关乎人们的感情和事业,为人处世方式决定了你是否有持久的友情、坚固的亲情与和谐的爱情。本书以曾国藩为例,用生动而通透的语言、贴切而鲜活的事例警示读者,启发读者,帮助读者更好地立足社会!

内容推荐

任何一个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希望占领竞争的制高点,更希望拥有一个圆满幸福的人生。

赵磊编著的《为人处世的心理策略》细致地研究了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一生,从中找出他在识人用人、为人处世、借力谋力、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艺术。本书就是一本实用的心理学教程,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人生更加从容。

目录

第01章 识人察人,了解他人的心理策略

 相由心生,以“貌”取人

 善于观察,以小见大

 诚伪难辨,用心揣度

 危难时刻的表现方显真本事

 从眼神中看其品性能力

第02章 选才用人,用人得当的心理策略

 曾国藩的用人原则与标准

 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选用人才,不拘一格

 选人用人,德才并重

 将众人之力集合起来,方成大事

第03章 以理服人,征服下属的心理策略

 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手段

 为人处世的心理策略

 尊重和关心你的下属

 恩威并重,宽严结合

 重视反对者的看法和意见

 与下属一起同患难,共富贵

 一起承担风险,做有责任的上司

第04章 把握时机,相时而动的心理策略

 要有战略眼光,统筹全局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借势生风,才会大有作为

 耐心等待,静候形势变化

 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05章 屈人之兵,克敌制胜的心理策略

 独树一帜招乡勇

 攻“城”先攻“心”

 屡败屡战,终有胜利

 战略正确,就坚决执行到底

 运用稳慎的用兵策略

第06章 做事要诀,争权让权的心理策略

 把大事和要事放在第一位

 待人接物恭敬不傲慢

 推权让利,功归于上

 严格修身,不投机取巧

 持之以恒,不达目标不罢休

第07章 为官之道,谨慎而行的心理策略

 为官者要遵循的六大原则

 为官要戒骄戒奢

 提升自己的办事效率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韬光养晦,适时全身而退

第08章 读书之法,勤于学习的心理策略

 曾国藩无一日不读书

 读书应安于笨拙,以勤弥补

 读书学习应有知、有识、有恒

 勤于读书,不耻下问

 看、读、写、作,不可缺一

 活到老,学到老

第09章 君子立志,目光长远的心理策略

 要有高远的目标志趣,才能远离迷惑

 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胸怀志向,做好准备

 为人处世的心理策略

 大者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

 尽早励志,然后不懈努力

 现在努力,就没什么来不及

第10章 大度宽容,拥有相臣风范的心理策略

 以仁爱之心待人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人相争

 人要常怀愧疚之意

 予人余地,予己余地

 豁达宽容,要有大家风范

第11章 以诚待人,用真诚换信任的心理策略

 “诚”者,圣人之本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

 真义血性,矢志不移

 坦诚相待才会互相信任

 可靠的人总是坦诚地表现自己

 有诚心,才能迎来真朋友

第12章 求缺少心,不去苛求完美的心理策略

 “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是一种境界

 残缺和遗憾也是一种美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

 为人率真,坦坦荡荡

 注重细节,但也不可过分苛求

第13章 识人交友,与人结交周旋的心理策略

 为自己培养一个金石之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集思广益,集智助业

 择其善者而从之

 用好所谓的人情债

第14章 吾日三省,知不足求进步的心理策略

 曾国藩“每日三省吾身”

 切勿恃才傲物

 放任自身,将会一无是处

 认清世事,时刻反省自己

 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相由心生,以“貌”取人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老人告诫我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外貌判断其内心世界、个性、性格等,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相由心生,人的性格跟相貌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随着成长,我们的相貌是不断变化的。刚出生时,我们的脸未经过雕琢,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在经过时间的锤炼和岁月的洗礼后,我们的生活状态、性格等都会明显刻画在脸上。有些人笑纹很深,有些人嘴角永远下垂——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特点,你的脸上都刻着你的过去,而且也勾勒了你的未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相面之人,他们的相面术我们无从得知,但在晚清,名臣曾国藩却是个相面老手。

在传统的科举制度下,士大夫要想飞黄腾达,饱读诗书、找到好的“靠山”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精通易理,会察言观色,领会相面术。如此,方能在观察中审时度势、吃得开。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曾国藩于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地主家庭。27岁时进京参加会试,取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1840年,曾国藩出任清廷翰林院侍讲,官拜七品,从此,曾国藩开始了他一生的仕途生涯。在后面的十年,曾国藩在官场七升十跌,一直做到礼部右侍郎。

1851年,洪秀全带领太平军揭竿起义,此时的曾国藩受命于危难之时,奉旨编练“湘军”。曾国藩花了近20年时间才将太平军镇压住,对清廷贡献卓著,一生之功业达到顶峰。

毫无疑问,在晚清官场,曾国藩可以说是成功者,他之所以仕途成功,不仅是因为时势造英雄,还因为他有着一套自己的用人策略,也就是曾国藩自己曾说的“相术”。曾国藩将传统的“相术”运用到他对军队、人才的管理上,效果卓著。

1858年11月19日—12月2日,曾国藩相继写下了一些关于人的面相的日记,其中,他对自己几位部下的面相进行了总结,如刘长春,湘乡城里人,27岁,“面貌俗”“聪明而滑”;萧浮洒,“口拙讷,神不外散”;熊登武,“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色榫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纹俗”;11月28日,曾国藩又记载周惠堂,“颧骨高,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等。

从上面曾国藩在日记中对他人的面貌和性情的记载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主要是从人的外貌、五官、体型、声音、谈吐等方面,对其人品进行判断,再据此决定此人能否担当大任。不过,曾国藩的相术并不是用来判断一个人的“吉凶祸福”,而是判断一个人的品性,是否可堪重任。(P2-3)

序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对曾国藩,有人称之为“圣相”,有人称之为“罪臣”。

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一生为官清廉,主张为官不可居功自傲,为此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一生潜心研究学问,主张推行儒家思想,留下许多值得后人汲取的养分。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如果剔掉人们对曾国藩评价的褒贬色彩,便会发现,大家对曾国藩其人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共识,就是“老谋深算”。

曾国藩的一生,无论是在沙场厮杀、斗智斗勇,还是在贪污成风、险恶至的官场中搏斗,他都极尽人生智慧,他之所以为人拥护、左右逢源、功成名就,全在于其用心之深,殚精竭虑。可以说,曾国藩成就一生的秘密,就在于他懂得运用心理策略。

曾国藩善于谋人。曾国藩的一生就是识人用人、爱才聚才的一生。他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无论是识人、择人、用人,还是管人、防人、治人,都用心研究,并因人而异,施展手段,因此能够将各种人牢牢控制在股掌之中,为他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其实在生活中也依然如此,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懂得把握人心、深谙人性的特点,懂得巧妙地运用心理策略,让人乐意为我们效劳,并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懂得借力生事。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事,与善于借助他人之力不无关系,晚清朝廷风雨飘摇,曾国藩却能准确把握各种变局,能屈能伸,可方可圆,最后全身而退,留得身前生后名。

的确,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如果不讲策略,只是怀揣梦想,一味地“闯荡”,且不说谋大事成大业,恐怕就连在社会上立足都很困难。所以说,人生事业,贵在用心谋划,大谋大成,小谋小成,无谋不成。

《曾国藩的心理策略》囊括了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为官之道等方面的高明之处,并融合了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并希望本书能对有志于成就大事的读者有所帮助。

编著者  2017年11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