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温暖的世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颜煌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温暖的世界》带着安静而又冷峻的都市味道,展现了作者对现代生活、人际关系的思考过程,也展现了作者颜煌和传统人伦价值观与现代生存意识之间的真挚对话和沟通,在些许诙谐、些许忧郁中藏着向上的励志气息,坦诚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的真诚。作品采用了大量象征、拼接、挪用的表现方式,将真实、虚幻、破碎、片段、记忆、想象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强调的时间碎片;冷嘲式的语言,几句了轻松写意画的“自虐”,揭示出了现在青年人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与超然,从中感受到作者通过文字所展现的“自然”“随意”的状态。

内容推荐

颜煌著的《温暖的世界》用记叙、议论等形式,将生活片段进行文字转化,营造了很多氛围感极强的事件。读者任何时间翻阅或抽出书中片段进行阅读,均能引发共鸣。

目录

Chapter 1 一枚有故事的书签

 一枚有故事的书签

 一个人的腔调

 一个人的清晨

 At Cafe

 社会标准

 你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

 贪多努力去嚼烂

 你的生活

 梦想

 叙述

Chapter 2 与异性一起听故事时你会想到什么

 与异性一起听故事时你会想到什么

 生活里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关系

 梦境的演习

 你今天急躁了吗

 在那遥远的地方

 非分之想

 她

 爱情独白

 心中尚未崩溃的地方

 控制

 喝酒

 心烦意乱

 你突然丧失斗志了

 喜欢洗衣服的你

 看电视

 你的不知所措

 准备好的东西你突然发现不对路

Chapter 3 纠结的故事

 纠结的故事

 无处不在的小纠结

 迫切

 男人与女人的创作品

 孤独与恐惧

 奈何

 梦见纠结

 包场

 业余时间

 南墙

Chapter 4 票根的故事

 票根的故事

 假装@你

 赶鸭子也可以去上架

 颠沛流离

Chapter 5 温暖的故事

 温暖的故事

 他们在哪里

 他在哪里

 你找到她了吗

 毛病

 关心

 一个故事

后记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在想着什么

作品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一枚有故事的书签

把一些事情放大、做到极致,我们便会看到本质、发现自我。比如阅读的时候,我总是会有一些小习惯。这一部分我就从小配件说起,一枚有故事的书签。

小时候,我总会看到有些小店里会有书签贩卖。我很不能理解,看书为什么还需要书签呢,自己做不可以吗?那个时候,我一般都是自己做,很简单,随便把一张纸折好就行,还挺省钱。而现在,我会专门买不同类型的书签,每次用不同类型的书签会有不同的感觉,先得看书的内容和质感,再选择书签来搭配使用,因为这个真的会影响心情。

久而久之,我的书签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也多了,不同的心情也多了。就像小时候收集小浣熊干脆面人物卡片一样,这些书签都是你的强兵强将,自然也有虾兵虾将,哪怕是原来特别好用的书签,一旦遇上一个更顺手的、更好看的或者更有质感的,原来好用的书签就“失宠”了。这个时候,我会觉得,每次都想用最好用的那个书签,可又总是舍不得,明明知道不会用坏,却还是不想去用,只好用次一点手感的书签了。

现在的书总喜欢随书配一个书签,而这个书签不过就是张软软的小卡片,写着宣传语。我总觉得这有些多此一举,既然都买了书,还对我宣传什么,也不可能把这个软软纸送人。最重要的是,这么没手感的书签还影响我用好书签。丢了吧,总觉得原书缺点什么;不丢吧,越积攒越多,还懒得放回原书里。这种感觉,让人十分不爽。

看书的人自然有人会找我借书,我一般不喜欢借书给别人,可是又总有必须要借出去的时候,就惦记着别把里面的书签也借出去,不然一定不会随着书还回来的。这是经验之谈了,别人哪会心疼你的书啊。我觉得这个书签没用,人家干脆就直接扔掉了,能不给书折角就算不错了。我的希望过多了,人家也不舒服。当然,如果是自己买书看书的话,有些人打死不折书角,有些人打死不把书摊开来看,也有些人不舍得在书的空白处做标记。克服这种情结吧,书存在的使命是带人走人书中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场景,而不是仅仅被当作展示品、欣赏物。当我再次翻看曾经做过标记的书,也能够感受到第一次、第二次阅读时的想法和当时的场景,哪句话把我打动了,又是哪句话让我偷偷地哭泣。

