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赫克、马特·罗杰斯、保罗·卡罗尔著的《资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由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专文推荐,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华强森联袂推荐。
本书是互联网从业者、投资人与创业者把握能源与商业趋势的必读之作!
本书分析了正在进行中的资源革命,让你看清未来,3D打印、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这三者将如何改变全世界的工业,建筑业正在进行模块化革命,太阳能发电很快就会普及……
| 书名 | 资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 |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作者 | (美)斯蒂芬·赫克//马特·罗杰斯//保罗·卡罗尔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斯蒂芬·赫克、马特·罗杰斯、保罗·卡罗尔著的《资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由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专文推荐,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华强森联袂推荐。 本书是互联网从业者、投资人与创业者把握能源与商业趋势的必读之作! 本书分析了正在进行中的资源革命,让你看清未来,3D打印、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这三者将如何改变全世界的工业,建筑业正在进行模块化革命,太阳能发电很快就会普及…… 内容推荐 《资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是由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斯蒂芬·赫克和美国能源部前顾问马特·罗杰斯,以及保罗·卡罗尔合著的一部新作。此书通过讲述一个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危机及人们的应对,来阐释对未来和世界的态度。 目录 推荐序 狼来了,狼来了吗 中文版序 百年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引言 资源枯竭,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 01 危机变商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资源 资源连动,挖东墙,西墙一起垮 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自午后散步的灵光一闪 太多人挤进都市,挤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危机又来了,这次问题出在资源上 更少的资源更多的产品,危机快速变商机 本章小结 02 旧法新用 页岩气如何改变世界 米切尔,从石头上挤出石油 老技术新用法,美国产油量跃升世界第一 善用现有科技,赚取双重收益 本章小结 03 资源生产力革命 3D打印掀起巨变 什么都涨,要解决唯有从第三种要素入手 汽车业的“革命进度” 省材料不如省驾驶,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狂潮 埃伦·马斯克:钢铁侠的电动车革命 资源替代,“你越来越贵,我只好发明更实惠” 减少浪费,提升资源生产力的商机无限 可循环性,比金矿含金量高100倍的电子垃圾堆 重新规划,省下几亿成本 虚拟化,无人机掀起战场革命 本章小结 04 制造的模块化 30天盖起15层高楼 建筑业革命:用搭积木的方法盖大厦 烤面包机居然激发出Java语言 用迪拜塔1/10的成本90天建成世界第一高楼 神奇的通用件,其实是老发明再扩大应用 界面整合:再挑剔的顾客也能满意 本章小结 05 物联网商机 让机器开口“交谈” 系统整合,就意味着1+1=11 我们需要的是智慧电网,不是多盖电厂 政府建立智慧电网,民间商机庞大 系统整合,一点巧思就能更省更快 未来的成功方程式,打破现状你才找得到 本章小结 06 颠覆式创新 效率提升50%就要迭代 产品不仅仅要比竞争对手好,而且必须遥遥领先 创新要“够快”,也要“够慢” 提前两个产品周期:投资的最佳时机 本章小结 07 量产与商业化 比科技领先更重要的本领 没有规模,何谈创新 环保噱头无人问津,便宜高效才能吸引顾客 用户体验好,产品自然受欢迎 让好东西大量生产的若干窍门 “创新”这种事,究竟该怎么管理 本章小结 08 资源革命中,谁是企业最缺的人才 用网络掌控组织,集中决策但灵活应变 单靠“标准化操作系统”,获利多一倍 企业最爱的复合型人才从哪里来 最好的人才尚不存在,产学研如何实现“翻转”培养 在线工作,SOHO一族表现更亮眼 本章小结 09 一百年后,这十二种产业主宰世界 诞生大赢家的机会 现在只是概念,二十年后改变世界 结语 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每年将资源生产力提升至少3%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资源连动,挖东墙,西墙一起垮 除了各类资源出现的问题外,能源、食物和水之间的关联也越来越强。因此,一个地区的问题会扩散到另一个地区,从而导致依赖的破坏性循环。例如,乌干达曾在2004年和2005年长期遭受干旱,导致食品供应受到威胁。该国当时大量使用维多利亚湖的水,使得该湖的水面下降了整整一米。而且乌干达削减了该湖的水力发电量,导致电价几乎翻番,所以乌干达人开始更多地使用木材当作燃料。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土壤质量因而受损。干旱最开始只是威胁到了食物资源,后来又导致了电力问题,最终造成了更加严重的食物问题。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很可能会引发政治动荡,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 此外,污染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书只是一本商业书籍,不是讨论环境的专业著作,但当前的环境发展趋势确实令人担忧。工业发展已经导致中印两国城市的污染程度加剧,这种情况与伦敦和纽约在此前工业革命中经历过的情况类似。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污染的加剧会导致难以估量的社会成本,其中包括水道污染、空气呛人、因食品污染而带来大范围的饥荒或疾病以及全球变暖加剧。但全球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将会需要大量干净的空气、水和开放的空间。