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小姐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豚二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

上海滩的美人在我心中只在两个时代存在过:一是民国,正值情窦初开,各种流派的风姿绰约相安无事,大把光景在那里停住,魔怔得不像人世;再有就是上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新旧交替,各种欢好。

我见过最让人神魂颠倒的活物美人就是在那段年岁里,挥霍过青春的人。

这人也不是外人,就是我母族的家族之花,我的小姨贝蒂苏。尽管复刻自同系列祖先,但贝蒂苏的颜值和我母亲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我母亲不过“清秀”二字可以概括,贝蒂苏却是言语难以形容,越说越奥妙。

贝蒂苏,上世纪60年代生人。上海女子,清澈又风尘。

因为她的存在,我从小就对美有超凡的理解。“美”的臻至化境,是一种交缠融合:合在一起便是绝世佳人,拆开看只是一堆鼻子眼睛。如水墨画般浓眉杏眼,幼樱粉唇,一对梨涡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脸颊两侧,分毫都必须是精准的。皮肤白且细腻,像是泛着光泽的象牙、绸缎。远远看着总好像听到她的脸在召唤:伸手吧少年,我知道你想摸我。

如同金庸老爷子当年遇见长城大公主夏梦,亦舒师太在机场与缪斯周天娜的一面之缘,我记事起初次见她,那形象就深入骨髓。贝蒂苏若是男人,那就是杨过再世,坑了一车小郭襄。那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黑白分明,眼尾含笑。女人宝贵的天真与倔强就通过这对“法器”慢慢释放,织成一张网,从此过往冤魂无数。与她打过照面的人,都是罪业深重。

好看的姑娘刚好又仗义,那可真是要了命的帅气。

贝蒂苏最别致之处,就是她的仗义。那些我母亲不让我干的事,她都偷偷带我去干过。我这辈子做过的第一件堪称洋气的事情,是被她领着去东风饭店吃肯德基。贝蒂苏照着画报上的样子给我系蝴蝶结,换了雪白的高支棉衬衣和丝绒背带裙。我俩坐着电车去外滩吃炸鸡,像是参加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

回来后我给幼儿园的傻小孩们讲吃鸡的经历,足足炫耀了一个礼拜,闹出了一场风波,也是她单枪匹马地来救我,帅得无可救药。

最平凡的生活也总能折腾出点仪式感,长大以后的我如此让人害怕,应该也是缘起于她的教化。

2

贝蒂苏那时芳草艾艾,上海是80年代的上海。

某天午后,在家煮腌笃鲜的外婆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一个男人声音悲怆地说:“我在外滩等你。你要是不来见我,我就跳黄浦江。”

外婆边夹起一块咸肉,边对着话筒用糯糯的上海话问道:“侬是撒宁啊(你是什么人啊)?”  十二万分的淡定。

电话那头的人忽然就愣住了,然后吭吭哧哧了半天憋出句话道:“阿姨,麻烦侬告诉苏苏,我在外滩等她。伊晓得吾是撒宁。”说完“啪”的一声挂掉电话。

外婆说,对方那挂电话的力气,像是扔出了个烫手的炸弹。

说来这事也十分的蹊跷。外婆是脑子何等清明的人,那日却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等烧好了腌笃鲜时才想起来。告诉贝蒂苏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

贝蒂苏抬了抬眼睛表示有听到,然后淡淡地“哦”了一声,低下头继续看书。外婆倒也不着急,补了句“侬啊伐起看看叫(你也不去看看)”。贝蒂苏却仍旧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半点没有表示。

据我母亲说,那天晚上所有人都在家吃饭,并无异样。第二天《新民晚报》上也未见“黄浦江浮尸”的报道。

不多久,此事便消沉下去。家中无人再提。

恋爱的结束往往和它的开始一样隐秘——是桩悬案。P12-14

书评(媒体评论)

