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邵燕君主编的这本《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从纵横中文网、铁血读书网、起点中文网等多家大型中文阅读网站中筛选了20篇具有高粉丝圈口碑且具有较高文学性乃至经典性指向的作品。作者是愤怒的香蕉、知秋、三天两觉、睡觉会变白等十位大神级写手。

内容推荐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由邵燕君主编、吉云飞副主编、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选编而成,选收2016年完结或已连载主体部分并有更新的作品,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具有较高文学性乃至经典性指向的作品。在关注大神红文的同时,特别关注引发网文新类型、新潮流的小众流行作品。

它不止是网文本身,还有简介,有评论,有鲜活的粉丝态度,有精准的专家立场,这就让单篇动辄超数百万字体量的网络文学作品,有了以群像的姿态走向纸媒的恰当方式和可能。我们力图开创一个不可多得的、有着范本意义的独特年选品种,它所推重的文学性和经典性,不是依据印刷文明体系下的文学传统标准,而是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下,在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和粉丝部落文化的土壤中,重新生长出来的具有网络性的文学性和经典性——这一标准尚在形成之中,该选本的选编正是重要建构实践之一。

目录

导言:“古典时代”迈向“巅峰”,“二次元”展开“新纪元”——2016年度中国网络文学新趋向  邵燕君 吉云飞 肖映萱

赘婿 愤怒的香蕉

历史类网文的集大成者——评愤怒的香蕉《赘婿》 吉云飞

十州风云志 知秋

网文里的“恶之花”,中国式的“现代派”——评知秋《十州风云志》 田彤

惊悚乐园 三天两觉

如何与VR世界的“人”探讨“人的问题”?——评三天两觉《惊悚乐园》 王玉

文艺时代 睡觉会变白

一篇“文青范儿”十足的“娱乐文”——评睡觉会变白《文艺时代》 李强

花与剑与法兰西 匂宮出夢

“历史研究范儿”的“欧穿文”——评宫出夢《花与剑与法兰西》 杨梦皎

永不解密 风卷红旗

“资料库”模式与“军文”的突围——评风卷红旗《永不解密》 李强

修真四万年 卧牛真人

“修真,也要讲《基本法》”——评卧牛真人《修真四万年》 高寒凝

无限道武者路 饥饿2006

“一棵树上的不同果子”:“无限流”的新可能——评饥饿2006《无限道武者路》 张芯

太上章 徐公子胜治

“网文以载道”的可能之路——评徐公子胜治《太上章》 陈子丰

雪中悍刀行 烽火戏诸侯

才华横溢,却难称“巅峰”——评烽火戏诸侯《雪中悍刀行》 吉云飞

2016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这里的一片建筑都开始翻新了,有些房屋已经建好,住进来了人,也建起了藩篱。福端云还住在这里,虽然偶尔能跟人打打招呼,但她还没有全好,身上脏脏的,房子里臭臭的,与人交谈时的语气,让人无比辛酸。

马车过去时,他们看到福端云正在跟以前的邻居打招呼,说着看似正常的话。老人已经醒过来了,平淡地看着这一切,然后让马车开了过去。这个时候,宁毅知道他真是跟福端云不熟的。

“我在吕梁山这么多年啦,什么事情没见过,端云确实是可怜了,不过……大家谁都过得不好啊……”

在吕梁山里的这么多年,令宁毅动容的,如福端云一般的人生或是悲剧,老人却早已见过许许多多,难再动心了……

他只在曾经住过的房子边下了车,房子已经坍圮,还未开始新建,看起来即便是完好的曾经,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两间土房。他拄着拐杖走进去,挥开了红提的搀扶,闭上眼睛吸了一口气,然后颤巍巍地走到一个土堆旁,双手握着拐杖坐下了。

“立恒,红提,你们出去走走吧。老头子要在这里坐坐。”老人挥了挥手,目光望向一旁,“红提,带立恒逛逛你的家……”

红提与宁毅还是出去了,留下小黑在旁边守着,两人却也没有走得太远。他们在不远处老人看不到的地方坐下来。才一坐下,红提便双手抓住了宁毅的衣服,将脑袋靠在他的胸口前,无声地哭了起来。宁毅抚着她的头发。

“我若是不来……他或许撑得还久些……”

作为武道的大宗师,红提也好,林恶禅也好,周侗也好,这些人对人的身体都已了若指掌。老人在这十余年里殚精竭虑,他并非聪慧之人,却以自己的生命扛着责任一路走来,这些年来,红提能够顾着他的健康,却无法顾及一个人在生命燃烧殆尽后的油尽灯枯。

