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豪夫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歌颂真善美,歌颂纯洁的爱和美好的感情;他崇尚坚强勇敢,同情弱小;猛烈地抨击丑恶、虚伪、冷酷和罪恶的金钱。《豪夫童话(赠英文版)》共收集《幽灵船》、《矮子长鼻儿》、《冷酷的心》等,可读性强。其中《冷酷的心》是他的代表作。
| 书名 | 豪夫童话(赠英文版)/双语译林壹力文库 |
| 分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 作者 | (德国)威廉·豪夫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威廉·豪夫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歌颂真善美,歌颂纯洁的爱和美好的感情;他崇尚坚强勇敢,同情弱小;猛烈地抨击丑恶、虚伪、冷酷和罪恶的金钱。《豪夫童话(赠英文版)》共收集《幽灵船》、《矮子长鼻儿》、《冷酷的心》等,可读性强。其中《冷酷的心》是他的代表作。 内容推荐 《豪夫童话》为汉英对照版,是德国著名小说家威廉·豪夫的一本童话集,包括《大漠商旅》《鹭鸶哈里发》《幽灵船》《断手》等十余篇童话作品。豪夫童话是德国艺术童话作品的杰出代表,在风格上,更是兼收并蓄,既富有民间童话善恶分明的教育意义和清新、自然、幽默的语言特色,也不乏浪漫派童话小说的想象奇异、诡谲、怪诞。在形式上,豪夫童话模仿《一千零一夜》和《十日谈》,故事由书中人讲述,故事与故事之间用作者的直接叙述联系起来。 目录 童话装扮成年鉴 大漠商旅 鹭鸶哈里发 幽灵船 断手 营救法特美 小矮子穆克 假王子 亚历山大城总督和他的奴隶 矮子长鼻儿 阿布纳尔,什么也没看见的犹太人 年轻的英国人 阿尔曼索尔的故事 施佩萨特林中客栈 鹿金币的传说 冷酷的心(上) 赛义德历险记 施廷福岩洞——苏格兰传说 冷酷的心(下) 试读章节 童话装扮成年鉴① 相传有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国度,在它四季常青的花园里太阳永远不会沉落;从远古直至今日,都是幻想女王统治着这个国度。千百年来,女王慷慨大度地赐福她的臣民,因此受到所有知道她的人的尊崇和爱戴。然而,女王的心胸过分博大,不满足于仅仅在自己的国度内施恩行善,而是纡尊降贵、亲临尘世,因为她听说尘世上的人们日子过得不但严肃烦闷,而且劳累艰苦。话说永远是青春焕发、雍容华贵的幻想女王来到世上,把自己国内最贵重的礼物带给人们。美丽的女王走到哪里,哪里田野上的人们干活儿时便高高兴兴,即使讨论起严肃的问题来也不再愁眉苦脸。 为了造福人类,女王还把自己的孩子派到了人间。一次,她的大女儿童话从地球上回来,一副难过伤心的模样。可不是吗,母亲打量着她,甚至怀疑她曾经流过泪哭过鼻子来着。 “你怎么啦,亲爱的童话?”女王问女儿,“你这次旅行回来一直垂头丧气、愁眉不展,难道不肯告诉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唉,好妈妈,”童话回答,“要是我知道我的苦闷也是您的苦闷,我肯定不会沉默这么久的。” “只管讲吧,我的女儿,”美丽的女王请求道,“苦闷像块石头,它只能压垮独自承受的人,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可以轻轻松松搬走它啦。” “既然您要我讲,”童话回答,“那就请听好了:您知道,我多么乐意与人类打交道,多么喜欢坐在穷人的茅屋前,等他们干完活儿以后和他们闲聊上个一时半会儿。想当初,我一出现,他们总是高高兴兴地立刻握着我的手表示欢迎;我继续往前走,他们仍旧面带微笑、心满意足地目送着我。可是近来,再也没有这样的事啦!” “可怜的童话!”女王说,同时抚摸着女儿被眼泪弄湿了的脸蛋儿,“所有这些,可别都只是你无中生有的想象吧?” “相信我,我的感觉完全正确,”童话回答,“他们确实不再喜欢我啦。不管去到哪里,人家都待我以冷眼。我在哪里都不再受欢迎,就连那些我一直十分钟爱的孩子也嘲笑我,对我不理不睬,变得老成又世故。” 女王手撑着额头,默默地陷入了沉思。 “究竟是怎么回事呀,世人竟完全变了样?”女王问女儿童话。 “幻想女王啊,听我说,人类给自己派了一些聪明的边境卫士,任何从您的国度去的使者都遭到他们严格的审查和监视。只要有谁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立刻就会大喊大叫,要么揍死他,要么对他大肆诽谤,使得对他们言听计从的人类压根儿不再爱我们,对我们不再有丝毫的信任。唉,我的那些兄长才叫幸运喽,那些梦!他们轻松愉快地在地球上蹦来跳去,根本不理睬聪明的卫士,只管去拜访沉睡中的人们,给他们编织和描绘出种种悦目赏心的景象!” “你的兄长是些轻浮的家伙,”女王说,“而你,我的宝贝,没有理由羡慕他们。那些边境上的卫士嘛,我很了解;人类让他们守在那里也并非没有道理;不时地有些个浪荡子跑去冒充我的使臣,而实际上呢,他们和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可人类为什么要把气出在我——您的亲生女儿身上呢!”