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吴晗晚年历史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晗晚年发表的杂文,话题丰富,内容充实,观点独到,能给读者带来许多历史的趣味和人生的启迪。

“劳动”这一个词原意是指的体育运动,现代语“劳助”一词的语源是日本语。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平民百姓没有功名的,是既没有学名,也没有官名的。什么称呼呢?用行辈或者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符号。

吴晗著的《吴晗晚年历史随笔》选取作者晚年时期关于历史的经典杂文,汇集成册,一来帮助读者丰富历史知识,二来通过传递吴晗先生“古为今用”的思想,给读者有益的指导。

内容推荐

吴晗著的《吴晗晚年历史随笔》汇编了吴晗晚年时期的优秀历史作品,选文精细,内容丰富深刻,话题多种多样。不仅呈现了吴晗晚年的历史观点,也沉淀了吴晗丰富的历史学识的精华。全书共48篇选文,内容涵盖政治、军事、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表现出吴晗对于历史的深刻沉思和对于国家与民族将来命运的思考及期望。当代人应当有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自觉了解历史常识的意识,传承和思考优秀历史学家的兢兢业业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观点。透过本书,读者可以从历史一斑,侧面一觑当时的历史面貌。

目录

郑国的商人

劳动

论赤壁之战里的鲁肃

论赤壁之战里的周瑜、诸葛亮、张昭

诈降和质子

元代的民间海外贸易

古代的斗将

斗将的武艺

宋元以来老百姓的称呼

唐顺之论明代刻书

谈曹操

明代的火器

阵图和宋辽战争

古代的农书——《齐民要术》

刺配

度牒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木棉的广泛种植和传入朝鲜

《农桑辑要》

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

谈烟草

古人读书不易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

谈武则天

况钟和周忱

卧薪尝胆的故事

冼夫人

献身于祖国地理调查研究工作的徐霞客

杰出的学者玄奘

古人的业余学习

夫人城

史学家万斯同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隋末农民领袖窦建德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

捻与捻军笔记

从幞头说起

爱国学者顾炎武

戚继光练兵

反对“花法”

《敕勒歌》歌唱者家族的命运

古人的坐、跪、拜

文天祥的骨气

赵括和马谡

论夷陵之战

试读章节

郑国的商人

春秋时代,郑国的商人最活跃。《左传》里曾有记载。最有名的,是“弦高犒师”的故事。秦兵偷袭郑国,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商人弦高到周去做生意,路上碰到敌兵,弦高急中生智,用十二条牛劳军。秦军以为郑国有备,只好灭滑而还(僖公三十三年)。其次,是晋国荀罃被楚国俘虏,郑国的贾人打算把他夹带在贩运的棉衣中偷运出境。准备好了,楚国却释放荀罃回国。后来,郑贾人到晋国做买卖,荀罃很感激他,十分款待。郑贾人过意不去,转到齐国做买卖去了(成公三年)。

从这两个故事看来,郑国商人北到周,南到楚,西到晋,东到齐,不但到处做生意,看来气派还很大,一个假冒他的国家慰劳敌军,一个帮助晋国将领逃亡,都不是做小买卖的人所能干的。

还有,商人这一行业似乎还被社会所尊重,有人取作名字。齐国一个贵族就名叫商人(文公三年)。至少地位在皂隶之上,排列的顺序是庶人、工、商、皂隶、牧、圉(襄公十四年)。当然,排列的地位在庶人、工之下,看来贵族是不屑于干这一行的。他们在社会上起互通有无的作用,所以有“同恶相求,如市贾焉”的话(昭公十三年,韩宣子语)。

为什么郑国的商人最活跃呢?

第一是郑国的地理位置适中。郑国位于济、洛、河、颍四水之间,以今河南新郑为首邑,水陆交通便利,为南北必经的要道。郑的商人如前所说,足迹遍及齐、周、楚、晋。虽然在军事、政治上郑介于齐、秦、晋、楚几大国之间,齐楚、晋楚争霸,都要先打郑国,长期间两面挨打,是霸国必争之地,但在经济上却大占便宜;郑的商人转运各国商品,在当时国际上很吃得开,郑国也得到好处。

第二是人的因素。这就牵涉到商人这一名词的由来了。《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了一段极有意义的故事:

晋国韩起(宣子)到郑国聘问。他有一个玉环,另外相同的一个在郑国商人手上。想拼齐一对,和郑的国君商量。郑国执政子产不答应,说:“这不是官府的东西,情况不了解。”

韩起只好向商人去买,已经成交了。商人说:“还得告诉一下政府。”

韩起再和子产商量。子产说:“从前我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来的。肩并肩地劳作,斩除蓬蒿黎藿,共同开发这个地方,建立城市,共处得很好。还立了盟誓,世代相守,一直到今天。誓约说:‘你不要造反,我也不强买,也不取讨和抢劫你的东西。你发了财,有利市宝贿,我也不干预。’现在你是为友好来访问的,可是却要敝邑强夺商人的货物,这不是明教我们破坏盟誓吗?怕不大好。我想,你得了环,却失了诸侯,一定不干。”

第三是商品生产的发达。看来,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已经突破了地区性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情况了。只有在商品生产超过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才会有大规模的地区间的广泛交换的可能。从《左传》的记载看,虽然只提到郑、晋、齐、周、楚之间的商品交换,但是,事实上绝不只这些地区,是可以想见的。虽然只提到郑国商人的多地区的商品交换,但是,也可以肯定,别国的商人,也是在同样情况下,在进行多地区间的商品交换的。

这几个故事说明:第一,郑的商人是和郑的开国国君一起从周来的,共同开发了郑国。第二,郑国国君和商人订了盟誓,内容是商人保证不造反,支持郑君,郑国呢,保护商业,一条条规定了明确保护办法。由此可见,除了农业以外,郑国从开国以来,就一直依靠商人,发展商业,取得国内和国际商品交换的利益,也可以看出,在春秋时代,虽然郑国所受战争的祸害最多、最大、最久,却终能勉强站住,一直到三家分晋以后,才为韩所灭的道理。第三,春秋时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虽然长期以来各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但是并没有完全妨碍各国间商人的商品交换活动。从这些情况中,也可看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原载《人民日报》,1959年1月9日)(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3: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