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独孤伽罗(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峻菁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父亲独孤信忠于北周王室却被捏造罪名处死,独孤家被满门流放,女儿独孤伽罗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与真心,嫁入新崛起的权门杨家,利用北周武帝宇文邕与堂兄宇文护的矛盾,清除了杀父仇人宇文护,将女儿杨丽华嫁为太子妃。后来得天下的杨坚登基为大隋皇帝,平南陈,统天下,但他龙椅的背影里永远站着那个博学多才的妻子……。

《独孤伽罗(上下)》由陈峻菁著。

内容推荐

西魏时期,在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雨和战乱摧残的长安城中,宇文泰意欲取代元氏称帝,却因忌惮独孤信的军功和人望,对独孤信处处算计制约。

独孤信聪慧貌美的小女儿独孤伽罗,与家将之子高颎青梅竹马。而出身低微的高颎,却一心出人头地,在功名的诱惑面前,放弃了与伽罗的爱情。心灰意冷的伽罗,接受了大将军之子杨坚的提亲。独孤信在宇文家的迫害下自尽身亡,杨坚不顾独孤家家道中落,毅然娶伽罗为妻。

收敛锋芒的伽罗,能否实现自己的誓言,杀尽宇文家后人,以报独孤家的血海深仇?

心思深沉、见解卓越的伽罗,能否辅佐相貌奇伟的杨坚夺得天下、成就帝王伟业?

当身处争权夺势的利益漩涡中,杨家、高家、独孤家、宇文家的后人们,还能否在和乐美满的环境中成长,是否也会如他们的父辈一般,勾心斗角、手足相残?

原本只渴望相夫教子、安稳度日的伽罗,在经历了跌宕坎坷的一生后,能否看清自己的真心,在杨坚与高颎二人之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

《独孤伽罗(上下)》由陈峻菁著。

目录

上册

 前言 输给仇恨

 第一章 长安秋阅武

 第二章 左右夫人

 第三章 牵屯山遇刺

 第四章 宇文泰之死

 第五章 普六茹坚

 第六章 独孤信之死

 第七章 太子妃

 第八章 伐齐选将

 第九章 诛宇文护

 第十章 千金公主

 第十一章 骑兽之势

下册

 第十二章 夺位极辉殿

 第十三章 二圣临朝

 第十四章 栗园春色

 第十五章 晋王杨广

 第十六章 平陈之战

 第十七章 五子初长成

 第十八章 尉迟绿萼

 第十九章 五十大寿

 第二十章 庶人村

 第二十一章 仁寿宫藏娇

 第二十二章 同归泰陵

尾声 千古太陵

试读章节

放眼世间,此际已无人能与长安城里蓝眼白肤多须的匈奴儿宇文泰争锋。这扫荡东南、一统九州天下的不世霸业,除了他,还有谁堪成就?

宇文护刻好的楼阁牌匾上,“大业楼”三个闪耀生辉的金字,完全合上了此情此景中宇文泰的心境。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儿,只比他小六岁,是宇文泰大哥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在军中效力,十二岁时父亲战亡,成为孤儿,流落在东魏洛阳,后来他打听到宇文泰已盘踞关中,便想方设法投奔了长安城的叔父。

宇文护长相平平,身材矮胖,面相忠厚,看起来脾气温良却粗中有细,办事极为得力。

他对这个叔叔一向忠心耿耿,宇文泰的儿子们都在年幼,所以家中内政外务,都委托了宇文护打理。

得宇文泰倚重,宇文护这两年在军中一路受提拔重用,才三十五岁,已封了中山公、骠骑大将军,与宇文泰情同父子。

“统万突,陀罗尼。祢罗突,毗贺突,你们四个都过来。”宇文泰心情大好,招呼着自己的几个儿子。

宇文泰膝下已有子女十几个,但除了长子宇文毓,其他都是幼儿,七子宇文招、八子宇文俭还在母亲怀抱中喝奶。

统万突是他的长子宇文毓,是他的发妻姚夫人所生,今年十四岁,新封为宁都郡公。宇文毓表面温文尔雅,风度极佳,很少与人争执,但内里心细如发,读书颇多,敏慧过人,也有武干,宇文泰觉得他心性气度颇有父风,平常也以世子相待,准备再过两年便放他出去当刺史,任一方重镇。

