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是一种不受思维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的表情,比语言更真实、更准确,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密码。只要看懂微表情,就没有搞不定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白帆所著的《微表情心理学》教你察人识人,练就一双看穿人心的“火眼金睛”,让你灵活运用微表情的相关知识,通过姿态看个人素养、通过衣着打扮知个人品位、通过谈吐推断个人修养……从细微处揭秘隐藏的心理密码,修炼处理人际关系的好本领!可读心,可攻心。生动有趣,没有废话,句句实用,让你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欲望。大量生活测试案例及刑事案例,为你详解细微的表情与动作,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你的上司说很器重你,如何知道他是真的要栽培你,还是只是逢场作戏?
作为公司的招聘官,你如何判断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应聘者所说的话是否真实?
你和恋人交往许久,如何不着痕迹地了解对方是不是也对感情认真投入?
结识新朋友的时候,如何利用短短的几分钟迅速找到对方的喜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不用绞尽脑汁!看过这本白帆所著的《微表情心理学》,你就能辨识出身边人最细微的本能反应,从而顺利获取掌握对方的王牌,最终成为人际博弈中的大赢家。
第一章 微表情,读心识人的点睛之笔
视觉型,听觉型,还是触觉型
眼珠习惯朝右转动的人富有攻击性
32段无声视频
摸袖口,表示对方心里开始动摇
手在耳边打转的人有暗示
小舌头,大秘密
拉拽衣领的人可能在撒谎
记得多看对方一眼
不能倒叙事件,就是在撒谎
他在对我撒谎吗
第二章 相由心生——脸部扫描能告诉我们什么
表情,思维的画板
眉毛变化也能看人心
通过眉型判断性格
用眼神来诠释情感
眨眼频繁是撒谎的征兆
从眼皮形状解读你的爱情
鼻子如何表达情绪
看鼻子,知财运
嘴部动作暴露心绪
有时候,笑不一定代表开心
突出下巴,反抗的信号
第三章 手足连心——肢体动作最能表达心声
双手相合,透露真实想法
双手分开,亦能表露心迹
以恰当的方式与人握手
防卫心强的人喜欢将双臂交叉在胸前
以手遮口说话的人,一定是在撒谎吗
脚尖方向,心之所向
永远难掩紧张的腿
顺从还是抵触,看他的坐姿
傲慢还是谦虚,看他的走姿
自信还是自卑,看他的站姿
第四章 辞“微”旨远——参透话外之音的玄机
口头禅彰显一个人的本性
看准对方的幽默动机
语速、音调皆会透露人心
闻声识人,顺着声音潜入内心
九型人格读人术
嘴巴会骗人,身体不说谎
倾听,倾听,再倾听
会察言,会观色,会读人
第五章 观人入“微”——洞悉穿戴掩饰的小心思
衣服:性情与品位的折射
手表:窥探时间背后的天性
提包:透露一个人的秉性与喜好
领带:“打”出男人的个性
妆容:“化”出女人的性格
墨镜:隐藏“马脚”的手段
鞋子:看穿人心的媒介
香水:爱情与性格的气味
第六章 见“微”知心——破译生活习惯背后的心理密码
钱随心动,付款方式蕴含玄机
居家装饰暗示个人品位
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办公桌上的个性印迹
看文件,识性格
写写画画,勾勒出你的追求
获得睡姿掌握真实性格
第七章 “微”观嗜好——隐藏在嗜好中的心灵地图
嗜好是本性的流露
由阅读偏好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
你的音乐,你的个性
从旅游偏好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用舞蹈诠释心灵
由收藏品分析主人的生活态度
会“说话”的玩偶与宠物
隐藏在座位中的性格密码
你见过熟练锁匠干活吗?简直就跟玩魔术一样。
他摆弄一把锁,能听到一些你听不到的声音,看到一些你看不到的东西,感觉到一些你感觉不到的情况。不一会儿,他就了解了锁的整个结构,并且能把它修好。
一个优秀的交流者也是这样工作的。他可以了解任何人的内心组合(也称为策略)——可以像锁匠那样考虑、思索,从而探索出别人的内心结构。
了解别人策略的关键就是要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要知道,人们会将你想知道的有关他们策略的一切信号都传达给你,不过,有时是通过语言传达的,有时是通过行动传达的,有时甚至是通过眼神传达的。
你可以学会巧妙地去阅读一个人,就像你能学会读一本书、看一张地图一样。记住,策略只不过是产生特殊结果的一种想象组合。你需要做的,就是促使人们去感受他们的策略,
