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徐霞客游记全鉴(典藏版)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明)徐弘祖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徐霞客游记》作为一部地理学名著,其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徐弘祖使用其精妙的文笔,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自然界的奇妙景观,将所见所想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带给人们不少思考。让人读起来,如身临其境。

杨敬敬解译的《徐霞客游记全鉴(典藏版)》为精编选译版本,由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构成。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所刻画的内容的大致情况,我们增添了题解这一板块,同时也增添了注释这一板块,对难懂的词句进行了详细的注音和解释,译文多采取直译,最大程度地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内容推荐

《徐霞客游记》是徐弘祖根据自身的游览经历,主要采用日记体的方式撰写的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地理的著作,是了解我国地理不容错过的传世佳作。杨敬敬解译的《徐霞客游记全鉴(典藏版)》选取了《徐霞客游记》中的精华部分,并佐以题解、注释、译文等板块,方便读者理解与阅读,让读者能够跟着徐霞客的脚步,认识中国的锦绣河山和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

目录

◎游天台山日记 浙江台州府

◎游雁宕山日记 浙江温州府

◎游白岳山日记 徽州府休宁县

◎游黄山日记 徽州府

◎游武彝山日记 福建建宁府崇安县

◎游庐山日记 江西九江府 山之阴为九江府 山之阳为南康府

◎游九鲤湖日记 福建兴化府仙游县

◎游嵩山日记 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游太华山日记 陕西西安府华阴县

◎游太和山日记 湖广襄阳府均州

◎闽游日记 前

◎闽游日记 后

◎游秦人三洞日记

◎湘江遇盗日记

◎游七星岩日记

◎与静闻永诀日记

◎游白水河瀑布日记

◎游盘江桥日记

◎随笔二则

◎游茈碧湖日记

◎游大理日记

◎游高黎贡山日记

◎游鸡足山日记后

◎法王缘起

◎溯江纪源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原文】

十一日 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①。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捅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②,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按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洞。则窅然平台圆敞④,中有罗汉诸像。坐玩至暝色,返寺。

【注释】

①大荆驿:现在依然称为大荆,位于乐清县东北角。

②谢公岭:位于乐清县东北,传闻晋代著名诗人谢灵运曾经游览过这里,由此而得名。

③幞(fu):古代男子的头巾。欹(qi):倾斜。

④窅(yao)然:深远的样子。

【译文】

十二日 用过饭之后,自灵峰的右面的山脚去寻访碧霄洞。按原路返回,抵达谢公岭的下面。从南面途经响岩,再走五里路,到达净名寺的路口。走进去寻访水帘谷,所说的水帘谷就在两崖相夹的地方,水自崖顶流下来。从水帘谷走出五里,就到达了灵岩寺。这里四周被绝壁所包围,摩天劈地,由一条曲折的小路进去,犹如来到了另一个开阔的世界。灵岩寺坐落在其间,朝向南面,后面是屏霞嶂。屏霞嶂的顶部十分平坦且整齐,岩石呈现为紫色,有数百丈高,宽与高相当。在屏霞嶂的最南端,左边是展旗峰,右边是天柱峰。位于屏霞嶂右胁与天柱峰正中的地方,率先映入眼帘的是龙鼻水。龙鼻水的出水洞穴,沿着岩石缝隙一直向上,看上去像灵峰洞,但是要比灵峰洞小一点。洞穴中的岩石都呈现为黄紫色,只有缝隙口有一缕石纹是青红色的,而且十分湿润,形状像是龙鳞龙爪。从洞顶连贯到洞底,下面的一段像是人的鼻子,鼻尖部位的石孔可以容纳手指,水从石孔中滴落到石盆中。这就是屏霞嶂右面的第一奇观。屏霞嶂的西面是独秀峰,要比天柱峰小一些,而高度与岩石的尖锐程度却不分伯仲。独秀峰的下面是卓笔峰,高度只有独秀峰的一半,岩石的尖锐程度与之相比相差无几。两峰南面的山坳间,轰然向下倾泻的,就是小龙湫瀑布。隔着小龙湫与独秀峰相对着的,是玉女峰。玉女峰顶上长有春花,像是少女发鬓上的装饰。从这里路过双鸾峰,也就到了天柱峰的尽头。双鸾峰旁边有两座山峰并排耸起。峰际有一块“僧拜石”,看上去像是一位身披袈裟,佝偻着身子的老僧人。从屏霞嶂向左走,介于展旗峰的中间,最靠前的是安禅谷,安禅谷也就是屏霞嶂的下岩。东南面是石屏风,看上去形状很像屏霞嶂,高度和宽度均为屏霞嶂的一半,恰巧插在了屏霞嶂的尽头。石屏峰顸部有“蟾蜍石”,对着屏霞嶂侧面的“玉龟石”。由石屏峰向南走,在展旗峰的侧面的褶皱中,有一条通往峰顶的小路,在石阶的尽头的地方,有石门坎阻隔着。在石门坎俯身向下窥看,几乎看不到地面,头顸上镶嵌着高高的天空。展旗峰的外面有两个圆孔,侧面有一个长孔,明媚的光亮从孔中射出来,另有一番景色,这就是天聪洞,是屏霞嶂左边的第一奇景。尖峰与高山层层叠叠,左右回环,奇特的景色层间迭出,真不愧是天下奇观啊!而小龙湫瀑布的水往下流,流经天柱峰与展旗峰,有石桥架在溪流之上,灵岩寺的山门面向石桥。石桥的外面,能够看到在天柱峰麓的顶珠峰。这便是灵岩寺外面的风光。

P15-17

序言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根据自身的游览经历主要采用日记体的方式撰写的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地理的著作。作者徐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立志要览尽祖国的大好河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因此从22岁起便开始外出旅行,直至生命结束。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东渡普陀,北游幽燕,南达闽粤,西北勇攀太华之巅,西南远涉云贵边陲。在大半个中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与历代贪恋山水风景的文人雅士不同的是,徐霞客的游览不仅仅以观赏美景为目的,同时还对所到之处的地理、地址、地貌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以实际行动来对书籍中的错误记载进行纠正。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管困难多大,条件多么恶劣,他都不会放弃,详尽而生动地记录该地的情况。也正是这种对地理地貌研究、科学的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记录风格,让《徐霞客游记》一书在中国地理科学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由于常年在外跋涉,徐霞客身染重病,无法整理自己的手稿。他在临终前,托付给他的外甥季梦良来整理自己的手稿,后来经由季氏、王忠纫的共同努力将其手稿编辑成书。不过让人惋惜的是,在明末战乱时,江阴诸多地区遭到清军荼毒,《徐霞客游记》的大部分手稿也因此毁于火中,季氏整理的版本遗失殆尽。所幸世上还存有多种抄写版本,后来经过季会明、李寄(徐霞客的第四子)的多次整理搜集,让《徐霞客游记》免遭湮灭的命运。

自《徐霞客游记》问世以来,备受世人推崇。它涉及内容广泛、丰富,从名山大川到动植物,再到手工业、矿产、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建置等,都有所记录。为研究我国历史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地理提供了价值极高的史料。另外,徐霞客用自己实际考察的结果纠正了很多错误的说法,弥补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另外,《徐霞客游记》作为一部地理学名著,其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徐霞客使用其精妙的文笔,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自然界的奇妙景观,将所见所想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带给人们不少思考。让人读起来,如身临其境。

本书为精编选译版本,由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构成。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所刻画的内容的大致情况,我们增添了题解这一板块,同时也增添了注释这一板块,对难懂的词句进行了详细的注音和解释,译文多采取直译,最大程度地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会有错讹疏漏,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解译者

2016年7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