陀罗尼是宇文泰的三子宇文觉,今年六岁,宇文泰次子宇文震早天,所以三子宇文觉的排序仅次于长子宇文毓。

虽然年纪尚幼。但由于宇文觉生母是原来的北魏冯翊公主,宇文泰平日也对此子宠爱万分,娇生惯养,栽培得这孩子心高气傲,性子急躁易怒,好在阖府里上下都肯奉承讨好他,所以看起来也还乖巧。

祢罗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今年五岁,毗贺突是第五子宇文宪,今年四岁,二人的生母分别是宇文泰的两个鲜卑妾室。这两个孩子年纪尚幼。但长得比常儿高大强壮,性格坚忍,活泼好动,也颇为聪明好学。

宇文泰每每望着自己的这群儿子,便不由得喜上眉梢。

不要说高欢这辈子打不过他,就算他俩的相持战不能在这辈子结束,高欢的儿子们也决不是宇文泰儿子们的对手。

高欢的儿子,不是狂躁易怒,便是心性狡诈嗜杀,虽有才干,却不能成大事。就像高欢一样,硬碰硬地两军对垒,宇文泰只能自认下风,可是他宇文泰最过人的并不是武勇,而是心术。  只是,宇文泰的这些孩儿实在太年幼了,比不了高欢的儿子高澄、高洋、高湛等人已经长大成人,能带兵打仗。

宇文泰疼爱地拥着自己的几个幼子,居高临下地指点着长安城内星罗棋布的宫室与府第。

这座汉高祖刘邦营建的都城,经过七百多年的风雨和战乱摧残,已变成一个灰败肮脏、到处是残垣断壁的破旧城池。

从前的皇家猎场上林苑,变成了野草离离、遍布荒坟的杂树林。旧曰汉武帝训练水军的昆明池淤塞发臭,漂满了水草菰萍,水色如墨,连带着整座长安的臭水无处排放,在九街九衢间到处横流,无论晴明雨雪,京城的街道上总散发着一股恶臭味,令人作呕。

即使如此,宇文泰也不打算重修长安。

他在长安城住了十四年,从来都没有久居之念。

P4-5

序言

年轻时,读到《尼克松自传》里说:“切记,有人可能会恨你,但除非你也恨他们。否则他们是不会贏的。恨只能毀了自己。当你开始恨,你就输了。”感到十分不解。

善善恶恶、快意恩仇,那才是年轻人理解的人生和人性,所以读金庸、梁羽生,会有种畅意所如的痛快感,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是孔子也认可的道德法则。难道受人憎恨陷害,还要沉寂地隐忍并忘却?不,那不是宽恕,是懦弱。

以践踏报复嫉恨,以伤害还击破坏,以感激回报恩德,以馈赠回应付出,有时候,甚至我们这种简单的社会行为方式已经超越了生活本身,让我们感觉到,这也是对公序良俗的守护、对普世价值的坚持,在执行天意,在推行纲常伦理。

正如基督山伯爵在充分准备多年、复仇前夕发出的宣言:“我已经借天主之手报答了恩人;现在复仇之神授我以他的权力,命我去惩罚仇人!”他认定自己执行着神之意志,以上帝之手在复仇,在告诉世人,至真至善至美永远闪耀于人性,谁试图以欺诈取胜、损人获利,必遭报应。

而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多,才明白了,为什么曾经也是性情中人的尼克松在暮年时会有此感悟。

