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本书是该系列之一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分册,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 书名 |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作者 | (德)马丁·海德格尔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本书是该系列之一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分册,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内容推荐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1927年在马堡大学开讲座课时的讲义。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目录 导论 1.主题的阐明与大体划分 2.哲学之概念:哲学与世界观 3.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科学 4.关于存在的四个论题以及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5.存在论的方法特性;现象学方法的三个基本环节 6.讲座提纲 第一部分 对存在的若干传统论题现象学的一批判的讨论 第一章 康德的论题: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 第二章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中世纪存在论论题:何所是(essentia[拉:本质])与现成存在(existentia[拉:实有])属于存在者之存在建制 第三章 近代存在论的论题: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res extensa[拉:广延物])之存在和精神(res cogitans[拉:能思物])之存在 第四章 逻辑学之论题:一切存在者,无论其各自的存在方式如何,都可以通过“是”来称谓与谈论。系词之存在 第二部分 对于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追问,存在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方式 第一章 存在论差异的问题 德文版编者后记 译者附录 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 重要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