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出忧郁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骆芳美//郭国祯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走出忧郁》的内容架构,一方面以横切面的观点探讨影响忧郁症的成因;另一方面再以纵切面的观点介绍影响不同年龄层忧郁症状的原因及辅导咨商的策略。作者骆芳美和郭国祯本着为国内咨商辅导界略尽绵薄之力的心意,盼望借着本书的出版能提供给从事辅导与咨商的助人专业的学习者与工作者多一本工具书,以帮助受苦于忧郁的案主能早日走出忧郁,享受人生。

内容推荐

说到忧郁,很多人都不陌生。它跨越了年代、种族,也跨越了时空。忧郁及其他心理疾病就像感冒一样,只要获得适当的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形成忧郁的原因相当复杂,即使有同样症状的忧郁案主,其成因也许差别很大,其治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帮助读者对忧郁症有较清楚的认识与了解,骆芳美、郭国祯著的《走出忧郁》的内容架构一方面以横切面的观点,探讨生理、环境、性别、人格、行为与认知因素对忧郁的影响与有关的生理和心理咨商策略;另一方面以纵切面的观点,探讨影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青少年、中年及老年阶段的人们感到忧郁的原因与相关的心理咨商策略。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认识忧郁症

第一节 忧郁症的问题

第二节 忧郁症的渊源

第三节 忧郁症的主要症状

第四节 引发忧郁症的原因

第二部分 忧郁成因的理论探讨与因应之道

 第二章 忧郁的生理、环境及个人性因素与生理治疗及心理咨商策略

第一节 忧郁症的生理成因与治疗

第二节 忧郁症的环境成因与因应之道

第三节 忧郁的个人性成因与因应之道

 第三章 忧郁的行为因素与辅导咨商策略

第一节 忧郁的自我控制模式理论与辅导咨商策略

第二节 忧郁的功能性分析理论与辅导咨商策略

第三节 社会增强的忧郁理论与辅导咨商策略

第四节 从学得无助论到忧郁症的绝望理论发展与辅导咨商策略

 第四章 忧郁的认知因素与辅导咨商策略(一)

第一节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学派基本假设及理论

第二节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学派咨商师在处理忧郁案主的角色与功能

第三节 三因素模式——评量与处理忧郁症的临床模式

第四节 其他治疗忧郁症的理性情绪行为辅导咨商的技巧

第五节 使用理性情绪行为治疗忧郁的团体辅导咨商范例

第六节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学派对生气案主的咨商辅导策略

 第五章 忧郁的认知因素与辅导咨商策略(二)

