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想的力量/红色记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郁秀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梦想的力量》是作者赵郁秀对抗战老作家的追思。记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人民日报》曾开设一专栏——《铭记,抗战中的文艺》,其中一期为“抗战中的文学”,醒目首题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里着重介绍了早早举起抗日大旗的东北作家群。对此,本书中均有专题书写,有萧红的知友白朗、端木蕻良,有萧军的知友舒群、罗烽,还有雷加,以及虽无专题采访也有文字介绍的李辉英、骆宾基等。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深情书写了国破家亡、人民遭难的历史和中国人民顽强的抗争精神,正如《人民日报》所述,“每一个字都是滚烫的呐喊”。

内容推荐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梦想的力量》是追述抗战老作家们以爱国主义精神追寻梦想的中国故事。作者赵郁秀以采访者、亲历者的身份,通过亲自接触、专题访问,真实再现了抗战老作家寻找梦想、追求梦想的奋斗历程。

目录

老共产党员茅盾

老舍没有远行

冰心的美和爱

永远挺立山岭——追忆“武将军”丁玲

萧红知友白朗

没有祖国的孩子,没有党籍的党员——思念满族老作家舒群

相会嘉陵江——记端木蕻良和萧红

草明与女儿

义勇军、厂长、作家——雷加骨灰撒播鸭绿江侧记

向着太阳,永远向前——忆念军歌词作者、诗人、教育家公木

方老和王二小——忆诗人方冰

周而复始,千古风流

做好人 作好文——记满族女作家、诗人柯岩

后记

试读章节

老共产党员茅盾

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崔璇文集》出版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魏巍、陈明、曾克等文学前辈,还有延安文艺研究会的学者、专家、教授等。会上评析崔璇作品时,不少人提到茅盾先生对崔璇小说的精辟评论,此评论前茅盾先生有“文前说明”:《鸭绿江》编辑赵育秀同志在一年前寄两本书给我,要我读后提点意见。我只读了一两篇,别的事情就来了,一搁就是一年,没有时间再读;可是读过的两篇中,其中一篇,至今我还记得它的轮廓……为了借它来说明问题,我又找出来一读……

会上,有的发言者不知茅盾所提赵育秀何许人,如何能在40多年前向茅盾推荐崔璇作品,此人是否比现已83岁高龄的崔璇还年长……

我悄悄站起来报告:赵育秀就是本人,现笔名赵郁秀。

半个世纪前,崔璇任辽东省文联主席,我是她属下一个不满20岁的小编辑,1953年,崔璇将我推荐进京考入文研所。1955年毕业后我到辽宁省作协工作。1962年,我任《鸭绿江》杂志编辑时给茅盾寄去崔璇的短篇小说集《迎接朝霞》。

那是难忘的1962年,在党中央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毛主席强调发扬民主,提出“三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毛主席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经过反右派、“大跃进”的紧张年代后,这时政治空气活跃起来,文艺界也由阴转晴了。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议由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邵荃麟主持,作协党组成员、《文艺报》副主编侯金镜协助。周立波、赵树理、康濯、胡采、陈笑雨(笔名马铁丁)、马加、李束为、李准、刘澍德等20余位全国著名小说家、理论家出席了会议。辽宁作协派我列席。列席会议的还有《文艺报》编辑组组长唐达成(粉碎“四人帮”后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和《人民文学》小说组组长涂光群。文化部第一任部长沈雁冰(即茅盾)携夫人及儿孙在大连度假,据说他率团参加莫斯科的裁军大会回来,一路劳顿,身体不适,医嘱休息,但他自始至终出席会议。

此时我供职的文艺红旗杂志社,正要改刊名为《鸭绿江》,单位派我去大连听会,同时请各名家为新刊《鸭绿江》赐稿。当然最重要的是请文学泰斗茅盾赐稿,他难得来辽宁,不能放过这最好时机。那时中国作协以及我们辽宁作协对领导都不称官职,比如不喊“邵主席”,而称“荃麟同志”,对赵树理都喊“老赵”,对茅盾称“茅公”。20世纪50年代我在文研所学习时听过茅公讲课,也知道他对我们的学习非常关心,改学制三年、去南方旅行、系统读书、多开眼界等建议都是他提出的,开办文研所的经费也是他从文化部经费批拨的。同学及老师们十分感谢他,崇敬他。