他并非受困于身体上的意外,只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已。

当然,一如宁毅所说,假如他此时未到,凭着一口气撑过来的梁秉夫或许还能撑上几个月,甚至半年甚或是一年。但宁毅到这里之后,老人心中的事情,终于也就放下了。他已经过完了最为平静也最为充实的一段日子,也将走完他充实的一辈子。

夕阳渐渐地开始泛出火烧般的颜色,小黑那边并没有传来示警的声音。宁毅与红提回去时,老人躺在椅子上,在废墟之中,像是睡去了一般,又像是在回忆着什么。然而听到脚步声,他又睁开了眼睛,醒了过来。他冲着两人笑了笑,躺在那儿,握住了两人的手,交叠在一起。

他回忆起过往的日子,说了一些关于过往的话。

“……其实,我跟你的师父,也算不得熟……我只是个外来的书生,你师父她……对我很尊重,但我们俩,是算不上很熟的,现在想起来,除了公事,私人上的话,却没说很多……

“……但我觉得她很信任我,我觉得我的这个感觉该是没错的吧……她有时候过来关心一下我的生活,红提,你知道吗,虽然寨子里的人饿肚子,可你师父在的时候,我是没饿过肚子的……

“……她来的次数也算不上多,私事、公事……我住在房间里,门在那边……她从门口的那边过来,有时候会坐坐,喝一口水,有时候很着急地又走了。我啊……我想跟她多说几句话的……

“……我的天资很差啊……读书、考秀才、想当官……什么事情都没有干成。红提,你师父……你师父交那么重的担子给我,她……她会不会是信错人了啊?她……她就那么糊涂地死了……

“……啊……你们两个要好好的,你们要好好的……好好地活啊,看到你们能在一起,我……我真高兴啊……”

老人的说话断断续续的,有时候闭着眼睛,像是要陷入沉睡,然后又睁开眼睛。他一开始看着那晚霞,但渐渐地,眼睛的目光,也已经茫然了,不知道在看着哪里。叮嘱完两人好好地过活,老人在迷离中安静了许久,忽然挣扎了一下,似乎想要坐起来,然后又躺下去。

“啊,你看到了吗?……”他低声说道,目光望向远方,就那样望着,像是要追溯记忆与时光的尽头,“那样的天……我们……我们遇上了马匪,我要死了……不过,她就那样出来了,她拿着剑,啊……啊……她……好美啊……我……我……一直……”

老人的声音,在这里停顿了,晚霞犹如天上的潮汐。生命在这一刻,从他的身上永久地离去了。

红提的哭声传了出来。

P4-5

序言

“古典时代”迈向“巅峰”,“二次元”展开“新纪元”——2016年度中国网络文学新趋向

邵燕君 吉云飞 肖映萱

2016年岁末,有两个颇具新闻效应的文化交流事件与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内在相关。一个是阅文集团与北美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宣布,签署十年翻译和电子出版合作协议,开启了中国网络小说对外输出的新模式。一个是日本著名独立动画制作人新海诚的电影新作《你的名字》热映,不但在日本获得年度票房冠军,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内地票房最高的日本电影。

之所以说这两个似乎比较“外围”的事件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内在相关,是因为,前者让我们看到,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的定位,必须在全球媒介革命的视野中进行——百万级的“老外”爱看中国的网络小说,并且是自发翻译、追更阅读,这一惊喜的发现极大提升了中国网络文学界的文化自信。借助媒介革命的力量,中国的类型小说弯道超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网络文学全世界“风景独好”的文化奇观背后,是中国在印刷文明时代类型文学生产机制的缺失和网络时代影视、ACG文化生产机制的落后。《你的名字》的热映显示,那个源于美国、产于日本、对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中国网络文化产生极深影响的“二次元”文化,终于破壁而出,不但破了“次元之壁”,也破了国族之壁,从而进入主流大众文化。经过被称为“二次元”年的2015年,中国网络文化的新纪元已然开启,以“网络性”为核心属性的网络文学自然会被席卷其中。

或许我们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野蛮生长”的前二十年是得天独厚的黄金时代,也是媒介转型的过渡时代,我们这里姑且称之为“网络文学的古典时代”,它正在走向“巅峰”,出现经典性的作家、作品;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性”的深入,“二次元”文化也逐渐渗透其肌理。在2016年的创作潮流中,这两种态势交错并行,呈现出高度、深度,以及媒介灵敏度。

一 高度:“巅峰”“名著”,以及“爱”

