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是旧日夜上海繁华的象征,它的闪烁明灭,似乎在不断言说夜上海的华丽与绮糜。于是,战胜霓虹灯背后的神秘与魅惑,就成为驻防南京路的解放军某英雄连队指战员面临的新任务。
胡克文有着旧上海长期生活的经历,对旧上海的都市浮华有深刻的体认,因而他在作品中,用较少的笔墨就把旧上海的浮华与刚进城的解放军指战员的忠诚与朴实作了鲜明的对比。在一些画面中,画家用了极大的精力来描写诸如商店招牌、花式阳台和城市天际线等丰富的城市细节,其中如点般的碎线,和严谨的建筑结构结合在一起,营造出霓虹灯闪烁般的视觉效果,使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旧上海的城市温度。沈西蒙、漠雁、吕兴臣原著、高幼佩改编、胡克文绘画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精)》对一些留存的时风如摩登女郎、外国记者的繁缛服饰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描绘,又从“人”的层面折射出“大上海”的魅惑之力,使读者进而意识到昔日敌我斗争的激烈,领会到故事的主题。在这些人与物的城市细节环抱中,上海青年童阿男和林媛媛的不断进步,英雄连三排长陈喜的自我反省,以及女特务曲曼丽的妖冶香风,特务老K的末日挣扎,在数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有种可以触摸般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