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把成长还给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芊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孩子在不同的时候需要用不同的办法,对不同的人也需要用不同的办法。激将法、鼓励法、冷处理法等,多不胜数。其实每个老师都掌握了一套品种齐全的办法,只是好的老师办法都用对了,而不成熟的老师办法用错了,或者是时间错了,或者是对象错了。

孩子总是有优点的,只要你愿意去发现,如果你还肯加上一点耐心的话,说不定能培养出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呢。其实哪有真正的“差班”呢,只是我们戴了有色眼镜罢了。

《我把成长还给你》是小学女教师叶芊的日记,因此不乏对教育制度与问题的抨击与思考。

内容推荐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得到尊重与欣赏,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从业已逾十载的青年教师,作者叶芊一直在她的教学工作中实践着“赏识教育”。从甫一入职场就被安排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头疼班”,到与这些孩子们融洽相处,逐渐将班级排名提前——尊重学生天性、既铁腕管理又奖赏分明的激励机制让她一步步摸清了如何唤醒内在的“好孩子”,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从而让他们的心灵得到舒展。

叶芊的《我把成长还给你》这本日记自在网易连载一年以来收获了许多的点击与关注。她作为麻辣鲜师的彷徨与挫折,看到学生进步时的得意与欣喜都毕现纸端,许多网友看了她的班级管理日志之后主动留言探讨教育之道,这样热切的思维碰撞也被收录书中,供更多读者思考与评判。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是重要的领路人,承认差异,学会赏识,让每一个生命的的潜能得到激发,这或许才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就。

目录

第一辑 九月清秋 书声琅琅

第二辑 十月季秋 金风送爽

第三辑 十一月初冬 云阔天高

第四辑 腊月凛冬 集萤映雪

第五辑 正月开岁 火树银花

第六辑 二月仲春 春风似剪

第七辑 三月暮春 落英缤纷

第八辑 四月梅雨 万物生枝

第九辑 五月初夏 微雨乍晴

第十辑 六月仲夏 莺歌燕舞

第十一辑 七月季夏 流金铄石

代后记

试读章节

9月29日

星期四晴,热得有点透不过气

今天我被气坏了。

一早来到学校,只见一位家长带着学生在我的办公桌旁候着,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他的孩子被人勒索了,原告和被告均是俺班的学生。天!勒索!我实在不愿意把这两个丑陋的字眼与一个9岁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被告很快就被别的同学押到我这里来了——小学生特爱做这种事,一大群人押着一个犯罪分子到老师这来,仿佛他们就是破获这起案件并将罪犯押赴刑场的立功干警一般,神情特自豪。通过刚才家长和被勒索学生的讲述,我已经基本了解情况了。学生小祥是一个“临界生”(即他的智商经医生测定为正常与弱智之间的临界),这种同学受智力因素的影响一般各方面都较弱,本来更应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但因为小孩子不懂事,还不懂得照顾弱者,所以许多人都会欺负他或疏远他。小君则是一个“头痛生”,各科成绩包揽倒数第一,而且打架,旷课,迟到,不交作业,不参加劳动……据说以前家长几乎天天都要来学校报到。在几星期前,小君已经成功地向小祥勒索了10元钱,因这次勒索款项较大(30元),小祥无法筹到钱又惧于小君“不给钱就喂你吃泥、吃铁”的恐吓,结果,当天下午他逃学,不敢回校,在家长的多番追问下才吐露实情。

小君站在我面前,我压住内心的愤怒,尽量平静地对他说:“打电话叫你爸爸来一趟。”“不要,老师求求你,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改,我改!”一双原本挺有神的眼睛顿时泪如泉涌。我是个特容易心软的人,最见不得别人的眼泪,但是这番话和这些泪水我几乎每天都会在同一个人身上看到,对它们我早已有了抗体。不一会儿,小君的爸爸赶来,这间教师办公室对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还没走到我面前,他就一路嚷嚷:“老师啊,这孩子我实在拿他没办法了!”

的确是啊,一个9岁的孩子竟三番四次地勒索,而且被发现后还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是想和他玩玩而已”,由此可见他们的法制观念是多么的淡薄,就像在电视法律节目里看到的记者采访杀人犯时他说:“他掰我家玉米地里的玉米,我打死他有什么不对?!”让人瞠目。

也是啊,在小学的课程里,涉及法律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或许是因为专家们认为小孩子不懂事,用不着这么快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抑或是从大人的立场看,这些都是一些常识得不能再常识的浅显道理,地球人都知道了,因此,没必要去讲。其实,现在的小孩接触不良事物的机会太多了,受其影响也很深,而凭着他们稚嫩的判断力,实在无法去准确分辨。小学生的法律教育看来是刻不容缓的了。不单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且一定要深入、透彻、广泛地开展,绝不能应付了事或者泛泛而谈。

事情最后以一封保证书告终,这样的结局未免有点太敷衍,可又能怎样呢?

