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兴著的《思想的芦苇(黄进兴自选集)/学人名家自选集》是黄进兴先生对其近十年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其研究聚焦在儒家文化史与史学理论两个方面。在儒学文化史方面,黄先生基于以往孔庙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比较研究与儒学文化的探讨;在史学理论方面,则取后现代主义作为关注对象,检讨当下史学研究的因应对策。本书充满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民族情怀。
“思想的芦苇”(thinking reed),是借用西哲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的名言,他在其名著《沉思录》(Pensees)里说道:“人像似存在中最脆弱的芦苇,但却是会思想的芦苇。”帕氏以“能思考”来彰显人无比的尊严,以对抗浩瀚而无意识的大自然。而黄进兴著的《思想的芦苇(黄进兴自选集)/学人名家自选集》命题虽如是,却意不在于此,它只不过要供出:个人微不足道的知识探索,说穿了,也只能是“思想的芦苇”的一己之见,盖难脱野人献曝、敝帚自珍的俗谛。
自序
思想的芦苇——一位研究者的告白
思想
所谓“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观念解释中国思想之限制的例证
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
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迷思或事实?
梁启超的终极关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特色之一
清末民初道德意识转化的几点观察
论儒教的俗世性格——从李绂的《原教》谈起
史学
论“方法”及“方法论”——以近代中国史学意识为系络
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学案”体裁产生的思想背景——从李绂的《陆子学谱》谈起
作为儒教圣域的孔庙
权力与信仰——孔庙祭祀制度的形成
作为宗教的儒教——一个比较宗教的初步探讨
“圣贤”与“圣徒”——儒教从祀制与基督教封圣制的比较
清末民初儒教的“去宗教化”
研究儒教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