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门槛(2017)/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强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马强著的《门槛(2017)》介绍:人的一生有好多门槛,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旅途中,往往会由于家庭环境、婚姻关系、社会关系、时代变迁、获教失学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有悲欢离合、沉浮升贬、成败利钝、荣辱得失的种种境遇与经历。可以说生平一帆风顺、万事亨通,不遇惊涛骇浪,不经坎坷险阻,能始终安然无恙的人,是极其罕有的。一切都有因果,对于世态沧桑、人情冷暖,能够内旷外疏,做到随遇而安,一切便好。

内容推荐

马强著的《门槛(2017)》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是《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典藏》中的一本。主要作品有《工作谈》《黄老邪的心思》《老王和黑头羊》《棕色皮鞋》《喜悦的历程》等16篇作品。作品内容真实生动,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目录

救济

刺玫花

人世

宰里哈的收获

工作谈

父亲的遗言

完整

郝主任的画像

老王和黑头羊

一封信

黄老邪的心思

黄老邪

棕色皮鞋

寇儿

门槛

喜悦的历程

后记

试读章节

救济

天麻麻亮,山畔露出一条白线,东方动了。村口开始热闹起来,学生急匆匆,吆喝耕牛声不断。舍子背了一背篓柴,顺手抓了一把,点着了灶火,炊烟袅袅升起,一直向四周扩去,整个村庄被笼罩在一片烟雾中。她又急忙向牛圈走去,解开牛圈门上的扣子,然后轻轻地推开门,把一背篓草倒进敞圈的槽里,老骟驴慢悠悠地来到槽前,用嘴拨拉着草,眼眶边淌着一股泪水,精神不佳。始终不见牛出来吃草,平日里它们会为一口草发生冲突互不相让,在劳动中它们配合默契,谁也不欺骗谁,他们是最后的搭档。

舍子唤了几声牛,还是不见动静,感觉不对劲。她走进栅子一看,牛躺在粪堆里,四踢蹬天,没有了生命迹象。她哇的一声,跑出了牛圈,跑进了西厢房,叫起了卧炕几年的掌柜的。舍子搀着掌柜的蹒跚到牛圈,他蹲在牛旁,轻轻地抚摸着牛头失声痛哭。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没有这么哭过,那时,他把哭声压在了心底,没有释放出来。

此刻,舍子家院子里人影攒动,有提水桶的,有拿铁锹的,她家的灶房着火了,火苗蹿上了房顶,灶房化为一片灰烬。

家里干活儿的主要劳力没了,几十亩薄地无法耕种,掌柜的又吐血了。

村支书得知情况,把消防队叫来做了失火原因调查,并写了一份报告上报到了乡政府。

一个月过去了,她没有见任何救济。

舍子守着炕上奄奄一息的掌柜的,看着可怜的三个娃娃,想着这个日子咋个过法。在邻居的劝阻下,她勉强活了下来。

“政府是人民的靠山,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困难找政府。”

舍子在这栋大楼里来来回回跑了近一个月,一直没有找见包片领导和乡长。偶尔,遇上个好心人,会偷偷地告诉她,包片领导在二楼的那一头,乡长在四楼的这一头。

舍子个头不高,有一米四八左右,搭一件粉色的头巾,黝黑粗糙的皮肤上布满皱纹、斑点,一张蜡黄的脸上没有光泽,两颗假牙时不时外露。她在办公室遇上所谓城里的势利眼,就是包片领导和乡长在办公室,也不会告诉她,一句话就把她打发走了。她两眼一抹黑,认不得包片领导长啥样子,更不认得乡长是啥长相。

这次,如果不是家里掌柜的有病,舍子这辈子根本不知道“衙门”的大门是朝左开还是朝右开。她一直在四楼楼道口徘徊,时不时地向敞开着门的办公室里张望。她没有勇气走进乡长的办公室张口要救济。她觉得自己有一张脸,这张脸比不上达官显贵的脸,但也是一张有尊严的脸,脸不管是圆的还是方的,都是爹妈给的脸,但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作为一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活得要有尊严。她向乡长办公室门口走了两步,又往后退了三步。她很胆怯,不敢进去,怕碰壁,怕乡长不签字。

