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明山上鸟瞰
站在家乡的四明山上,鸟瞰,广袤的大地上江河、湖泊,何处不在。隐藏在丛林之中的四明湖、东钱湖……“高峡出平湖”的皎口、白溪、亭下水库……环绕城区的月湖、日湖、甬江、奉化江、姚江……还有中国渔资源最丰富、鱼质超群的广阔东海……正是由于水的日积月累,才在丛林里、田野上形成了湖泊、江河和海洋。当它们仰望苍穹的时候,仿佛是一双双守望丛林和大地之眼。古人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让多少忙碌奔波的人停留驻足,沉静下来,任思绪飘飞,奔流成河。
宁波,作为江南的水乡,纵横交错的河流,潺潺轻盈的山泉,还有星罗密布的湖泊,滋润着温暖祥和的家园。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大自然孕育了水,水孕育了生命。宁波的水与世无争,在静谧之处获得永恒的平淡与安宁。有多仁厚的心,就会有多辽阔的疆界与河流。宁波人用仁者之心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守护着这片栖息着源源生命的纯净自然。
水,走在大地上,孕育着生命,有丰收的风景;水,走在城市里有钢筋水泥与建筑外的抒情;水,走在城市生命的内核,时而温驯,时而躁动,它是我生命最深处的原风景。水是万物之本源,也是文明之求索。在中国,有水的地方就有绿洲就会有生命。然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曾经有多少个绿洲文化从鼎盛到消亡,有多少莹洁宁静转变成苍茫绝域。如举世闻名的楼兰,尼雅,还有我们宁波的广德湖……随着河水的断流,千年的文明与古城、古湖一起被掩埋在漫漫黄沙和杂草丛生之下,干涸了芸芸众生诗意的梦想。
水是生命的命脉,是城市与乡村生态系统的核心。水有雪山之巅的倩影,是滴石坚韧里的柔美。它逶迤似蛇,缠绕在我们祖祖辈辈贫瘠的土地里;它柔软轻盈,似缥缈如烟的大地轻歌。水是柔弱的,也是坚韧的,水是大自然最灵动的生命。它是叶脉上接受阳光的天使,鲜活自然;它是七彩虹里升华出来的精灵,色彩斑斓;它是李白笔下飞泻而下的瀑布,有“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它是潮起潮落时挥舞的最高智者,省视着苍茫里的一切。它有历史的沧桑,有柔韧,有刚柔母性的婉转;它日夜奔流,导引着大自然的柔美与坚强。
我喜欢家乡的水,它一直流淌在家乡的怀抱,汩汩浇灌着家乡的土地,那潺潺流动的柔声,是一种古朴的纯情,很纯净,温馨生动,把一个个夜的美,悄然翔起。与水和谐,那里有我年少时心灵流连的徘徊,那里有我双足戏水时的愉悦,也有我温暖而惆怅的梦幻。那汩汩地流淌声打出家乡人心底最美的心跳,那么纯朴,那么自然,那么可爱。家乡的水,在有节奏地响着,每一秒都是家乡人的智慧与水的和谐。然而,现实却让人不能再沉醉于昔日人水共美的“幻境”,一个个人类亲手“缔造”的数字,让人不得不警醒,甚至恐惧:“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球水资源6%,人均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在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到110个。全国范围内浅层地下水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某些地区从其饮用的江水中测出408种污染物。北方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许多重雾江河湖泊污染严重……”
P3-4
我这半辈子的乡恋(代序)
浙东鄞西四明山麓龙观乡,是生我养我半辈子、甜酸苦辣,工作三十余载的家乡。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是个被大山包裹着的山区小乡。境内不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五龙潭、省级森林公园——中坡山,而且有誉为“中国桂花之乡”的万亩桂花观光园及宁波市命名为“十大文化古道”的大松湾等10条古道,全长60公里。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35年的足遍大山,积淀了我对这个山乡和亲人的悠悠情思、深深眷恋。
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我感悟《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富有原生态魅力,让人难舍难忘;我抒情《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四季瓜果飘香,让人感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我亲情和怀念《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和永远铭记的逝者……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浓浓的乡情和悠悠民风;这里,没有“同唱一首歌”的高楼大厦,只有文化古韵浓厚、风格各异的新农居。因此,我的家乡,是一首动听的歌,是一幅美丽的画;我的家和家人,记载着一个山乡流逝的岁月,展现着当今山乡民众生活的幸福和安康!
