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恩的童贞--安徒生的秘密花园/星空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岳越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安徒生童话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博爱、慈悲、宽恕等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基督情怀,才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基督教历来与西方儿童文学关系最为密切。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以其明显有异于其他文学种类的道德教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开展以来,儿童精神成为成人膜拜的对象,人们似乎更愿意收集、汇编、创作民间传说、童话故事、谚语、寓言来证明自己身上的儿童精神。在时代的文化氛围中,儿童文学作家如安徒生,将不可避免地使作品呈现出或明显或隐约的本土文化特色——这是时代和地域的馈赠。叶君健先生曾经说,在西方社会,很长一段时期内,宗教教义的宣传成为儿童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思想,甚至到了安徒生时代,这种宗教思想的“残余”也没有被完全消除。

《蒙恩的童贞--安徒生的秘密花园/星空丛书》一书由岳越所著。

内容推荐

安徒生,丹麦著名的作家,诗人。他的童话故事影响世界,至今还为人们所传诵。由岳越所著的《蒙恩的童贞--安徒生的秘密花园/星空丛书》为《星空丛书》之一,共分三个部分,全面地、多角度地揭示出了安徒生复杂的一生及他的诗人形象、基督情结等等。通过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一个多面的安徒生形象。

目录

星空与创造——“星空丛书”总序

序 百年孤独:儿童版“(圣经)”的中国接受

第一篇 小雏菊——安徒生的本体隐喻

 身世要览及其他

 转折、信心以及天才的自明性

 哥本哈根的艰辛求学

第二篇 玫瑰——欲爱和艺术之爱的抉择

 情愿就这样困在网中央

 老单身汉也有爱情

 安徒生式精神恋爱之心理学溯源

第三篇 无名的墓碑——“虽然我行过死荫的幽谷”

 童话诗人的诞生

 被艺术之手触摸的人

 最后的荣耀

第四篇 天国花园——安徒生经典童话作品解析

 信仰的言说和不可言说

 两位杰出女性的悲喜人生

 病与罪、信靠与救赎

安徒生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篇小雏菊——安徒生的本体隐喻

小雏菊,一种散布在田野山头最常见的花儿。当年,意大利人几乎把这些生命力超强的植物当作野草,欲除之而后快。是的,它们本来就只是一种普通的野草花而已,但是它们如此可爱!雏菊有粉、黄、紫、蓝等众多颜色,但白色是最常见也是最美的颜色,嫩黄硕大的花蕊、洁白修长的花辦,看起来像一朵缩小了的向日葵。安徒生的《雏菊》,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虽然情节并非十分曲折,但故事里那朵可爱的小雏菊,从出场到谢幕的种种娇憨模样,像一缕纤弱但持续不断的歌音——在我的心头萦绕不去。安徒生的小雏菊,出生卑微的小草花,日头照着花儿中的贵族,也照着它,所以,虽然它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却并不以卑微为耻,它说:“我能看,也能听,太阳照着我,风吻着我。我真是天生的幸运!”当孩子们正坐在凳子上学习的时候,小雏菊就坐在自己小小的绿梗上向温暖的太阳光,向周围的一切东西学习、了解上帝的仁慈。因为它深知,阳光、雨露、土壤以及自己的出生,一切的一切,无不是上帝的美意。

它虽然只是那么小小的一朵,却是圣洁的代表,对上帝的敬仰和渴慕深藏在它金子般的内心,然而它却没有百灵鸟那样婉转动听的歌喉,没有办法表达它在静寂世界中的感知。除了亲爱的上帝,没有人知晓它的心意。它痛苦,但仍感恩,“似乎忧愁,却常常是快乐的”。在不知不觉间,它的存在成为一首旷野里的诗……直到有一天,诗人缪塞发现了它,并且读懂了它:“我爱着,什么也不说;我爱着,只有我心里知觉。我珍惜我的秘密,我也珍惜我的痛苦。我曾宣誓,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但并不是没有幸福——只要能看到你,就感到满足。”

诗人让世人明白了小雏菊的秘密,它的花语是“藏在心中的爱”。

小雏菊,安徒生的秘密花园里最重要的一朵花。

身世要览及其他

向死而生——棺椁架上诞生的婴儿

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诗篇113:7-8

1805年,距今并不遥远的过去。北半球,丹麦,奥登塞。丹麦由三个岛屿组成,奥登塞处于菲英岛的中心,是丹麦的第三大城。但“第三”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丹麦时值内忧外患,国内持续低迷的经济状况、保守混沌的政治环境、故步自封的学术气氛,就连首都哥本哈根也不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遑论这排名第三的区区小城了。

这一年,一个婴孩的诞生正在开启一个神秘的预言。多年以后,人们才明白,原来这座寂寞的城市一直在等待,等待属于自己的张灯结彩。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奥登塞将以永远的柔情看顾它的幼子,毫无疑问,安徒生是它献给世界的最好的礼物。