书签一定不要用吸铁石的那种夹子,用的时候平添重量,把书再刮坏了,爱书的人心痛了,直接影响阅读质量。书签也一定别用那种金属丝质的,因为这个没法来回在手中把玩。况且,金属丝的真容易划伤手,这里补充一句,手伤了没事,血迹留在书上就不舒服了。书签也不用带着线,因为爱书的人是喜欢到哪里都拿着书、看着书的,比如在地铁上。爱书的人也是爱面子的,总不喜欢“书呆子”的称呼,毕竟大家都用手机浏览新闻了,很少有人拿着书了,还飘出一根红线。要是男生的话,真是要多没面子有多没面子,恨不得找个地缝——去看书。另外,书签最好别用系列品牌的,比如春、夏、秋、冬四款,用着“春”书签的时候,如果其他三款不在身边,会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呢?而且四款一套的书签,真的很容易弄丢。就像是派大将上场打仗,他没有盔甲只有马匹和宝剑,能不担心他的安危吗?

好的、能用的书签,会让我回想起每次用它披荆斩棘时带来过的思考、哭泣、微笑,也会记得上面的某个褶皱的由来,比如是在某家咖啡店里,那个漂亮的女服务员向我搭讪时我一紧张不小心弄到的。受主人喜爱的书签应该有褪色、有磨损。书签,应该像老朋友,或至少像心爱的玩具,和我一起长出皱巴巴的岁月痕迹。

P2-4

序言

柔软的内心,温暖的世界

我与颜煌相识在6年前,是在我的舞团与伦敦“大舞汇”合作的项目中结识他的,之后我们经常保持联系。颜煌是个很有才气的年轻人。后来有一次中国舞蹈家协会刊物邀请他来完成对我的采访撰稿,做得很好,再后来我多次邀请他参与到我的舞团的宣传、推广工作中来,也做得很好。通读这本文字,我发现他使用了大量与现实息息相关的形象,并且赋予它们不同的潜在意念。他的文字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模糊性,看似精准的语言其实是在声东击西说着别的事情,充满了朦胧不清和抵触某物的意味。他的文字来源于他所学习的专业、从事的工作,独具特质,文字间的跳跃性很大,书生气质却日益减少,这给了他文字创作上的更多可能性和选择。

《温暖的世界》采用了大量象征、拼接等表现方式,试图将真实、虚幻、片段、记忆、想象组合在一起,写出了他强调的时空碎片,折射出了他所关注的现实社会。我感受到他在文字组织上的一种“随意”,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刻意为之的一种“自然”形式。

我继续读这些文字,作品从对物质感受的表达逐渐过渡到对心理感受的表达,赤裸裸将人物的小情绪、非正常化的执着精神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并不意外,颜煌就是这样的一种性格,他并不缺乏人们的慰藉,他想要的人物与现实是一种矛盾的解脱。

这是一种矛盾化的心理反映,他的怪诞视点让本已平淡无奇的人物形象、事情有了新的效果,这种陌生化的反差与其中内含的情绪物象,暗示了人物的思考空间。这是一个很隐蔽的过程,在现代舞编创过程中也经常会用到此类型的编创方法,打破了一般狭窄的创作视觉,暗示意味浓厚。他文字里的那个“我”,一味沉浸于观念里,继续和各种念头纠缠、喋喋不休。他的文字将鲜活的生命与正在发生着的社会现实之间的隔阂与距离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知道,这就是他的释然与放下。

翻阅文章,他所极力展现的是一种新颖的视觉意象。他的文字主要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散发着美好的或血腥味道的生活片段,更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意外。他努力用个人的意识去描述、表现人们感觉中的意象认知,创造性的意境让人在虚拟状态下舒缓了神经,但是思考的动力并未被麻痹,人们可以理解生活中人物的茫然、莫测,可以理解颜煌文字背后的诠释。

