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河北塞罕坝林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此后,塞罕坝机械造林全面提速,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成活率、保存率都创下了全国同类地区最高。

但是,塞罕坝人要经受的考验并没有结束。

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树枝的断裂声撕心裂肺,十几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惨重。

1980年夏天,塞罕坝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使命在肩,百折不挠!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有灰心,他们含着眼泪清理了死树枯枝,栽上新的树苗,从头再来!就这样,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接续奋斗55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盎然生机。如今,林场造林面积达到了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更让塞罕坝人自豪的是,他们忠实履行了当年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让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和承德、张家口的绿廊连成一片,在首都北部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将浑善达克沙地南下黄沙,死死挡在了河北最北端。这片林海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的水源,相当于10个西湖的蓄水量。

55年过去了,当年的创业者大都已离开了人世。高寒湿冷的气候和常年超强度的劳动,让许多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病、风湿病,去世时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52岁;当年的塞罕坝也曾是全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有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但他们的子女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

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美丽高岭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在“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中,又扛起了捍卫京津冀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塞罕坝的造林攻坚,开始向着最后的近9万亩石质荒山进发。在这些地方种树就好比是在青石板上种树,成本很高,更何况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80%,最后这块硬骨头,还值不值得啃?前任林场场长田军曾说过:植树造林,利在千秋,哪能总想眼前值不值得。

如今,塞罕坝的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能产生上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以供200万人呼吸一年。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美丽高岭上的这片绿色,正在燕赵大地蔓延开来。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多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已经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绿色发展,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作出的重要批示,让河北林业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嘱托,不忘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放眼未来,燕赵大地绿意更浓,美丽河北续写传奇!

P10-11

目录

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

指示强调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事迹·点滴

塞罕坝:牢记使命铸就绿色丰碑

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

花海是我最美的裙子

塞罕坝的绿色种子撒遍承德大地

塞罕坝的绿色年轮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树”

报道·视角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塞罕坝”是怎样铸成的

“这片林子,就是我们的命根子”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塞罕坝:高寒荒漠的绿色传奇

高寒荒漠如何造林护绿

舆论·反响

书写塞罕坝绿色奇迹凝聚生态文明共识

靠山要养山靠水要养水

汲取精神力量践行绿色理念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只要人不倒塞罕坝就不会倒”

人进沙退的精神丰碑

评论·观点

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做一棵绿色发展的“先锋树”

大家都来做种树者

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以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心怀使命筑造“绿色长城”

守卫塞罕坝的灵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绿色发展就是最大财富

林场·故事

塞罕坝时间

好一个大“林子”

视频·链接

刘云山在会见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时强调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刘奇葆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

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媒体·剪影

内容推荐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的《河北塞罕坝林场》讲述了: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璺一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编辑推荐

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的《河北塞罕坝林场》收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文章、视频节目,通过图文并茂、链接网络媒体的方式,多侧面地呈现了塞罕坝建设者们的感人事迹,彰显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7: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