大连会议开头几天,每当茅公走进会场,大家便肃静下来,正说笑的人立马停止说笑,我坐在最边角之处更是一声不吭。茅公昕大家发言极认真,常亲切发问、插话,有时拍着他随身携带、得空便读的一部好像是林则徐日记的书,说林则徐是爱国志士、英雄人物,但他还有封建主义、唯心主义的一面,人无完人,均具个性;又讲唐王李世民怎样善用人才,魏徵怎样刚直不阿,隋炀帝怎样刚愎自用,他们都是帝王将相,都各有特征。文学就是要从生活出发塑造各种有血有肉、有鲜明特征的典型人物,不要回避现实。农民是小生产者,不能硬割他们的尾巴。英雄人物要写,中间人物也要写,他们是有特征、有缺点的可爱的人,如李双双、喜旺、老坚决等。有一次,他还有声有色地讲述他去苏联在街上怎样被小偷掏了包,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尽善尽美,作品就要真实反映。他剖析了很多优秀短篇小说,如茹志鹃的《百合花》、马烽的《三年早知道》等,对心理分析、细节描写都谈得十分细微、深刻。他对当时的作品读得极其认真,对后起之秀更是热情关切。有人告诉我,茅公现在心情好,畅所欲言。会上,有时李准、陈笑雨等活跃人物还贸然插话,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当时出席会议的只有一位女作家,是荃麟同志的夫人葛琴,她曾写过一个电影剧本,是取材于大连的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的事迹,大连文联和铁路局先后请她去座谈讲学,都是由我带路作陪。她是位极淳朴、和善的老大姐,在大连宾馆吃饭时她总是拉我与荃麟同志坐一桌。我和大家一样,都不愿意坐主桌,倒不是怕荃麟同志。都知道他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地下党员、大理论家、翻译家,我读过他翻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很崇拜他。他体重不足百斤,饭量极少,年轻体壮者不好意思在他面前大吃大谈,只有侯金镜固定陪坐。侯金镜戴着深度近视镜,斯文凝重,一口北京腔,且能完全听懂荃麟同志的娓娓吴语。侯金镜的夫人胡海珠是江苏人,是我在文研所学习时的同学。我去过他家,那时他在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做领导工作,他也指令我陪葛琴。此外,年长些的周立波、胡采及东北籍的云南省作家刘澍德也被指定与荃麟同志同桌。周立波在北满土改时写出的《暴风骤雨》获了斯大林文学奖,到鞍钢后又写了《铁水奔流》,他不断向我询问现在的鞍钢和长住鞍山的作家草明、于敏的近况。胡采是左联老人。刘澍德从东北流亡关内几十年,这次回乡倍感亲切。我们都被固定在八人一桌的主桌就餐了。茅公和家人在另一个小餐厅就餐,但他路过我们餐厅时常过来同荃麟同志用江浙话闲聊。

P1-4

序言

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邓友梅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在我和同志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这些讲话时,收到了我的老同学赵郁秀寄来的一份手稿,说是大连出版社将为她出一部新书,要我写个序言。

我现多病,久不提笔了。但顺手翻翻手稿目录,有的文题吸引了我,随之读下去。这不正是近两年我国民众隆重纪念重大革命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中国故事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以及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有展现,真乃“讲好中国故事”!

恰值中国作家协会正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文学活动,以推动作家们以爱国主义精神追寻中国梦、讴歌我们的伟大时代。我动心了,准备打破我的封笔守则。另外,赵郁秀是我的老同学。半个多世纪前,我们都是丁玲、田间任所长的中央文学研究所(现为鲁迅文学院)二期的同学。比起白刃、张志民等参加过抗战的老文艺战士,我们以及苗得雨、孙静轩、李宏林等算是小字辈,当时都20多岁(她年龄最小)。同窗两年,听过茅盾、老舍、郑振铎、冯雪峰、游国恩、胡风、冯至、黄药眠、吴组缃、李何林等诸多名家讲课。1953~1955年,我们在祖国的黄金时代度过了金子般灿烂、美好的时光,永记不忘、友谊长存。

我欣然答应动笔作序还有一原因,是此书在大连出版社出版。大连是个美丽的地方,开放较早,尽管大连出版社成立仅二十几年,但据我所知,大连出版活动历史悠久。在解放战争年代,党中央在西柏坡时,作家丁玲写出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当年中宣部领导、毛泽东主席读过此书都很赞赏。据说,毛主席亲自嘱告胡乔木同志同大连联系,在大连印制、出版,说那里印得好、印得快。丁玲将随蔡畅大姐去匈牙利参加世界民主妇联代表大会,可将这本书带去,毛主席说“这是代表中国人民的”。那时全国主要城市还没解放,由大连光华书店出版的这本新书已走向世界,之后又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这也是大连的光荣。今天的大连出版社,继承传统,旗开得胜,他们主办的“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享誉全国,还在北京举办过幻想儿童文学高层论坛。

