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军的这类“动物与人”的小说是在自然状态下创作出的自然性质的小说作品。它们并不以动物喻人,并不刻意模糊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把人与动物放在一种极端的也是自然的生存之地。在那种环境里,注重体现动物与人关系中最真实的部分和最真实的情感,力图还原动物的真实情感和人的真实情感,以及尊重“自由的生命”,讲述“生命不可征服”。只要是生命都是平等的,这同时是作者创作“动物与人”小说时注重思考的问题。《棕熊快跑》是其中一本,讲述了棕熊大奔因误闯农田吓昏了村民博尔的妻子,导致人和动物间产生了冲突后发生的各种故事。
张永军的《棕熊快跑》的主角大奔是只棕熊,生活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奔和猎人博尔结仇是因为大奔错误地走进了人类的农田,吓昏了博尔的妻子。
发誓杀死大奔的博尔因仇恨失去了理智,枪杀了最优秀的猎犬黑虎,用残忍的手段训练藏獒大黑……
在漫长的被追杀途中,大奔偶遇了失去母亲的小公熊,心生怜悯的大奔竟然和小公熊相依为命。不料小公熊被博尔杀死了,愤怒的大奔冲进了博尔藏身的山洞……
地球上的动物都很奇怪,它们的一生总是处在追与逃之中。或许它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逃,也不知道为什么追。人类同样如此,也不知道什么是逃、什么是追。这是一个理念上的怪圈,好像逃是为了更好地追,好像追是为了更好地逃……
一只庞大的黑雕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上空盘旋,宽阔的双翅平展展地支撑开来,像挂在天空中那样,在空中俯视着乱石坡上一场珞巴族猎人猎杀棕熊的搏斗。
作为天空中的霸主,黑雕认为这一区域最大的食肉类动物棕熊是又蠢又笨又没有智慧的。而对于围猎棕熊的三个珞巴族猎人,黑雕更是瞧不起。它认为珞巴族猎人中已经没有了好猎手,那些好的猎人是活在珞巴族过去的历史上的,而今随着时光的流逝,珞巴族人已经很少再有狩猎的猎人了。猎人少了,好猎手自然也少了,另一个原因则是猎物也少了。
黑雕还有另外一个自私的想法,如果珞巴族的三个猎人猎杀了棕熊,猎人会当场剖开棕熊的肚子取胆,然后肢解,这样棕熊的残肉就会引来食腐肉猛禽秃鹫,黑雕就可以找到仇敌白颈秃鹫为小黑雕报仇了。
这种打算促使黑雕在天空中盘旋留恋,很久都不肯离去……
在草滩上的棕熊是一头年轻的成年公熊,它是大奔,它的体重足有七百斤。
而此刻,大奔扭着丰满圆大的屁股咆哮着沿着一条旱河道奔跑。这条河道的水早已干涸,在河床中剩下的尽是大大小小的圆石和杂草,再有就是两岸越爬越高越陡峭的石山了。
这是大奔平生第一次被猎人追杀,被追杀的起因非常简单。那是在前一天的一个下午,大奔在靠近珞巴族部落的一片青稞田里打了一次滚儿,压倒了一片青稞,进一步吓昏了一位收青稞的少妇。
大奔还算聪明,它没有吃掉那位少妇,只在少妇身边留下一堆大便,这一下引发了三个珞巴族猎人的追杀。
如果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珞巴族人中还有猎人的话,那么这位猎人就是那位少妇的丈夫博尔。博尔救回了妻子,就带着两个兄弟和六条猎犬开始追杀大胆的棕熊。
大奔拉了那堆倒霉的大便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很快忘记了被它吓昏的少妇和那片东倒西歪的青稞。它遭到猎人和猎犬们的追杀,却永远也不明白是出于什么原因,也不知道自己惹下了什么样的麻烦。
大奔更不知道青稞是珞巴族人吃的粮食,它还以为那是草,况且长得那么溜齐,才来了打滚儿的兴趣。
大奔晃晃悠悠溜出五六里进了一片杂树林中,那里风很凉,它要在那里睡觉。很快大奔找了片满意的草丛躺下来,又打了几个滚儿,感觉舒服了些,再翻个滚儿使四条腿向四个方向敞开,肚皮朝天,它就十分受用地睡起了午觉。