美国和欧洲根据需要建设了更好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干净的空气、洁净的水和整洁的城市推动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样,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级也有权提出对不经济、高污染且造成大量浪费的工业进行改造和治理,这不会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而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种种发展趋势已经让人们产生了极大的顾虑,因此企业必须将关注重点放在提高生产力上,将此作为减少污染的核心途径。事实上,只要造成污染必须付出代价,企业马上就会找到低成本且高生产力的方法来大幅减少污染。企业必须做好准备来迎接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例如政府对碳排放的定价,这将会是企业的创收途径,也是减少污染的方法。这些法律法规将改变整个游戏规则。破坏性的天气会给供应链带来麻烦,只要企业勇于面对破坏性天气将会越来越多的情况,就有机会通过提高资源生产力来减少风险。 好消息就是,这个世界在此前也曾遇到过危机,但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对于那些能够释放生产力、克服危机和大幅改善生活水平的创新者和企业家来说,每次危机和革命都会创造出巨大的机遇和财富。 这种好消息与坏消息对立的情形,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初也曾出现过。这种对立可以追溯到两位学者之间的世界观差异。他们中的一位是托马斯·马尔萨斯,还有一位是亚当‘斯密。两人都曾在18世纪末期著书对经济进行探讨。 马尔萨斯提出,人口日渐增多的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世界,导致大范围的饥荒。斯密则指出,商人们能够快速适应这种情况,并进行创新,从而让生产力的增速超过消费的增度。马尔萨斯看到的是灾难,而斯密看到的是机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界的不同地方曾爆发过饥荒和食物短缺的情况。尽管如此,但斯密始终是对的。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的过程中,机遇超过了短缺。我们相信历史会重演,斯密的话将再次得到验证。 斯密的巨作《国富论》介绍了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分别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或自然资源。在此前的每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力的这三大要素都发生了改变,但其中总会有某一种要素的变化最为急剧。 P18-19 序言 狼来了,狼来了吗 周国辉浙江省科技厅厅长、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资源革命》是由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斯蒂芬·赫克和美国能源部前顾问马特·罗杰斯合著的一部新作。此书通过讲述一个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危机及人们的应对,来阐释对未来和世界的态度。18世纪末期,随着人口的增长,能源短缺的“狼”来了。可瓦特于午后在花园散步时的灵光一闪让他研制出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化解了能源危机,而且把全球13%的人口(西欧国家)带入了工业化。这场革命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接着,随着工业的发展,太多人挤进都市,能源问题再次告急,“狼”又来了。因为电的发明,带来了城市化和电气化,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全球16%的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首次带进了工业化。当下的世界也处在同样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历史在资源问题上不断重现危机,这次影响的可能是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和南美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中约37%的人口。 民以食为天,本书讲述的不只是养家糊口的粮食,而主要是工业粮食,包括油、气、煤和钢材、水泥、水等资源。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前,中产阶级的日能源消耗主要是食物,人均约2000卡路里。现在,中产阶级人均日能源消耗量超过20万卡路里,其中包括车用的汽油、照明用的电能,还有取暖用的天然气,等等,增幅达到了100倍。依此类推,当下人类对世界资源的需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2000倍。地球能承受人类如此巨大的资源消耗量吗?更何况各国GDP的规模和增幅还在不断增加。 狼来了、狼来了!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资源即将枯竭的警钟不时敲响,不绝于耳。历史也在不断重演着马尔萨斯与斯密围绕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及资源三要素的经典争论。传统观念认为,地球的资源总有耗光的一天,届时人类将走向灭亡。而本书的作者则认为,借助新的工业革命,采用新的技术,抛弃传统能源消费观,人类可以大幅提高资源生产力,避免这一危机。作者采取的是实证主义方法,用大量人们熟知的标志性事件、人物和典型案例,证明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本质上是一场“资源革命”,而这将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机遇。作者预计,未来15年,发展中国家将有25亿人进入中产阶级。中国每年将诞生2.5个规模相当于芝加哥的新城市。截至2025年,中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将达221个。这种增长速度必将使得人们对石油、天然气、钢铁、水和其他宝贵资源的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作者通过分析历史,告诉我们:摆在我们面前的正是百年难遇的绝佳商机。我们不是要面临资源稀缺带来的危机。而是会遇到一个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机遇,一个会带来数万亿美元利润的机遇。 问题的症结在能源,解决之道是“能源革命”,而互联网恰巧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作者提出了资源革命的五大原则:资源替代、减少浪费、提高“可循环性”、最优化和虚拟化,并详细评述了三星、特斯拉、Zara、Uber、Opower、Zipcar等公司基于这五大原则颠覆商业和生活的创新之举。 