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说里的村庄/文学陕军新梯队作家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月光下的麦田

1

每年春二三月,刘前进总会生出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那时村里还没有栽种果树,田野上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地垄开着生机盎然的野花。初中生刘前进喜欢吃春天的花,他常常蹲在上学的路边上,舌头触碰不同颜色的花瓣,然后用嘴唇一点点嘬吮。喇叭花,麦瓶花,油菜花,不知名的狗尾巴花。尤其是油菜花,璀璨金黄的花朵簇拥在蓝天下,点染着天空的色彩,也灼烫着他的眼睛和嘴唇。刘前进迷恋这样的感觉,它们像一些播撒进胸腔里的种子,整个春天都会孜孜不倦地生长。

多年之后,刘前进已经娶妻生子,媳妇王晓玲脑子里总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到春天刘前进的脑壳里就像有无数只老鼠在撕咬,搞得心神不宁,行动也常常出人意料?她怀疑这完全是娘胎里带来的毛病。当时刘前进的娘已经过世好几年了,父亲刘显尧也已年近七十。刘显尧不认同王晓玲的说法。刘显尧年轻时去北山给农业社买过种子,还有过一次远赴千里之外为生产队贩过马的经历,此后一辈子都待在村里。刘显尧认为,儿子刘前进每逢春天出现的一些反常,不过是村里司空见惯的“鬼缠身”。村里很早就有鬼缠身的事例,有人半夜三更坐在街道上大哭,有人正在地里干活,忽然被一阵风刮得晕倒在地口吐白沫,还有人莫名其妙自杀过三回,幸好每回都被人及时发现。

这不算什么,刘显尧说,谁让他没有生在城里呢,乡下本来野鬼就多些。

若干年之后,一个叫柯柳秀的女人,在南方某个城市潮湿狭窄的出租屋里上网,无意中看到一种叫做“桃花癫”的病症。三月桃花癫,说的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总有一些人经不住花红柳绿的诱惑,做起事来显得有些鬼使神差。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过刘前进,刘前进愣了一下,过后不置可否。那时候,刘前进已经是第三次进城了,那也是他的城市生活历时最长久的一次。

高考落榜后的刘前进在薛录镇开了一间书店,他青春年代富余的时光,大都消磨在拥挤的书架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用他父亲刘显尧的话说,他虽然名落孙山,但脑壳里并不缺乏知识。当时的刘前进沉迷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种叫做“转基因”的技术,思忖着通过动物的交配或许也能实现,于是就打算在父亲饲养的长毛兔身上试验。那时家家饲养长毛兔,兔毛是除过庄稼之外重要的经济收入。他希望通过猪和兔的配种杂交,使兔子长得和猪一样茁壮,以此来提高产毛量。桃树和梨树能嫁接在一起,猪和兔当然可以杂交。他对父亲说,试验成功后的兔毛会像猪鬃一样又密又长,你从早到晚都剪不完。他们父子二人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猪兔杂交试验,此事瞒着王晓玲,对东邻西舍的人也守口如瓶。不久,人们看到一只又一只死兔被刘显尧从家里拎出来,扔进村口的土壕里。半年之后,秘密试验的结果导致三十八只兔子相继死亡,而用来配种的公猪因为得了厌食症,瘦得皮包骨头。一些人觉察到了这对父子间的秘密,多次旁敲侧击地询问过刘前进,他始终没有透露过一句话。这件事过后,刘显尧再给人提起儿子刘前进,就会说,他脑袋里是不缺乏知识,只是想问题又怪又偏,像是钻了牛角尖儿了!

