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兰河传/二十一世纪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萧红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呼兰河传》这本写于抗战时期却以萧红童年生活回忆为主要内容的小说,矛头直指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势力和腐朽的传统习惯对人性的戗害。作者借一个解事颇早的小姑娘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充满童真的笔致描绘社会,刻画人物。有讽刺,有幽默,有欢乐,也有寂寞。全书以呼兰河这个小镇为时空环境,描绘了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东北小镇的风土画卷。

在书中,萧红用节奏徐缓的语言,将内心刻骨铭心的忧郁伤感和对祖父的挚爱表达得淋漓尽致;用嘲弄、讽刺和夸饰等手法,把用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的人的残忍、愚昧和无知暴露无遗,将看客们病态的、阴暗的好奇心剖析得入木三分,同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憎恶和痛心……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是一部长篇小说,是萧红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家乡的生活画面和风土人情,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当地人们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呼兰河传》描写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东北小镇呼兰城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那里的人,善良却也愚昧,可恶却也无辜;那片土地上,飘荡着无知和愚昧,也充满了苦难和悲凉。呼兰河虽不是回荡着悠扬牧歌的静谧田园,但那里的一缕缕炊烟,却是寂寞女子心底仅有的一点温暖与归属。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儿,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惊受怕,颤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竞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那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的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条叫做西二道街。这两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这两条街上没有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

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院子很大,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非常高的,听说那火磨里边进去不得,那里边的消信(机关)可多了,是碰不得的。一碰就会把人用火烧死,不然为什么叫火磨呢?就是因为有火,听说那里边不用马,或是毛驴拉磨,用的是火。一般人以为尽是用火,岂不把火磨烧着了吗?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越想也就越糊涂。偏偏那火磨又是不准参观的,听说门口站着守卫。 东二道街上还有两家学堂,一个在南头,一个在北头。都是在庙里边,一个在龙王庙里,一个在祖师庙里。两个都是小学:

龙王庙里的那个学的是养蚕,叫做农业学校。祖师庙里的那个,是个普通的小学,还有高级班,所以又叫做高等小学。

P13-17

序言

曹文轩

这是一个图书极其丰富的时代。读不读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甚至可以被解读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当图书信息从四面八方以各种形式蜂拥而来,如何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儿童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我一直认为儿童是世界上最好的读者,但我也不得不说,我国现在的中小学阅读生态不理想,甚至说很不理想。

什么是中小学阅读?我曾经下过一个定义,就是在校长、老师、专家和有见地的家长的指导乃至监督之下的阅读叫中小学阅读。道理很简单,中小学生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是不完善的,是需要引导的。我们都说开卷有益,但这句话必须有设定、有前提,不是说所有的书本只要打开来就一定是有益的,而孩子要读什么样的书,就需要一定的引导。

我始终坚持的观点是:书分两种,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还有一种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读的书。那么所谓的给精神打底的书就是那些大善、大美、大智慧的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要与这些书结伴而行。它们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依然生机盎然的经典和名著。这些书能够帮助孩子确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观、价值观以及高雅的情调与趣味。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邀请之下,我主编了这套“二十一世纪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其用意就在于以这套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下中小学的阅读生态,缓解家长不知为孩子选择何种图书的焦虑,让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这些书的感染、指引和提升。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渐渐看到了人性的复杂,这时的儿童阅读不应该再停留在简单而轻松快乐的浅阅读层面上。浅阅读也许是无害的,但却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精神和灵魂。而孩子们自己选书却往往就喜欢沉湎于这些只在浅层次满足他们欲望的书籍。无疑,他们需要有一些可靠的、高质量的系列书籍,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指导。一本书的好坏和高下,自然不能由孩子单方面说了算。审书,需要一个大陪审团。这个陪审团除了孩子,还有校长、老师、批评家、有见地的家长以及有责任感和有判断力的出版人。

儿童文学不能只带来快乐,而是要带来快感,快感既包括喜剧快感,也包括悲剧快感。追求快乐无可非议,但如果一味追求快乐而忘却苦难,那就成了享乐主义,而不是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一种深刻认识苦难之后的快乐——那种快乐才是真正的、有质量的快乐。

福克纳讲“我最大的财富在于我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对于他的这句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一、苦难童年向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比如无比绝妙的故事;二、苦难童年无意之中培养了他文学创作必须具备的想象力。现在的孩子生活得相对比较幸福,人生经历日趋简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思想的深度和生命的质量。他们需要阅读那些人生经验丰富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一边是无边的幸福,一边却是他们对生活的不满,反而觉得他们才是有史以来的最大痛苦者和受难者。他们需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苦难,在阅读过程中渐渐培养了日后面对苦难时所应有的风度。这些文字将告诉他们:生命需要苦难,犹如美丽的宝石需经熔岩的冶炼一般;如果忽视苦难的必然性和其意义,不愿看到而尽力回避,当真正的苦难果然来临时,就一定会叫苦连天、手足无措、不堪一击。

孩子的阅读水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希望这套“二十一世纪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打牢精神底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高雅阅读趣味贡献一份力量。

立人当以立学为先,立学当以阅读为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