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漂泊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田太伦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七彩云南

“师傅!你终于来了!”我刚下火车,一出站,徐菁就握住我的手,说,“我们有好几年没见面了吧?师傅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都没有变。”

“老了!岁月不饶人喽!看你小子倒是长变了,还大腹便便的,是不是当大老板了?”我说。

“我要是当大老板了就好喽!”徐菁把行李给我搬上车,说,“师傅这些年一直在画画吧?自从那年跟你学了画画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拿笔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家乡发展,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今年我在城桥一家医药公司搞推销。听说师傅要来我们家乡旅游,我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这些年把手艺都还给师傅了,我想再跟师傅学一回画画行不?”

我说:“学画画就免了吧,你看我现在都没画画了。现在不比从前了,单靠画画谋生是行不通啦!记得我们原来画画的时候,无论在哪条街道摆摊设点都可以,现在可不行了,每条街道都有城管把守着。街头卖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那师傅现在在干啥?”

“我什么都干,这些年我开过画廊,跟姐夫学过木匠活,在家搞过养殖,其实我们干什么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口饭吃就行。”

“看师傅说哪里去了,有口饭吃还不容易,人活着不仅仅是有口饭吃吧?我们得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人样不是。”

“嗬!你小子觉悟还蛮高的嘛,你说得对,人是要活得有意义才行,总不能碌碌无为吧。”我把行李放好后,递了根烟给徐菁,说,“这次我来云南不仅仅只是游玩,主要是来会会你们这些老朋友,我多想找个机会去把我们年轻时漂泊过的地方重新走一遍——重返漂泊路,去寻找往日难忘的记忆!去重新体验一下漂泊的感觉……”

“师傅这种想法太好了!说实在的,我也有这种想法,想想人生那么的短暂,青春是那样的美好,每一段成长经历都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像师傅这样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收获一定不小吧……”

“唉!哪有什么收获哟!现在我感觉自己仍是两手空空,一事无成。虽然说写了两本书,但这还算不上什么成就,比起身边你们这些老朋友来就差远喽。看你们个个都当了大老板,有房有车一样不缺。我可什么都还没有,尽管这样,但我并不懊悔。像我这一生太不幸了,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痛苦——婚姻的不幸,是我人生最大的悲剧……唉!你看我们刚一见面就谈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我们谈点高兴的话题。”我连忙叫徐菁开车。

“好嘞!师傅你坐好了,我们边走边谈。”徐菁说着就开动了汽车。

“不急,我们到地儿了再聊,我不打扰你开车。”  “没事的,师傅!我开车技术还是过关的,在城桥这个地方我闭着眼睛都能开到家。你就放心吧。”“不,你还是认真开车吧,开车还是专注一点好。我家兄弟也是开出租车的,他开车时就喜欢跟客人聊天吹牛,那样不好,会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没事的,师傅!其实开车太专注了也不行的,那样会搞得神经高度紧张,反而会适得其反。只要是驾驶技术过了关的,谈话并不影响开车……”

不管徐菁怎样解释,我都不赞同他这一说法,开车闲聊不管怎样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徐菁把车开到金竹花园门口,去旁边超市拿了一瓶饮料递给我:“来,师傅先喝点水解解渴,待会儿我带你、上楼去休息,洗个热水澡,然后睡上一觉,晚上我带你出去逛逛。师傅你是第一次来我们城桥市吧,我们这里好玩的地方很多,像北湖公园晚上的夜市摊和烧烤可热闹、可好吃了……”

“这次来真是麻烦你了,你原来不是说在桥河镇那边吗?怎么现在搬到城桥市来了。这家超市也是你家开的吧?”

“是的,我也是去年才搬到这里来的,我在紫竹花园买了一套房子。今年小区门口商铺招租,我就在门口这里租了几间铺面,开了这家超市。我家表弟他们在那边开了一家餐厅,生意也十分火爆。今天晚上我就带你去品尝一下我们家乡的特色菜。”

“这怎么好意思呢!一来就给你添麻烦。”

“师傅你千万别客气,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你能来我们这里就非常非常高兴了。如果师傅愿意,多想你能多住些日子,或者长期住下来都可以,有空我还要找你学画画呢。”徐菁对我越是热情,我越是觉得过意不去。

