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宇宙》是作者高予远即《仁者宇宙心》后第二部重要著作。作者秉陆王心学思想,通过分析冯友兰《新理学》中“宇宙底心”思想,结合现代中西方哲学,认为吾人心性中“天命之性”的自我反思、自我运动乃宇宙的心灵——“宇宙底心”。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为“宇宙底心”,下篇为“问题分析篇”。
| 书名 | 会思想的宇宙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作者 | 高予远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会思想的宇宙》是作者高予远即《仁者宇宙心》后第二部重要著作。作者秉陆王心学思想,通过分析冯友兰《新理学》中“宇宙底心”思想,结合现代中西方哲学,认为吾人心性中“天命之性”的自我反思、自我运动乃宇宙的心灵——“宇宙底心”。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为“宇宙底心”,下篇为“问题分析篇”。 内容推荐 吾人大脑——这个复杂稳定的“物结构”乃千亿年大化流行自我复杂、精细自我而生的最复杂的“物结构”,这个复杂的“物结构”是大化流行用自己所具之物创化的“物结构”。现在这个大化流行用自己所具之物创化的复杂“物结构”,开始能够依据宇宙的逻辑结构反思自己的宇宙逻辑结构,这岂不意味着大化流行到了吾人大脑阶段,大化流行自己会思想自己。若吾人不再把吾人大脑看成仅属于吾人的大脑,换个视角,即吾人大脑的出现,意味着宇宙自己会思想自己,则主客问题、物自身等问题,或有新解。此是高予远著的《会思想的宇宙》上半部的核心思想。下半部多以此核心思想诠释相关哲学问题。 目录 “吾心即宇宙”——大化流行的自我心灵(代序) 题记 上 宇宙底心 从冯友兰“宇宙底心”论“会思想的字宙” 一 冯友兰“宇宙底心”与“宇宙的心” 二 “尽性尽命乃尽天”实质与对冯友兰论“宇宙底心”之反思 三 对王庆节先生“即是”、“即近”之反思 四 宇宙心的道德意志与“四句教” 五 结语:会思想的宇宙与宇宙心 从“先有人脑还是先有人脑之理”论“宇宙心” 一 大化流行自我反思(或宇宙心的自我反思)的第一确立与两个关系 二 有自识的“我思”与没有自识的“我思” 三 大化流行创化出了一个她自己——我思 “吾心即宇宙”与“世界的逻辑结构” 一 “心自体”——“吾心即宇宙”的确义 二 吾心天理之巅峰显现即是世界的逻辑结构 “天人合一”与“究天人之际” 一 未分“天人合一”与“究”可分合一之“际” 二 “吾心即际”与“际心”的三重结构 三 “真际即实际”与“德福一致” 四 结语 人脑·思维盒子·物自身 一 物性与思想性 二 从“思维盒子”论吾人大脑与万物之关系 三 “思维盒子”与“物自身”问题 下 问题分析篇 思维《语言解码研究》·宇宙心生命叙事 一 思的本质 二 《语言解码研究》与两个问题 三 语言、宗教与宇宙心的生命叙事 “天下一家”与神圣血缘伦理——兼评《正本清源论中西》 一 神圣血缘伦理 二 何为“以天下养” 三 电脑、人脑——宇宙心 四 结语 “仁者人也”——人之为人的“事实命题” 一 休谟思路 二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理性 三 事实命题、价值命题皆是描述事实 四 宇宙心之理性判断 五 关于“价值”一词的进一步追问 六 结语:“仁者人也”——宇宙生命洪流中的伟大事实 生态伦理中的“是”与“应该” 一 从“是”能到“应该”吗 二 从康德的敬畏论道德的“是” 三 源于“是”的“应该” 儒家的“恕道”与基督教的“宽恕” 一 儒家的忠恕 二 基督教的宽恕 三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融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层次 二 与儒家思想的融合及人类共同法则 三 融合的意义 四 结语 《关雎》·政治北辰·新智人 一 《关雎》何以为《诗经》之首 二 《关雎》——人之为人的终极意义 三 爱——“新智人” 附录:现象学的现象。海德格尔与王阳明的致良知——兼论现象学家耿宁先生的阳明学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