不过,在村里人看来,刘显尧似乎并不了解儿子刘前进,倒是王晓玲更能摸准他的脾性。王晓玲发现,刘前进所有的奇思怪想都发生在春季。他用春天的桃花给母鸡授粉,期望母鸡产下天然的桃红色的鸡蛋;用柳絮喂养过布尔山羊,想以此来淡化羊毛被漂染过的赭色。其中只有一个春天,他显得有些碌碌无为,或者说是半途而废。他的同学刘建新养了几头奶牛,每过几天就去县城交一次牛奶。刘建新在那个春天找到他,希望他发明一种药水,滴入掺水的牛奶后能逃过仪器的检测。他为此耗费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当那种神奇的药水即将诞生时,他突然决定放弃。这是一种毒药么,他对刘建新说,如果你想给牛奶里下毒,为什么不去买砒霜?事后,尽管刘新建再三保证掺假后的牛奶绝不会卖给本村人,更不会卖给他父亲刘显尧,他还是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春天对刘前进来说是个诡异和令人不安的季节,因此,每当春天来临,王晓玲就变得格外谨慎起来。

有一年初春,王晓玲发现刘前进表面看着没什么异样,白天去镇上开书店,天一黑就在床上躺着。可是他改变了以往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书胡乱扔在床角,在夜晚的床上翻来覆去,到天亮时,眼睛仍像兔子一样红通通睁着。第二天下地前,她特意叮嘱公公刘显尧说,你儿子又动怪心思了,你要留意呢。说完心里仍不踏实,下地前又反锁了家里的大门。她猜不出刘前进接下来会做什么,但是预感到他一定会做。尽管她预先做了防范,这年春天的一个中午,刘前进还是在父亲刘显尧的帮助下翻过院墙,搭车去了城里。

刘显尧后来是这样对王晓玲解释的,他说,我儿子没考上大学不假,但是难道天生就该待在乡下?一辈子和我一样种麦子种果树,不会沤烂他肚子里的那些书?他不过是想进城打工么,我看挺好的。

村庄的历史上,以前进城的人不是做官就是做生意,要么是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刘前进是第一个进城打工的人。

他在城里找到一个职业介绍所,破破烂烂的,在一个厕所边上,墙上纸糊着大大小小的招聘信息。他希望找到一个总经理秘书的职位。开书店的几年间,他研究过七八本职场博弈的书,上面画满了心得体会。介绍所的一个中年人听了他的想法后瞄了他一眼,告诉他说,你要么去当保安,要么就自主创业开办一个公司,自己当总经理。他后来把他介绍到一家保安公司,在那里交了几百块钱押金,领取到衣帽服装,随后被派往城郊的一处建筑工地。

刘前进以前从来没想到过,保安会是世界上最危险和充满陷阱的职业。和他一起当门卫的保安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每天贪婪地盯着工地上随处散落的钢模板、钢筋,因为得手不易,时常急得团团转。他把偷来的钢筋先是掩埋在离大门不远的土堆里,夜晚留下刘前进一个人值班,自己用三轮车拉到废品收购站去卖。这是盗窃!刘前进说,咱们来做保安是为了防贼,不是为了做贼的!小伙子不理睬他,深夜从外面回来,把用麻纸包裹着的羊蹄猪肝塞到他手里。八个月时间里,他没有参与过一次盗窃和事后分赃的行动,但是小伙子带回来的羊蹄猪肝,有时候推辞不过,却免不了会尝上几口。躺在门卫室的床上嘴里嚼着猪肝,看着远处城市里辉煌的灯光,偶尔感觉还挺好,仿佛一下子触摸到了自己真实而惬意的人生。不过白天对他来说,总显得有些漫长,有些忐忑不安。

八个月后,包工头终于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他此前挺欣赏刘前进,认为他没事就读书看报,是个文绉绉的人。包工头说,刘前进我和你不一样,我是个大老粗,做事也爱简单。如果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那样我也要跟着去做笔录不是?他叫司机用小轿车拉着刘前进和他的同伴,车跑了一天一夜,途中翻山越岭,穿越了一场沙尘暴和一场冰雹,外加两场暴雨,最后,把他们丢在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

