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兴趣
经营或者经商的方式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改进的余地同样不胜枚举。就拿技术而言,如今可谓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日新月异。新的发明创造每时每刻都在出现,说得极端些,昨天还是最前端的东西,今天可能就已经过时了。
因此,销售方式、广告宣传方式、人才培养方式等等,应该改进之处不一而足。此前发展一帆风顺的企业,也绝不能就此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它们需要完善之处尚有很多。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转变思维方式,经常将新生事物引进到经营或者经商之中,推行必要的变革。
可以说,必须永远保持这样的变革心态。能否做到这一点,关系到一家公司或者店铺的业务是持续发展还是停顿衰竭。由此想来,可以说经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它是在众多想法、做法的推动之下,按步骤开展起来的。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当事者是否对经营抱有兴趣。无论是经营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存在无数可以改进之处,发现这些改进点,然后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新,是其乐无穷之事,哪怕不睡觉也要去完成,要是抱有这样的认识和想法,就一定可以成功。而要是对此毫无兴趣,甚至觉得这是一件苦事,那肯定一事无成。
改进之路没有终点。不过,能否完成改进,取得成果,最终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经营、经商活动抱有多大的兴趣。
通过电话谈工作
60年来,我分别以总经理和董事长的身份从事着经营活动。自年轻时起,我一直体质赢弱,经常疾病缠身。所以,相较于第一线,我更多的是在后方督战。
因此,很多工厂和营业所我都未能亲自前往,大多情况下,我都是通过电话开展工作的。我会给工厂负责人去电话,了解最近的情况,询问是否有什么问题。要是有问题,就告之对方自己的想法。当然,如果是研究产品,打电话的方式就行不通了。那时,我会让具体负责人来一趟。不过总体而言,我一般是通过电话解决问题的。
有人会觉得这种方式不太靠谱,但我认为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成效的。
我们周围有不少精力充沛的经营者,他们会凭借旺盛的精力走遍工厂的每一个角落,在现场坐镇指挥,并取得了出色的业绩。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如此。有些企业的经理哪怕一刻不停地到处奔波,经营也未必能够顺利开展。
因此,想来我的这种方式说不定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要是亲自前往工厂,首先需要时间。好不容易来一趟,站着说几句就走自然不行,这就又要消耗掉自己和工厂负责人更多不必要的时间。但如果换成电话,一般十分钟就可搞定,既省却了自己来回的时间,也不会占用工厂负责人更多的精力。
当然,如果能去工厂亲眼看一看,可能效果更好,而且还能给员工带来“总经理来看望我们啦”这样士气上的提振。所以,不能冒然说哪一种方式更好。
票据是一种私制纸币
经济一旦过热,日本银行就会采取金融紧缩政策。这样一来,各家店铺、公司手头的资金周转就会出现困难。此时,应该怎么办呢?
此时,采取减持股票,或者请求经销商尽快支付货款之类的做法,反而可以将经营引向健康的方向,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然而,此时普遍的做法却不是这样,反而是延长支付期。比方说,过去一直用现金支付的,现在变成了票据支付;过去以90天票据形式支付的,现在变成了100天、120天的票据。这种方式不仅对于经营体自身而言极不健康,对于整个经济界而言,一方面国家进行金融紧缩,另一方面企业却在实施支付宽松,这样一来,是不能取得充分的成效的。
进一步思考,今天我们使用的纸币,是日本银行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适当发行的。如果伪造纸币,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票据尽管不像纸币那样可以随处通用,但某种程度上却可以用来购物,可以用来支付。这不就成了一种私制纸币吗?在一次次的背书之后,它们可以一直辗转通用下去。假如有l亿日元的票据,辗转10次后,其效果就等同于发行了10亿日元的纸币。
这样的私制纸币,各种公司、店铺或多或少都会发行,而且其期限越来越长。想来这样的情况非常可怕。一旦纸币发行量超过了经济需求,将会导致通货膨胀。正因为如此,日本银行对纸币发行一直是严格管控的。但与此同时,所谓的私制纸币却不断发行流通,管控又怎么会有效果呢?
而且,当一家企业的经营走进死胡同时,票据泛滥很可能会导致其他企业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破产。
控制票据发行,很大程度上需要期待政治的力量,同时,我们这些作为从事经营的人,也应该对此充分认识,严防票据恣意发行及其长期化的发展。P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