此书不难读,多是故事和评论,但要不断切换思维频道,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初读有五得:一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危机便是机遇。二是天无绝人之路,路总是有的,路在自己的脚下,解决之道唯有从资源革命着手,而实际上要改变的是人使用资源的习惯和方法。三是关键在颠覆式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要有进行比技术领先更重要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本领。四是变革和创新会催生一些新的产业和企业,同时也会使一些传统产业和企业败落倒闭,从而引发新旧模式的争论、争夺和争斗,需要重构社会和法律制度。当前的Uber合法与非法之争,在之前早已发生过。五是政府应遵循市场法则和创新规律,发挥自己的引导、协调和规制的作用。 狼来了!狼来了!警钟长鸣,会不断开启人类的智慧,但必须改变和牺牲一些固有的、不合时宜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是《资源革命》一书带给我的乐观精神和理性启迪。 《纽约时报》称:“如果你对未来感到悲观,读了本书一定会让你改观。”说的一点也没错,而且我本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后记 未来15年,发展中国家将有25亿人进入中产阶级。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每年将诞生2.5个规模相当于芝加哥的新城市i截至2025年,中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将达到221个(目前,欧洲百万人口城市仅有35个)。这种增长速度必将使得石油、天然气、钢材、水和其他宝贵资源的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如果继续当前的消耗水平,商品价格、食物价格和污染水平就会激增,也将带来日益严峻的风险。传统的能源观念认为,我们的资源即将被耗尽,人类将走向灭亡。 但斯蒂芬·赫克、马特·罗杰斯和保罗·卡罗尔却认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正是百年难遇的绝佳商机。我们不是要面临资源稀缺带来的危难,而是会遇到一个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机遇,一个会带来数万亿美元利润的机遇。这非常契合中文的“危机”一词,即危难中蕴含着市场机会。 面对这绝世商机,我们要怎么做?作者分析了过去两次工业革命,并针对未来的资源革命提出了五大原则,即资源替代、减少浪费、提高“可循环性”、最优化及虚拟化。为了进~步说明这几大原则,作者列举了众多例子并对这些公司进行分析。如何找到合适的时机?如何将构想做到规模化?如何招募人才?如何在资源革命中取得胜利?这些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主要是从公司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但对于我们消费者个人而言,其中也有许多知识点可加以借用。每个人都要节约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资源的生产力。我们可以督促公司进行变革,可以确保政府主导这一变革,还可以教育孩子们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 有机会深入解读该书内容,并努力向中文读者提供译本,我深感荣幸。为此衷心感谢粟华魁、肖梦兰、莫崇晟、粟之敦、余笑、晏俊和文玲等在翻译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使本书的翻译得以顺利完成。由于时间匆忙及译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指正。 2015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节点上:历史在资源问题上不断重现危机。资源枯竭的警钟长鸣,将会不断开启人类的智慧,但人类必须改变和牺牲一些固有的、不台时宜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是《资源革命》一书带给我的乐观精神和理性启迪。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周国辉 《资源革命》一书特别强调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有关资源生产力的革命。与常见的观点不同的是,本书作者认为,我们不是要面临资源稀缺带来的危机,而是会遇到一个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机遇,一个会带来数万亿美元利润的机遇。 我认为,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它可以与传统产业不断深度融台。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资源革命契机,加快产业互联网的建立与发展,一定程度上就是抓住了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宽带资本董事长 田溯宁 我想跟大家介绍一本让我非常有收获的书,它的名字叫《资源革命》,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我们过去几年做美团网以及看互联网的很多事情。互联网会改变很多东西,这个改变是非常彻底、非常根本的,但是很可能不是从最底层的,而且它也不需要从最底层。 美团网创始人兼CEO 王兴 《资源革命》以最前沿、最全面的角度阐述了科技为个人、企业以及社会带来的巨大机遇,以及这一机遇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影响。中国已经成为这场资源革命的先驱,不仅有明确的政策指导.还打造了一大批国际一流项目,如高铁、强大的智能电网以及生态城市等,不胜枚举。现在正是乘胜而出,进一步释放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最佳时机,创业者们、技术专家、普通民众都有机会让可持续中国这一梦想变成现实。本书将成为您在这一历程中的良师益友。 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 华强森 《资源革命》十分引人注目,书中展示了专注于从根本上优化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开始具象化的。过去10年,通过LinkedIn,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平台,我们可以很好地分享人和机构的信息.并且创造了关系、网络、信息流的实时国景。我们需要更多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即将物品链接到互联网,甚至与其他物品相连。通过规模越来越大的网络连接.资源利用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LinkedIn创始人 里德·霍夫曼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