童话哭道,“唉,你要知道他们是怎样对待我的就好啦。他们骂我是个老处女,还威胁说,下次根本不再放我进门!” “怎么,不再放我的女儿进门?”女王吼道,愤怒烧红了她的脸颊,“不过我已清楚是怎么回事啦,是那个假惺惺的刁婆子诽谤了咱们!” “时髦吗?不可能!”童话嚷嚷道,“她平常可总是那么友好啊。” “哦,咱了解她,这个虚伪婆娘,”女王回答,“不过你得努力排除她的干扰,我的女儿,一个想做善事的人不可以松懈。” “唉,妈妈!要是人家又将我遣返,或者诽谤我,弄得谁都不愿正眼瞧我一瞧,或者鄙视我,把我独自一人冷在一旁呢?” “要是成年人受了时髦的蛊惑鄙视你,你就去找那些小孩子,真的,他们是我的心肝宝贝儿,我经常派你的兄长梦送去我那些最美丽的图画。是的,我还多次亲自飞到他们身边,逗他们欢笑,亲吻他们,和他们一块儿玩儿最有趣的游戏。他们也很了解我,虽说并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可我经常发现,他们夜里总爱仰望着天空中我的星星微笑,早上呢,当我那些亮晶晶的羊羔从空中飘过时,他们便高兴得拍起手来。即使他们长大些了,他们仍旧爱我,随后我便帮助可爱的小姑娘们编织五彩的花环;还有那些个野男孩子,我也要坐在高高的崖头上,让他们看见从远方云雾缭绕的蓝色群山中如何高耸起巍峨的城堡、闪亮的宫殿,看见红色的晚霞变成一队队勇敢的骑士、一行行令人赞叹的朝圣者。” “哦,可爱的孩子们!”童话激动得直嚷嚷,“是的是的!我乐意再去他们那里试试看。” “这就对啦,好女儿,”女王说,“去他们那里吧。不过我要给你穿戴打扮一下,以便讨得孩子们的欢心,使大人也不排斥你。瞧,我就给你穿上这件年鉴的外衣。” “年鉴的外衣,妈妈?唉!——我可不好意思以这副打扮去丢人现眼。” 女王发出信号,使女们应声送来一套精致的年鉴盛装,不只色彩缤纷灿烂,而且绣着许多漂亮的人和动物。 使女们替美丽的童话姑娘梳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系好穿在她脚上的金鞋,最后再给她披上外套。 谦逊腼腆的童话姑娘连头都不敢抬,她母亲却满意地打量着她,把她搂到了怀里。 “去吧,”女王对小姑娘讲,“我时刻为你祝福。万一人家再鄙视你,奚落你,你就回到我这里来。也许啊,只有那些更忠于自然的未来人类,才会重新对你敞开他们的心扉。” P1-3 序言 威廉·豪夫和德国艺术童话 十八世纪末,和整个欧洲文学一样,德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在文学史上以创作童话著称的威廉。豪夫,便是德国后期浪漫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虽然只生活了短短的二十五个年头,创作多集中于其早夭前的一两年内,以童话和小说为主的成果却相当丰富。特别是被称作“豪夫童话”的前者,更如格林童话一样不但在德国家喻户晓,而且被译成各种语言,受到了全世界的孩子和青少年,甚至包括成人在内的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豪夫童话理所当然地被视作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在我国,也早已出版和流行过豪夫童话的各种选本,这里奉献给读者的,则是完完整整的一个全集。 说到格林童话,大家都知道它是德语文学的一大瑰宝,在世界童话之林中与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形同双璧,占据着最显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豪夫童话比格林童话晚产生十多个年头,同为重视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德国浪漫派的重要成果,在整个风格情调上深受追求奇异、重视想象的浪漫主义文风的影响。 不过,在豪夫童话和格林童话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区别:格林童话乃是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豪夫童话却系作家所创作——在这点上更近乎安徒生童话,因此在德语文学史上也被称作艺术童话。由艺术童话这个称谓,我们就可大致知道这类作品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一般都更富于艺术性,更讲究谋篇布局,情节也更曲折复杂,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也更深入、细腻,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也更浓重、强烈,读者对象也已经不限于儿童。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童话实质上就是具有童话特征的小说,即童话小说。 