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与网络相关的现代移动设备相文化活动的连续化的认定和概念化是这本书的核心部分。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琳达·琼斯、安德斯·科德·马德森、休·马凯等著李珮主编杨婷译的《做文化研究(随身听的故事第2版)/新闻传播学前沿译丛》不仅展现了这些连续性的基础,也展现了这种连续性变化通过技术被代表、认可、生产、消费和规定的方式,以及技术在文化和社会科学范畴内的学术辩论以及媒体中被讨论的方式是如何得以实现的。本书是第二版,主要内容和1996年版的一致,但也增加了大量被我们命名为“回到未来”的内容框,这些内容框引入了新的阅读材料,也提出了新的(和一些旧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是整本书中会提出的问题中的一部分,所有的问题都有理论支撑和大量的阅读量的支撑,它们会帮助你思考这些问题所带给你的启示。
与随身听相关的文化活动和与基于网络的现代移动设备相关的文化活动间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连续性,也展现了变动性。对这些连续性和变动性的认定和概念化是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琳达·琼斯、安德斯·科德·马德森、休·马凯等著李珮主编杨婷译的《做文化研究(随身听的故事第2版)/新闻传播学前沿译丛》的核心部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第一版的一致,但增加了大量名为“回到未来”的内容框。这些内容框引入了新的解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和一些旧的)问题。阅读一本十几年前出版的书可以提供给你一种比较的可能性,而新版中提出的问题或许可以帮助你从这种比较的可能性中获益。
第二版导言
第一版导言
第一章 了解随身听
1.1 引言
1.2 什么是“文化”
1.3 意义和活动
1.4 意义的联系:语义网络
l.5 表意活动
1.6 当代的声音景观
1.7 电子复制时代的文化
1.8 随身听男人和随身听女人:主体和身份
1.9 总结
第二章 索尼随身听的生产
2.1 引言:随身听想法的多种起源
2.2 生产的文化,改革的环境
2.3 个人英雄
2.4 销售随身听:生产与消费相互联系
第三章 随身听的设计:结合生产与消费
3.1 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设计者
3.2 索尼的设计部门
3.3 随身听风格化
3.4 随身听:“日本化”到什么程度?
第四章 作为全球性公司的索尼
4.1 随身听面临的:竞争和财政危机
4.2 索尼的全球化及本土化
4.3 软、硬件的结合:文化产业
第五章 随身听的消费
5.1 引言
5.2 有关消费的不同观点
第六章 规范随身听
6.1 随身听和文化规范问题
6.2 随身听:公共与私人
6.3 随身听使用和界限的模糊
6.4 第五、第六章总结
选读
《技术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产消:为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创造更宽范围的框架》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移动私人化》
《是时候重写数据化时代的品牌剧本了》
《一个全球梦想的开始》
《“随身听”的销售》
《索尼公司如何成为孩子们的第一人气公司》
《只有软件》
《个人电脑的消亡》
《什么是Web2.O?下一代软件的设计与商业模式》
《文化混合!使用者参与是如何改变文化生产的形态的》
《随身听简史》
《社会的威胁》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