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彼得最近没有胃口。他经常夸口说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吃东西。确实,他想得最多的两件事就是如何塞满肚子和满足好奇心。不管他陷入什么困境,几乎都与这两件事有关。因此,要是兔子彼得没胃口或者不再好奇,那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自从老郊狼搬到了格林牧场,兔子彼得就再也不敢离蔷薇丛太远了。他的家在蔷薇丛里,在那里他才觉得安全,况且他也没什么事情需要到远点儿的地方去。蔷薇丛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好吃的,甜苜蓿就长在蔷薇丛的边上,要知道,兔子彼得非常爱吃甜苜蓿,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冒什么风险就有一大堆好吃的。他整天除了吃就是睡,应该是把自己养得滚圆,生活很逍遥才对。可是,事实恰好相反。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拥有得越多,要担心的事情越少,反而越不满意,也不快乐。什么都没有的人,却往往整天开开心心的。像住在格林牧场的田鼠丹尼,他连蔷薇丛这种安全的藏身之处都没有,每一分钟都得瞪大眼睛保持警惕,老郊狼、狐狸雷迪、狐狸奶奶、獾迪格、黑蛇先生全都垂涎他这只胖乎乎的田鼠,随时都有可能悄无声息地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这还不算完,田鼠丹尼还得警惕来自空中的威胁,因为白尾鹞、红尾鹞、乌鸦布雷奇也都很乐意吃一顿田鼠大餐。然而,即便这样,田鼠丹尼还是很快乐,从来不会吃不下饭。而兔子彼得只要待在蔷薇丛里就什么也不用担心,却越来越不开心了。
“我不明白我这是怎么了。真的。”兔子彼得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对一簇香甜鲜嫩的苜蓿说,“我想我应该在蔷薇丛里再新开几条小路。”
虽然他自己意识不到,但这正是最好的做法,因为这样他就可以边做事边思考了。于是,有那么一两天,他热火朝天地忙着开辟新的道路,不知不觉,。胃口就好起来了。不过,等路开好后,无事可做了,他又没胃口了。他整天一动不动地坐着,忧郁地想啊想啊。兔子彼得的问题就在于他老想着自己多么不开心。当然,越这么想,他就越不开心。
兔子彼得自言自语道:“要是有人跟我聊聊天,我可能会感觉好点儿。”一想到这儿,他就想起了土拨鼠约翰尼一家,想起了从前住在格林牧场时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想起了土拨鼠约翰尼一家住进老果园的新家时的那股高兴劲儿,尽管他没少替土拨鼠约翰尼一家操心。想到这里,兔子彼得忽然明白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我想,我有点儿孤单,”兔子彼得说,“嗯,我就是太孤单了。”
经常听见妈妈说,
人最怕孤单和寂寞,
自私自利,爱发脾气,
整天怨天又怨地,
要想真正得到幸福,
就得放下心里的包袱。 “没错,我的问题就是孤单。”兔子彼得坐在蔷薇丛的安乐窝里一遍遍地说着,“我一个人待烦了,所以没胃口。我现在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可是,我、该做点儿什么呢?如果我能百分之百地确定,老郊狼说我俩是朋友的时候是真心实意的,那我现在就会跑去找我的朋友们。天啊,上次在微笑池塘遇见青蛙老爷爷、麝鼠杰里、水貂比利和小水獭乔,我感觉已经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事儿了!老郊狼说不找我麻烦,听起来好像是认真的,可是,可是——嗯,也许他看见我安静地待在这堆荆棘里,确实不想找我的麻烦,但他要是在空旷的地方遇见我,可能就会改主意了——噢,天啊,他那一嘴牙又长又尖,太可怕了!”
P3-7
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全面了解这套动物小说,特作如下说明。
关于作者:桑顿·W.伯吉斯(1874—1965)是美国国宝级儿童文学大师,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是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和亚瑟·贝雷。
桑顿·W.伯吉斯的动物小说主打“温情”,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动物小说主打“悲情”,亚瑟·贝雷的动物小说主打“恩情”。三种动物小说风格各异,蔚为大观,共同构成了20世纪前半叶世界动物小说的美丽画卷,促成了20世纪50年代后动物小说流派的开枝散叶和开花结果。动物小说创作的兴起和发展,赖此三子;动物小说的受欢迎和热销,亦赖此三子!
