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葳编著的《佳人难再得--中国古代才女的诗情画意》是一本描写古代才女传奇的书,书中对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才女的生平以及她们的诗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品读本书,就仿佛在与这些女子隔空对望,她们传奇的一生、她们的情与爱、泪与痛和诗融为一体。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会对这些女子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她们丰富、充实的内心世界。
| 书名 | 佳人难再得--中国古代才女的诗情画意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夏葳 |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夏葳编著的《佳人难再得--中国古代才女的诗情画意》是一本描写古代才女传奇的书,书中对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才女的生平以及她们的诗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品读本书,就仿佛在与这些女子隔空对望,她们传奇的一生、她们的情与爱、泪与痛和诗融为一体。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会对这些女子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她们丰富、充实的内心世界。 内容推荐 夏葳编著的《佳人难再得--中国古代才女的诗情画意》是一本书写古代才女传奇的书,这里有对良人的思慕,有对爱人的思念,有她们的情与爱、泪与痛、欢喜与悲伤;这里有深官寂寞的郁郁寡欢,有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有惊鸿一瞥的念念不忘,有回眸一笑的百媚情生…… 品读本书,就像是与她们隔空对坐,在袅袅的茶香清韵中感受她们的倾城美貌,感受她们的香韵才情,感受她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独有的人生经历。 目录 庄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许穆夫人: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虞姬: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班婕妤: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班昭:天资聪颖,替兄著书 蔡文姬: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甄宓:众品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绿珠: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 左菜:梦想魂归,见所思兮 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鲍令晖: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乐昌公主: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武则天: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上官婉儿: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杨玉环: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薛涛: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关盼盼: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刘采春: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鱼玄机: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黄崇嘏: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姚月华:分香兮剪发,赠玉兮共珍 张窈窕:故园有虏隔,何处事蚕桑 花蕊夫人: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曹希蕴:更阑人静画堂中,相伴玉人春梦 魏玩: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聂胜琼:寻好梦,梦难成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朱淑真: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蜀妓:相思已是不曾闲 谢希孟:好是一时艳,本无干岁期 李冶: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杨娃:明月当轩,谁会幽心 严蕊: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珠帘秀:绿肥红瘦,正是愁时候 管道升: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王清惠:千古恨,凭谁说 郑允端:不如嫁与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薛氏姐妹:月落西边有时出,水流东去几时还 朱妙端:异乡久为客,风雨阻归程 黄峨:心心原原,双双对对鹣鹣 徐媛:对旅雁沙汀,盼杀白苹秋苑 方维仪:鹪鹩栖一枝,故巢安可忘 柳如是: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徐灿:西山在,愁容惨淡,如共人凄切 顾横波: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沉醉倚三郎 朱中楣:田田荷芰含疏雨,荡漾珠圆 陈圆圆:又听催归声唤 董小宛: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吴文柔:啼断子规无气力,欲归归未得 侯承思:罗浮明月夜,香彻梦魂中 林以宁: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贺双卿:芳心未冷,且伴双卿 陈端生: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 吴藻: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 顾太清:久别情已熟,交深语更繁 沈善宝:巾帼几英雄,愁难说 秋瑾:何处觅知音 吕碧城:最怜娥月含颦 试读章节 在社交场,吕碧城与男子唱和诗词,谈古论今,丝毫不逊须眉。