基督山伯爵,他曾是那样一个健壮开朗、优秀出众、对爱情、对亲情、对友情充满期待的青年,年轻的唐太斯不会恨,只会爱,只看得见世上的美好与明亮。

可他却因为优秀与幸运,不自觉地成了众矢之的,被人陷害入狱十四年,夺妻之仇、杀父之恨,令他坠落在仇恨的深渊里爬不出来,他将自己的一生用于了复仇,却忘记了,生命对每个人都分配了额度,他的整个后半场人生,都在为自己前半场的失去而感伤悲悼,所以他的一生也就成了一场彻底的失去,石铸刀刻、永不铭灭的仇恨,将他铸成了复仇之神,只有仇人的死亡和失败能带给他快意。

其他任何得到,任何收获,都补偿不了他的痛苦、代谢不掉他的冤屈与仇恨,浸泡在仇恨里的心,再怎么张望,也只看得到黑暗,碰不见光明,学会了权谋。便放弃了自己原本坚持并相信过的真诚坦荡。

所以基督山伯爵失去了爱人也失去了爱情,失去了一父亲也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相信也失去了本可以东山再起的人生,他在仇恨里坚持得太长久,终于把自己雕刻成了一尊手执法杖与长剑的命运之神,公开审判着义与不义。

他不但毁了仇人,还要毁掉仇人的亲人、爱人,毀掉仇人的财富、家庭、亲情与荣誉,他夺走了仇人们的一切,却不夺走他们的生命,要眼看着他们因痛苦、因不义之举的最终失败和招灾惹祸而羞惭悔恨、痛苦失意、万念俱灰。

他还原了古老的道德法则,将法律之光照不到的角落公示天下,正义昭昭,虽然来迟,终必不爽。  黑与白,爱与恨,陷害与报复,在基督山伯爵的复仇世界里,一切起初很简单。而人性从来不是这么简单,连他深爱的梅尔塞苔丝,最后也在心底建起了两座坟墓,一座是初恋唐太斯的,另一座属于她的丈夫、唐太斯的仇人费尔南。

基督山伯爵并没有任何道德污点,他的计谋与报复也是基于年轻时曾被惨痛地陷害,他的狡猾和狠毒,更是基于已经提前对仇人们进行了罪行认定。

所以他自认会像命运一样冷酷无情,他自认以毕生之力对不义者进行复仇,是在代土帝进行审判。而最终,基督山伯爵对人生只有这样的感受:“人的天性生来不适宜欢乐,只会紧紧地抱住痛苦。”

而独孤伽罗,也是这样一个女人,一个毕生轰轰烈烈致力于家国之恨、将自己沉浸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的复仇女神。

独孤伽罗在杨坚夺位前夕,给犹豫不决的杨坚写去这样一封信:“骑兽之势,必不得下。”要身为顾命大臣的杨坚务必从自己女儿杨丽华手中夺取皇位,夺位之前,杨坚一举杀了北周太祖宇文泰剩下的五个儿子,后来更将宇文泰的孙子们也斩草除根,夺位之后,杨坚下诏追悼独孤伽罗的父亲、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称他“风宇高旷,独秀生人,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谟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世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

“功高弗赏”、“咸以凶终”,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是一位外表潇洒不羁、内心坚执于信念道义的出众人物。从《北史》、《周书》的零章断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独孤信不但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开国功臣,为北周立下不少开疆拓土的战功,而且,由于独孤信家世清贵、名声显隆。比宇文泰更受拥戴。如果不是宇文泰玩弄权术,像刘备一样以“兄弟之义”困住独孤信,单纯以兵力和声望而言,独孤信显然更有实力称帝。正因为他势力大、名位高,宇文泰与宇文护叔侄才对独孤信猜忌万分,最终架空他的兵权,逼其自杀。

人格高贵的独孤信,因坚信正直与信义,不但被宇文泰利用了一生,还被陷害而死,他的爱女独孤伽罗,从小就怀抱着复仇的决心,一步步走近皇位,最终在独孤信死后第十五个年头,她夺位成功、改朝换代、报仇雪恨.以天子的诏书来对宇文泰、对北周王朝进行了一场公开审判:不义者,必遭报应;欺诈者,终被鞭尸。