我曾见《文艺报》(2007年3月10日)有一篇评介辽宁儿童文学及赵郁秀同志的长文,称辽宁为“儿童文学重镇”,辽宁的中青年作家屡次获国家大奖,因为在他们背后有位“不求名、不图利,甘为作家们的进步而忙碌的前辈”。

我的同学赵郁秀多年忙碌于辽宁儿童文学事业,现已80余岁高龄了,还能抽暇不断发表文章,不断有新书出版,我为之惊喜。我翻阅的这部纪实文学部分书稿,正如我文前所说,是追述中国重大革命历史进程、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故事。自建党始,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至九一八事变中国全民奋起抗战,有浴血白山黑水的东北抗联英雄,有一二·九运动的青年先锋,有一·二八淞沪战役的勇士,还有扬名中外的中国远征军。虽然不是作者亲历,但都是亲历者亲口诉说,作者多年亲自接触、专题访问,是有历史依据的真实故事。作者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但她目睹了日寇对东北的霸占和统治,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她书写的革命前辈、红军将士、抗战人物大多都是她在那个年代相识、相知的,有感情交流,有共鸣,所讲述的中国故事虽非金戈铁马、枪林弹雨,但所选取的活生生的细节,真实可信,实事,实录,描写形象,感人至深。

《梦想的力量》是作者对抗战老作家的追思。记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人民日报》曾开设一专栏——《铭记,抗战中的文艺》,其中一期为“抗战中的文学”,醒目首题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里着重介绍了早早举起抗日大旗的东北作家群。对此,本书中均有专题书写,有萧红的知友白朗、端木蕻良,有萧军的知友舒群、罗烽,还有雷加,以及虽无专题采访也有文字介绍的李辉英、骆宾基等。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深情书写了国破家亡、人民遭难的历史和中国人民顽强的抗争精神,正如《人民日报》所述,“每一个字都是滚烫的呐喊”。

书中所追思的作家,除被誉为“抗战文学开拓者”的东北作家群外,还有两位以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使广大人民特别是人民解放军和广大少年儿童深深敬仰的抗战诗人、作家,那就是军歌词作者公木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者方冰,他们都是本书作者早已熟悉并尊重的领导和同志。作者以崇敬的心情和简洁的笔锋介绍了他们创作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心态与激情,更通过诸多故事,展示了他们高尚的人品和文品。

神圣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精魂,在前辈老舍和丁玲等名家身上更有鲜明体现。老舍在抗战大后方,被推举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人,他曾奔赴延安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丁玲以“武将军”姿态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跋涉在如火如荼的山西前线。著名音乐家李劫夫,就是在丁玲领导下于战火征程中提笔作曲,并经丁玲丈夫陈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些生活细节在我所读到的诸多评介丁玲的文章和书籍中尚无见闻。大作家、大音乐家在抗战硝烟中结识,在强劲的军旅步伐中飞跃,正体现了神圣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精魂。

还有,正值中国文学泰斗茅盾诞辰120周年之际,本书特推出记述茅公一文,精心展示了这位不太被人所知的1921年便入党的老共产党员的纯净的党性原则、鲜活的伟大而平凡的人性品德,堪称民族精英。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均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源自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传统,源自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发展。《信仰的力量》是对革命前辈的深情书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自北伐战争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优秀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血肉筑长城,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梦,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之际,大连出版社推出这两部厚重的纪实文学暨报告文学集《信仰的力量》《梦想的力量》别有意义: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体现了“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讴歌民族英雄,倾诉家国情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老少读者皆宜,受鼓舞,增斗志,能够激发坚守信仰、追求梦想、自强自信的“精气神”,助推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动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我想我的同学、作者赵郁秀及大连出版社推出此书的梦想定会得以实现!

后记

衷心感谢大连出版社,在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要同时为我出版两部纪实文学即报告文学集——《梦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我欲出版此书,是想通过对历史和现今,对革命前辈、红色老作家的书写,表达一个中心:以爱国主义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我所以热心于如此讲述中国故事,出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愿以在纪念建党70周年时《辽宁作家》特约我撰写的《入党》一文(刊于1991年《辽宁作家》三期)代为后记。

1948年10月,辽南大地一片金黄,喜庆丰收,辽沈前线炮声隆隆,捷报频传。在这迎胜利之月的22日夜晚,我在辽南瓦房店市北山脚下一座小学教室里,同几位白山艺校同学、战友面向鲜红的党旗举手宣誓。誓言庄严,声音很低,灯光闪亮,窗帘严密,因为那时我们是秘密入党。同我一道宣誓的有现已成为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的田成仁等,他们的候补期为半年。而我仅16岁,候补期长,为青年候补党员。