2016年2月,知乎社区上出现一个提问:“《赘婿》《雪中悍刀行》和《将夜》是否是目前为止网络文学的巅峰表现?”这一“巅峰之问”到年底已有上百个回答,在以网络文学为主题的问答里,算是相当热闹的。这说明,在主流文学界做“高峰/高原”之论的同时,网文圈内部也开始了对网络小说经典化的讨论。

在斩获主流文学界多项大奖之后,猫腻的经典性地位已经基本被主流文坛认可。在2016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公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上,猫腻的《将夜》(2011)和《择天记》(2014)分别高居“完结榜”和“未完结榜”榜首位置,获得了评委一致的高度评价。相对于猫腻,愤怒的香蕉虽然在主流文学界声名不显,但在网文圈内也有着极高口碑,被认为是继猫腻之后又一位有“大师品相”的作家。本年选2015年推荐了猫腻的《择天记》,2016年度以愤怒的香蕉的《赘婿》为“男频卷”首推篇目。

愤怒的香蕉(网文界惯称香蕉)是网文圈中罕见的立志“写名著”的作家,他受五四新文学观念影响极深,作为一位有经典抱负的网络大神,一直在为创作出自己“心目中那本完美的书”做准备,“到目前为止,我的每本书都是练笔”。不过在香蕉看来,“经典”与“完美”一定得是从网文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香蕉认为“在文学概念里,有关读者的一面,它才是王道正宗”,哪怕只是为了启蒙大众的引导需要,网络小说多年来积累的写作经验也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更何况类型小说的固定套路本就是千淘万漉的结果,每一种得以长期流行的网文形式也都是其来有自且各具意味,直指欲望天性乃至世道人心的。

从开始写网络小说起,香蕉就在自觉地“寻找传统文学和网文的平衡点”,并以他特有的“执拗劲”践行自己的文学观,十年如一日地“苦更”与“慢更”,每一部小说都在稳定的进步之中。《异域求生日记》(2007)初步显示出他结合网络小说和传统小说写法的意识和能力;《隐杀》(2007)则开始奠定作者的个人风格,使他拥有了第一批核心读者;到《异化》(2009)时,他已被认为是都市类的小众大神;而连载至今已五年多的历史小说《赘婿》(2011)更创造了一个商业和口碑上的奇迹一香蕉曾略带自嘲又不无自豪地说,“唐家三少去年赚了一个亿,而我一个月更新十二章拿到了月票榜第八”——这一近乎前所未有的反网文一般商业规律的成就,正是《赘婿》在网文评价体系内部“巅峰”地位的最佳注脚。

《赘婿》是一部极富野心的大作。单从网文内部类型小说发展脉络而言,它集历史类生活文、武侠文、官场文、争霸文之所长,堪称历史类小说的集大成者。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以网络小说为根基,又志在超越网文本身的规约,打通了网络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以来的现代小说之分野。前两部,以“红楼风”写“宅斗/种田文”;三、四部,以“水浒风”写“武侠文”;五、六、七部,以“三国风”写“官场/军事文”;第八部以后,以“革命史诗小说”写“争霸文”。作者不但充分吸收了各种文学资源,也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化、革命文化的思想资源,并立足于一个“网络人”对自身所处时代命运的思考,探讨个人与家庭、国家、天下的关系。这使《赘婿》的意义超越了网文本身,可放置到中国小说的整体发展脉络中去考察。

……

拉棉花糖的兔子的《天庭出版集团》(晋江文学城,2016)也是一部基于“数据库”模式的同人写作。女娲、神农、东海龙王等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人物接踵亮相,以一个又一个的搞笑段子,和形似论坛、贴吧的行文方式,对当下的网络流行文化进行了一次cosplay(角色扮演)式的重现。这是真正属于ACG一代的网文,只有极熟悉“二次元”世界的网络达人才能创作得出,也唯有ACG一代的读者,才能get到笑点。

从现实到虚拟现实,从“宏大叙事”到“数据库式写作”,从现实主义到虚拟现实主义,人类进入后现代,特别是网络时代以来,认识世界、体验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沿用传统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文学理论无以解答。笔者认为,针对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二次元化”,最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阐释力的理论是东浩纪分别于2001年、2006年出版的《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游戏性写实主义的诞生:动物化的后现代2》。在这两本著作里,东浩纪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日本兴起的御宅族文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了网络文化的“第三代御宅族”为考察重点,提出一系列突破性理论,如“大叙事凋零以后的宏大非叙事”“从故事消费到数据库消费”“作为角色小说的轻小说”“游戏性的写实主义”等,对于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新趋向有极珍贵的理论参照价值。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本来就深受日本御宅族文化影响,经过20年的发展,呈现出的状态和遇到的问题,与进入网络时代的日本御宅族文化有颇多共通之处。而基于最近20年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网络文学的特殊繁荣形态,中国经验势必对这一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沃土,也对我们本土研究者提出新的挑战。