围绕着上帝飞来飞去的天使也有困倦的时候,有一天,天使在天国的花园里看见一朵小雏菊,恋恋不合,便依偎着它睡着了。这时,一只鹳鸟急匆匆地赶来了,它的职责是为人间的妈妈送去孩子。当它看见睡着了的天使,二话不说,张嘴衔住他,转眼就飞到一个叫汉斯·安徒生的鞋匠家去了。(P001-003)

序言

百年孤独:儿童版“《圣经》”的中国接受

昼与夜、河流与风暴、走兽与飞禽都预先存在于上帝心中的必然性理念中。它们先在精神的世界里生长,然后才成为它们现在的样子。任何一个物质事实都是精神的结局或最终形态,有形的世界是无形的世界的目的或者归宿。——《自然沉思录》爱默生

安徒生的童话集,是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得到的礼物,也许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们也有理由迷恋。乔治·勃兰克斯曾说:“安徒生的确幸福!哪一个作家像他一样有这样的读者大众?他的文字属于我们曾经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辨认过而今天我们依然在阅读的一类书籍。”

目前,几乎所有有文字的国家都有它的译本。安徒生童话已经成为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籍。

不得不说,这真是上帝的美意!

1913年,“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周作人,将安徒生介绍到中国,时至今日,恰逢百年。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异国作家,‘童话王子”安徒生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请看看学术界的主流评价。朱维之、赵澧先生主编的南开大学版《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介绍安徒生仅有一小段,而且令人相当沮丧:“安徒生的童话广泛地描写了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在他的童话中,穷人都是勤劳、智慧和品德高尚的人,但他们的遭遇都很不幸。……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恨,安徒生的童话也有一些弱点。他不了解造成贫富悬殊的社会原因,因此以感伤的眼光看待世界,他笔下的穷人多善良淳朴,但消极,不能反抗,总是在贫困、羞辱的境地里,只有死亡,没有出路。”同样,在由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版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评论篇幅稍长一些了,其评论稍有改观,但依然不容乐观——“安徒生创作的初期,丹麦还是落后的国家。封建贵族的残酷剥削、西欧强国的无情掠夺使丹麦人民陷入灾难之中,他的创作如实反映了这个惨痛时代。安徒生童话的基本主题之一是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读者看到一边是富人在欢度除夕,一边是穷人的孩子冻死在街头。”“安徒生的童话具有深刻的民主精神,对上层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和揭露,指出他们都是愚蠢无知的。如在《夜莺》中,宫中的权贵不知夜莺为何物,他们把母牛和青蛙的叫声,误认为是夜莺的‘歌唱’。”

两位先生认为安徒生试图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及《夜莺》等作品中表达深刻的“民主精神”,但由于其阶级觉悟不达标——“只有死亡,没有出路’,因此勉强将其归类为三流作家之属。安徒生真的是这样一个热衷于鞭笞、揭露阶级仇恨和弘扬民主精神的作家么?非也!安徒生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丹麦的政治生活在那时(19世纪)有了较高的发展,产生着好与坏两方面的结果。……我觉得没有必要参与这种事情,因为那时我认为当代的政治对许多诗人来说如同巨大的灾难。政治夫人如同一个美人,被她勾引进她的楼阁里的人都得丧命。……政治不是我的事。上帝派给我的是另一种使命,我过去已意识到这点,现在仍然这样认识。”

是的,安徒生已经明白无误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不爱政治,从来没有考虑过为政治写作——他长达七十年的一生从没有过清晰、明确、固定的政见,从未参加过任何政党或重大的政治运动。他只爱着自己天上的父亲,基督教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特质主宰了他一生的思想和情感体系,使他“一心为公正的、合理的、慈善的、仁爱的和人格道德尊严的伦理思想而斗争”(韦苇语)。终其一生,他保留着绝对自我的诗人气质。虽然如此渴望进入上流社会,渴望得到宫廷和民间的认可,渴望得到永恒的不朽,但是,他所有的写作只依靠诗人的天赋和基督徒的恩赐——颖慧、敏感、柔软、同情,爱……在他的身上,再次验证了那条万年不变的道理——真正的大艺术家,永远与政治绝缘。

由于安徒生的作品太受欢迎,在时代的狂欢之中,人们很快不再理会其一再表明的衷肠,开始了千奇百怪的解读——在西方和东方。他们随意解读,随意操控安徒生童话的价值取向,其中,信仰问题首当其冲。

在中国,对安徒生童话的阐释更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更,他从一个散发着青草泥土气的天然人到一个身披铠甲的金光闪闪的民主斗士,并没有经历太长时间。《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更是因为人选小学课本而名声大噪,堪称典型代表。

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从接受安徒生童话之初就开始简单粗暴地强行“阉割”其思想体系和价值取向。难道宗教真的与文学作品格格不入么?先不说那些著名的经书本来就是极佳的文学样本,而且,不容置疑的是:在人类发展史中,宗教一直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文学家在观审生活,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的宗教情感和宗教心理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创作文本当中。宗教需要文学,同时宗教也给文学以巨大的影响。