宣誓后,我的人党介绍人之一白鹰校长(上海人,老红军)紧拉着我的手,蹲在院中一棵大树下,望着满天星斗,轻声对我说:“小赵,你是喝着党的乳汁长大的,党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一生献给母亲,献给党,今后,要按党性原则学习、锻炼……”

那时,我还不太理解“党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但,“党是母亲”这句话,使我已热血沸腾的身心更加了一把火,常燃不熄。

白鹰校长,现已93岁高龄,早已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职位退下。我每到北京,都去看望他,面对这位身坐轮椅仍头脑清晰、谈笑风生的老人,常常温习他的“党是母亲”,“大手牵小手,步步往前走”的肺腑忠言。

我14岁就读于安东联合中学,幸运地得到了教导主任兼班主任刘佩侠老师(后来才知道她是新四军老干部)的关爱,她派我和另一同学给在海城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献花;她选我及部分同学代表去听取高崇民、阎宝航从大后方归来揭露国民党暗杀闻一多等罪行的报告;她选我为班级墙报委员。暑假,她给我五元钱(我家困难)介绍我到辽东白山艺术学校临时学习。她嘱咐我说:“你墙报办得好,喜欢作文,送你去那里好好学习,提高作文水平。如有兴趣了,就学下去,参加革命。”我出生于九一八以后的1933年,彻头彻尾地接受了日伪奴化教育,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参加革命。但,到了这个学校,吃饭不要钱,还能吃到小米、高梁米干饭,比家里伙食好;同学们对我又十分热情关照,还有许多新书可以随便阅读,我极有兴趣,爱上了这个学校。

10月,学校突然宣布:全体同学整装待发,到乡下去搞宣传活动(实际是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我们随军撤退),有的同学听到了风声,悄悄回家了,有的家长前来领孩子。我的祖母和叔叔(我的父母在我10岁时为躲劳工去抚顺谋生了,将我留在祖母身边)也急匆匆赶来拉我回家,说八路军要把你们送到老毛子(苏联)去换飞机、大炮……在我懵懵懂懂哭哭闹闹时,白鹰校长赶来,他耐心地劝我祖母不要听信谣言,细讲道理,最后说:“请老人家放心,我们一定照顾好这个小妹妹,大手牵着小手,步步往前走,不久将来,保证让您老人家看到一个健健康康长大成人的好孙女。”应祖母的请求,白鹰校长亲笔写一保证书。以后,白校长扮演了《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同学们常开玩笑说,白校长一个手印保下一个黄毛丫头,又一个手印卖了喜儿亲闺女。

我真的参加了革命,被“大手”们牵着步步往前走。解放战争反攻开始的1948年年初,一位大我几岁的女同学突然悄声问我:“小赵,你想参加共产党,当党员不?”我很惊奇:“我们跟着共产党走,经风浪,打游击,不早就参加了共产党,当了党员吗?”她笑了:“傻丫头,共产党是个组织,秘密的,表现积极、进步的人才能人,我们都不是党员呀。斯大林说,共产党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我们也得争取成为革命的特殊材料。”

后来,我大胆找到白校长,直问:“在革命队伍里还另外有共产党组织吗?您是老革命,一定是光荣的共产党员!”他笑着,没有正面回答,我诚恳向他表示,望领导能不断指出我的缺点,我积极改正,大步前进,以后能参加共产党。他说:“好,时刻准备着!共产党员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

我按着他们的教导和帮助,默默刻苦学习,实打实地工作,时刻准备着。在辽沈战役全面胜利前夜,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一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当纪念党的生日、重温党走过的光辉道路、深入学习党的光荣传统时,每当我前去看望我的入党介绍人白鹰同志时(现仍健在),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1948年10月那个星光闪烁的不平凡的夜晚,重温“党是母亲”这句沉甸甸、暖融融的话语。母亲的本性、党性原则,以我几十年学习、实践理解,就是坚守信仰的大爱,纯真的爱。爱人民,爱事业,爱生活,爱祖国。爱,来源于信仰、来源于理想,以道德修身,服务人民,为事业担当。我进入辽宁儿童文学队伍,即遵循这一守则,有一分热发一分热,有一分光发一分光,大手牵小手,大步往前走!生命不息,前进不止!

本书原为我提供的一部书稿,出版社编辑感到篇幅过多,提议按其内容分成两部,分别为《信仰的力量》《梦想的力量》,也可为姊妹篇。感谢大连出版社的精心策划。

永远感谢指引我前进的长者、战友、同志们!感谢我的老同学、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邓友梅为本书作序。还要感谢谭华女士、沈铁冬先生,他们为本书的出版均给予热情帮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7: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