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嵌式阅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法)巴尔扎克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著朱永新主编姜哲编译的《欧也妮·葛朗台(嵌式阅读)》主体为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原著的选编与导读,具体通过“阅读引擎”、“阅读辅导”、“原著阅读”、“嵌记解读”等板块,使学生在把握老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的同时,深刻反思“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巨大力量,进而认识到拥有大量金钱的老葛朗台,实际上并没有成为金钱的主人,反而沦为受其奴役的“守财奴”。

内容推荐

金钱是什么?

谁是主人,谁是“奴隶”?

巴尔扎克著朱永新主编姜哲编译的《欧也妮·葛朗台(嵌式阅读)》是对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一《欧也妮.葛朗台》的选编与导读,具体通过“阅读引擎”“阅读辅导”“原著阅读”“嵌记解读”等板块,通过分析葛朗台这一“吝啬鬼”的形象,帮助学生反思“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巨大力量。

目录

阅读引擎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本书作者生活背景图解

本书人物图解

本书作者生平图解

本书故事图解

本书地标物语

阅读辅导

原著阅读

资产者的面目

巴黎的堂弟

外乡的爱情

吝啬鬼许的愿·情人起的誓

家庭的苦难

如此人生

结局

阅读体验

感悟作品

嵌记解读

阅读拓展

本书的阅读链接

本书的文化链接

嵌记链接

试读章节

《欧也妮·葛朗台》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巴尔扎克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不管是在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给予他特别优厚的恩惠。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便进了律师事务所,如他父母所愿,这份工作就是一个“铁饭碗”。但年轻志远的巴尔扎克不甘于这份平庸的工作。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辞去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开始专心写作。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里,巴尔扎克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活。迫于贫穷和饥饿,他为通俗小报写过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还开办过印刷厂。这些工作不但没有赢利,反而使巴尔扎克负债累累。这巨额债务像噩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他并未消沉,他在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 “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巴尔扎克在动荡的社会中磕磕绊绊地、艰难地生活着,但也就在这磕绊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他留下的巨著《人间喜剧》,就是19世纪法国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巴尔扎克在小说创作方面独具匠心,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常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在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影响至深。

巴尔扎克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欧也妮·葛朗台》是他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据说这部作品是他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中的产物。巴尔扎克自称此篇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的天赋。

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广泛地展现了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风俗画面,再一次体现了《人间喜剧》所要反映的主题。小说形象地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每一个金币都充塞着“污秽和鲜血”,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冷酷的“现金交易”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小说描写的守财奴葛朗台自私冷酷,为聚财而百般诱哄妻女,毫不考虑独生女儿欧也妮的幸福。欧也妮温柔善良,为了爱情而反抗父亲的苛刻控制,然而却被她所深爱着的堂弟夏尔无情抛弃,只因为夏尔要去攀附豪门姻亲……小说语言通俗有力,描写简单明了,人物性格鲜明,尤其是守财奴葛朗台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典型形象,与《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共称为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以下是这部作品的内容梗概:  在法国索缪城一所古老而荒凉的住宅里,住着城里最富有的葛朗台先生。他发家的故事可谓满城皆知。他本是个箍桶匠,1789年共和政府索缪标卖教会产业时,他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为妻,于是他把岳父给他的400路易往标卖监督官手里一送,买下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经过用心、狡猾的经营,葛朗台的葡萄园成为当地龙头。他擅于把握出售时机,极富市场洞察力,且会囤积居奇,出人不意,财富日益增加。后又做过市长,并继承了几笔遗产,于是成为城里最富有的人。

他以爱财吝啬出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爱好”而广受当地人的尊敬。他的生活相当简朴,餐桌上从来都是粗茶淡饭,但他的言谈举止却为当地人所效仿。他的家中只有妻子、女儿欧也妮和仆人娜侬。老葛朗台对待太太就像使唤奴隶一样,毫无感情可言,更无疼爱的表现。而仆人娜侬对葛朗台则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由于在她穷困至极的时候,葛朗台收留了她,雇用她做仆人,而且毫不嫌她丑陋,在娜侬心里,葛朗台是她一辈子都要感激的人。欧也妮是葛朗台家中唯一的孩子,葛朗台为表示对女儿的疼爱,每年她生日时都咬着牙送她一枚金币,因而她也有些私房钱。对于老葛朗台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占有别人的金币,然后珍藏在自己的地窖里。

P2-3

序言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在哪里?无疑,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那些最伟大的著作在哪里?在图书馆里,在我们家的书架上。

但是,如果没有阅读,这些著作就是一堆废纸。书籍的生命是通过阅读唤醒的。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也是通过阅读,才能“嵌入”我们的心灵。

成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品位、阅读能力,与我们从小开始的阅读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曾经说过,儿童的秘密还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认识。儿童时期的阅读,对人的精神成长,乃至对于整个人生的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他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所体验、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从生活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建设属于他们的世界。开创属于他们的人生。.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谈及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时曾经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另一位著名作家格林也说: “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中看到漫长的旅程或者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都会影响到未来。我想这正是书令人激昂兴奋的原因。从人生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所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可惜的是,我们许多父母和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我一直认为,根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第四种孩子是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与学业从不矛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两套大纲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现在很多父母和老师只盯着分数,其实是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方面,成长绝对不仅看分数,阅读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另一方面,阅读只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取得更好的分数。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单纯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自由飞翔。

这正是现代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新课标必读名著“嵌入”式阅读丛书的价值。

首先,邀请优秀译者进行经典重译,让经典名著以不同的风貌呈现。虽然目前不少国外经典名著已经有不少好的名家名译本问世,但其中不少版本翻译的时间比较久远,语言表达的方式与习惯与当下有一定的距离。这套书尝试着邀请一些优秀的译者进行经典重译工作,本身值得探索。同时,新课标书目中许多是公版书,在各个出版社竞相出版的过程中,出现了鱼目混珠、粗制滥造的乱象。所以,应该鼓励负责任的出版社,用心地出版一些高品质的经典著作新译本。

其次,导读编写有创意有特色。每本书分为五个大的板块:用“阅读引擎”介绍每本书的文学地位、历史影响、作者的生活背景、书中人物图解、故事图解、地标物语等;用“阅读辅导”引导读者对全书进行深入的解析与欣赏;用“原著阅读”在原书的精彩片段与教材文字边上做了嵌人式的批注;用“阅读体验”从语言品位、情感体验、角色体验、人生思考等方面感悟作品,以及读后感;用“阅读拓展”介绍相关图书、影像与文化链接等。作为图书的向导,这些设计显得细致入微、别出心裁。虽然学术界对是否需要把原著这样“嚼烂”了喂给孩子有不同的争论,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阅读“拐杖”的读者,无疑是有益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对每本书一一细读。就已经翻阅的部分书稿来说,还是让人欣慰的。感谢现代出版社和各位专家的辛勤劳作,为孩子们奉献了这样一套有品质的经典名著导读本。希望面世以后,能够在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更希望这套丛书,能够让那些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嵌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精彩人生的动力之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