站在四明山上鸟瞰,家乡可谓是个水的世界。江河、湖泊,何处不在。如隐藏在丛林之中的四明湖、东钱湖……“高峡出平湖”的皎口、白溪、亭下水库……环绕城区的月湖、日湖、甬江、奉化江、姚江……还有中国渔资源最丰富、鱼质超群的广阔东海……当它们仰望苍穹的时候,仿佛是一双双守望丛林和大地之眼,而这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让多少忙碌奔波的人们停留驻足,沉静下来,任思绪飘飞,奔流成河。纵横交错的山脉,潺潺轻盈的山泉,还有星罗密布的瀑布,滋润着温暖祥和的家园。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静谧之处获得永恒的平淡与安宁,用仁者之心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守护着这片栖息着源源生命的纯净自然。
五龙潭,近十几年来崛起的一颗旅游景区新星。那里,不仅是浙东龙文化发祥地,龙文化内涵深厚,而且四季一步一个景:阳春三月,绿色浓郁,繁花似锦;炎炎夏日,绿树成荫,瀑布轰鸣;秋风微微,果实累累,满山香飘;冬雪飞舞,银白泛绿,成为画家笔下的泼墨之作……
漫步中坡山,悠长峡谷绵延几十里,不仅四季移步换景,而且龙潭飞瀑、溪流、洞穴……传说、典故、出处有板有眼。山风吹过,树影婆娑,舞姿翩翩,古树群寂寥幽深。肉质鲜嫩,味美可口溪中的油鱼、色花鱼、溪鳗、甲鱼等,让人馋涎欲滴。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云豹、穿山甲、河麂、豹猫、豪猪、花面狸、小灵猫、野猪等兽类;东方白鹤、红嘴蓝雀、红头长尾雀、灰胸竹鸡、黑枕黄鹂、画眉、金翅雀、云雀、红嘴角相思鸟、黑背燕尾等鸟类;红点锦蛇、蝮蛇、眼镜蛇、五步蛇、赤链蛇、石龙子、乌龟、鳖、蹼趾壁虎、宁波滑蜥等爬行类;日本林蛙、花臭蛙、华南湍蛙、大树蛙、沼蛙、中华大蟾蜍、金钱蛙、虎纹蛙等两栖类动物,让人望而生畏。
这里,群山簇拥,绿水环抱溪涧。水,是中坡山被赋予独特的个性。它们从深山峡谷走来,奔流直下悬崖,银浪倾泻,气势磅礴。林,在中坡山被转化成一个广泛而多姿多彩的概念。其形态嶙峋,隙罅相间,白浪激荡,从石间穿插,乍分乍合,水石相依,蔚然成趣。洞,是中坡山的又一大特色。大自然通过几亿万年地壳运动形成的奇特洞景,像进人幻境一般,一幅幅奇形怪状的立体图案,各色各样熔岩形状如舞台上的帷幔,寺庙中的神台佛龛,雨后的春笋,连串的璎珞,惟妙惟肖,剔透玲珑,古朴幽雅,景致可趣,令人目不暇接……
伫立在村落、田野、山坡的牌楼、牌坊,是家乡龙观的历史文化记忆。这里有建造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距今已有440多年历史的“四明山”坊,清嘉庆十年(1805年)建造的“双节坊”,清道光六年(1826年)建造的“节孝亭”,清嘉庆七年(1802年)的“元吉在上”摩崖石刻;距今800多年历史的楼钥墓及南宋石刻;始建于南宋末年(1279年)距今已有730多年历史的灵威庙,还有具有红色革命记忆的“李敏烈士活动旧居”和“四明修枪所”等。
龙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乡。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置句章县后,这里人类大量繁衍生息,古道便成了龙观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这里,不仅有宁波市命名“十大文化古道”的大松湾,而且还有鹁鸪岭、蚂蟥岭、阳堂等全长50公里的九条古道。这些文化古道,无不记载着龙观历史文化的底蕴和人间沧桑。
历史的变迁给家乡也带来了无限机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起,龙观人民通过勤劳的双手硬生生地刨出了“千年出山路”,圆了山民千年“出山梦”,从而也打开了致富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龙观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成为了造化一方钟灵毓秀之地。境内声名远播的清新五龙潭、森林中坡山,香飘桂花村,别具一格的“美丽乡居”……成为了人们休闲、健身,感知龙文化、感受大自然的好去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乡,先后获得了“中国桂花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全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先进集体”“浙江省旅游强乡”“浙江省体育示范乡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浙江省卫生乡”等诸多荣誉称号。可以这样说,龙观这个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仅10个行政村、1个社区、1.2万常住人口、0.3万外来流动人口,一个在电子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不点,现今,在鄞州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全国崭露头角,声名远播。
