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泉乡韵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雷云钊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漫游泉乡

进入温泉之乡的贵安,向左行驶片刻,迎面便是风光旖旎的汤山地域,那里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古时曾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地方,也是世人所钦仰神往的泉乡之地。那时候汤山住有汉族,也住有很多畲族,有兰姓、钟姓和雷姓等。他们从外省人闽落籍贵安汤山后,最初过着“种树还山,种菁为活”的原始生活。但宋嘉祐二年由怀安知县修建的一条连接京都的汤岭古驿道后,那里的畲汉民族祖先靠着一双勤劳、智慧的双手,发挥驿道和汤岭古街的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谱写了一曲曲爱拼敢赢、创造世界的灿烂华美泉乡乐章。

阳春三月,朝霞早已驱散了夜幕的轻纱,格外绚丽多彩。跟随着市规划局的同志,我们巡游了汤山这块神奇迷人的土地。有清新芳香的微风拂面;有和煦丽日的柔光沐浴;有意蕴丰富的温泉文化古迹欣赏,漫观于汤山这块热土,让我们备感赏心悦目,兴奋不已。似乎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宛如步入了畲汉民族久远年代的那段神秘历史:当年汤店比比皆是的温泉驿站、温泉旅馆;汤岭生意繁荣的“玉山馆”“天星馆”“风和馆”等的古街旺景;汤兜黄昏澡堂进进出出的拥挤场面和当年孩提时打水战的欢快景象,让我们感觉:昔日的这里,有着难以喻义的风土人情。

贵安是中国著名的“温泉之乡”。不仅因其储存量多而饮誉全国,更因其泉温高、含矿物元素多而驰名中外、令人青睐。早期开发的“汤店”源自汤泉之店而得名。古时这里泉眼多口,滚烫的泉水不断地往上涌溢,沸沸串串,清澈见底,洁冽剔透,如同耀眼的珍珠,时而欢快地向上喷射,时而变为蒙蒙细雨洒落地面。泉口热气腾腾,烟雾弥漫,时时散发出乳白色的蒸液浓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以无限遐思……

贵安汤店温泉利用曾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初用时,只能利用现成的泉水,用脸盆洗脸、洗脚,后来逐渐改为用木桶洗浴身体。徜徉于汤店旧址,追溯往日的辉煌,流淌出多少志士能人在此开张设馆,招引来往顾客的有趣故事:卵石光滑的街道附近汤泉浴池比比皆是(七子池),多少南来北往的客商、学者、游人都来此泡汤浴体;官办的温泉陈山驿(也叫汤山温泉馆),有多少官员在此葭过浪漫之夜。“廉政石碑”因为古朴,所以厚重,才会受到如此众多人的珍重,也因为故事情节亲切、感人,才会让人至今为之动情,仍有其教育之功效。

脚踏昔日汤岭古街的旧址,如同回到畲汉民族久远文化历史的乐章中。每移一步,就会弹奏一曲民间古代山歌的动人音符,令人魂牵梦萦,感慨万千。任意站在这条古街或驿道的一个遗址上,透过跨越的时空,你总能仿佛看到街上那众多的旅馆店铺门内外,那微笑待客、甜美招迎的动人场面;总能感觉到天姿国色的畲家姑娘边倒茶招待,边吟着畲歌的热情景象。深幽宁静的“玉山泉馆”,是当年令京都官员无人不知、无人不去的地方。这是因为该馆不仅档次高,而且管理上很有特色,是畲汉民族共谋发展、团结合作的典范。他们用热情、周到的具体服务态度,共谱了精心管理、文明待客的华美乐章。洪武帝亲赴汤泉,留下了“走,到汤山泡汤去”的金言,当时,皇帝泡汤所用的木桶正是畲家木匠特制成的工艺(这种工艺至今还时尚流行的长形浴桶)。戚继光部属的皮肤顽症也正是在这里治愈,至今仍成佳话,传颂数百年。汤岭古街也因为“玉山泉馆”的出名,而被永久载入历史。如今随着贵安温泉旅游的开发步伐,当地独特的汤泉文化也必将被现代人所挖掘、利用,成为贵安泉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P9-10

后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我的童年,有太多不堪回首的往事,每每想起,心里总不是滋味。生父据说是旧时乡村私塾先生,母亲中年丧夫,我是遗腹子。可想而知,在那极其难熬的岁月里,一个乡下妇人要撑起有多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是何等的艰难啊!尤其是我的次兄、姐姐等先后英年早逝,让母亲痛彻心扉。这个家庭多灾多难,童年的我,就是和母亲一起在苦海中熬过的。

让我深感幸运的是:在我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遇到过很多良师益友,是他们给了我无数的教诲、帮扶和鼓励,使我懂得了人间的真谛,增添了奋发图强的勇气和力量,让我在人生困境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如今我虽已步入风烛残年,但追忆往事,觉得自己的人生能够走到现在绝不是凭一己之力,而是许多恩师、挚友和亲人的携手关照的结果。饮水思源桑梓之恩,让我终生难忘。

文化是一个乡村的血脉、气质和灵魂,也是衡量一个乡村文明程度的标尺。贵安素来是闽都的门户,也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脉的乡镇。因此,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挖掘、保护和开发可爱的家乡贵安的历史文脉做些努力,提供有关资料,这就是我在退休后本可以安逸避俗,却选择过充实有为生活的初衷。《泉乡韵》就是自己在花甲之年,用一年多时间写成的一本反映家乡温泉文化史的书籍。尽管自己从小就爱好文学作品,但《泉乡韵》毕竟是属蹒跚学步,因此,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教正。