舍子把一张介绍信捏得皱皱巴巴,纸质已变软发黄,字体有些模糊,边缘裂开了口子。她的心碎过无数次,被泪水淹没过无数次,脸被泪水洗干净又变黑,又有谁能懂得她的心呢?她只希望她的家庭幸福,让她的丈夫、儿女身体健康,让他们一起下地收割麦子、胡麻,挖一蹦蹦车洋芋去市场变卖了,挂一蹦蹦车炭,煮一锅洋芋,下一口腌制的咸菜,心里就美美的了。如今,她穷困潦倒,这样的生活都无法实现啊!每天早上天刚放亮,形形色色的人就拥堵在乡长办公室门口。有汇揖工作的,有哭穷要低保的,有要廉租房的,有和她一样找乡长签字的,还有死皮赖脸一直坐着不肯走的。

早上她水米没打牙,就一直守候在乡长办公室门口观望。这时,她感觉有些眩晕,靠着楼道的墙壁缓缓坐了下去,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乡长房里的人还是那么多,她着急得脚要炒菜。这时,一个着装很洋气的女人对她说:“我见你在这楼上跑的次数也多了,你还坐在这儿等啥呀?赶快进去吧!乡长马上又要去县上开会了。”

舍子有气无力地说:“屋里有人呢,怕把乡长打搅了。”

“看你傻嘛!乡长房里哪天没有人啊!脸皮放厚些进去,你肯定是有难处了,没有办法了才找乡长来了么,我能理解你的苦衷。”

舍子的泪一股一股地涌了下来,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她接过这只洋气女人带着香味的纸巾,捂住脸放声大哭。她想起三个未成年儿女需要她的抚养,她站了起来,蹒跚着走了进去。她还没有开口说话,乡长站起来说:“你咋又来了啥?我要开会去了。”

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见乡长要走,从口袋掏出两张介绍信。乡长一把拿过介绍信在右上角签上了字儿。

舍子也把捏得皱皱巴巴的介绍信轻轻地放在了办公桌子。乡长一屁股坐在皮椅子上转了一圈儿,也不看介绍信,然后对她说:“你们这些人就把人臊死了,家里有困难要自己想办法克服呢。”她看着枣红色的办公桌上搁着一摞摞文件很扎眼。乡长手里拿着黑色中性笔转来转去地玩着,就是不看介绍信,而是盯着看她,想着她是一个不务正业、靠要救济过日子的女人吧。她看着乡长怀疑的眼神,心里一阵发毛,低下了头,看着条绒布鞋里十根活动的脚趾。她对乡长哭诉家中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乡长摆摆手,不让她说这些困难。她又掏出掌柜的在西京医院检查的病历让乡长看。乡长一下生气了说:“我是一乡之长,管十几万人呢,哪有时问看你这些东西呢,都像你一样,我一天还工作吗?”乡长根本不听她的诉说。

一缕阳光从窗框射进来,映着乡长的脸,把他的半截身体投映到墙上,他的言行举止在墙壁上一闪一闪。P1-3

序言

不一样的呈现和表达——读马强小说集《门槛》

认识马强,是在2004年《回族文学》组织的一个笔会上。我那时刚写了不多几篇小说,《回族文学》方面抬爱,邀请我去参会。马强也是刚开始写小说,但出手不凡,短篇小说处女作《老王和黑头羊》就荣获2003年度《民族文学》新人新作奖,也受邀参加笔会。从宁夏去新疆,我们坐的是同一趟火车。在火车上,就互相联系,见了面,认识了。笔会期间,自然就走得近,交流多一些。

马强当过兵,依然保持着军人的身姿,板板正正的,很有些英武之气,说话做事也直爽、干脆。看着武赳赳的一个人,却有着一颗柔软的心,一个文学的梦。

这些年,马强一直在乡镇、机关工作,工作挺忙,但他并没有放弃文学梦想,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已出版短篇小说集《雪落无声》。近些年,又创作发表了十几个中短篇小说,要结集出版,嘱我写篇序文。都是同道,交往十多年,一直以老哥老弟相称,我就应下了。

