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导人才/中国领导力提升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李军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无论是研究领导人才,还是努力想成为领导人才,其行为主体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对领导人才这个群体有深入明晰的了解和整体全面的把握,尤其是要对领导人才群体的基本特性有明确深刻的认识,重点把握好领导人才的重要性、特殊性、层次性及全面性的特点。

一、领导人才的重要性

拿破仑被称为欧洲的战神,指挥了大大小小50多场战役,除了著名的“滑铁卢之战”,无一败绩。毛泽东对拿破仑也是相当推崇。“拿破仑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支队伍的战斗力而言,士兵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拥有良好领导素质与能力的领导人才的率领,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士气和战斗力可言。可见,领导人才的作用对于一个组织或团队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形势任务瞬息万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变革时代,领导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推动事业发展的团队,需要领导人才引领进而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效能,推动组织的维系与变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更是离不开领导人才的引领与支撑。江泽民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领导人才。”

(一)领导人才是人才问题的中心

当今世界,由于看问题的视角与维度不同,人才的内涵显得十分丰富,其外延也极为广阔,种类更是千差万别。从人才的职业特点看,可分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从专业角度看,又可分为经济人才、政治人才、文化人才,等等。应该说,在众多种类的人才当中,领导人才是核心。这是由领导人才固有职能所决定的。

领导人才通常是指拥有良好的领导素质与才能,能够居于领导地位,正确规定组织前进的方向,并能凝聚众人为实现组织的奋斗目标而创造性劳动的人。在实践中,领导人才既包括处于法定领导岗位的领导者,也包’括那些不具有法定领导岗位却有实际领导才能的人。任何类型的人才,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组织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就组织、群体、团队发展而言,在众多种类的人才当中,领导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领导人才善于应对重大变化、确定组织发展目标、凝聚众多人心。可以说,组织当中没有领导人才,组织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没有领导人才,组织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的问题。其他各类人才即使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也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各国,有许多共同性认识: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促进科技进步、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说领导人才是人才问题的中心,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领导人才凭借其特殊的定位,对其他人才发挥着统帅的作用,居于统领的地位。

领导人才的统帅地位主要体现在领导工作上,体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之中。对于领导人才而言,其特点与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作的影响,与此同时领导工作也是连接领导人才与其他各种人才的重要桥梁。领导工作是复杂、烦琐的,是各种常态化与非常态化任务交织在一起的,难以定量说明,但从实践操作与感知中,可以抽象概括出领导工作中领导人才统帅其他人才的结合点:用人、决策与人才环境的优化。

我们经常会听到“犯难之际最需领导”,这是因为在进退两难、踌躇不定时,最需要领导作出正确决策。决策从字面来讲就是拿主意、定事情,就是战略与策略方案的选择,这就意味着领导人才通过决策,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行进路径、指出某些可行的方法与措施,更重要的是他能告知他人工作与努力的方向,这是领导人才统领职能的最基本体现。通过既定决策的实施,整个人才系统能够拥有共同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统帅作用就更加具有自主性与效率性。P3-5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领导力提升系列丛书》从理沦到实践,从领导心理到领导行为,既深入阐述了领导力的本质及其显著特征,又讲究增强领导影响力的方法艺术。这套丛书凝聚集体智慧,付出作者艰辛劳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新颖,对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教育培训非常需要,非常有帮助。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文彰

《中国领导力提升系列丛书》突出领导力的历史纵深感和提升的时代意义,深切地阐述了领导力建设中领导心理、领导思维、领导风格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角色、领导决策、领导沟通、领导激励等方面对于激发组织活力的重要途径。这16本书从不同方面探讨提升领导力的组织绩效和方法艺术,可谓国内唯一,对于促进中国领导科学事业大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峰

《中国领导力提升系列丛书》以领导力提升为着力点,目标明确、意境高远、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时代感现实感强,对于人们全面深入认识领导力,把握领导力发展变革规律,提升组织与个体的领导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都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领导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授,吴江

后记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刀里总思源。

本书得以付梓问世,承蒙多方关照,心中充满无限感激。一种“人家帮我,永志不忘”的感恩情怀在胸中跌宕起伏,久久难以平息,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尽管说出来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首先要感谢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月星教授。古人云: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胡教授无论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领导科学研究团队而言,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同时更是本书撰写和出版的引路人。在这里要真诚地向胡老师道一声:谢谢!

其次要感谢感谢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的各位同人:李素艳、赵福生、王哲、孙昭、孙宏、闫莹雪,以及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侯术山、贾鑫两位同学。他们均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努力、流下了汗水、作出了贡献。

再次要感谢承担“中国领导力提升系列丛书”出版工作的全体老师,是他们具有创意的辛勤劳动进一步推进了领导科学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与普及,也成就了诸多学人向世人展示学术成果的梦想。

最后要感谢在本书撰写过程中被参阅过的大量相关文献的作者,是他们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而形成的厚重研究成果为本书写作提供了可靠的支撑,恕未一一注明,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学界前辈、同人及读者批评指正。