P13-14

序言

作为一名教师,我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相比之下,天真烂漫的小学生给我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这部日记,便记载了我在小学教书那两年里的欢笑和感动,日记里的每个字每个标点,都能让我满怀感激地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刚到小学任教,学校毫不犹豫地把全校最让人头痛的班级给了我。校长宣布时,我分明看到好些老师如释重负的窃笑。这个班在之前的四年里换了四位班主任(我是第五位),每科的平均分和同年级其他班相比基本都少了10分以上,班级纪律更是差得一塌糊涂,几乎所有老师都不愿意来这个班上课。接手这样的班,着实让我感到很郁闷。

回想读书时我是一个很上进的人,担任过多年的学生会干部和文学社社长,是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敏感而执着。工作后我开始淡泊名利,说白了就是“不思进取”:居然选择了教师这么一个安稳、妥帖的工作。我的第一志愿并非当老师,但不曾想,当老师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成就了我。

我是个很没耐性的人,容易发火,但却做了小学教师,这当中的磨砺与锻炼,成长与蜕变,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不管怎样,我的确做了,有愧但无悔。面对班上的小调皮蛋层出不穷的问题,每天上完课回到家,感觉人像虚脱了似的,还要想明天怎么跟他们斗智斗勇——从欢笑和泪水中积累起来的班级管理经验告诉我,孩子们的初心不坏,他们或有行为和操守上的问题,但只要老师和家长不放弃他们,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他们还是能找回那个纯真良善的自己。

当我以“迷迷知音”一名在网易新闻论坛上连载发表这部日记时,也曾荣幸地被当作主题原创作品里的精华帖子,得到不少网站转载和刊登。我很感激那七十多万人次的点击阅读率,让我有写下去的动力;还有不少网友天天追帖的热情,那三千多网友的评价和回复也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做法,务求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春去秋来,见证过一批批学生从青涩到成熟,作为师长,我的资历在增长,但当年凭着一股子热情订立下来的许多管理班级的试验性做法,在今天看来仍有值得参详和讨论的价值,因此希望借此书公诸同好,一同回味当一个“麻辣鲜师”的甘苦点滴。

叶芊

2015年7月30日

后记

老叶

上午上完课摊在办公椅上拨弄我的手机时,身后一阵凉飕飕的风伴随着一个瘦弱的人影飘来,是婷婷,我的科代表,一个挺“二”的大咧咧的小女生。她故作神秘地左右张望,然后神色诡异地凑到我面前,像是地下党在对接暗号一样用手挡着嘴说:“我刚才被班主任‘K’了。”为了配合她的演出,我也警惕地扫视了周围,在确定没有可疑人物出现后鬼祟地用手挡着嘴说:“这不是家常便饭吗?”

“哎呀!你真坏!老是揭穿人家!”小女生使出撒手锏撒娇道。

“说吧,这次又干了啥?”我冷静得近乎冷酷,好吧,我承认内心对她的回答并没有什么期望,大概又是上课讲小话、开小差之类吧。

“因为我叫班主任‘老朱’,他姓朱,我只是叫得亲热一点想拉近一下师生的距离嘛,我平常叫你‘老叶’不是叫习惯了吗,你不是也都很开心地应着我们的对吗,为啥我一叫他‘老朱’他就大发雷霆,还警告我以后再这样叫他后果会很严重……”婷婷一边诉说她的冤屈一边用渴求安慰的眼神看着我。

“好吧,这下知道你们硬是要把我这个年轻貌美的女老师叫‘老叶’我还得笑着应你们时我内心的极度委屈和悲愤了吧,这些年我可是怎么熬过来的啊……”我强忍住笑无比可怜地说,“我原本以为你们只对我才这么亲热地叫‘老叶’的,原来对别的老师也一样是‘老朱’‘老刘’‘老李’地叫,真叫人伤心啊……以后,不准这样叫别人,这是我的专利!”我故作正经地说。

“遵命!”她也假装严肃。说罢转身蹦蹦跳跳地走了。

我们都该得奥斯卡金像奖了吧,哈哈!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别人对自己的称呼,这不是原则问题。我喜欢他们叫我老叶,我是永远年轻的老叶。

文后附上了我和学生相处的一些难忘瞬间,希望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可以这样一直携手相伴。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