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
那些主要利用视觉系统的人倾向于以图像看世界。他们通过大脑中的视觉部分,获得他们最大的感觉力。因为他们的语言力图跟上大脑中的图像变化,所以常常说话较快;因为他们只是想要把大脑中的图像描述出来,所以常常不太注意表达方式,而更倾向于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向人们描述这些东西看上去怎么样,呈什么样的形状,是明还是暗等。
那些听感强的人则不同,他们说话慢一些,声音也较洪亮,表达较有节奏,语言较有分寸。因为字词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所以,他们对于说什么非常慎重。他们常常用听觉语言来表达,比如“这听起来正合我意”“我能听见你说的”或“听起来一切都很顺利”等。
那些触感强的人说话更慢。他们主要是对触觉做出反应,说话时语调深沉,每句话都像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他们常常用触觉语言来表达意思,总是“抓”某东西的“具体形态”,比如东西很“沉”,他们需要“摸一摸”。他们总是说:“我找到了答案,但我还没有抓住它。”
每个人都有这三种系统,但大多数人只是其中一种系统占支配地位。你在了解别人的策略、了解他们做决定的方式时,需要先知道他们的主要感觉系统是哪一种,这样你就能有的放矢地表达你的信息。
只要通过观察和听一个人说话,仔细留心一个人的眼睛,你就能立即意识到对方使用的是哪一种感觉系统。
不妨先问这样一个问题:你12岁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是什么颜色的?回答这个问题时,90%的人都会把头抬起来,眼睛往左看,这就是惯用右手的人甚至某些左撇子回忆视觉图像的方式。
再问下一个问题:如果给米老鼠加根胡子会怎么样呢?花几分钟时间描述一下。这一次,他的眼睛也许会往上抬,并移向右边,这里正是眼睛构成图像的地方。
因此,只要看看人们的眼睛,你就能了解他们的策略。
人的声音也含有深意。视感强的人说话快而急,有鼻音,声调起伏大;触感强的人说话慢,声调深沉;听感强的人声调平稳,吐字清楚。
因此,哪怕是很有限的交流,你也能清楚地、准确无误地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方式。当然,学会了解别人策略的最好方式不是观察,而是实践。因此,你要尽可能多地在其他人身上做这些练习。
P2-P4
眉毛一挑,嘴角一翘,就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人们的脸上写着内心的秘密,掌握一定的面部微表情的解码方式,就能让他人越装越明显、越藏越暴露。
杰克是某大型制造企业的一名采购人员,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出入各种业务洽谈场合。有一次,杰克跟外地一家新开发的工厂洽谈某产品零部件的采购事宜,对方报价比其他竞标厂家低出近30%,唯一的条件就是:杰克的公司需先付一半的订金。
“我跟对方的业务代表谈判了一个多小时,在此期间,他非常不安,左手的小动作不断,不是推眼镜就是擦鼻子,说话时眼睛还时不时地向右上方斜视,并频繁地舔嘴唇。我突然想起了《别对我撒谎》中莱特曼博士所说的‘眼睛往左看表示回忆,往右看则是在编造谎言’。于是,我没有马上签订合同,而是找调查机构查对方的资质,最后查出对方竟是一家皮包公司,这为公司避免了近50万元的损失。”每每谈及此事,杰克还是非常激动。
转动眼球,挑起眉毛,不要小瞧这些微表情,它们也许就是你看透对方、扭转局势的重要信号。就像法国文学家狄德罗所说的:“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有一个新工作的面试机会,你跃跃欲试,但对手也很强,于是,你非常紧张,希望能给主考官一个好印象。你可以怎样做呢?
从见到主考官的那一刻起,你就必须留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微笑并直视对方,如果他回以微笑,表示你有一个好的开始;假如对方面无表情,也不要让自己的焦虑流露出来。请注意眼神的接触,正面响应主考官的身体语言,突破他的防线:他紧绷着脸,你就面露微笑;他姿势僵硬,你就放松,像照镜子一样。
记住,别交叉手臂,也不要跷二郎腿;双脚平行,正对主考官而坐。双手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眼睛平视,不要乱瞄或东张西望。坐姿稍向前倾可以给人积极的印象,但别太靠近,免得造成压迫感。如果注意到主考官不自觉地后退,试着放松你的姿势,微微向后靠。
人生就是一场博弈,生活就是一场较量。如果你在准确解读他人的微表情的前提下,又能善用自己的微表情,不做或尽量少做负面的表情与动作,你就能在社交和商场的交际应酬里左右逢源,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