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奥尔特著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行为上瘾的机制,以及商业公司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如何利用这一机制创造出让我们上瘾的电子设备、软件、游戏…一最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该如何帮助自己和孩子摆脱行为上瘾,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权。
| 书名 |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
| 分类 |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
| 作者 | (美)亚当·奥尔特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亚当·奥尔特著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行为上瘾的机制,以及商业公司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如何利用这一机制创造出让我们上瘾的电子设备、软件、游戏…一最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该如何帮助自己和孩子摆脱行为上瘾,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权。 内容推荐 欢迎来到“行为上瘾”的时代! 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而那些生产和设计高科技产品的人,却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乔布斯的孩子从未用过iPad,Twitter创始人没有给两个儿子买过平板电脑,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数量惊人的硅谷巨头们根本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电子设备…… 这是因为,上瘾行为带来短期的快乐,却会破坏长期的幸福—— 智能手机抢夺我们的时间,危害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质量。 电子游戏让千万年轻人沉迷其中,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可穿戴设备让很多人运动上瘾,出现了运动伤害。 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购物、工作、色情变得难以回避。 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亚当·奥尔特著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毒品吸食者的大脑一样。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目录 楔子 令人上瘾的时代 第一部分 行为上瘾是什么 第1章 行为上瘾的兴起 行为上瘾是什么 我们离危险越来越近 近一半人都有行为上瘾 药物上瘾由来已久 迷住弗洛伊德的可卡因 可卡因与可口可乐 社交媒体对孩子的伤害 游戏的超强上瘾性 第2章 我们所有人的心瘾 只有5%的士兵毒瘾复发 任何人都能成为瘾君子 快感中枢的强大力量 诱使人们上瘾的是环境 重回犯罪现场的危险性 第3章 行为上瘾的生物学机制 游戏上瘾的大脑模式与吸毒相同 上瘾的根源是心理痛苦 任何体验都可能导致上瘾 帕金森病患者的上瘾行为 上瘾不是喜欢,而是渴望 第二部分 上瘾体验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第4章 诱人的目标 并不兴奋的世界冠军 一生落魄的大奖获得者 追求目标的文化 目标和记录无处不在 可穿戴设备导致锻炼上瘾 数字引发了痴迷 成功是通往失败的路标 第5章 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 “点赞”是我们时代的可卡因 输可以伪装成赢 丢掉了反馈,就丢掉了玩家 虚拟现实技术神奇而危险 “差一点儿就赢了”好过“总是赢” 第6章 毫不费力的进步 钓人的“鱼饵” 人人都厌恶损失 吸血游戏的机制 “新手运”是个大坑 完全无门槛的“傻”游戏 智能手机拓展游戏世界 第7章 逐渐升级的挑战 激励人心的掌控感 最近发展区与玩乐回路 胜利即将来临 停止规则为何失效 第8章 未完成的紧张感 蔡格尼克效应 脑内循环的歌曲 吊胃口的播客 被掐断的故事 不可预见更令人愉悦 令人兴奋的购物体验 一看到底的剧集 第9章 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评估自我价值的需求 平衡社会肯定与个性化 为社交而游戏 大脑变成了“腌黄瓜” 再也无法适应现实互动的孩子 第三部分 如何远离行为上瘾 第10章 让孩子远离行为上瘾 自然交流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面对面沟通至关重要 为幼儿设定健康的屏幕使用时间 让青少年“可持续”地使用数字技术 家长应该如何做 陶教授的训练营 网瘾认知行为治疗 从改变动机开始 第11章 改变习惯和行为构建 使用意志力的人会最先失败 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加速新习惯的形成 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 将提醒任务交给工具 削弱心理迫切性 逆向拆解上瘾体验 第四部分 用行为上瘾做好事 第12章 游戏化 让正确的事情更有趣 游戏化促进健康 游戏化提高学习成绩 游戏化提升工作效率 游戏减少疼痛和心理创伤 游戏化的潜在危险 尾声 不上瘾,我们能做到 致谢 注释 试读章节 药物上瘾由来已久 瘾原本的意思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强烈连接:在古罗马,上瘾(being addicted)意味着你被判处了苦役。如果你欠了别人的钱,无法偿还债务,法官会判你“上瘾”。你会被强迫做奴隶苦役,直到偿还完债务。这是“上瘾”一词的最初用法,但后来,它的意思发生了演变,用来形容一切难以打破的纽带。如果你喜欢喝酒,你是喝酒上瘾;如果你喜欢读书,你是读书上瘾。上瘾没什么根本性的错误;许多瘾君子不过是真心喜欢吃、喜欢喝、喜欢打牌、喜欢阅读的人。