第一节 认知治疗学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忧郁症的认知模式

第三节 认知学派在处理忧郁的辅导咨商策略

第四节 认知学派在处理自杀案主的咨商辅导技巧

第五节 认知治疗学派与理性情绪行为治疗学派的异同

第三部分 不同年龄层忧郁者的辅导咨商实务应用

 第六章 小学阶段的忧郁问题及辅导咨商策略

第一节 小学阶段忧郁问题的成因

第二节 忧郁儿童问题咨商辅导策略

 第七章 初中与高中阶段的忧郁问题及辅导咨商策略

第一节 初中与高中阶段的忧郁问题成因

第二节 初中与高中阶段忧郁问题的辅导咨商策略

 第八章 大学阶段的忧郁问题及辅导咨商策略

第一节 大学阶段的忧郁问题成因

第二节 大学阶段忧郁问题的辅导咨商策略

第三节 大学生的自杀防治与处理

 第九章 成年与中年阶段的忧郁问题及辅导咨商策略

第一节 成年与中年阶段的忧郁问题成因

第二节 成年与中年阶段忧郁问题的辅导咨商策略

 第十章 老年阶段的忧郁问题及辅导咨商策略

第一节 老午阶段忧郁问题的原因

第二节 老年阶段忧郁问题的辅导咨商策略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忧郁症的问题

案例1

王女士,33岁,离婚,有两个小孩,一个7岁,另一个5岁。她告诉咨商师她自从和丈夫离婚后,觉得很无助,也很难过。每次一难过就猛吃东西,所以从半年前离婚到现在,已经胖了30千克。多数晚上都睡不着觉,但有时候又会昏睡,一睡就是一整天。自从离婚后,她就搬回娘家与父母同住。王女士是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婚前曾做了几年的会计工作,婚后就辞去工作,在家当全职家庭主妇。离婚后因为经济上的需要很想再出去工作,娘家父母也同意,说如果她出去工作,他们可以帮她照顾小孩。但是离婚半年来,她一直没有积极地去找工作。她告诉咨商师:“我连婚姻都维系不了,怎么有能力出去工作呢?”娘家父母说她一天到晚自怨自艾,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甚至觉得自己就像社会的寄生虫一样。她常常念着:“如果不是为了两个小孩,真的很想一死百了算了。”

案例2

李同学,21岁,大学二年级。本来成绩一直保持在中等以上,最近两个星期突然变得郁郁寡欢,经常把自己锁在寝室,不去上课也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睡不好也吃不下。他告诉咨商师,他对自己所读的科系很没兴趣,但是转系又没转成;很想休学,但父母不允许,而且一旦休学就得去当兵,他觉得自己体力很差,恐怕会经不起考验。他很想振作起来好好读书,但是看到书就头痛,好几次想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但想到自己是父母的独子,又不愿意让父母痛苦。他说现在每天就像行尸走肉般,过一天算一天……

看到上述两个例子,有多少人心有戚戚焉呢?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20世纪的人们苦于焦虑,而21世纪的人们病于忧郁。忧郁是最普遍的心理疾病,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大约有17%的人患有重度忧郁症(Maior DeweSSion Disorder),6%的人患有情绪障碍症(Dysthymia Disorder)(Kessler,McGonagle,Zhao,et al,1994)。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发现平均每100人中就有3人罹患忧郁症。“忧郁症”也被称为“心灵感冒”,继癌症、艾滋病后,忧郁症已成为世纪三大疾病之一,在台湾也约有20~/0的民众罹患忧郁症(卓良珍,2005)。董氏基金会在2003年曾做过“大台北地区民众对忧郁及忧郁症的认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53.4%的民众曾经感到忧郁,其中22.3%的民众平均一星期就有一次忧郁的感觉,26.1%的民众平均一个月就会有一次忧郁的感觉;31.5%的民众每次忧郁的感觉会持续至少一天,28.1%的受访者则是每次忧郁的感觉大约持续一个小时。忧郁症不仅影响其人际、工作、学业、家庭及生活品质,严重者更会有轻生的念头与行动。近年来,台湾有许多因忧郁症而自杀的相关报道与消息,更提醒我们要正视忧郁症的存在与治疗。  忧郁症并非成人的专利,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儿童与青少年的忧郁问题虽然没有成人那么普遍,但据研究也约有2.5%的儿童及8.3%的青少年会患有重度忧郁症;约有1.7%的儿童及8.0%的青少年会患有情绪障碍症(Garber&Horowitz,2002;Lewinsohn&Essau,2002)。而且约有15%~20%的人会在20岁之前患上重度忧郁症(Lewinsohn&Essau,2002)。大多数人初次患忧郁症时症状会较轻微,且时间也不长,所以都不太会寻求协助或接受治疗。但80%的轻度忧郁症案主会因未即时接受治疗而演变成为重度忧郁症,不少案主更不时有自杀的念头。老年人的忧郁问题,经研究估算,有忧郁症状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人口的15%,但接受关注和治疗的比例可能不到三分之一,因此忧郁症确实是老年人身心健康上的一大杀手。其他研究也发现住在一般社区的老年人患有重度忧郁症的概率约是1%~3%(Gatz,Kasl-Godley,Karel,1996);但住在老人院者,患重度忧郁症的概率却增至12%~20%(King&Markus,2000)。