感情流淌在文字里仿佛天成。爱情故事背后是被时代遗忘的女性贵族精神。

——左小青

清末以降,近百年车轮滚滚至今,人间早已换了天地,在豚二纤若无骨却刺痛人心的工笔下,五代上海女子脱胎于情,换骨干爱,在时代旋涡中蒸腾出一种永恒的身世之感,却叉升华出新的女性力量,令人叹为观止。

——陈楸帆

心思曲折婉转,笔触细腻考究,男女那点幽怨事都逃不过她的眼睛,沪上女作家有自己独一份的骄傲和骄傲带来的苦恼。她直面并剖析其中的惨淡,使这惨淡也有迷人腔调。

——红拂夜奔不复还(邵艺辉)

后记

关于我和《大小姐们》

12年前的上海,我正在读高中,我记得自己有那么一天对着语文老师夸下海口,三十岁的时候要写一本书。

那天的情景我已无从记得,是什么样的机缘会去做一个这样的承诺。

我是一个很散漫的人,许完这个诺言之后并没有很放在心上。然后时间就呼啦呼啦地飞过,我从高中生成了如今的“后生白骨精”(看上去尚且还年轻的小白领)。

18岁那年,我离开了上海,开始了在世界各地的十年漂泊。先是在北京念完大学,工作了几年后又去费城读了研究生。故事里说陈落芽对于故乡的感受是“出走十年,从未惦记”,那几乎是我内心的写照。我从来以为我的生活就是一直走啊走,而不是待在一个地方。我以为我对上海的感情是淡漠的,更不会以这个城市为背景写一本书。

然而生活总是喜欢纠正我的自以为是。十年后我回到了上海,结交了新的朋友,对一切有了全新的观感。

我今年30岁,自认为是女人最好的年纪。两年前的一个半夜里,我在电脑前写下《大小姐们》的第一章《美人贝蒂苏》,到今天这些章节正式成为一本书。这是一个无意识的举动,直到写完全书我才领悟到,也许我刚好履行了那个少年时并不当真的诺言。

我无法跟你确切地形容这个感觉,总之做到的感觉很美好。

要感谢的人有很多。谢谢深夜故事平台storybook找我做了这个系列,也特别感谢我的编辑团队,亲爱的予望、Monika、JM,在创作和出版的过程中给我很多建议。感谢出版团队漫娱的耐心和诚意,让这本书最终得以呈现。

感谢我的好友黄鉴君小姐为本书赐名。这位北大毕业的才女曾经在深夜里微信了我一大堆不靠谱的书名,其中有一个叫作“大小姐们”。

感谢高中时教我语文的朱慧超老师,与她当年的一个许诺是这本书开始的机缘。

感谢那些我身边惊才绝艳的大小姐们,还有那些我爱不到的人,未尽的缘分,我就私自写进故事里了。

最后谢谢你看到了这里。深望你喜欢。

豚二

2017年12月

目录

序言 豚二的两重身

第一章 美人贝蒂苏

第二章 相逢已迟暮

第三章 孤独肾

第四章 白夜拂晓一上

第五章 白夜拂晓一下

第六章 拂花

第七章 你是我的秘密

第八章 地府游

第九章 太后与我

第十章 玛丽·不太苏

第十一章 浪子昼行

第十二章 告白

笫十三章 爱与孤独

番外篇 落雨泱泱

后记一 关于我和《大小姐们》

后记二 有爱的故事才会这么温柔

序言

豚二的两重身

对于很多看故事的人来说,豚二是豚二。对于我来说,豚二是赵小姐。如今她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大小姐们》,我也好借此机会讲讲这个人的轶事和本书的幕后故事。

多年以前因为转让房子跟赵小姐相识,第一印象是她的微信名——Gilda,不太常见的名字。坦白说,我当时就脑补了一个“RitaHeyworth”那般的女神形象。约好了过几天来看房,没想到敲门的却是赵小姐的父母大人,很和蔼的一对上海夫妻。阿姨询问我房子的情况,一个人住会不会害怕。赵叔叔则四处看看房子的细节,从水管到煤气。更巧的是那天我“空中飞人”的妈妈居然也在。于是这段友情很像幼儿园时期,在两家大人的认可下,两个小姑娘开始交往。