这年腊月的一个傍晚,刘前进回到了村庄。王晓玲看见他的第一眼,忍不住捂住脸“哇”地大哭了一声。在里屋见到了父亲刘显尧,刘显尧神情茫然,大半天没有认出面前的人是谁。他叫了父亲几声,父亲才从一片茫然中挣脱出来,恍然间以为自己又坐在了1948年的村口。那一年闹匪患,马家军在咸阳北塬上被打得七零八散,村口的马路上一天到晚能看见一瘸一拐的伤兵。儿啊,你不是进城去打工么?怎么像背枪吃粮上了一回战场?他问。他问完抚摸着刘前进的头,刘前进头发里散发出浓烈的酸臭味儿,发际间长出了野草,几根纤细的藤条缠绕在耳朵上。此后许多天里,刘显尧一想起那个夜晚就禁不住眼眶湿润起来。

刘前进这次进城的遭遇,让王晓玲也开始相信鬼缠身的说法。所有人都在乡下待得好好的,他为什么偏要往城里跑?除非是鬼缠身了。她怀疑起对门家死去的刘老七。刘老七解放前背过枪,走南闯北,解放后仍不安生,进川贩卖过烟土,从甘肃省贩卖过女人,是个一辈子跑世界的主儿。他死去三年后,戾气依旧很重,据说时常夜晚里回家,踢烂过家中厨房里的面罐,还摔碎过挂在过道的一面镜子。

来年早春,王晓玲早早请来村里外号叫狐仙婆的“顶神”,招呼她安顿刘前进身边的乱神厉鬼。买来香蜡纸表,宰杀了一只鸡,又请来几个会念经的神婆神汉。这些人在院子里念经,狐仙婆压住刘前进的脖子跪在脚下,自己又手舞足蹈折腾了一会儿,狐仙就附了她的身,她口里开始念念有词。

刘显尧坐在一只马扎上看热闹。刘显尧说,鬼缠身的人口吐白沫、胡言乱语,刘前进不过是进了一次城么,怎么会是鬼缠身?

说完,他仍旧坐在马扎上看热闹。看着看着,忽然觉得一团东西从空气中飘过来,从衣服后领那里钻进去,他喉咙里咕隆了几下,打了个响亮的嗝儿。大家发现他脸色一时间异常红润,像一张刚落地的婴儿的脸。他不停地用手揪自己的头发,脸上红扑扑的,喘着气说,这一趟险些跑断了我的腿!王晓玲问他,你不是在马扎上坐着么,好端端的,跑什么跑了?他仰头嘘了一声说,虽然跑断了腿,但是走州过县我心里却欢喜得要紧么!这是我带回来的巴山雪茄,还有南充的橘子,这是工分本,吸了烟吃了橘子赶紧给我记上工分。说着话手伸向刘前进,又是给他怀里塞东西又是摩挲刘前进的头和脸。众人慌了手脚,埋怨狐仙婆没有赶走野鬼,反而招来了刘老七的魂。狐仙婆对着刘显尧大声吆喝,打了一巴掌仍没有奏效,又命令王晓玲抱来一堆柴草,在门口点燃。几个人把刘显尧抬在火堆上悠了三下,他长出了一口气,喉咙里又咕隆了几下。他重新坐回到了马扎上。他问周围的人,你们不好好给我儿子念经,手忙脚乱地抬着我晃悠啥?

这件事之后,一连几个春天,刘前进都过得平安无事。他平时骑着摩托车去镇上的书店卖书,王晓玲则在地里作务果树。刘显尧一有空就给儿子回忆死去的刘老七,在他看来,刘老七生前尽管没少挨批斗,却是村里唯一一个见过世面的人。(P7-12)

目录

写在前边的话

月光下的麦田

房顶上的吉米

房檐下的靠靠

艳婚记

小偷来喜的爱情生活

灯光

香草回家

竞选村长

套子

秒杀时代

私刑

一个人的村庄

步步高

半个世纪的谋杀

陈年匪事

暖风吹过天亦寒

沉重的湖

洗脚水

附录

序言

序:一抹迷人的新绿

贾平凹

八位青年作家的作品摆放在我面前,就好像八个人站在我的面前,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却都揣了一肚子的故事,一肚子的想法,以各自不同的姿势,不同的神情,不同的腔调娓娓地讲述着、叙说着,甚至唠叨着。他们说得那么全神贯注,说得那么情深意切,以至于让我心生感动,倏忽间看见了自己不太遥远的青年时光。