冷嘲式的语言、轻松写意化的“自虐”,揭示出了当下青年人的格格不入与超然,他所创造的人物不断被现实伤害,却又不断地身体力行、反复抗争。他逃避一切肮脏的视觉,追求戏剧化的心境与安逸,他渴求的是理应的包涵、价值观的认可,他坦诚了一个男人的成长与真诚。

读罢,使人一扫身上的疲惫之感,豁然开朗,难言得到了宣泄。因为它一扫在读其他文学类作品时出现的那种高深莫测的状态,这些文字可以让人读出颜煌对现代生活、人际关系的思考,也可以看出他和传统人伦价值观、现代生存意识之间的真挚对话和沟通。

这些年颜煌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断磨炼,他似乎已经长大了,但又似乎还是初识时的那个他,他的那种劲儿一直存在着。不过我认为他还能再改变,而那个时候的变化将会更加真实更有力量,这种力量是我所期待的,我更看重的是他这个人的成长轨迹,远远重于他当下的一切。

滕爱民

当代舞蹈艺术家、编舞家、舞台剧导演;中国现当代舞领军人,北京城市当代演艺剧院艺术总监,北京城市当代舞团艺术总监、团长,中影艺考舞蹈学院院长;中宣部文化名家“四个一批”艺术人才,中国最高级别赛事“荷花奖”舞蹈大赛专家评委;中国文联第十届全代会中国舞协代表,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委委员,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

后记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在想着什么

好的杂文集就是对杂乱无序人生的一个整理和归纳,给看起来没章法的时光碎片赋予独特的意义。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想着能否给予生活中这样的时光以质感,看上去是能够说出来的那种东西,摆出来能够看,这样的文字就有了记录的意义。

写这些时候我在想着什么呢?我很在意喜欢这些文字的读者,我的这些文字会被你保护好,不论是思想还是纸质,能上到你的书架上,这是我的荣幸。所以不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对我来说,都是我最亲爱的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的规划,这本书就是无数系列碎片,有主题、有观点,不是在讲小说,也不是在进行一些学术的研讨。

写这些时候我是这样去想的:我把读书与工作期间我所能接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碎片化的东西呈现出来,只因为我觉得你也会经历这些,而且我还觉得你会在经历这些的时候和我是一样被动与无奈,我还觉得你一定会因此而喜欢上别人郁闷的示范。我希望你是这样去看这本书,也许一些比较极端化的描述在你的眼里就是那么的自然,你还能看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不就是你的情绪了吗?久而久之,还会有很多力量蕴藏在其中。

有次翻阅朋友罔,看到有个很漂亮的舞蹈同学更新了一个状态,大意是谁屏蔽她马上也将遭遇她的同等对待,因为觉得隐私被这些人偷窥了,我真心理解这样的不对等给她带来的烦恼。朋友圈就是一个双向翻阅的平台,如果只是看不让交流,自然不地道了。我们未曾谋面,我却如此坦诚相见,你看看,我是不是很实在呢?其实有很多话我还是没有说出来,但是我能保证的是凡是说出来的事情一定都是真实的,或者是我认可的事情,就当我替你把关吧,哪怕这道防盗门对你来说压根就没有用,因为“窃贼”总喜欢上房揭瓦。

再说回到文字本身吧。《温暖的故事》里很多文字我自己是很难讲出口的,我用了不同的形式来说,太直接的话会难为情,而且很多事情和东西太过于直接,显得不含蓄,说出来就没有力量了,所以我营造了很多的氛围感极强的碎片。你可以挑着选碎片来看,选那些符合你当下心情的,会更好。这里没有什么规矩,就是一个倾诉与倾听的过程。

也许你正在失恋,你需要看看这个碎片;也许你正在追求某个人,你可以看看这个碎片;也许你正在热恋或者平静的爱情,你也可以看看这个碎片,里面一定都会有适合你的。你会知道,有人比你更极端,但是极端是好事,只有经历了,才会走得出来。我经历的,比如写作,比如读书,比如静静坐着,都能引发我很多的感悟,而正是这些感悟,让我明白了如何找到属于我的那片平静。做再多了不起的事情,找不到自己,总是很尴尬的吧。能和自己对话的人,或者说通过说话、写作产生自言自语效果的人,才不孤独。我觉得写这些碎片挺有意思的,不是谁强迫我的事情,当然也不是我自己强迫我自己,整个过程就像给自己放了一个大假,痛痛快快将我身上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好好倾诉一番。本来有些想不通的事,写出来之后我自己隐约中摸索到了适合的解决途径,我的心平静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挺对得起自己的,哪怕是那些彻夜未眠的夜晚和痛苦纠结的事情,我经历了,我就是无敌的,虽然很寂寞。