做个瘾君子,就是对某种东西充满激情,随着数百年岁月的推移,“上瘾”这个词的意思被稀释了。 到了19世纪,医学界为这个词赋予了新生。尤其是19世纪末,医生们对化学家学会合成可卡因一事尤为关注,因为要戒断这种药物越来越困难。最初,可卡因似乎是一种神奇的药物,能让老人走上几千米,能让精疲力竭的人重新获得清晰的思维。不过到了最后,大多数用户都上瘾了,许多人还送了命。 我马上就会说回行为上瘾,但为了理解它的兴起,我需要先把重点放到药物上瘾上。“瘾”(addiction)这个字,仅在最近两个世纪里指涉滥用药物,但原始人药物上瘾的历史有几千年。DNA证据表明,早在4万年以前,尼安德特人就携带一种名为DRD4-7R的基因。DRD4-7R基因令尼安德特人具备一系列与其他早期原始人有别的行为,包括爱冒险、追求新奇、寻求感官刺激等。尼安德特人之前的原始人胆小、规避风险,尼安德特人则不断探索,难以满足。DRD4-7R的变体DRD4-4R,至今仍存在于10%的人身上,这些人比其他人更为蛮勇,成为连环瘾君子的概率也要大得多。 如今要想锁定第一个人类瘾君子已不可能,但记录表明,这个人生活在13000多年前。当时的世界跟现在非常不同。尼安德特人早就灭绝了,但地球仍然覆盖在冰川之下,猛犸象还将继续存在2000年,人类刚刚开始驯养绵羊、山羊、猪和奶牛。耕种和农业几千年后才出现,但在东南亚的东帝汶海岛上,有人偶然发现了槟榔到。 槟榔是现代卷烟的古代表亲,未经提炼。槟榔含有一种名为槟榔碱的无嗅油状液体,作用跟尼古丁差不多。人在嚼槟榔的时候,血管会舒张,让呼吸更轻松,血液泵动速度更快,心情也轻快起来。人们经常说,嚼槟榔之后能更清晰地思考,所以,在南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槟榔仍然是一种流行的药品。 不过,槟榔有个讨厌的副作用。如果你经常嚼槟榔,牙齿会变得又黑又烂,随时可能脱落。尽管有这么明显的外貌代价,许多爱好者却还是不断咀嚼,连牙齿都没了也不愿停。2000年前,有个中国人去越南,他问招待他的当地人,为什么他们的牙齿是黑色的。当地人解释说:“咀嚼槟榔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所以牙齿变黑了。”这套逻辑真是够呛。如果你身体的一部分变得黑乎乎,你的思路要何等开放,才能得出结论说,这种变化是健康的啊。 在古代“嗑药”上瘾的,并非只有东南亚人士。其他文明也在本地出产的作物里寻寻觅觅。千百年来,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角的居民一直咀嚼一种叶子,这种刺激品的作用有点像兴奋剂(也叫脱氧麻黄碱)。阿拉伯茶的用户们就像是喝了好几倍浓咖啡一样,变得健谈、欣快、好动,他们的心率也会提升。大约在同一时期,澳大利亚原住民偶然发现了皮特尤里树,北美洲的原住民则发现了烟草。这两种植物既可以吸,也可以嚼,两者都含有大剂量的尼古丁。大概7000年前,安第斯山脉的南美洲人开始在大型公共聚会上咀嚼古柯植物的叶子。而地球的对面,苏美尔人学会了调配鸦片,这可把他们乐坏了,赶紧把用法说明刻在了小泥板上。 书评(媒体评论) 成瘾是大自然设置在人类基因中的秘钥。从现在的研究看来,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成瘾行为。只有成瘾才能使人欲罢不能,欲罢不能既可以成就好事,也可能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可以说成瘾是人类宿命的双刃剑。成瘾行为必有基因的设置和环境的启动。大自然不停地启动人类,如今又出现了对电子产品的成瘾。《欲罢不能》向你揭示了:如何利用成瘾使电子产品在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方便的同时让人沉湎;如何提高自我认识和控制,才能趋利避害,让你和孩子更好地面对成瘾行为,更幸福地生活。 ——张侃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无论是狂热地工作、锻炼,还是热衷于刷手机、玩游戏,我们大脑产生的反应和吸毒时类似。这类反应的极致就是“行为上瘾”——已被最新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认定为一种心理障碍。很多人有行为上瘾问题,还有很多人是潜在的上瘾者,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容易上瘾,而上瘾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伤害。《欲罢不能》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行为上瘾的机制,以及商业公司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如何利用这一机制创造出让我们上瘾的电子设备、软件、游戏…一最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该如何帮助自己和孩子摆脱行为上瘾,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权。 ——魏坤琳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欲罢不能》首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恐怖而又司空见惯的产业——“成瘾工业”。这种“工业”横跨诸多行业,手段隐秘而目标明确——用各种产品、服务、体验让人们在浑然不觉中上瘾,而且瘾头日益增大。消费者与其说是顾客、用户,不如说是被“成瘾工业”掳获、驯化了的“现金奶牛群”。本书还展示了各行各业如何通过“炉火纯青”的心理手术,悄悄将瘾头植入消费者的内心,确保获客于无形。最重要的是,本书教会我们识别各种“请君入瓮”的套路,在我们的内心设立抵御、查杀成瘾性产品和体验的“防火墙”,让自己健康、不被奴役地活着。 ——吴伯凡 上瘾的时代刚刚启程,大幕尚未拉开,《欲罢不能》的作者就已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上瘾很大程度是环境促成的,而数字时代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容易让人上瘾——比起以前的科技产品,现代高科技的上瘾性更强。打开这本书,你会看到苹果、Twitter、Facebook、“魔兽世界”等产品的创造者都知道自己在做一种危险的东西。《欲罢不能》的根本目的不是让你完全不再碰任何科技产品,而是让你从大环境的角度审视自身习惯,理解行为上瘾的原理,从而能够把上瘾体验控制在合理范围,甚至驾驭其力量去做些好事。 ——樊登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