反之,作为民间童话杰出代表的格林童话,则更自然、质朴、单纯和稚拙,就体裁论体裁,也许就更富于童话的特质,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趣味。 不过,艺术童话也好,民间童话也好,都同样具有想象瑰丽奇特、情节生动有趣、是非善恶分明这样一些优点;除了这些共同点,两者可谓各有所长。 具体比较格林童话和豪夫童话,前者的内容更加丰富——豪夫童话总计不超过二十篇,虽然每篇都要长一些;格林童话则多达二百多篇,在世界各国包括我国也都流传更广,更加受到重视,一些名篇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受到了一代代小读者的喜爱。豪夫童话,特别是其中的《年轻的英国人》《施廷福岩洞》和《冷酷的心》等名篇,则更富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批判精神,艺术方面也更成熟、精细,虽说流传还不如格林童话广泛。 艺术童话或者说童话小说,在德语文学中算得上是一种传统久远和独具特色的样式。从歌德到当代作家,许许多多的著名作家都曾进行过艺术童话的创作,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浪漫派时期,这种样式更是登峰造极,产生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如霍夫曼的《侏儒查赫斯》和《金罐》,福凯的《水精昂蒂娜》(旧译《涡堤孩》),沙米索的《彼得·施勒密奇遇记》(亦译《出卖影子的人》)等,都流传至今,闻名遐迩。后来的施笃姆、黑塞、格拉斯等著名小说家,同样也在艺术童话的创作方面有所建树。但以这一特殊体裁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论,像掠过夜空的彗星一样英年早逝的威廉·豪夫,则无疑是其中最引入注目的佼佼者。 豪夫一八〇二年出生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市,早年在迪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毕业后当过家庭教师和报纸编辑。他虽然写过一部开德国历史小说先河的长篇小说《列支敦士登》,也成功地创作了一些中篇小说和诗歌,但是,威廉·豪夫这个名字之所以留在文学史上,之所以迄今仍为世人熟知,主要还是因为他把一系列成功、感人的艺术童话奉献给了读者。 豪夫童话可以说是德国艺术童话的杰出代表。它尽管篇数有限,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却称得上丰富多彩。故事不仅发生在他德意志祖国的城市、乡村和莽莽黑森林(《冷酷的心》和《年轻的英国人》),也发生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如广袤的阿拉伯大沙漠(《营救法特美》《赛义德历险记》),如荒凉的苏格兰小岛屿(《施廷福岩洞》),等等。在风格上,豪夫童话更是兼收并蓄、广采博取,既富有民间童话善恶分明的教育意义和清新、自然、幽默的语言特色(《鹭鸶哈里发》《小矮子穆克》和《阿布纳尔,什么也没看见的犹太人》),也不乏浪漫派童话小说的想象奇异、诡谲、怪诞,气氛神秘、恐怖(《断手》《幽灵船》和《施廷福岩洞》)。但与此同时,它又有不少区别于,或者说优异于民间童话和一般浪漫派艺术童话的地方。 与民间童话相比,豪夫童话艺术上更成熟、完美,甚至可谓精雕细刻。它十分讲究情节安排和谋篇布局,对故事套故事的“框形结构”这一源于《十日谈》的传统手法,更是用得纯熟自然,且多有发展创新。十分值得我们玩味和借鉴的是,在豪夫童话中,这种讲故事的“框子”,不只起着交代背景和营造气氛的作用,本身也常常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且不少时候与包含其中的小故事交织、融合在一起,使情节更加起伏跌宕、紧张曲折,往往叫人一直读到整个故事的结尾,才悬念顿消、恍然大悟。再有,作者有时也借“框子”中讲故事者之口,或发表自己有关童话创作的美学主张,或对作品反映的世态人情进行评论。可惜,在以往的选本里,这意义很大、用处很多的“框子”,几乎都被删去了,因此也没法让人一睹豪夫童话的全貌。 再者,豪夫童话中的人物已不再如民间童话似的简单化、模式化,而多半有了一个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更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其行为动机、经历、遭遇和结局也更加令人信服。如《冷酷的心》的主人公年轻烧炭夫彼得,便是一个塑造得很成功的典型,而前民主德国根据这篇童话所拍的同名电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放映以后,更是把主人公彼得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当时的一代观众的记忆中。 较之一般浪漫派作品,豪夫童话更富有现实性和社会批判精神。