不知有多少男子拜倒在她的脚下。不过,这些男子却最终未能与其携手。 心高气傲的吕碧城,将感情世界看得很淡很淡,当身边的人纷纷劝说她赶紧趁年轻嫁人时,她总是微笑着不以为意。一来二去,这绝代风华的女子便熬成了“剩女”。对此,十分关心吕碧城的前辈严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他忍不住对吕碧城提起婚姻大事时,吕碧城居然回答道: “至今日自由结婚之人,往往皆少年无学问、无知识之男女。当其相亲相爱、切定婚嫁之时,虽旁人冷眼明明见其不对,然如此之事何人敢相参与,于是苟合,谓之自由结婚。转眼不出三年,情境毕见,此时无可诿过,其悔恨烦恼,比之父兄主婚尤甚,并且无人为之怜悯。此时除自杀之外,几无路走。” 当时,人们曾经纷纷传说吕碧城与“民国四公子”之一、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关系暖昧,而风流潇洒的袁克定也确实为吕碧城的风采而着迷,但吕碧城不为所动。有人询问此事,她便微微一笑,回答道: “袁属公子哥,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一句话便揭示出袁克定的本来面目。 能如此理性地对待感情世界的,民国时期的奇女子中恐怕只有吕碧城才能做到如此了。到了最后,吕碧城竟然因“年光荏苒所遇迄无惬意者,独立之志遂以坚决焉”。如此潇洒决绝的奇女子,哪怕是成为剩女,她的举手投足依然牵动着无数人艳羡的目光,时人称赞她“天然眉目含英气,到处湖山养性灵”。这“天然眉目含英气”一句,十分切合吕碧城潇洒不羁的性格,恍若组楼梦》里的史湘云。 据说,吕碧城还与民国女侠秋瑾有过一段交情。当时秋瑾正跟丈夫王廷钧住在北京,闲居无聊之时,便常常用“碧城”的笔名写作诗文,并在报刊上发表。一次偶然的机会,秋瑾在报纸上看到了吕碧城发表的文章,觉得这另一个“碧城”才华更胜过自己,非常倾慕,希望与吕碧城见上一面。 就这样,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秋瑾穿着一身男装与吕碧城相见了。见对方比自己小九岁,而且如此貌美,秋瑾更是啧啧惊叹,两人促膝长叹,相见恨晚。 不过,女人和女人的关系本来就是十分微妙的,何况在一起的还是两个同样心高气傲的女子,她们虽然惺惺相惜,但是对于当时的国家时势,却各有各的见解,谁也不服谁。吕碧城不赞成秋瑾偏激的主张,秋瑾也不太满意吕碧城的态度。她们后来没有再见面,随着秋瑾东渡日本,她再也不以“碧城”为笔名写作了,“鉴湖女侠”则成为她更为人所提及的名号。 后来吕碧城在回忆这段故事时很得意地说,是秋瑾见才华不如自己,这才主动让出“碧城”这一名号的,这句话是真是假,后人不得而知,但明显可以看出,吕碧城是个十分骄傲的女子。 而这首觎英台近》诗是吕碧城词作的代表作品,这位个性似男儿般俊逸潇洒的女子,词却写得纤巧清秀,恍若闺中女儿,婉约中偶见雄奇。 这首词以传统的闺怨题材为主,写景状物无不围绕一个“情”字,无论是“缒银瓶,牵玉井”,还是“蘸渌搴芳”,都让人联想到女主人公的秋思,而“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更是将主人公相思的种种情态表现出来,那个颦眉蹙目的闺中女儿,因思念那远行之人而日渐消瘦,病体缠身。这番描写,分明是《红楼梦》中春思的黛玉形象,纤细、柔弱、敏感、多情,惹人无限怜爱。 P230-231 序言 她们是行走在人世间的匆匆过客,是一个个风华绝代、才冠古今的乱世佳人。她们如含苞的百合,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希望;又如败落的红梅,引来人们无限的遗憾与沉思。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古代才女。 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中,她们如一朵朵奇葩,用自己咏絮的才情、如花的锦思、温柔的文字诉说着爱恨情仇,诉说着家国天下。她们高唱着,呐喊着,欢笑着,哭泣着……她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体现在了诗词歌赋的一字一句中。 “韵中生韵,香外生香。品拟飞仙,情殊流俗。明月前身,可人如玉。逸气凌云,神仙益志。慧心青眼,雅态芳思。不慕繁华,依子空谷。”这正是对她们最好的描述。她们美貌与才气并存,优雅与气质同在,她们用自己的诗句,讲述着她们那个时代。 她们就像是青花瓷上的釉彩,在清冷的幽光中,暗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辗转和忧伤;她们就像是一个个落入凡尘的仙子,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为自己的美貌锦上添花……只是,在红尘的八面埋伏中,她们却辗转于世事的千回百转中。 这是一本书写古代才女传奇的书,这里有对良人的思慕,有对爱人的思念,有她们的情与爱、泪与痛、欢喜与悲伤;这里有深官寂寞的郁郁寡欢,有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有惊鸿一瞥的念念不忘,有回眸一笑的百媚情生…… 品读本书,就像是与她们隔空对坐,在袅袅的茶香清韵中感受她们的倾城美貌,感受她们的香韵才情,感受她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独有的人生经历。 这是文字,是诗词,更是一个个或凄美或壮丽的传奇人生。 世间女子,皆是传奇。传奇女子,皆是不凡。她们在风烟滚滚的红尘中缱绻,她们在历史的风云中驰骋,她们,用自己的人生,书写了传奇。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