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精)/名家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加)欧·汤·西顿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欧·汤·西顿著的《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精)》讲述了狼王老波、爱犬宾果、黄狗巫利、棉尾兔小豁、温尼伯的狼、乌鸦银斑、信鸽阿诺克斯、长耳朵野兔小战马、泉原狐、松鸡红颈环等不同动物的故事。西顿笔下的动物各具形态,向人们展示着不同动物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内容推荐

欧·汤·西顿著的《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精)》收录了西顿最脍炙人口的名篇。西顿的小说语言风格简洁、硬朗,读他写的动物故事真的很像读传记故事。他常年观察动物,对动物学也深有研究,因此完全有理由把他的动物故事看作一种特殊的野生动物手册。就知识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言,在动物小说领域,到目前恐怕还找不到第二位可与其相媲美。

目录

男孩与猞猁

小战马

狼王洛波

银斑鸦

棉尾兔瑞奇

爱犬宾戈

清泉谷的狐狸

跑侧对步的野马

黄犬乌利

红脖子

试读章节

桑本只有十五岁,但对打猎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即使对一个新手来说,这份热情也未免太过于高涨。近来,卡基伦镇附近的蓝湖上飞来了大批野鸽,它们栖息在林中空地里,在一棵被火烧得焦黑的大树上挤了一排又一排,在男孩眼里,无疑是非常诱人的靶子。然而他在野鸽身上耗了好几个小时,却始终一无所获。它们似乎对他那杆老式霰弹枪的射程知道得一清二楚,每次不等他靠近,就聒噪地扑闪翅膀飞了起来。最后,他终于看见一小群野鸽飞离了大部队,散落在早春新发芽的一丛低矮树木之中。桑本隐藏在枝叶后面,轻手轻脚地向目标靠近。他盯上了一只离他比较近的野鸽,瞄准了很久,然后开了枪。几乎与此同时,别处也响起了一声爆响。野鸽应声而落,桑本急忙朝自己的战利品冲过去,却看见一个高个儿的年轻人抢在自己前头,把鸟儿捡了起来。

“嘿!科尼,那是我的!”

“谁说的!你的早就飞走了。我看见它们落在这儿,才用步枪打下来一只。”

俩人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枪弹和霰弹都嵌在野鸽身体里,他们居然打中了同一只。俩人哈哈大笑,被这个意外情况给逗乐了。然而考虑到在这种偏远地区,食物和弹药都很稀少,这件事并不如看上去那么有趣。

科尼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爱尔兰后裔。他身高六英尺,年纪轻轻,刚开始独当一面。眼下他正领着桑本朝棚屋走去。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很少有纵情享受的时候,但他们惯于苦中作乐,坚韧不拔地过着日子。他们生来就住在加拿大蛮荒的树林中,但始终没有失掉爱尔兰人民那种乐观而热诚的天性。

科尼生在一个大家庭之中,是家里的长子。他的父母住在南边一个叫作彼得森的地方,远在二十五英里之外。科尼凭借一己之力,在费尼邦克森林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小屋。他那两个已经成年的姐姐帮他照看房子,她们一个叫玛格特,沉默可靠,一个叫露儿,活泼聪慧。桑本最近和他们住在一起。他刚刚从一场大病中恢复过来,来林子里锻炼锻炼,活动筋骨,并希望能从屋子主人身上吸收一些精气神。棚屋是用未经切削的木头搭建的,没有地板,顶上铺着草皮,长满了繁盛的野草。放眼望去,屋子周围全是原始森林,只有两处开阔地方。一处是通向彼得森的崎岖道路,一处是闪着微光的蓝湖,湖水不断拍打着满是石子的堤岸。天气好的时候,他们可以隔着四英里的浩荡水面,看到湖对面的人家,那就是离他们最近的邻居。

他们每天的生活总是千篇一律。天刚亮的时候,科尼就起来生火,并喊醒他两个姐姐。她俩准备早饭的时候,科尼出去把马喂饱。六点他吃完出去工作,到了中午,玛格特一看到那棵枯木的影子落到泉水里,就出去打水,同时露儿把一面白色旗帜升上旗杆。科尼看到之后,就从耕地或草场上赶回来,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满身草屑和泥土,一副勤恳工作、男子汉气概十足的样子。桑本有时候会跑出去一整天,到了晚上,大家都坐在饭桌前的时候,他又会准时从湖边或山上跑回来,和他们一起吃晚饭。一日三餐总是一样的内容:猪肉、面包、土豆和茶,偶尔会有鸡蛋。屋外有一个小小的鸡棚,养着十几只鸡。野味是很稀罕的,因为桑本还不是一个猎人,而科尼一心扑在农场的工作上,几乎没有任何空闲时间。

二、猞猁

林中有一棵直径四英尺的大椴树。和所有树木一样,它不可避免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亡对所有生物都一视同仁,老早就发出了警告。这是林中最大的一棵椴树,它的子孙在各处生长起来,而它自己内部已经空了。最后,一阵大风将它彻底刮倒,轰然倒在林中一片阳光充足的空地上。它从中间折断,露出里面的大洞。一只猞猁看见了,就心满意足地将它据为己有,在里面安了家,迎接下一个繁殖季节的到来。

