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话蘑菇争夺战/管家琪亲子童话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管家琪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管家琪,作为台湾著名的青少年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曾获台湾金鼎奖、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奖、中华儿童文学奖、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典藏图书奖、香港书展百大好书奖等。在中国大陆、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已出版数十部作品,其中《珍珠奶茶的诱惑》、“少男少女系列”更是风靡海峡两岸。本册为管家琪著的《听话蘑菇争夺战》。

内容推荐

“管家琪亲子童话系列”系列,包括《听话蘑菇争夺战》《心苦茶包风波》和《糖果疑云》这三个互有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童话。在每一个故事后面,示范性地列出了五个话题——请注意,是“话题”而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来考小朋友,而是希望大家在亲子共读之后能够做一些交流。童话本来就是“孩子们看热闹,大人看门道”的。本册为管家琪著的《听话蘑菇争夺战》。

目录

一、几百岁的年轻巫婆

二、收购听话蘑菇的小矮人

三、大乖和小乖

四、听话蘑菇不见了!

五、绿色“战争”

六、梅巫上门

七、误会冰释

想想看,说说看

作者的话

试读章节

一、几百岁的年轻巫婆

在遥远的奇异之乡,有一座多罗塔梅山,长年雾气环绕,人迹罕至。在这座山的密林深处,住着一个喜欢穿花衣裳的老巫婆,我们就简称她为“梅巫”吧。

梅巫是花巫婆族群的一员,所有花巫婆都是以自己最喜欢的花卉来命名。你一定很快就能猜到,在世界上所有的花卉中,梅巫最钟爱的就是梅花了。她在小屋四周种得最多的也是梅花,而且这些梅花一年四季都在绽放,从不休息。

这是一个关于梅巫和绿皮族以及“听话蘑菇”的故事。

其实从外表看上去,梅巫顶多就是十几岁,还绑着一个俏皮的马尾辫呢,用来绑马尾辫的布条都是梅巫每次在做新衣服的时候同时制作的,也就是说梅巫的每一件花衣裳都有一条与之配套的花俏发带,使她整个人看起来真是充满了青春气息。说她是“老巫婆”,那是因为如果按大树年轮认真地数一数,梅巫的年纪确实已经很大很大了。不过,这大概就是巫婆令人羡慕的地方之一吧,只要她们愿意,岁月不会在她们的外表留下什么痕迹,她们的容颜也可以停留在任何自己喜欢的年纪,而梅巫最喜欢的就是少女的模样。

与她年轻的外表相呼应的是,几百年来梅巫一直都活得很有朝气,这主要是因为梅巫对很多事物都很有兴趣。如果仔细检视一下,在众多好玩的事情当中,梅巫最喜欢的是三件事,那就是:可以完全不顾季节限制种些花花草草,经常用云朵和彩虹来裁剪漂亮的衣服,或经常关在工作室里埋头苦干。每一个花巫婆都会有一间工作室,只不过别的花巫婆待在工作室里大多是研究如何熬制各种带有魔法的汤汤水水,或是奇奇怪怪的食物,梅巫却只喜欢发明一些新鲜好用的玩意儿。所以,她的工作室里没有大铁锅和一大堆烹饪用的瓶瓶罐罐,或是笨重陈旧还沾着灰尘的怪异食谱,而是整整齐齐地分门别类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器材和工具。虽然长久以来,梅巫真正成功的产品也不多,但这依然无损于她喜欢随心所欲捣鼓的热情。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咦,她们不是巫婆吗?不是只要用魔法棒一挥,咒语一念,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吗?干吗还要这么麻烦自己去做呀?那是因为花巫婆这个族群特别信奉“动手更有乐趣”这条生活准则,因此才会扬弃那种“用魔法棒搭配咒语”的简单方式。花巫婆的所有魔法都必须通过她们亲手熬制的一锅汤啦,或是亲手做的一个什么东西来施展。

几百年以来,这些花巫婆都是独居生活,方圆百里之内见不到任何一个族人。梅巫也是一样,一直都是独自打理着她的小屋,愉快充实地过她的小日子,陪伴她的只有她的黑猫咪咪。说来这也是花巫婆家族,甚至应该说是全球巫婆族群的传统,每个巫婆的身边都会有一只黑猫,而且都叫作咪咪。这些咪咪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确实都是花巫婆们最好的伴侣。P2-6

序言

在儿童文学这座美丽的花园里,有不少类别,比方说台湾的儿童文学就是从童诗这个类别开始发展的。童诗、童谣、散文、绘本、儿童剧剧本等等,我虽然也都喜欢,但几乎都只是以一个读者的立场来欣赏,鲜少尝试。我喜欢写的还是故事类的作品,因此多年以来,我一直是以童话和小说的创作为主。

很多小朋友都问过我一个同样的问题:童话写作和小说写作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童话和小说固然都属于故事类,都需要主题、人物和情节,同时也都很需要想象力,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又有好些不同。最关键的一点差异是,小说的想象是一种建立在真实(或者说现实)基础之上的想象,而童话的想象就应该像《魔戒》作者托尔金所言,属于那种“创造第二世界”的想象。从事童话创作和小说创作,所得到的乐趣也是不一样的。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童话所呈现的是我们真实世界之外的“第二世界”,但是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内在的情感应该还是真实的,作者也必定是在真实世界中有所感触,进而才会引发某种灵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们明明知道是在看“假的”(虚构的)故事,仍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熟悉之感,从中看到日常生活中某些人、事、物影子的原因。孩子们本来就不缺乏感受力,只不过在表达上不如大人那么准确,有些孩子平时甚至不太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因为很多家长总是只要求孩子们乖乖地听,自己却不太耐烦听孩子们说话。

我们这个“亲子童话”系列,包括《听话蘑菇争夺战》《心苦茶包风波》和《糖果疑云》这三个互有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童话。在每一个故事后面,示范性地列出了五个话题——请注意,是“话题”而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来考小朋友,而是希望大家在亲子共读之后能够做一些交流。童话本来就是“孩子们看热闹,大人看门道”的。希望这三个中篇童话能够成为促进亲子沟通的桥梁。部分话题所附上的“作者的话”,当然也不是什么标准答案,仅供参考而已。有些也许偏成人化的词语或概念,也需要大人来向孩子们解释。大人不妨尽量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找一些例子作为切入点,这样便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其实,成人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一直都有,只不过孩子们看到的侧重点会比较单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往往不在于主题,而在于处理的方式。这样不带教训意味的“解释”,其实就是亲子之间一种很好的交流。

我始终相信,讲故事不仅是最重要的早教,而且这种教育方式至少应该延续到小学低年级。因为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听说读写”,这是没有捷径的。孩子们首先通过小耳朵开始学习,然后要练习组织自己的想法,把它们比较清晰地说出来(口语表达),与此同时配合阅读,才可能在最困难的“写”(文字表达)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有不错的表现。

希望大家都会喜欢这三个故事,同时让这些故事成为大家的亲子话题之一。毕竟,良好的亲子关系就像储蓄,必须及早重视,慢慢积累,不可能说有就有。而只有亲子之间拥有的话题越多、越丰富,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才越有成效。

最后,除了感谢浙江文艺出版社,我还要特别感谢这三本书的插画创作者子鹌坊,为这三个童话配上如此充满童趣的画面,使它们得以更自然地亲近可爱的孩子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