家乡龙观,是个诗情画意的山乡。错落有致的马路,像一条条灰白色的绸缎,在这片土地上潇洒地编织着最绚丽的舞蹈;郁郁葱葱的树木,好比鳞次栉比的守护者,用闪烁着坚毅的目光,直直地眺望着地平线上第一缕洒在这片土地上的阳光;泼墨似的青山,如大自然调色板上最浓重的那一笔色彩,深深地镶嵌在山乡的四周,以巍峨、不屈的眼神,征服每一个乡人;染色般的绿水,安静地徘徊在深山脚下,蜿蜒曲折地,却又不顾一切地,驶向希冀的远方。
文人的笔墨挥写不尽这份独属于山乡的壮美,骚客的纸砚留不住这场独属于山乡的舞会。我相信龙观是一个安静的江南女子,有着眉问淡淡的哀愁,有着指间残留的墨香。她会将菊花醉成酒,她会将诗意缀成舞;她可以文静,可以坚韧,柔中带刚的本性;她不会屈服于现状和挫折,会义无反顾地奔向最美的地平线上。
春夏秋冬的原野,有鸟鸣,有果香;有花飞,有瀑隆;有叶红,有蝶舞;早晨的雾,午后的阳光,满天花蕾绽放的心扉,踩着这片深厚悠远的大地,埋下我深深的爱。
家是生命的驿站,漂泊的归所;家是亲情的纽带,温暖的所在;家是心灵的港湾,力量的源泉。家是一轮太阳,家人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温暖的阳光。无论我身在何方,心永远朝着家的方向,那里有给予我生命的父母,有陪我一路走来的兄弟姐妹,有相濡以沫的爱人,有活泼可爱的孩子……因此,家是我心里永远最柔软,最甜蜜的地方。
家是最美的风景,无论奔波在哪里,都是我疲倦时的栖息地、心灵的伊甸园。每当我伤心时,最先想到的便是家,那是我心灵得到抚慰的地方。每当幸福时,我依然会想到家,那是我承载欢乐的天空。家,就是历尽艰辛之后,让心灵停靠的港湾,让疲惫的身躯得到休养,让千疮百孔的心灵得到修复。有一个家是多么重要,在我困难的时候能够给我最真的帮助,让人觉得有一种依靠,即使前路崎岖,但仍有继续前行的动力。
家是我心中的一片绿洲,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浮躁,没有莺歌燕舞的妖娆,只有温情,只有安宁,只有最真的陪伴。家是我最牵挂的地方,家是我爱心的归宿,家是我魂牵梦萦的爱巢!穿过四季,历经风雨,踏过落寞,走过繁华,无论我的双脚踏在哪一片土地,心里总能听到家的声声召唤。
家是我一生向往的地方。因为有家,所以才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因为有家,所以才让我全身洋溢着温暖,充满着幸福!有家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对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对亲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眷恋,对驾鹤仙逝的长辈永远怀念、铭记在心……
陈建国所著的《我的家乡我的家》是一部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家乡的风景和悠悠家乡情,作者从家乡的村庄自然风光慢慢将读者带入他的内心对家乡的回忆与眷恋中,触景生情,让读者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浓浓的家乡情结。尤其是第二部分,作者以细腻的文字和浓烈的情感真实记录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让人读了就有想去一游的冲动。
陈建国所著的《我的家乡我的家》是一部散文集。
作者热爱《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他感悟《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富有原生态魅力,让人难舍难忘;他抒情《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四季瓜果飘香,让人感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他亲情和怀念《我的家乡我的家》,是因为这里有他的亲人和永远铭记的逝者……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浓浓的乡情和悠悠民风;这里,没有“同唱一首歌”的高楼大厦,只有文化古韵浓厚、风格各异的新农居。因此,我的家乡,是一首动听的歌,是一幅美丽的画;我的家和家人,记载着一个山乡流逝的岁月,展现着当今山乡民众生活的幸福和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