说实话,马强的作品,我以前读过一些,但不多,整体印象是,与其他西海固作家一样,马强也写的是土地、牛羊、贫困、苦难这些东西。这次集中阅读了,我才发现,同是写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农村生活,马强写出了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味道。借用马强小说中的话,“生活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灾难都是一样的,相似处可能都差不多。”但相似的生活,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有着不一样的呈现和表达。

马强是一名老兵,自然就会写到军营生活,如《黄老邪的心思》《一封信》《棕色皮鞋》《寇儿》等篇目。《一封信》讲述的农村青年穆石头去参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身负重伤,家人非常担心。妻子阿依舍不识字,用实物和图画的形式给丈夫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哥哥呀哥哥,真正想你,早早回来,有个娃娃。”一封没有字的信,让部队官兵都看哭了,也让读者潸然泪下。

军队和地方,军人和家属,是血脉相连的。农村青年能够当兵,穿上军装,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但军人要上战场,保家卫国,家里的人还要过日子。在西海固,日子总是艰难的。

马强出生在农村,转业后又在乡镇工作多年,自然知道农村生活的艰难。他的大多数小说,都反映的是西海固农村生活。但他并没有简单地呈现苦难,而是深入挖掘苦难背后的人性,卑微遮蔽的尊严。

《完整》是一篇很有趣的小说。云飞为了挣三百块钱,大冬天替哥哥去看了十五天的门。故事虽然简单,但叙述的过程中却时时让人忍俊不禁。云飞爱钱、狡黠、会算计、贪小便宜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忍饥受寒,守了十五天,三百块钱一分没敢花。他回家的时候,车胎破了,补车胎、卖车胎花了十块钱。为了三百块钱完整,他又替人卸煤挣了十块钱。车主本来给他十五,他就要了十块。云飞说,人不能失言,我说了只要十块钱,就要十块钱,这五块钱你拿去。一句话,又表现出人物的淳朴、信义和尊严。在他风趣幽默地叙述下,生存的艰难得到消解,人物的尊严得到维护,文学的理想得以实现。

西海固,是一块生存的苦土,却是一块文学的福地。这块土地,不长粮食,却长文学,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马强就是其中之一。西海固作家对文学创作普遍怀有神圣感和敬畏之心,始终把文学看作是有关人类心灵的事业,以一种殉道者的情怀从事这项光荣的事业,从汉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中汲取双重营养,表现丰富多彩的主题。作品中既有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又有对人生命运的追问和思索,对自然人类的关照。

马强的小说始终关照西海固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发展,特别关注西海固农村妇女的命运。《救济》中的舍子,《父亲的遗言》中的嫂子,都是典型的西海固农村妇女的形象。

《救济》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塑造了一个贫困、坚韧的农村妇女舍子的形象。马强塑造这一形象的时候,简直有些残忍。他几乎把人间所有的苦难都让一个弱女子背上了。舍子家本来就赤贫,一头耕牛又死了,灶房失火烧掉了房子,加上丈夫患了重病需要救治,儿子考上高中需要学费,女儿上学要校服……这个弱女子只能到娘家、亲戚家求助,到村上、乡上、县上去要救济。求助的过程中,又遭受冷眼、嘲笑和谩骂,舍子的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她对着镜子里那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脸像吊死鬼的黄脸婆说,看你的样子,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啥意思呢,看你把日子过成啥了。她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好几次都差点选择了自杀。但她不想眼巴巴地看着丈夫去死,不想让孩子失学。她想着讨饭吃也要把三个娃娃抚养成人,还要把丈夫照顾好。正是基于这个想法,她拉下脸面向人乞求、哭诉,给人下跪、磕头。为了家人,为了活下去,这个女人简直忍耐了一切,舍弃了一切,而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人的尊严和活下去的勇气。她对碎女儿说:“我们要幸福地活着,无论我们家的生活状况如何,我们都要坚强地活着,凡事要对得起良心,人穷志不穷,宁可要饭,也不要干伤天害理的事情。”