大奔睡得很大胆,在这一带的动物中,棕熊是老大,它没有天敌,就连偶尔出现的老虎都躲着棕熊。一头发威的成年棕熊可以很轻易地把一只健壮的老虎当作猫一样玩耍。
是的,除了人,棕熊没有天敌。棕熊怕人,尤其怕手里拿着能发出轰鸣声音东西的猎人。
大奔打呼的时候,林子外面突然传来猎犬的吠声,而且树林中的猴子吱吱叫着,拼命摇晃着树。猴子在通知树林中的动物猎犬来了。猎犬的吠声很近了,而且这吠声还在进一步接近大奔睡觉的地方。大奔就这样被惊醒了,翻个身爬起来,像人一样直立起身子,向空中吸了吸鼻子,嗅出好几条猎犬朝它奔来。
恰好大奔此时的脾气很好,它决定避一避,它犯不着和猎人、猎犬纠缠。大奔掉头转身出了林子,它希望这群猎犬不要找它的麻烦。
大奔很快拐上了荒草滩,以为没事了,可是那群猎犬再次追了过来,而且追到了屁股后面,还如临大敌似的汪汪直叫。大奔恼火了,扭头发出咆哮。六条健壮的猎犬向后退,大奔舞着巴掌站了起来。
一颗子弹从大奔头顶飞了过去,接着就传来一句人话: “你打什么屎枪?别激毛了熊!”
……
P2-4
我是于1998年开始创作“动物与人”这一主题的小说的。我的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家创作的动物题材的小说。我在创作中注重动物本身的真实性并加入我的思考,就是通过动物与人发生的故事,来达到一种使读者在阅读故事中感受到动物本身的真实性和故事之外的思考,而且拒绝在作品里进行人为的说教和励志。我认为这是作者尊重读者的举措。不论年龄多大多小的读者,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尊重读者,使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来自由的思考,是我写作的要求之一。这种思考和目的,在我的作品《狼王闪电》《疤脸狮王》《土雕再舞》《猎虎行动》《棕熊快跑》五部小说里有体现。
我的这类“动物与人”的小说是在自然状态下创作出的自然性质的小说作品。它们并不以动物喻人,并不刻意模糊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把人与动物放在一种极端的也是自然的生存之地。在那种环境里,注重体现动物与人关系中最真实的部分和最真实的情感,力图还原动物的真实情感和人的真实情感,以及尊重“自由的生命”,讲述“生命不可征服”。只要是生命都是平等的,这同时是我创作“动物与人”小说时注重思考的问题。这种思考在作品《小鹰高飞》里有体现。
我生在东北,住在长白山区域内的一座山城里。在一百多年前,东北区域的居民很少,那里可以说是动植物的王国。在某县的县志上曾经记载过一件事,是说一个猎虎人,他在半生中猎杀过二百多只东北虎。那么现在呢,大家都知道,东北虎面临灭绝。这就是我们人类太多了,把动物的生存空间占据了。
小时候,我是听着动物故事和民俗故事在山区长大的。但那个时期山里已经没有多少野生动物了,猛兽更是绝踪。我曾经在挖野菜时捕获过刺猬和野兔,把刺猬用大盆扣住,但刺猬在晚上挖个洞逃掉了。野兔却没有跑,它和家兔繁衍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我曾经目睹黄鹰从天空中扑下来探出脚爪抓一只大野兔,野兔咬断一根杏条,把杏条压弯,在黄鹰扑下来快抓住野兔时,野兔突然放开杏条,杏条瞬间像弓弦似的强力反弹,把黄鹰的一边翅膀击断了,黄鹰摔在草地上啼叫,野兔逃生了。我忙了满头汗也没捉到受伤的黄鹰。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一只鸟鹰和一只老乌鸦的空战,老乌鸦哇哇叫着逃跑,鸟鹰一喙一喙地啄老乌鸦的背,老乌鸦逃不掉奋起反抗,和鸟鹰抓在一起,面对面攻击,最后老乌鸦战死,鸟鹰眼睛瞎掉,飞动时直往树上撞……
动物的生存是美的、勇敢的、智慧的,也是单纯的。当然,这些需要读者去认识和思考。
以上算是后记吧!
张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