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敌后八路军(1937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丛书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本书是其中的《敌后八路军(1937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分册,由李灿东、王绍军编著,记录的主要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的抗战影像。

内容推荐

李灿东、王绍军编著的《敌后八路军(1937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8年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伤亡、用鲜血写下光辉战绩、持久艰苦抗日的全过程。珍贵的中日双方当时战地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目录

第一章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一、毛泽东:蒋不让步,不再与谈

 二、朱德、彭德怀通电就职

 三、云阳誓师

 四、东渡黄河,3个师相继出征

第二章 首战告捷

 一、毛泽东坐镇延安

 二、首战平型关

 三、“独臂将军”建奇功

 四、夜袭阳明堡

 五、刘伯承:你386旅也要打胜仗

第三章 占据山西“四角”

 一、彭德怀:八路军永远不过黄河

 二、毛泽东: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三、贺龙率部连克七县城

 四、驰骋太行

 五、林彪中弹落马

第四章 由山区到平原

 一、吹响进军平原的号角

 二、吕正操率部加入八路军

 三、日军惊呼:“延安触角伸进冀东”

 四、徐向前提出“人山”口号

 五、南进豫北晋南

 六、北出大青山

 七、聂荣臻:三天内不许鬼子进阜平

 八、吕梁三捷

第五章 巩固华北

 一、进入新阶段

 二、贺龙中了毒气弹

 三、威震冀南,许世友出山

 四、罗荣桓挥师山东

 五、日军“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第六章 反摩擦、反投降、反分裂

 一、彭德怀痛骂何绍南

 二、阎锡山“跑了马儿又伤身”

 三、朱德:蒋介石有个好处……

第七章 打破“囚笼”

 一、“囚笼政策”

 二、大战迫在眉睫

 三、全军总动员

 四、彭德怀:就叫百团大战好了

 五、砸坏日军的“锁”

 六、反“扫荡”

 七、百团大捷

第八章 克服种种困难

 一、冈村宁次的新战法

 二、狼牙雄风

 三、三个办法,毛泽东笑对难关

 四、遗恨十字岭

 五、每月只领1元津贴的总司令

第九章 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一、人民战争显威力

 二、“王疯子”全歼“军官战地观战团”

 三、走向黎明

 四、全面反攻驱倭寇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从蒋介石爽快的态度看,似乎这一切都不成问题,他还留给周恩来一个密码,要周以后与他直接联络。

这次会谈在互谅互让的平和气氛中结束,周恩来于4月初回到延安。

第三次谈判——时间:6月上中旬;地点:避暑胜地庐山。

庐山,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著名的避暑胜地。6月上旬,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携带起草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登上庐山,与来此避暑的蒋介石再次进行谈判。不料,蒋介石的态度,犹如庐山变幻莫测的云海,又出现了反复,节外生枝。蒋介石提出,中共要根据以前的申明,发表一个对外宣言,尔后南京政府发表红军改编为3个师的番号,并委任师长,总人数可容至4.5万人。但是,在3个师之上只能设立政治训练处来指挥。

周恩来质问:“委员长,政训处何能指挥部队?”

“我是革命领袖,我要你们指挥,你们就能指挥。”蒋介石武断地回答,并公然提出,“请毛先生、朱先生出洋,其他问题都好谈判解决。”

毛、朱出洋,将使共产党和红军群龙无首,因此周恩来断然拒绝,问蒋:“如果共产党提出要你出洋这样的条件,国民党能接受吗?你能接受吗?”

蒋介石一时语塞,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语无伦次:“这个,这个,再说,再说。”

周恩来眼见再谈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便怀着遗憾的心情返回延安。之后,中共中央经过反复研究致电南京,坚持3个9币之上设指挥部,朱德为总指挥。

第四次谈判——时间:7月中下旬;地点:避暑胜地庐山。

蒋介石在接到中共中央坚持设总指挥部的电报后,邀周恩来上庐山再谈。7月初,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再次南下。上庐山前,他们在上海作短暂停留。不曾想他们刚刚抵沪,当天晚上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8日,中共中央为卢沟桥事变发表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联名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成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9日,彭德怀等红军将领,再次致电蒋介石,表示:“全体红军,愿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在这种形势下,7月14日,周恩来一行抵达庐山,开始新一轮谈判。尽管此时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但蒋介石竟置大局于不顾,依然坚持八路军不设总指挥部,3个师直属行营,政治机关只管联络,3个师的参谋长由南京委派,朱、毛必须出洋。甚至威胁说,如不同意,南京政府从7月起断绝红军的军饷。周恩来则针锋相对,绝不让步,表示:“中共希望国民党尽快发布红军改编的名称和番号,如继续拖延不决,红军将于8月1日自行改编。”

谈判进行到20日,毫无进展。毛泽东来电指示:“蒋不让步,不再与谈。”于是周恩来离开庐山,飞往上海。这一招果然奏效,蒋介石见共产党态度强硬,只好让蒋鼎文转告周恩来,红军迅速改编,出兵抗日。周恩来马上返回延安,与中央书记处商议改编事宜。

第五次谈判——时间:8月;地点:古都南京。

8月初,蒋介石又密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去南京共商国防大计。中共中央研究后决定,派朱德、周恩来、叶剑英前去谈判。

开始,南京方面仍在红军改编后的指挥与人事问题上设置障碍,不肯承认红军的独立地位。不久,战争形势进一步发生剧变。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首都南京,国民党调动70万大军展开“淞沪会战”。蒋介石为了使红军早日出兵华北,借以牵制日军,同时也看到如不答应中共的条件,红军自行改编,自己将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于是不得不做出让步,放弃无理要求。

19日,双方就红军改编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设立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国民党不派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军队中的副职从副师长到副排长,都由中共自行选派,南京政府只向八路军总部及3个师各派一名联络参谋。”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表任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委任朱德、彭德怀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

周恩来后来回忆说:“我同叶剑英参谋长到南京,开始蒋介石还没有决定给八路军以名义,但是到上海打响了,他从庐山跑回来,觉得这是全面战争了,才发表了八路军的番号,紧跟着又发表了18集团军的番号,要我们的军队去打仗。”

P8-9

序言

向前!

向前!

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善战的前卫,

我们是民众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永远抵抗,

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抗战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去敌人的后方。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华北的原野,

向塞外的山冈。

这首诞生于延安、响彻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进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完成于1939年的秋天,后来演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曲以威武雄壮的气势、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歌颂和塑造了八路军将士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形象。

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支中坚力量。

8年中,八路军驰骋华北大地,创建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总人口达7000多万,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对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8年中,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抗击和牵制了侵华日军1/3至1/2的兵力,对日伪作战10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25万多人,缴获长短枪45万多支,轻重机枪7400多挺,各种炮1280多门。同时,八路军在抗战中共计伤亡34万多人,其中包括团以上干部700多人。这些用鲜血写下的光辉战绩,记录了八路军为战胜日本侵略者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8年中,八路军在战斗中成长壮大,由最初的4万多人发展到1945年底的百万大军,和新四军一起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斗争的勇气和胜利的信心,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不会恚记,人民不会忘记,在抗日烽火中,在华北大地上,八路军将士用英勇和智慧绘就的—幅幅战争画卷,用鲜血和生命奏响的一曲胜利凯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