《父亲的遗言》中的嫂子,善良、宽厚,为了孩子,为了小叔子的幸福.孤守一生。《宰里哈的收获》中的宰里哈,男人外出打工,她一个人在家里照看三个娃娃,还要种地。每天三点起床,半夜三更回家,收豌豆、收麦子,打粮食、种冬麦,收获了人们的夸赞。别人烧了她家的粮食垛,她没有追究;丈夫与其他女人有暧昧关系,她却去照顾。这个勤劳、善良、宽厚的女人,最终收获不仅仅是万里红的遗产。

作家的心是柔软的,对西海固农村的男人和女人们,马强总想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给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但当目光投射到官场,笔触伸向社会更广阔的领域时,他的心就硬了,笔墨中有了辛辣的讽刺,有了无情的批判。《郝主任的画像》像一幅漫画,短短的篇幅,勾勒出郝主任的贪心和权谋、画家的好色和低俗。还有《救济》中的村支书专横、自私,乡长官僚、冷漠。对权势的鞭挞和对弱者的同情,这是文学的功能所在,也是一个作家的良知所在。

写了十多年,马强已经是宁夏文学圈的一名老兵了,他的作品也显现出成熟的面貌,有了个人的特点或风格,但作品中还有一些小的瑕疵。有的作品时间跨度太长了,如《门槛》等小说中,时间跨度达几十年;有的作品中多次转换叙述视角,稍显混乱;有些语言不够精炼,拖沓、哆嗦。这样的一些小毛病,相信马强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克服。

马强自己也明白这些,他认为自己的小说,“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上不得高贵之行列。”这当然是一种谦辞,但也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敬畏,和对文学追求的不自满。这部小说集取名《门槛》,也是有着一定的深意的。他是希望跨过一道更高的门槛,真正进入文学的殿堂。

2017年6月5日

后记

2002年我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小说处女作《老王和黑头羊》获2003年度《民族文学》“龙虎山”杯文学新人新作奖,这对于我一个初写小说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鼓励。这些年来一直能够坚持不断地写作,还是要感谢文学,是文学给予了我创作的激情。当我睁开良知的双眼时,就看到了东山顶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就知道肩上有一种责任,是将父老乡亲们的高贵精神以小说的方式呈现,刻画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们的生动形象,展现他们顽强拼搏、忍辱负重、艰苦奋斗、不甘向贫困低头、不甘向命运称臣的坚强品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因为我出生在这片焦灼的黄土地上,在黄天厚土中吸取了养分。

我要写的小说很小,就是一些吃饱饭之后,坐在棋摊、街(村)口的一些村谈巷论、家长里短等,以谝闲传得到精神慰藉的一些东西。我认为我的小说,“小”的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上不得高贵之行列。

随着我不断地深入生活,身边的一些人物的故事,让我感动。有时,甚至让我落泪。我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就有一种写作的欲望,想将这些事情通过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形成一种人之为人的生活形态。算是给良知的一个交代罢了。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

但是对我来说,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的叙述、想象力不够丰富多彩,这与我的受教育程度和读书不够多,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这部中短篇小说集结集出版后,我相信还会有人会说,我小说的故事性不够强,人物塑造个性不够突出,不应该这么写作。说这话的人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得向他们表示感谢!还要感谢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站在我身后支持、鼓励我坚持文学创作的家人及朋友们!

人的一生有好多门槛,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旅途中,往往会由于家庭环境、婚姻关系、社会关系、时代变迁、获教失学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有悲欢离合、沉浮升贬、成败利钝、荣辱得失的种种境遇与经历。可以说生平一帆风顺、万事亨通,不遇惊涛骇浪,不经坎坷险阻,能始终安然无恙的人,是极其罕有的。一切都有因果,对于世态沧桑、人情冷暖,能够内旷外疏,做到随遇而安,一切便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6: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