1874年2月14日,桑顿·W.伯吉斯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桑威奇。同年,他的父亲病逝。从此,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二人生活清苦。童年时,他就放牛,摘野草莓,收野浆果,从池塘里运水莲,卖糖果,抓麝鼠……
桑顿·W.伯吉斯的第一位雇主是威廉·C.奇普曼。威廉·C.奇普曼的居住地遍布森林和沼泽,是野生动物生活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深深地印在小伯吉斯的脑海里,后来激发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中的许多地点,譬如哈哈溪、微笑池塘、格林森林、格林牧场、蔷薇丛等,莫不与其童年的经历有关。
1891年,桑顿·W.伯吉斯毕业于桑威奇高中。1892年到1893年,他在波士顿一所商科学校短暂学习过一段时间。不过,他对商科不感兴趣,一心想成为作家。最后,他选择了菲尔普斯出版公司(PhelpsPublishingCompany),担任编辑助理。
1905年,桑顿·W.伯吉斯与妮娜·奥斯本喜结连理。遗憾的是,一年后,妮娜·奥斯本去世了,留下一子。据说,桑顿·W.伯吉斯之所以创作动物小说,是因为他想通过给儿子讲故事,陪儿子长大。1911年,桑顿·W.伯吉斯再婚。他的妻子叫范妮。范妮结过一次婚,嫁给桑顿·W.伯吉斯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1925年,夫妇二人在马萨诸塞州的汉普登买了一所房子。桑顿·W.伯吉斯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二年,直到1957年。其间,他常回桑威奇。他经常说,桑威奇是他的精神家园。桑威奇的经历,桑威奇的熟人,都强化了他的创作志趣,促进了他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五十年来,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出版的动物小说就达一百七十种,为日报专栏写的动物小说故事就更多了,超过了一万五千篇。1960年,桑顿·W.伯吉斯最后一本书《业余自然主义者自传》(Autobiography of an AiIlateur Namralist)面世,讲述了他从懵懂顽童走向文学生涯巅峰的故事。1965年6月5日,桑顿·W.伯吉斯病逝,享寿九十一岁。
关于作品:本次出版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共十二册,分别是《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狐狸奶奶》、《猎犬鲍泽》、《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乌鸦布雷奇》、《水貂比利》、《小水獭乔》、《森林鼠怀特富特》、《长腿苍鹭》和《鹿菜特富特》。每本书都以一个小动物为主题,讲述了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演绎了“温情”这个主旋律。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向往“公平”和“友好”。大自然母亲,西风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快乐的小微风,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北风哥哥和冰霜杰克等配角莫不如此,更不用说快乐的松鼠杰克等主角了。此外,伯吉斯将“环保理念”融入了小说。随着伯吉斯动物小说影响的不断扩大,“环保理念”进入干家万户,积极地推动了20世纪50年代后环保主义、自然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主义的兴起。
关于版本:本书依据纽约格罗塞&邓拉普(GROSSET&DUNLAP)出版公司的版本翻译而成。
关于丛书的影响:(一)多语种出版,全欧美畅销。桑顿·W.伯吉斯生前及去世后,其作品被翻译成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盖尔语等十多个语种,据说,总销量已经超过一亿册。(二)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中的主角“兔子彼得”(由哈里森·卡迪创作)与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一争高下。桑顿·W.伯吉斯说:“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形象名扬全世界,而我和哈里森·卡迪创作的‘兔子彼得’同样深入人心。”(三)自然广播联盟近五十年大力推荐,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受益匪浅。从1912年开始,桑顿·W.伯吉斯通过自然广播联盟播出他的动物小说,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收听,深受父母和老师们好评。(四)推进动物小说在美国的普及,桑顿·W.伯吉斯荣膺“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的美誉。五十年辛苦不寻常,他的“温情”动物小说与世界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西顿和贝雷的作品分庭抗礼,不分伯仲。(五)促进了环保理念在美国上下的普及。《迁徙性野生动物保护法》诞生,桑顿·W.伯吉斯功不可没。以保护土壤为目标的“格林森林俱乐部”(The GreenMeadow Club)和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目标的“睡前故事俱乐部”(The Bedtime Stories Club)的成立,离不开桑顿·W.伯吉斯的努力。(六)荣获波士顿科学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Boston)金奖和永久性野生动物保护(PermanentWildlifeProtection Fund)特殊贡献奖两项大奖。
关于译者:本书译者为西安科技大学李黎老师与王立言老师、兰州交通大学的王宝老师与赵娟丽老师、陇东学院的韩晓老师以及资深翻译王清老师。其中,李黎老师翻译了《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赵娟丽老师翻译了《水貂比利》《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长腿苍鹭》,王宝老师翻译了《乌鸦布雷奇》《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森林鼠怀特富特》《鹿莱特富特》,王立言老师翻译了《猎犬鲍泽》,韩晓老师翻译了《小水獭乔》,王清老师翻译了《狐狸奶奶》……各位老师治学严谨,译笔优美,为确保本书的质量奉献良多。在此,深表敬意。
尽管出版前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然而不足之处实难避免,欢迎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桑顿·W.伯吉斯著的《兔子彼得夫人/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讲述了兔子彼得夫人没嫁给免子彼得之前,与父亲大脚免老杰德生活在老牧场。有一次,她看到从格林牧坜来的免子彼得被父亲打了,非常同情,便喑中帮助他。后来,她与兔子彼得恋爱了,跟着免子彼得回到了格林牧场的蔷薇丛。有一次,兔子彼得夫人还识破了老郊狼的诡计,救了兔子彼得。她用智慧与温柔,营造了一个幸福甜蜜的家。
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环保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一股以“环保理念”为主题的儿童文学思潮风靡了整个美国儿童文学界和童书市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桑顿·沃尔多·伯吉斯。他创作了一系列以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为宗旨的童话。如果用一个字来凝缩童话主题的话,那就是“爱”!
桑顿·W.伯吉斯著的《兔子彼得夫人/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围绕兔子彼得夫人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的小故事,将其描写得活灵活现。作品生动流畅,言语温暖,很适合中低年级的小朋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