远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社会就与基督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基督教思想渗透到西方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进程、民族的心态以及风俗和社会道德规范。基督教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表现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人世间的众生百态,而西方文学必然会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作家在基督教的环境中诞生、成长,宗教就时刻围绕在他们的身边,渗透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写不到宗教生活,看不到宗教意识,那是不可能的。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以及班扬的《天路历程》等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都与基督文化息息相关。

安徒生童话中闪动跳跃着《圣经》灵感的作品几乎俯拾皆是。在安徒生的童话中,主祷文、赞美诗等基督教特有的词句有着惊人的重复率,个别作品甚至直接摘录《圣经》诗句以建构情节。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能聆听到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之音,能清晰地感受到童话故事是如何“浸浴在《圣经》的灵感中”(保罗亚哲尔语)的。所有芬芳的故事,为每一个爱神的孩子而预备。

他告诉我们,面对贫穷时,“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于是她拥抱他,朝他和蔼的眼睛里望——那里面充满了信任、和平和愉快的光。她说:“不过,亲爱的,假如老上帝还是活着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相信他,不依赖他呢?他数过我们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如果我们落掉一根,他是没有不知道的。他叫田野上长出百合花,他让麻雀有食物吃,让乌鸦有东西抓!”听完了这番话以后,丈夫就似乎觉得蒙着他的眼睛的那层膜翳现在被揭开了,束着他的心的那根绳子被松开了。好久以来他第一次笑了。他感到他虔诚的、亲爱的妻子对他所使的这个聪明的计策、这个办法使他恢复了对上帝所失去的信心,使他重新有了依靠。射进这房里的阳光现在更和蔼地照到这对善良的人的脸上,熏风更凉爽地拂着他们颊上的笑容,小鸟儿更高声地唱出对上帝的感谢之歌。——《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死亡不是完结,而是开始:

棺材上堆满了土,棺材里面塞满了土。《赞美诗集》和它的书页也成了土,那朵充满了回忆的玫瑰花也成了土。不过在这土上面,新的玫瑰又开出花,夜莺在那上面唱歌,风琴奏出音乐。——《祖母》

世上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

“我能不能永远住在这儿?”他问。“这要由你自己决定!”仙女回答说,“如果你能不像亚当那样去做违禁的事,你就可以永远住在这儿!”“我决不会去动智慧树上的苹果!”王子说,“这儿有无数的果子跟那个果子同样美丽。”——《天国花园》

可是王子还是违背了跟仙女的约定,被逐出了天国。面对遵守父母之命不能信基督的异敦徒:

当她一念出这个神圣的名字的时候,她就颤抖了一下。一股洗礼的火透过了她的全身,她的身体支持不住,她倒了下来,比她所看护的那个病人还要衰弱。

……她的坟墓是掘在墓地的墙外。

但是上帝的太阳照在基督徒的墓地上,也照在墙外犹太女子的坟上。基督教徒墓地里的赞美歌声,也在她的坟墓上空盘旋。同样,这样的话语也飘到了她的墓上:“救世主基督复活了,他对他的门徒说:‘约翰用水来使你受洗礼,我用圣灵来使你受洗礼!’”——《犹太女子》

此外,安徒生的长篇童话《沼泽王的女儿》,原本就是依据《圣经·出埃及记》——幼年摩西从水面漂来,被埃及王的女儿收养这一情节为基础框架来组织故事的。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小小的插曲。叶君健版安徒生童话《笔和墨水壶》的末尾部分是这样的:

他(诗人)在这些思想中能够触觉到自己的心,能够看到永恒的造物主的一线光明。光荣应该属于他!

而原文其实是一句祷告:“一切荣耀赞美,皆归万能的上帝!”叶先生对此进行了些许改动,让这个故事看上去更加中性。这个改动的目的和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刻意误读是一致的,反映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本土意识形态对外来“入侵者”的一种本能的拒斥。

安徒生童话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博爱、慈悲、宽恕等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基督情怀,才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基督教历来与西方儿童文学关系最为密切。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以其明显有异于其他文学种类的道德教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开展以来,儿童精神成为成人膜拜的对象,人们似乎更愿意收集、汇编、创作民间传说、童话故事、谚语、寓言来证明自己身上的儿童精神。在时代的文化氛围中,儿童文学作家如安徒生,将不可避免地使作品呈现出或明显或隐约的本土文化特色——这是时代和地域的馈赠。叶君健先生曾经说,在西方社会,很长一段时期内,宗教教义的宣传成为儿童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思想,甚至到了安徒生时代,这种宗教思想的“残余”也没有被完全消除。

它实在也不需要被消除,因为安徒生童话的每一个字都向人们表明了:这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的《圣经》。安徒生早在幼年之时就把自己视为天父的爱子,上帝之爱把他从绝望的贫贱中升高,甚至抬举到众人之上。那是绝对的信心、顺服和倚靠。他选择了艺术作为一生所爱,诗歌、游记、轻歌舞剧、童话、剪纸、绘画……这个设有尽头的天才试图穷尽所有的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表达上帝之爱。在阅读这本书之前,让我们重复一下他的祷告吧:“主啊,请不要让我写下一个不能说明你的字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