本书编撰、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共连江县委文明办、中共连江县委党史办、连江县旅游局、连江县文化局、连江县民政局、连江县民宗局、连江县文联、连江县贵安温泉旅游区管委会、中共连江县潘渡乡委员会、潘渡乡政府、贵安村两委以及福州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蒋佩琪等单位领导的鼎力相助,同时还得到了连江县作家协会阮道明主席、张振英老师、吴秀仲副主席、兰统栋副主任等领导的指导帮助。他们真挚的情谊我永远铭记在心。在此,一并谨表诚挚的谢意。

雷云剑

2016年12月3日

目录

泉驿文韵

寻古话古街

漫游泉乡

汤店多迷人

何为“七子池”

戚军祭泉神

汤泉传说

青史刻石碑

驿站苦菜花

略叙汤泉史

巡案至古街

泉乡民风

澡堂出怪事

泉驿的故事

忆汤兜澡堂

先贤足印

古街“协利”店

郑军屯汤岭

明皇汤岭宿

“溪山第一”

萨将军轶事

汤岭迎将军

贵安朱子祠

郑帅斩酒鬼

农耕故园

杜溪河改道

贵安先民

古代舂米器

猎捕虎记

整地筑坝渠

山水多娇

贵榕礼赞

平湖秋韵

三进西溪

敖江畲乡行

贵安山水美

屏峰景独好

魅力度假村

温泉高尔夫

乡梓传记

贵安三落厝

贵安圣堂宫

贵安临水宫

艺人许秉端

营厝兵营

汤岭剿匪记

村名何来

走近土地庙

玄帝两岸缘

古道遗迹多

东岳镇庙宝

美丽的称誉

烽火岁月

信仰之光

茶亭遭遇战

日首占贵安

谋破降虎寨

古道鏖战急

东、北岭烽火

闽都的咽喉

“砍头窟”启示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本书作者雷云钊先生,是一个教书先生。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觉得,雷先生很热情,能说会道,陪你谈古论今,说的都是贵安的人与事,贵安的发展变化。

贵安是雷先生的故乡,位于连江县潘渡乡,是福州的后花园,福建省第六大河流——鳌江从村前蜿蜒而过。贵安以温泉最为出名,地层下蕴藏着丰富的浅表地热资源,流淌千年而不息,因此连江县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千百年来,贵安古道人来人往,流传着一段又一段传说。据记载,宋朝的一位开明知县,曾经利用温泉,凿池沐民,“分男女二室”。不论是从省城福州北上赶考,还是自温州、闽东来榕经商,贵安是绕不过的一站。一般的腿脚,在城里与贵安之间赶路,大约是一天的工夫。也就是说,泡了温泉进城,或者出城后一个舒适的小憩,留给行人一个温馨的氤氲。书中反复提到的泉乡、汤岭、澡堂、泉驿,无不展现冒着硫磺气息的文化、史话。因此说,温泉之乡启迪了作者的灵感,浓浓乡情全都溶解在温泉之中,倾注在先生的笔端。

雷先生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他的母亲,他的长辈,总是在日出日落的间隙,传递着口头文学的营养。从戚继光、郑成功、萨镇冰等有名有姓的将军,到富含传奇的巡按大人、神话的玄天大帝;从兵营、土地庙,到三落厝、青石碑;从抗倭故事降虎寨破敌,到鳌江畲乡巨变,礼赞平湖秋韵,无处不展示贵安这个既有温泉又地处交通要道的村居魅力与风光。每个故事,似乎都是古今行人在古驿道上不小心遗落的珍宝,被雷先生缀成了一串珍珠饰品,那就是《泉乡韵》——充满地域文化的乡土篇章。

看了全部书稿,我感觉雷先生对故乡是发自内心的挚爱,他为家乡的变化由衷欣喜。由于时间跨度大,人物身份杂,事件层次多,可能其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场景,还不足以淋漓尽致展现贵安温泉、古道的神韵和文化精髓,有些史实、人物、事件可能现在难以考证,也可能只是传说而已。正因如此,更亟待大方之家、老幼读者,读之品之检讨之。

是为序。

陈义兴

(作者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内容推荐

贵安位于连江县潘渡乡,是福州的后花园,福建省第六大河流——鳌江从村前蜿蜒而过。贵安以温泉最为出名,地层下蕴藏着丰富的浅表地热资源,流淌千年而不息,因此连江县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千百年来,贵安古道人来人往,流传着一段又一段旅行神话。据记载,宋朝的一位开明知县,曾经利用温泉,凿池沐民。不论是从省城福州北上赶考,还是自温州、闽东来榕经商,贵安是绕不过的一站。《泉乡韵》中反复提到的泉乡、汤岭、澡堂、泉驿,无不展现冒着硫磺气息的文化、史话。因此,温泉之乡启迪了作者雷云钊的灵感,浓浓乡情全都溶解在温泉水中,倾注在作者的笔端。

编辑推荐

文化是一个乡村的血脉、气质和灵魂,也是衡量一个乡村文明程度的标尺。贵安素来是闽都的门户,也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脉的乡镇。因此,作者雷云钊在退休后,用一年多时间,为挖掘、保护和开发可爱的家乡贵安的历史文脉做些努力,写了一本反映家乡温泉文化史的书籍《泉乡韵》。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