这只猞猁已经不再年轻了,看上去瘦骨嶙峋。对于林子里所有猞猁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的年头。去年秋天兔瘟横行,野兔数量锐减,让猞猁失去了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冬天里雪又下个不停,把大地冻得结结实实,松鸡们全不见踪迹,多雨的春天也阻碍了它们的交配和繁殖。池塘和溪流涨满了水,青蛙和鱼因此得到庇护,安全地藏在敌人们够不着的地方。这只母猞猁和她的族群一样,全都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她那两个孩子打娘胎里就吃不饱,而他们出生之后更是加重了母亲的负担。因为她要照顾他们,花在打猎上的时间必然会大大减少。P1-3

序言

要说野生动物,就不能不从荒野说起。对野生动物来说,荒野是领土、食物、水,生存之必需,同生死共存亡。那么,我们人类呢?

对我们来说,荒野是一种寄托,一种情怀,一种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当然,如果你说荒野是钓鱼、爬山、露营、观光摄影的地方,可能会有更多人赞同。荒野的确兼具实用和娱乐的目的,但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符号和象征。就算一个人十年间都未曾踏入过荒野,但仅仅知道荒野在大地的某处安然存在,遵循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时间,仅仅意识到这一点,就足以保留某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就像一个忙到没有时间度假的人,光是想想溪流与高山,知道自己总有一个可以喘息的去处,就能安心很多。但有一天,假如这些选择完全消失,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荒野之所以迷人,在于它的矛盾与未知。荒野看似空阔,实则包容万物;看似平和,实则杀机四伏;看似杂乱,实则各行其道,互相平衡。一截横在林中的朽木,不知道是多少动物永久或暂时的居所。荒野是万物的开端,人类亦包括在其中。

人类一度也是野生动物。尽管从来没有别的力量来驯化我们,但我们仍旧设法褪去了自身的野性,放弃了荒野,转而将自己收束在一个安适的小世界里。不过,没有荒野,人类也生活得很好。谁说我们不能一辈子住在大城市?我们连早晚堵车和空气污染都可以习惯,实在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想想深海的鱼类。那些舍弃了无用的视力,适应了深海的强压,也毫不在意外貌的生物,在进化上无疑是成功的。它们在漆黑一团的深海里活得很好,子非鱼,焉知鱼不乐?

这种关于适应和进化的论调,让人们对荒野和野生动物的消失并不感到特别痛惜。遗憾和抗议的声音要么来自于学者,要么来自于那些接触过荒野,对野生动物有记忆的人。一个人很难对他一无所知的东西产生任何感情。如果你从未听过黑胶唱片,从未看过纸质书,你绝不会对这些东西的?肖亡感到可惜,别人也难以让你明白那是怎样一种感受,难以解释清楚你错过的到底是什么。

那些曾经接触过荒野的人,有时会模模糊糊意识到,他们看到了某种超出人类自身的辽阔与庞大。荒野给人一种机会,让人学会保持安静,让人认识到自然界微妙的平衡,让人反观人类社会的纷扰和嘈杂。但更多的时候,荒野让人意识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如此的特别而独立,能在大地上直立行走,却隔绝于荒野之外。当人完全置身于荒野之中,他感到的不是归属感,而是彻底的孤独。这种格格不入的惆怅和渴望,正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个部分,是我们曾经身为自然之物的证明,是我们的历史和现在。

人的生存并不容易,可是生存之外,我们还有精神需求,不可能像深海鱼类那样生活。王小波说过,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诗意的世界。正因为如此,人类不能让荒野消失,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要防止人类陷入狂热、自大和焦虑的情绪之中。荒野让人看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各种动物循着自己的轨迹过着纯粹自然的生活,而那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另一种生活。

我们在野生动物身上看到生命的奋斗,纯粹的意志,顽强的风骨和那血性的自由,而这些也依然存活于我们内心深处。如今,绝大数人都没有直接与野生动物打交道的经历,在我们看来,一只乌鸦和另一只乌鸦并没有什么不同,狼群里的一头狼和另一头狼也相差无几。我们还小的时候,读《伊索寓言》,看十二生肖,动物在我们眼里已经简化成了符号,抽象成了故事。我们看见野狼就说它残忍,看到兔子就说它胆小,不过也常有大人纠正我们的观点,他们说野狼其实对自己的伴侣忠贞不渝,野兔可以为了孩子而奋不顾身。这种种解读都在满足我们内心热烈的幻想,让我们觉得自己和这些动物依然有着某种联系和共通之处。然而,它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这个世上奋力抗争,拼命地活下去,扮演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角色。我们与动物语言不通,沟通几乎不可能,因此它们的一生我们很难彻底了解。这也实在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然而,只要我们知道外面还有荒野,知道这些动物存在于我们周围,即便它们十分遥远,非常陌生,只要它们能够活着,可以永远繁衍生息,那么我们就永远有关于它们的故事,有关于它们的想象,有一笔可以永远传给子孙后代的珍贵财富。第一场春雨落下来,不仅模糊了我们的窗玻璃,也濡湿了鸟儿栖息的枝头和走兽活动的领地。这样一个五光十色、生机盎然的地球,才是我们人类和野生动物永久的、共同的居所。

陈伯雨党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5: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