晚上,徐菁带我去他表弟的餐厅吃饭。

他表弟的餐厅也是今年刚刚才开起来的,餐厅有一百多平方米,房租一年五万元。我真佩服他们的勇气和胆识,这么高的租金他们也敢租下来。不过这家餐厅是他们几姊妹合伙开的,怪不得餐厅名叫“西边桥彝家姊妹食坊”。(P1-2)

后记

写完了漂泊三部曲最后一部《漂泊人生》,我如释重负,犹如压在心里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下来。从1997年遭遇第一次退稿,到2017年元旦,整整20年了,我终于完成了漂泊三部曲《青春·岁月·人生》。20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对于我来说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终点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当你读完了这三部书,你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出去漂泊和我漂泊人生的意义。一个人没有文化是件非常可悲的事,一个人的命运不好也是件非常遗憾的事,但这都不是主要的因素,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去改变它。书本上的知识没学到,我们可以去社会上学;命运不好也不能服输,只要我们努力了,哪怕是比别人多付出一百倍的努力和代价也一定要成功。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东西,任何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三部书我都是在云南完成的,想想自己为了理想漂泊半生,至今还没回到家乡,我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恰好今年我有幸加入到四川省作协,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回去的念头。漂泊了这些年,我何曾不想早一点回到自己的家乡啊!毕竟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他们也希望儿子荣归故里。家里的房屋早已破旧不堪,我得回去拾掇一下。虽然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在城里买了楼房、汽车,他们甚至有些鄙视我的无能。但父母却想得开,说:“不要紧,他们挣了一辈子虽然挣了一套房子,一辆车子,但那只是一个普通人一辈子的成绩。你却不一样,虽然现在还一无所有,但你写了三部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比别人挣了几套房子更有意义得多……”父母虽然没读过书,但他们能讲出这番意义深刻的话来不得不让人佩服!

兄弟姐妹们的确比我混得好,有洋房有汽车,但他们都选择生活在城里。然而父母却不愿意离开农村,毕竟他们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这里就是他们的根。所以我决定回去陪伴父母安度晚年,我决定再做一回“出头椽子先遭难”。以前家里兄弟姐妹多,我率先回家种地,把宝贵的学习机会让给了弟妹们;现在他们有出息了,发达了,不愿意回来陪伴老人,看来陪伴父母的重任非我莫属,谁叫我是老大呢。

不过现在的农村比以往好多了,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在网络宽带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农民坐在家中也能在网上购物;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而且农村没污染,空气清新,犹如置身在一个天然氧吧里,能在这样的农家小院里生活是多少大都市人梦寐以求的妙事。现在城市的天空常年都在雾霾的笼罩下,很难再见到蓝天白云之美景。

我早就计划好了,等回去之后首先要办一个农家书屋。家乡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压在我心里的一块巨石,他们的孤独、无奈一直是我想倾诉和书写的话题,精神的传承,时代的呐喊,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接力下去。

目录

漂泊的路上,你我随遇而安

前言

第一章 七彩云南

第二章 大山的子孙

第三章 选择

第四章 母亲改嫁

第五章 贵人相助

第六章 分道扬镳

第七章 贼船

第八章 古墓惊魂

第九章 胶囊引发毒枭窝

第十章 暗访

第十一章 顺藤摸瓜

第十二章 惊弓之鸟

第十三章 强行闯关

第十四章 餐饮危机

第十五章 转让

第十六章 我要读书

第十七章 无奈的选择

第十八章 堕落

第十九章 争风吃醋

第二十章 生命的代价

第二十一章 网聊

第二十二章 宜昌之行

第二十三章 樊城记忆

第二十四章 伍家岗工地

第二十五章 兄弟情深

第二十六章 辗转思沿

第二十七章 牛倌场捉“鬼”

第二十八章 重返漂泊路

第二十九章 寻亲

第三十章 媒妁之言

第三十一章 我与故乡的别离

第三十二章 徐菁的苦恼

第三十三章 围墙之别

第三十四章 弥留之际

第三十五章 吊尸

第三十六章 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三十七章 难以完成的推销

第三十八章 地下钱庄

第三十九章 夺命传销

第四十章 天网恢恢

第四十一章 官司之战

第四十二章 一个人的春天

第四十三章 作家之痛

第四十四章 绝处逢生

第四十五章 困惑

第四十六章 迁徙

第四十七章 乔迁之喜

第四十八章 遗憾的结局

第四十九章 无悔人生

后记

序言

在漂泊中体验生活,探索人性,挖掘人生。——这是田太伦的新书《漂泊人生》给我的第一印象。

虽然书名为“漂泊人生”,却并非写他一个人的漂泊,而是由点到面,从自己的漂泊写到一个时代的漂泊。他通过一个个鲜活而现实的故事,描写了在改革开放时代,那些渴望改变命运、背井离乡去城市打拼的乡村青年们的奋斗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背景下,最真实的漂泊者的生存状态。