这八位青年作家多生于秦地,是黄土地养育的一群儿女。三秦大地多神奇,神奇的不光是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卯卯,更有那些古老的传说,厚重的文化。生于斯,长于斯,骨子里难免就有了这块土地的脾性,血脉里自然就有了这块土地的因子——他们就像是这块土地上生出的几株小树,就像是这块土地上长出的几株庄稼,一边汲取着传统的营养,一边沐浴着时代的阳光,默默地扎着自己的根,长着自己的杆,繁茂着自己的叶,孕育着自己的果。而这一次的集中亮相无疑令人眼前一亮,欣喜的看见在陕西文坛的土地上又增添了一抹迷人的新绿。

作为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我和这八位青年作家大都见过面,说过话,虽然谈不上多么的熟稔,但对于其人其文,每每见之,却总能生出一股子说不出的亲切。这里面有地缘的因素,更有文化的姻近。我耳闻或者目睹过他们如何在纷繁喧嚣的当下抵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独守着一份宁静顽强地跋涉、探索;我亲眼见证过他们凭借着汗水和努力取得的大大小小的收获。我常常在心底里为他们加油,为他们祝福;我也常常为为了他们的成长提供各种帮助的人们而心生敬佩。去年以来,陕西省委宣传部启动了“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包括这八位作家在内的二十余名青年作家被纳入其中,除了给予经费上的帮助,还多次组织学习班、培训班,邀请名家传道解惑;陕西省作协联合鲁迅文学院举办了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为这些青年作家举行了拜师仪式,聘请了国内一流的作家评论家担任他们的导师。同时,在《中国作家》组织了作品专号,赴京组织了作品研讨会,并在《文艺报》等媒体对这些青年作家进行宣传,为他们摇旗呐喊。今年以来,文学院先后组织了“三秦文学季”系列讲座,聘请国内名刊大刊编辑进行系列讲课,帮助他们打开视野,拓宽思路;为了集中推介展示他们的创作实力,这次,文学院又选拔出八位青年作家,由作家出版社集中推出八部作品。现在,这八本书即将和读者见面了,是丑是俊,是咸是淡,就交给读者去品咂吧。

在和这些青年作家的交流中我说过这样的话,文学上有些道理本来也讲不出来,而且一讲出来就错了。因此,我不想就创作的方法原理一一赘述,我也不想就这八位青年作家的八部作品一一分析。我想说的是,创作需要个人的实力和努力,创作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幸运的是,在一大帮文学热心人的勤劳操持下,环境和氛围有了,就像唱戏的台子已经搭起来了,开场的锣鼓已经敲起来了,接下来戏会唱得怎么样?我期待,我有信心。

2015年8月西安

内容推荐

收录在由高远所著的这本书《小说里的村庄/文学陕军新梯队作家书系》里的十几个短篇故事,描述了社会变革时期北方农村的社会图景、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不同出身、不同命运的一群农民,在乡村社会的历史性变迁中,在走出乡村或固守家园的生活历程中,面临了同样的精神困境和道德抉择。他们煎熬、挣扎、快意、失落,背负生活和精神的双重重担,怀着对各自生活的美好向往,踏上了结局迥异的人生征程。“我们行走世界,只为找一条回家的路”。飘荡在乡村上空那个叫“乡愁”的东西,引领这群要么阴阳相隔、要么天各一方的主人公们,最终在本书中得以团聚。他们将用自己的方式,和读者一起分享人生的意义和故乡的价值。

编辑推荐

贾平凹作序、陕西新锐作家作品、文学陕军新梯队作家书系之一,由高远所著的中国当代故事作品集《小说里的村庄/文学陕军新梯队作家书系》收录了十几个短篇故事,如《小偷来喜的爱情生活》、《半个世纪的谋杀》、《房檐下的靠靠》、《月光下的麦田》、《暖风吹过天亦寒》、《房檐下的靠靠》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