李军

2016年10月10日于冰城哈尔滨

目录

第一章 领导人才群体论

 一、领导人才的重要性

 二、领导人才的特殊性

 三、领导人才的层次性

 四、领导人才的全面性

第二章 领导人才功能论

 一、引领方向

 二、凝聚人心

 三、激活思想

 四、影响众人

第三章 领导人才素养论

 一、政治素养是根本

 二、品德素养是基础

 三、知识素养是保障

 四、文化素养是境界

第四章 领导人才能力论

 一、善于决策

 二、善于用人

 三、善于协调

 四、善于落实

第五章 领导人才思维论

 一、培育恢宏高远的战略思维

 二、培育把控全局的系统思维

 三、培育理性智慧的辩证思维

 四、培育勇于开拓的创新思维

 五、培育心中有格的法治思维

第六章 领导人才心理论

 一、宽容豁达

 二、亲切随和

 三、处变不惊

 四、意志顽强

 五、理性乐观

第七章 领导人才成长论

 一、认知领导角色

 二、把握领导对象

 三、适应领导情境

 四、通达领导方式

 五、善用领导方法

 六、深谙领导艺术

第八章 领导人才识别论

 一、扩大领导人才识别主体范围

 二、科学确定领导人才识别标准

 三、规范完善领导人才识别程序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提升领导力是聚焦点(代总序)

胡月星

领导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组织发展与领导力提升并不是同步的。组织规模增大,并不意味着领导力随之提升。组织规模小,并不代表没有强大领导力。有的组织诞生时规模很小,但能够逐渐壮大,关键就在于其具有强大领导力。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人数寥寥,但犹如喷薄而出的朝阳,光照四方。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就在于党拥有强大的领导力,正是这一核心力量使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今天,中国共产党是拥有43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8779万多名党员的大党,但规模越大并不意味着领导力就越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把提升领导力作为聚焦点。

那么,领导力究竟是什么?以往人们通常把领导力等同于权力,认为有权力就有领导力。这种观点至今还停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限制了人们探索提升领导力的视野。领导力与权力确实有密切关系,但绝不是对等关系,有权力未必就有领导力,否则就难以解释个别领导“有权无威”甚至“众叛亲离”的现象。权力仅仅是领导力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领导力的全部。在领导科学研究中,领导力存在于精神信仰、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等方方面面,既包括组织领导力,也包括个体领导力。组织领导力是由个体领导力积极作用而成的合力,这就像百川终归大海一样。组织领导力与个体领导力相辅相成、高度融合,共同提升政党的领导力。我们讨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当然需要从组织领导力角度去分析,但领导科学研究表明,重视个体领导力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同样至关重要。因为组织领导力最终要具体落实到领导干部行为中,如果各级领导干部缺乏领导力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品质以及积极行为表现等,组织领导力就会失去来源,组织就会变得软弱无力。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领导力直接决定着党的领导力。一个政党领导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导干部领导力的缺失。当前,从提升领导力人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需要把组织领导力与个体领导力紧密结合起来,从“领”人手,由“导”贯通,实现“心”与“力”的积极融合。

用信仰目标实现“领”。信仰就是希望,目标就是方向。没有信仰目标的政党是没有希望的,没有信仰目标的领导干部是难堪大任的。成立90多年来,我们党的领导之所以坚强有力,就是因为我们党有信仰、有目标,让广大党员有使命感,让人民群众有方向感。一个政党如果不能让自己的党员有使命感就无异于乌合之众,如果无法让群众有方向感就会失去号召力和凝聚力。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尤其需要把党的领导与党所坚守的崇高信仰、党所追求的远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要让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明白我们党究竟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党对人民群众来说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和价值。把这些问题讲清楚,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党、追随党。

用科学理念实现“导”。信仰的追求、目标的实现都要有科学的理念。一个政党所坚持的科学理念凝聚着政党的智慧,能够引领人民群众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念科学,领导力就强。我们党一直强调用科学理念实现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凝聚着全党的智慧,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指挥棒。领导干部能不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纠正那些与新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甚至背道而驰的错误观念与行为,直接关系我们党的领导力。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提升领导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

用“心”与“力”的融合提升领导力。心为万力之本。提升领导力,从领导干部个体角度而言尤其要注重“心”与“力”的融合,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忠诚。忠诚是对“心”最重要的要求,是“力”的源泉。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不论身在何方,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把对党忠诚作为自己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这样才能担负起组织重托。二是强调提升能力。有“心”无“力”,最终只能流于平庸。提升领导力,既要有“心”,也要有“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提升自己的能力。三是强调责任担当。责任是“心”,担当是“力”。当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需要领导干部有责任担当。有了责任担当,就能把“心”与“力”融合后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升我们党的领导力。

内容推荐

李军编著的《领导人才》以现代领导理念为研究视角,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及未来走势,运用比较方法、案例方法、实证方法,对当今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人才、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领导人才、成为什么样的领导人才作出立体式的回答。

编辑推荐

李军编著的《领导人才》分为八章,从宏观与微观两大维度对领导人才相关问题展开论述,注重突出指导性与应用性的整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就宏观维度而言,包括领导人才群体论、领导人才功能论、领导人才素养论、领导人才能力论四章,重点论述了领导人才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与其他人才的区别何在;领导人才是干什么的,肩负着什么样的历史使命;领导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素养,如何修炼;领导人才要具备哪些能力,体现在何处。目的在于让读者从总体上全面把握领导人才、充分认识领导人才。就微观维度而言,包括领导人才思维论、领导人才心理论、领导人才成长论、领导人才识别论四章,着重阐述了领导人才应掌握的思维方法、应有的正确心理、注重实践中成长、领会领导人才发现和使用的规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