可是,独孤伽罗没有想到,跟随复仇而来的家族命运,会那么惨淡。

并不是复仇本身有错,复仇有时候甚至是一种自我成长、自我完成的极大内力,而是恨意会让人失败,败去时光,败去对美对光明对温暖的认知,败去曾经纯洁美好的形象,最终损毀了曾经正直高尚的人格。  如果敌人够强大,对他的报复,是超越与碾压式的胜利。

如果敌人太普通,对他的报复,是彻底忘却,没有什么事比与一个不配的对手较劲更能拉低个人水准了。

可是。不应该恨,一旦开始恨,输掉的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心灵中的阳光、眼神里的温暖,输掉了自己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形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优秀,本来就意味着承担辛劳与遭人嫉恨。懂得设防是一种智慧,轻信是一种不智,而仇恨是另一种不智,倘若用仇恨来报复自己轻信得到的痛苦。只是用一种不智来延续另一种不智。

怀抱信义,总会遭遇欺诈,善良会被利用。相信正直坦荡,总会碰到取巧者,成就被人窃取。欺世盗名者甚至短时间内会享尽荣耀、出尽风头,但即使如此。也要学会成长、学会宽恕,学会用自己的拼搏进取来碾碎欺诈者、取巧者的梦想,学会懂得这世界上的一切规则背后也另有一套阴暗的潜规则,学会在看过阴暗之后,还能相信光明。

看透世事不说破,这才叫境界。

所以,在一生为父复仇的最终,独孤伽罗表面赢得漂亮,她赢得了一个王朝,赢得了南北统一的大业,杀尽了所有宇文泰的血脉后代。快意恩仇、留名千古,最终却输掉了生命中的很多美好:夫妻情意、母子挚情、家庭和乐。

儿子的身上必然映证母亲的人格力量,而独孤伽罗又是如此强势的一个母亲,她终生复仇、玩弄权谋的背影,早巳镌刻于英武出众的五个儿子眼中,以身垂范的结果,是这五个儿子无不深通权术、阴险狡诈、阳奉阴违、表里不一,为了皇嗣之位,五个儿子互相陷害攻击,最后全都下场凄凉,个个惨遭横死,甚至连累到她的孙子们也身世孤苦、被废被杀。

从杨坚和独孤伽罗给太子杨勇、秦王杨俊、蜀王杨秀这几个皇子下过的诏书里,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的责备,很多大义凛然的质问,被称为“圣人可汗”的父亲、被称为“圣上”的母亲,他们后半生的谆谆告诫,却不能被五个儿子听取,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达到他们向往的那个至高至圣、仁慈信义的境界。

史学家评论:“杨坚欺人孤儿寡妇而得天下。”当然,在独孤伽罗那里,她已经提前认定了宇文泰的罪孽,因此可以不择手段报复,因此可以以“骑兽难下”之势、不顾父女亲情、臣子忠义,以外戚身份篡夺权位。她在确定自己为父复仇的正义性前提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欺得坦荡、夺得率性。

而皇子们却只学到了她的隐忍、窥伺与权术,没有学到母亲心底的慈悲和对亲情、对正义的信仰,最终,独孤伽罗只言传身教了恨与欺诈,却没有展现出爱与忠诚信义。

朗达.拜恩在《爱的力量》中说过:“爱的力量没有对立面,生命中除了爱之外,没有其他力量,你在这世上看见的所有负面事物,都是缺乏爱的表现。”

即使是复仇,本质上展现与传递的也应该是爱,而不是恨,所以最终,基督山伯爵懂得了宽恕,懂得了放下,追随新的爱人去了无人知晓的远方,重新开始人生。

而独孤伽罗,她却怀着自己永不熄灭的怨念,寂寂而终,留下身后五子相攻、江山染血,放不过别人,有时也是放不过自己。

她在太年轻的时候就学会了恨,所以对恨的修习太深,对爱的练习太浅,并不曾懂得,教子的智慧,在于言爱;复仇的智慧,在于不恨;信义的智慧,在于有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