不管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它反映的多半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市民阶层对财富、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当然也批判了他们金钱至上和贪得无厌的丑行乃至罪恶。从总的倾向上看,豪夫童话的基调都比较明朗、欢快,都更富有积极乐观和向上进取的精神。 在这里也不能不指出,我们的《豪夫童话》也包含一篇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都欠佳的作品,就是《阿布纳尔,什么也没看见的犹太人》。与其说它是篇童话,不如说是则笑话,而嘲笑的对象正是主人公犹太人阿布纳尔。这篇原本并不重要但“全集”中似乎又不便随意删掉的作品,反映出欧洲,特别是德国长期存在的对犹太民族的成见。但是,与此同时,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稍加分析,也还可以看出犹太人当时完全处于受压迫的无权地位这一历史事实。 豪夫童话和格林童话都诞生在德国,艺术童话这种样式在德国特别发达,绝非什么偶然现象,而是与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特性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都讲日耳曼民族特别善于思索。这个特点和优点,在探索自然宇宙的奥秘、认识社会人生的意义等宏观和深刻的方面得以发挥,便产生了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以及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抽象玄虚而又气魄宏大的音乐创作中得以发挥,便产生了如巴赫、贝多芬和门德尔松这样的音乐圣手;而在民间,当无数日常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需要解释,令人感到压抑、窒息的无聊和苦闷需要排解时,善于思索的这一德国民族特点就变成爱好幻想,于是产生了无数的童话和讲童话故事的能手。我们这里译介的豪夫童话,虽包含着更多的作家创作成分,但追根溯源,其题材内容仍多半来自民问,具体地讲,和格林童话一样是来自德国黑森林地区的民间传说,一样是善于思索和幻想的德国民众的创造。 那么,日耳曼民族为什么特别善于思索呢? 对这个问题,当然非一篇短文可以全面回答。略而言之,笔者认为它是这个民族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所经历的曲折多难的社会发展过程造成的结果。在人类文明史上,日耳曼民族是个后来者;在近代欧洲,它经历了特别漫长的封建统治和战乱之苦,想改变现状和消除种种社会不公的努力屡遭挫折和失败。于是,在缺少阳光的天空下,在索然寡味的生活中,人们便逃向内心,要么苦思冥想,要么驰骋幻象。这就为大量民间童话和传说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就使这些奇丽的幻想之花,在黑森林孤寂的茅舍里,在严寒的冬季的壁炉旁,一朵朵、一束束地竟相开放。 今天我们推出这部《豪夫童话》,除了重视它本身积极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除了它确实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还有以下两个着眼点。 一是读过并喜爱格林童话的众多小朋友和文学爱好者,如果再读一读同样产生于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几乎可以看作它的孪生兄弟的豪夫童话,把两者进行一番对比,一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获得不少意外的惊喜。 二是我们的文学研究家和文学爱好者,读一读似乎不起眼的豪夫童话,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收获。举个例子,他们说不定会加深对德国浪漫派乃至后来的一些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的认识了解。因为,在德国古今许多著名小说家的作品中,如霍夫曼的代表作《雄猫穆尔的生活观》、格拉斯的代表作《鲽鱼》和《铁皮鼓》,都显然可以或多或少地发现艺术童话的痕迹和影响。 总之,豪夫童话也像格林童话一样,会使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既增加见识,又获得乐趣。 这个集子的翻译工作,是我和我妻子王荫祺共同完成的,它的出版因此令我倍感欣慰。其实又何止这个集子,在我将近四十年的著译生涯中,又有哪项成果不包含着她的辛劳,融汇着她的心血呢! 杨武能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