其实,不管理论研究者的脚步是否跟得上,网络文学都在以网络速度发展着。2016年11月,晋江同人区刚刚加入了“轻小说”的类别,并将同人区由原来的“非原创小说”“衍生小说”进一步改名为“衍生/轻小说”。这再度证明了重度“宅”、重度“二次元”势力的深入扩大。可以想见,等到中国的漫画、动画、游戏,以及影视业的产业水平逐渐跟上网络文学发展的脚步,在“IP导向”之下,网文“二次元化”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网络文学向“二次元”方向的发展,正充分说明了网络文学的新媒介属性。网络文学之所以被人们解读为“通俗文学的网络版”,其实是出于其作为“印刷文明遗腹子”的惯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显示了网络文学高度和深度的经典性作品,代表的是网络文学“古典时代”的成就。仅仅经过不到20年的发展,出身于草根的网络文学就能积蓄起迈向“巅峰”的力量,这实在令人欣慰。但“巅峰”往往意味着转折一或许这样的“巅峰之旅”还要持续几年——与此同时,新纪元也正在“二次元”世界中渐次展开。

后记

本书是我们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编选的第二个年选本,今年虽然稍有经验,仍不免心有忐忑。

2015年的年选,网文圈整体评价还不错,基本被认为是“老白”的眼光。最大的批评是针对《女帝本色》(天下归元)的。其实,收入潇湘当家大神的热门新作,这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相关点评没有把自己和粉丝圈区分开,显得学生腔了,说明我们的评价机制还不够成熟,尺度没有拿捏好。今年,我们有所改进。虽然没有评级打分,但尽量每部作品都说了缺点,期望以批评的方式建立尺度。其实,“年选”本来就不是“典藏”,即使是经典,也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觉得最初锚定的两个基本点是站得住的,一个是学者粉丝的自我定位,一个是学院榜的评价标准。

几周前,我们有幸请到著名的网络文学“土著”评论家安迪斯晨风先生莅临课堂,传经送宝。安总自称是“美食家”,而称我们为“营养师”。这个比喻生动而有见地,指出了学院研究者的职责所在。我们需要有“营养师”的专业性,但也怕选出的“营养食品”干巴巴的,中看不中吃。我们这些人首先是粉丝,有不少是“看网文长大的孩子”。做网文研究首先是因为喜欢,这份初心是无论如何不能忘记的。所谓学者粉丝,就是要有粉丝的情感立场,学者的视野方法。“老白”的眼光是难得的,但光有“老白”的眼光是不够的,还要有对粉丝心态的自省意识和理论的复杂度——这些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要心里整明白,下笔有分寸,不知要摔多少个跟头才行。

所谓“学院榜”就是要立足文学性,落实到年榜,就是要有文学史的目光。我们的选文,除注重口碑外,也特别注重其在网络类型文发展史上的价值,更注重那些突破了网络文学和所谓传统精英文学的楚河汉界、可以放置在整个文学史脉络上讨论的作品。所以,除了重推猫腻、愤怒的香蕉这样代表目前网文创作巅峰水准的经典性作家之外,也注重推荐有类型探索意义的小众作品——这里面既有知秋、徐公子胜治这样“远古级大神”的新作,也有小透明的处女作——这其实是不无遗憾的,如果带头创新的都是成熟大神,年选本的风光会很是不同。

其实,每一种选本都是挂一漏万,我们努力做到的是,无论选什么还是不选什么都有说法。选目之外附有大事年表,希望对本年度网文大事有一个更全面的观察记录。

特别遗憾的是,几年来一直指导、陪伴我们论坛的庄庸老师今年因工作繁忙而离开,在此郑重致谢!庄老师现任中国文联网络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创办的《网络文艺报》风风火火,网文圈人称“庄主”,年末又与刚刚创立知书网、启动“晨曦杯”的安迪斯晨风先生联手,推出“中国网络小说‘好看榜’”,打出“土著粉丝评论”的旗帜。如此,商业榜、政府榜、学院榜、粉丝榜终于四角俱全,这样多元共存的评论格局无疑有助于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本年度执笔年选点评的大都仍是论坛的元老们,也有新鲜血液加入。秋季学期的网文课基本以做年选为主,本来以为会枯燥乏味,没想到选课人数是开课六年来最多的。30人的教室要挤下将近60人,直到最后一课,都坐得满满的,让我们的讨论特别有劲。谢谢大家!

欢欢乐乐又一年,小伙伴们继续努力!

邵燕君

2016年12月30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