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我们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我坚信与我不合拍的人和事终究会被我放下,再走向新的道路。我努力地、我用心地将自己的情绪写了出来,我得到了许多。外行是改变行业的原动力,我知道感悟、情绪的力量,所以我努力去找到一些我的碎片,去穿插进我的想法,这些能够产生一点效果,对己对人,都是可以的。这些碎片的原顺序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更随性一些。奔事业、求生存、追求对象的心有了,一个人的力量也就有了,但是这些事情之前,一定是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继续,否则,事业、生存、对象哪这么好追逐啊,都是一道一道的槛。所以,整理清楚自己的情绪,哪怕发现其中原来个人情绪和强迫情怀如此强烈,还能如此从容不迫地描述出来,不仅仅是需要勇气的。我是为了一个虚荣感,因为这些碎片可以形成一本奇特的书,我享受这个事情,我觉得我的思想瞬间得到了肯定,我想我就有了继续使用这些碎片的理由了。我的压力当然是特别大的,我在写的时候没日没夜的,甚至很长时间没法好好睡觉了,但我很享受。虽然过程和这些碎片一样,很奇特。

就像刚才说的,我不愿意将我的私事和敏感的心头事情告诉我不喜欢的人,只是这些碎片已经出来了,我就没办法收回。在写的时候,遇到过瓶颈,没人要怎么办?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就是要去撞南墙,头撞碎了,还是要去这么做。因为这是对的,不能放弃,对的东西需要多次去做。

写的时候我还在想,我这么细致的描述和心理活动,会不会不周全呢,会不会压根没法详尽呢?我觉得答案是一定不会周全和详尽的,因为每次经历,就有每次的新鲜,不可能穷尽。但是这个事情的本身,是会不断丰富下去的,我说的是看的人,读完了会有一种看戏的感觉吧。我觉得这些碎片你要是觉得没用,它们就是没用的,你要是觉得看完后有了力量,那么就是有用的。所以,我在写这些碎片的时候,有时候也得强撑着写下去,在做的时候,碰到了不爽的事情,总不能不做的。而且,当我写完这些碎片后,我整个人都清整多了,我觉得是时候和这些过去的经历说一声珍重了,我没法带着这些继续前行,我只能将它们吸收,用我新的阶段去再次经历。

人还是简单一点好,别把事情都想的那么复杂,这些枷锁装在自己身上,让人徒增负担。这些碎片其实看起来挺费劲的,也很“复杂”,但是写完、看完后都会更轻松一些,有些有毒的东西,就这样出来了,会舒坦一些。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已坚持从事社区舞蹈艺术管理研究近十年,后来于2011年在导师张朝霞教授指导下开始独立学习、工作,准备着自己的专业著作。2017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包晓光教授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是先生给予我深造的宝贵机会。我在这个专业的道路也将会不断拓展,努力将社区管理实务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下去。

我刚人职的时候,接下了2014级中外管理专业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在朝夕相处的三年多里,我实在想在这本书的最后写下他们的名字,是他们陪伴我熟练了工作,增强了学术的发展,得到了博士的学习机会:马燕妮、董芳旭、刘民宏、廖子宵、刘钿、于卓妹、岳雨頔、苗美霖、苏梦醒、魏维佳、谢晓曼、薛洛辰、张文轩、许泽群、朱建振、石彦。他们的毕业实践项目《温暖的青春诗》是最好的四年学业之果,而这本属于我们的《温暖的世界》,也会伴随着我们,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这本书感谢相识十余年之久的赵军老师,感谢经济日报社的责编向倩兰老师,是他们的辛勤工作给予了这本书正确、出版的机会。

颜煌

2018年1月7日

于北京朝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