从性别与忧郁症的关系来探讨,忧郁症是导致女性失去自理能力及生活功能的主要原因(Noble,2005)。研究发现10%~23%的女性可能会罹患忧郁症,且概率是男性的两倍(Noble,2005;Nolen—Hoeksema,2004),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大学校园里(Chaplin,2006;Seidlitz,Fujitz,Duberstein,2000),成人世界也是一样(Berman&Jobes,1991;Galaif,Chou,Sussman,et al.1998)。

由于忧郁者常会对生命失去希望,而兴起自杀的念头(Gilbert,1992),卓良珍(2005)提醒我们,忧郁症案主若未接受有效的治疗,不仅有八倍于一般人的自杀率,也会引发许多生理疾病。

P3-5

序言

我们俩从就读彰化师范大学的辅导系开始接触咨商辅导至今,不论在专业工作还是个人生活上,辅导咨商似乎已成了生活中一个挥之不去的甜蜜负担。说它是一个甜蜜的负担,是因为很多时候当周遭的人知道我们学的是心理辅导时,总不免会向我们吐露心中的苦水,好使苦难能顿然消失,殊不知,他们眼前的专家也不过是寻常百姓而已。但因为经常有人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心声,加上工作上的职责与专业的训练,让我们对人们的心理多了一份敏感,且多累积了一些心得,我们也从中体会到影响人情绪因素的多重性与复杂性。为了对人有更多的了解及让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加专精,我们两人到美国的威斯康星、密西西比及俄亥俄州的大学进修,并分别在不同的大学里从事教学与辅导工作。当然,我们在读书或做咨商辅导工作或个人成长、生活上也难免会有无力感,这时候我们的通常做法是抛开专家的角色,带着孩子们出趟远门,进入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镇的一家速食店,享受一顿没有专家负担的垃圾美食。在这种情境下,我们会自嘲是“乡巴佬儿”,但没多久,我们这两个“乡巴佬儿”却又开始就周遭的所见所闻分析起了人性。(这种事情在美国常有发生)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吧!

出版本书的动机,是因为在多年辅导咨商的经验中发现:忧郁问题的普遍性已经达到了无远弗届。说到忧郁,很多人都不陌生,它跨越了年代、种族与时空,忧郁症的案主从儿童到老年都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忧郁症的案主都带着一样无奈的眼神。经常是一个自杀的案件发生了,我们才惊讶地想问明原因,却不知当事人可能已被忧郁折磨良久,只是不敢表露而已。忧郁及其他心理疾病就像是感冒一样,只要获得适当的治疗是可以获得医治的,带着为台湾辅导咨商界略尽绵薄之力的心意,我们着手本书的写作。本书的内容架构,一方面以横切面的观点探讨影响忧郁症的成因;另一方面再以纵切面的观点介绍影响不同年龄层忧郁症状的原因及辅导咨商的策略。盼望借着本书的出版能为专业的学习者与工作者多提供一本工具书,在帮助忧郁症案主时能更适当地提供诊断与咨商辅导,使他们早日走出忧郁,享受人生。

本书能顺利完成与出版,首先感谢心理出版社林敬尧总编辑,在本书酝酿之时即针对台湾辅导与专业上的需要,提供给我们一个清楚的方向及协助修正本书内容的计划纲要,让我们在搜集资料及撰写时有清楚的轮廓而得以在一年之内完成;其次要感谢高碧嵘执行编辑及所有心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在编审与出版过程中的协助;最后,要谢谢在我们辅导专业的学习、成长与婚姻路上伴我们同行的师长、好友及家人,是你们不断地给我们关怀和鼓励,我们俩才有机会不断地汲取专业与人生成长的智慧。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正在读这本书,我们更要感谢您让本书有机会成为自己专业成长与学习的一部分。若有疏漏之处,烦请各位不吝赐教!

最后,愿将此书献给爱我们的父母及上帝所赐给我们的宝贝儿女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2: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