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作品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肖复兴主编,李婧翻译的《简·爱(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为当代小学生量身定做、专业打造的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优秀图书,其内容紧扣新课标精神,引领学生们遨游名著的海洋,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渴求与完善中不断成就更加完美的自我。
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她诗意的生平写照。本书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了孤女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作者在小说中热情歌颂了简·爱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为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顽强斗争的精神。肖复兴主编,李婧翻译的《简·爱(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在开篇设计了整体阅读方案,方便读者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能在阅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从中全面、系统地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而文后则设计了“我的读后感”和“读书与思考”的栏目,帮助读者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这部作品,并欣赏借鉴优秀的读后感,从中获得卓越的阅读体验,提高自身阅读名著的水准。
正月十九日早晨,我借着月光穿上衣服,我准备在那一天乘马车离开盖茨海德府,马车将在早上六点钟经过住宅大门口。白茜给我做好了早饭。想到要出去旅行,我激动得吃不下东西。白茜用纸包了几块饼干,放在我的袋子里,随后帮我穿上大衣,带我离开了婴儿室。我们经过里德太太的卧室时,她说:“你不想和太太告别吗?”
“不要,昨天夜里她到我床前,说我早上不必去惊吵她。她叫我记住,她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要我这么对人家说,还要我感激她。可我用被子盖着脸,不理她。”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简小姐。”
“我做得完全对,白茜,你的太太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的仇人。”
冬日的清晨又湿又冷,我匆匆在车道上走着,牙齿直打战。六点的钟敲过不久,我走到门口,看着马车上的灯在黑暗中飞陕地过来。
马车到了,车上坐满旅客,管车人和马车夫大声催促,我的箱子被托了上去。我搂着白茜的脖子连连吻她。
“千万要好好照顾她呀。”管车人把我抱上车的时候,她大声叮嘱。
就这样,我从白茜那儿、从盖茨海德那儿,驶向陌生的,在我当时看来还是遥远的、神秘的地方。
一路上的情况,我只记得一点儿。我只知道那一天在我看来长得出奇,我似乎赶了好几百英里路。到了下午,有点儿雾。天黑下来时,我开始觉得我真的离开盖茨海德很远了。我们不再穿过城镇,一座座灰蒙蒙的大山出现在地平线上。暮色渐浓,我们来到一个山谷,一阵狂风在树丛中呼啸着。
这声音像催眠曲,我终于沉沉入睡了。不知过了多久,车子突然停下,把我惊醒了,车门打开,一个仆人似的女人站在门口,问:“有个叫简·爱的小姑娘吗?”我应了声“有”,就被抱下马车,我的箱子也被人卸下来,马车立刻又驶走了。
坐了那么久,四肢都僵了,等到恢复正常以后,我向四下里看了看,隐隐约约地看出面前有一堵墙,墙上还有一扇门。我跟着我的新向导穿过这扇门,看见一所房子或者说几所房子——因为建筑物一直铺展到很远——有许多窗户。我们从一个门走了进去,那仆人把我带进一间生着火的屋子,她就让我一个人待在那里。
我站着,在火上烤烤我冻麻了的手指,观看屋子里的陈设。门开了,一个高高的女士拿着蜡烛进来,她神情严肃,举止端庄。另一个人紧跟在她的后面。
“这孩子太小,不该叫她一个人来。”高个子女士看了我一两分钟后说,“最好让她马上上床睡觉。米勒小姐,她一定饿了,让她吃点儿东西再睡。”
高个子女士问我是不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我向她解释我没有父母。她问我他们去世多久了,再问我多大,叫什么名字,识不识字,会不会写,能不能缝点儿什么,然后用食指轻轻地摸摸我的脸蛋,说她希望我是个好孩子,便把我和米勒小姐打发走了。
那位女士二十九岁光景,她的声音、神情、风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米勒小姐比较平凡,面容显出操劳过度的样子。她看上去像是个助理教师。我由她带着,在这所布局不规则的大建筑物里走过一个个房间,最后走进一间又宽又长的屋子,听到嗡嗡的嘈杂声。那里有两张大的松木桌,每张桌子上点着一对蜡烛,一群从九岁、十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姑娘坐在桌子周围。她们约莫有八十个人,一律穿着式样古怪的棕色布衣服,外面罩着长长的荷兰麻布围裙。这会儿正是学习时间,她们都在用心地熟读明天的功课。
P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