作为一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从安徽一个小山村去上海漂泊打拼的资深漂泊者,我对田太伦的《漂泊人生》有着极大的共鸣。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我都似曾相识,因为我们是漂泊之路上的同行者。

在开篇的《七彩云南》章节中,田太伦就描写了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小子徐菁,从一个理发匠到药品推销员,再自主创业当老板,最后事业小有成就的奋斗故事。与此对应的是,他也刻画了一个在利益面前误入歧途、贩卖假药、贩毒盗墓、最终堕落人生悬崖的马秋水形象。在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不知有多少个“徐菁”和“马秋水”在浪涛间起伏沉浮,或出人头地,或沉沦江湖……每个人物形象,几乎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读来既感亲切,也觉沉重。

在《失学的悲哀》一章中,他描写了农民工孩子在城市中求学的艰难,以及打工一族在城市中拼搏一生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现状。这种现状,在中国各大城市比比皆是,是打工族之痛,是漂泊者之伤,也是社会痛点,唯有漂泊者写来更具可读性和真实性。

在《生命的代价》一章中,打工仔蒋欣荣和打工妹林媛媛的漂泊之恋,更是令人唏嘘。缺少物质支撑,爱情也是个奢侈品。有多少如梦似幻的爱情,在风雨飘摇的漂泊之路上,注定最后都只能碾。

生活不是诗歌,尤其对我们这些从生活底层爬起,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轻人来说,生活简直就是一场自然灾害,我们唯有奋勇奔跑,拼命挣扎,才能颠覆一切的命中注定。我们很幸运,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我们有了时髦的新称号:打工仔、打工妹、进城务工青年等。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漂泊的烙印。时代赋予了我们漂泊的权利,我们没有辜负它,我们把漂泊经营成了理想的生活,并且还学会了为它写诗、作画和写小说。漂泊给了我们新的生活,也给了我们艺术细胞和灵感,我们的生活因为漂泊而精彩和无悔。

如今,与我们同时代的很多人,经过数十年漂泊打拼,早已居有定所,早已心想事成,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自己依然在漂泊,而现在的漂泊,不是为了颠覆命运,而是为了给心灵找一个家。如今,有更多人还在为心情或梦想继续漂泊着,漂泊者们前赴后继,漂泊的故事也将越来越精彩。

未曾漂泊过,不足以语人生。我们漂泊着,在漂泊中展望美好,在漂泊中积蓄力量,在漂泊中体会人生。漂泊的字面意思是:无同定住所,生活动荡不定。可是在这本书中,漂泊的定义却不仅仅如此,我所理解的是:漂泊是一份情怀。漂泊不是一份事业,但是若要完成一份事业,必与漂泊有关。身的漂泊或心的漂泊,总有一种在路上,总有一种情怀,必须与漂泊共享。

愿田太伦的《漂泊人生》在画上这一本书的句号之后,开启另一段更诗性的篇章。愿所有的漂泊者,学会在漂泊中与生活握手言和,让心情漂泊成美丽的风景,让人生绽放出灿烂的芳华。

赵美萍

2016年12月19日写于美国休斯敦

内容推荐

田太伦著的《漂泊人生》是作者漂泊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讲述了七彩云南偏僻山村的青年外出漂泊打拼的故事。小说对一些人因为想融入城镇,面对物质虚荣,或吃苦耐劳、或误入歧途、或茫然无措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进行了细致描写,又从一个人的漂泊写到一个时代的漂泊。作者的传奇经历和漂泊精神与书中人物故事跌宕起伏,体现了当今最大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弘扬了时代风貌与拼搏精神。

编辑推荐

田太伦著的《漂泊人生》并非写作者一个人的漂泊,而是由点到面,从自己的漂泊写到一个时代的漂泊。他通过一个个鲜活而现实的故事,描写了在改革开放时代,那些渴望改变命运、背井离乡去城市打拼的乡村青年们的奋斗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背景下,最真实的漂泊者的生存状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3: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