真人版的赵小姐,个子高挑,眉眼细长,皮肤白得会反光,是我见过的最适合正红色的女人。不说话就有拒人三分的气场,略微逗一下,就变身软软的大白兔。我在朋友的选择上一直喜欢大女人多过小可爱,尤其是那些隐藏搞笑属性的“大女人”。所以见到赵小姐的时候觉得格外亲切,何况此后又发现从求学到工作彼此的经历都惊人的相似,就更有聊不完的话题。这世间有趣的姑娘不多,对我而言,赵小姐是其中一个。

印象很深的一幕,可能赵小姐自己都不太记得了。

一次是她看完我给她的一个编剧大纲,跑来我办公室,一屁股跳坐到我办公桌上,开始数落那些故事有多么烂多么扯,头头是道,接连演讲了五分钟不间断。说实话我早就知道她看不上,只是没想到她那么认真。她说的内容我早就忘记了,只是记住了这股劲。

还有一次是下雪天被她拖去龙华寺,只因为她听说有人去拜了以后项目就不曾间断过。那天我们两个人分别翘班,去了寺里才发现居然赶上了初一,人山人海还有法事。陪她挤在每一尊佛像面前,偷偷看她虔诚默念的样子,想起她曾经给我看过的一篇自己写的古言小说,里面有相似的桥段。

拜完出来,在深冬的细雪里沿着寺院的红墙走了很长的路。她问我想不想一起开公司,我点点头。她说她早就想了很多的名字,比如一元、两仪……

“不如叫三生影业吧,遇见彼此,三生有幸。”

“哎,好啊好啊。”赵小姐开心得像个小朋友。在之后的很多时候,我发现只要她真正开心的时候,就会这样傻傻地说“好啊好啊”,眼睛眯成两座小桥,特别可爱。

喜欢拜佛只是其一,其实她更热衷的是“玄学”,简单来说也就是算命,古今中外从塔罗到紫微她都热爱。一个常春藤名校毕业的高材生热衷玄学,我思考了半天似乎也无大碍,毕竟她如此生动地活在我身边。最近,她从一个高人那里得到指点,说自己的意中人会来自远方,和她的经历截然不同。于是在择偶品味上成功完成了从风流才子到俄罗斯英俊厨师的转型。让我们好好期待下一本书,她或许可以写美食加爱情。

言归正传,回到2015年的深秋,赵小姐突然传来一个链接,也就是《大小姐们》的第一章《美人贝蒂苏》。看到她曾经跟我分享过的只言片语最终落成完整的文字,心里着实为她欢喜。而后我们一起想象这个系列该叫什么名字,一起想象它被拍出来是什么样子。一路上她观察人间、默默笔耕,也曾哭哭啼啼,却从来不曾放弃,才有今天《大小姐们》的面世。

再说赵小姐请我作序这件事,现在想来应该是七分不爽加三分赌气的。收到她微信的时候,仿佛隔空感觉到这个小姑娘嘴巴上可以挂油瓶了。生活大概又拒绝了她。这么推测的依据,无非是那一刻的我其实也在晚高峰的地铁里“叹命运之不公,哀时运之不济”。可转念一想,能给《大小姐们》写序这件事当真是我平凡人生中除了伟大爱情外另一桩很“伟大”的事情了。所以我提紧了精神,把我所了解的“大小姐们”好好介绍给大家。

人生第一本书,总难免有作者诸多的投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女孩,也白也富也美,却并非生在大富大贵之家。眼界在最上,条件在上,自身处境却是不尴不尬的中,不甘心在所难免。既无缘随波逐流的幸福,也无法像真正的名门闺秀那样只要抬抬手,想要的就都来了。相信靠努力和才华就能幸福,即便对卖乖得甜头的道理心知肚明,也还是忍不住执拗;若是想要对谁温柔,又担心凡事太尽便也无趣了;面对最亲近的关系仍选择若即若离,为保护他人也为自保。不论是帅气的“贝蒂苏”,“拎得清”的“落芽”,乃至清冷的“拂花”,棘手的“拂晓”,进退间从来没有失去过分寸。

别忙着用“不可爱”来形容这些事物,这书里的眼泪和星星在某个夜深人静会突然浮现在你眼前,就像某一刻会突然真的懂得一些些往事,懂得自己和他人为何那样选择。于是,会为“贝蒂苏”离开“乔治李”痛心,也会对“假的火油钻戒”会心一笑。当我们在生活里一边受害一边共谋,要如何抵抗这无常?如果固执下去,贪图下去,又或者放下?妥协?每一条路究竟会通往怎样的终点?赵小姐为我们小心编织了十多种不同的选择,虽然逃不过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遗失,但过程中女人对于爱情特有的孤勇和坚韧着实让我动容。

时常打趣赵小姐日更三百,产量低得惊人。她总是习惯性地一记白眼翻回来,慢悠悠地回我一嘴:“精雕细琢,侬懂伐?”从《美人贝蒂苏》首发两年多以后,《大小姐们》终于完成面世。如今重读一遍,“精雕细琢”诚不我欺!

她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有烦透了的时候,也有无边无际散漫自由的时刻。真实世界一下那么遥远,下一秒又仿佛胜券在握。美好的爱情就像好梦一场,醒来仅剩吉光片羽,于是她为我们努力拼凑,拿自己的碎片去对应别人怀里的些许,拼出一个让人满意的样子,这就是《大小姐们》的世界,一个结局不一定好却仍然近乎童话的世界。只因为里面的人到最后想要的还是“爱”。

“您到这个世界才不久,过不了几年便离开,怎么居然以为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几天前,无意中看到波伏娃抛出的这个问题,深夜发给了赵小姐。她就像往常一般傻傻地回复:“好啊好啊,下次要拿这个题材写。”殊不知,在读着《大小姐们》时,我想我已经看到了答案。 “我努力认真,家人、学识、工作、恋爱、体重……万事莫敢怠慢。虽不知终点是怎样光景,只求步步圆满心安。”不知这样解答,赵小姐是否满意。

作家、编剧Kimie

2018年1月22日于上海

内容推荐

“我叫陈落芽,我妈叫苏丽珍,是个美人。我外婆那一代的苏家人,每个都是惊才绝艳的人物,到了我妈和我这里,就只剩下女孩的一腔孤勇……”

《大小姐们》作者豚二以80后现代女性陈落芽作为故事的视角和出发点,来叙述这个延绵百年之长的苏氏家族。故事聚焦苏氏家族数代女性成员的情感生活,每章讲述一位家族成员的故事,互相穿插,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家在百年间的变迁和悲欢。

时间跨晚清至现代,这是一部发生在魔都的女性版《百年孤独》。文字细腻婉转,顺畅耐读,通过刻画其中几位典型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不同时代的上海故事。用冷静地语调讲述爱恨别离,寓意世上的爱恨情仇大多相似,但爱的本质不会更变。

编辑推荐

现当代难得的张爱玲式作家,将情感与家族甚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糅合,人物命运在因缘和合里发生,结局却都无可选择。以小人物的家族史以及红尘往事来折射社会情感的转变和发展。笔锋温柔又极具冲击性,在沉溺时又给出现实一刀。

豚二著的这本《大小姐们》记录了一段绵延百年的红尘往事,构建了从晚清到当代数位典型的上海女性形象,她们代表着不同时代的风骨,也都背负着爱而不得的命运。是现当代独立女性随着时代不断转变情感状态的真实写照,也代表着女性崛起的历史潮流和发展方向。

中国著名青年演员周迅、左小青,著名青年编剧邵艺辉,以及中国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陈揪帆等数位文艺大咖联袂推荐,被誉为2018年最值得阅读的小说,感受一份这世上最值得体会的爱与孤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