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李丽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被“比较”,让人产生自卑感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和别人比较,不是拿爱人去和其他“更优秀”的人比较,就是看孩子不顺眼,“你看看人家某某,比你强多了”。也许说话的人以“刺激对方更加优秀”的心理为出发点,但是却造成倾听者自我价值感的严重受损。

李磊的自卑心理很重,他杀害妻子,是因为妻子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较强势,她希望自己的丈夫比别的男人强,而恰恰李磊做什么都做不长久,这使她很失望。也许无意中的数落,使李磊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她成了李磊第一个杀害的人。

李磊第二个杀害的人是自己的妹妹,很大原因在于他自己是初中毕业,至今一事无成,而妹妹是大学生,无论是学历还是本领都比他强。也许在父母对李磊进行责备时,会拿妹妹和他做比较,这样更加重了他的自卑心理和对妹妹的妒恨心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机遇,尝试成了现代人相当时髦的人生信条。每当人们走向挑战之前,总是向挑战者或竞争者显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次胜利非我莫属!但是,在人生舞台上,有些人却低头哀叹:天生我材没有用。这种自卑的“自白”与自信者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自信者相信自己的力量,竭力去做人生舞台上的主角,自卑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只适合当观众。

当自卑的心理产生后,不仅会严重地阻碍他们的交往生活,使他们孤立、离群,而且还会抑制他们的自信和荣誉感的发展,抑制他们能力的发挥和潜能的发掘。特别是当他们的某种能力缺陷或失败的交往活动被周围人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感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给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损失。

自卑的双重效应

自卑是人由于某些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的悲观情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或其他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自卑也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在交往活动中就是缺乏自信。可以说,自卑是影响交往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直接阻碍了一个人走向群体,去与他人交往。自卑的心理容易促使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走下坡路,成为加速自身衰老的催化剂。

我们有无数可以自卑的理由,也就有了接纳自卑的借口——既然大家都自卑,我又何必在意我的自卑?

正是因为有了自卑,才有了不断完善的欲望,人,活着才会有劲儿、有活力、有动力,也因此,自卑也可以成为人不断前进的源头。

所以,自卑具有如此奇妙的双重效应。

虽然这个轰动一时的灭门案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太多了。如果等到悲剧发生才想到去解决,那就为时已晚,毕竟这样的代价让人无法承受。多少人都曾因为中了“自卑”的毒而走上了不归路,例如几年前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案。为了防止这样极端事件的发生,不再成为“自卑”的受害者,我们就要让自己从自卑的陷阱中走出来。很显然,最好的方式是,让我们因为“自卑”而受益,让自卑成为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完善自身的法宝。

很多人产生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其他人盲目对比所致。总有人在某方面比我们更强,从而会扰动我们自身的心理平衡。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身上,自己与自己比较,只要某方面我们比上一次有了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就会让我们愉悦,也会令我们不断享受进步的快乐。

不管别人看上去多么光鲜,其实都有他不如人的地方。我们如果用己之短去比人之长,怎么能不自卑呢?永远记住,自卑是具有双重效应的。P4-6

目录

自卑

——如何看待,决定不断精进还是走向毁灭

北京大兴灭门案件

过早与父母分离,易产生深刻的自卑感

被“比较”,让人产生自卑感

自卑的双重效应

因为自卑,所以超越

变自卑为“精进”的四个步骤

犹豫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怎样一种体验

事业与家庭,哪个更重要

激情与安定,哪个更靠谱

A与B不可兼得的双趋冲突

选择所爱,爱所选择

改变犹豫的四种方法

空虚

——当你的灵魂已跟不上你的脚步

患上“成功后遗症”的男士

空虚感的形成从丧失自我开始

幸福的,才是真格的

“日行一善”有什么意义

走出内心的盲区

失望

——“受害者”惯用的对外归罪情绪

他给不了我要的幸福

我有一个令我失望的孩子

人为什么会失望

孩子不是家长人生的续篇

失魂落魄者的自救之道

迷惘

——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

站在30岁的人生门槛边上

要不要为孩子而复婚

职业“迷惘症”

听从自己内在的声音

找到答案的NLP练习

多虑

——思维定焦在过去和未来

世界末日真的来了怎么办

爱操心的奶奶

你,是不是多虑了呢

为什么小孩子总是那么开心

从多虑到无忧的功课

愤怒

——情绪占了上风并成了主人

高级主管的超级坏脾气

我要被孩子气死了

如此愤怒为哪般

有多少事值得抓狂

愤怒的自我管理

挫折

——压力状态下的应激反应

巨额负债VS弟弟上学用钱

顾先生的恋爱恐惧症

挫折感是如何形成的

轻度的挫折犹如精神补品

苏格拉底对失恋者的心理治疗

吝啬

——破坏人际关系的隐形元凶

我的地盘谁做主

抠门的老公

一个人之所以小气

“吝啬”有讲究

怎样才不吝啬

猜疑

——与信任背道而驰的消极冒险

老公有“情况”

为何上司总不信任我

“疑人偷斧”式的推理

猜疑心理从哪里来

信任的力量

消除猜疑心理的五个建议

偏执

——保护自我的拙劣手段

本性难移“大男人”

思想偏激“跳楼女”

当一个人属于偏执型人格

首先了解“自我概念”

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偏执狂的自我拯救

恐惧

——对未知事物无所适从的强烈反应

惧怕鲜花的女孩

不敢登高的老总

恐惧是一种心理障碍

直面恐惧

缓解内心恐惧之感

内疚

——良心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

神秘的夜晚咳嗽声

好人为何没有好报

内疚是一个更新自己的机会

给予者与接受者需要动态平衡

向过去告别

掌握平衡之道,牢记五“知道”

孤独

——将痛苦与幸福双向隔绝的自我封闭

没人知道古怪老头离世

QQ永远隐身的白领丽人

人为什么会孤独

打开封死的心门

五步走出孤独

-圭·彗

舌雹

——其实你不是公众人物

爱脸红的女孩

男人好可怕

你为什么害羞

没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你

“疯狂英语”李阳的“反害羞”修炼

克服害羞有方法

敏感

——为小事抓狂也为小事开心

心惊胆战的每个夜晚

你成功了,我们离婚吧

一颗敏感的心是如何形成的

老王的第100个舞伴

缓解敏感的三个专业方法

自负

——极度偏执的自我认识

我是全公司最优秀的人

漂亮,就是我骄傲的资本

自负的根源

从“自我”走向“他人”

到底谁是大爷

寻求走出自负的方法

虚荣

——为寻求他人认可而深陷自设牢笼

打肿脸充胖子的“富二代”

我一定要比你更幸福

人为何会为“名牌”所累

不为“名牌”所累

克服虚荣心的认知和方法

嫉妒

——嫉妒与“不会嫉妒”同样心存创伤

我只有被别人嫉妒的份儿

不会嫉妒还是没有能力嫉妒

嫉妒心理如发烧感冒一般常见

多子女家庭关于爱的教育

嫉妒上门,如何接待

怨恨

——当爱的渴求与失落无法平复

付出一切皆成空

优等生变杀人犯

“以牙还牙”为哪般

那些内心留存的伤痛

巴斯德的决斗方式

依赖

——“安逸愉快”状态的自我迷失

无法自理的正常女人

老公是自己的“大儿子”

为什么一个人会放弃自我主宰权

依赖是一种托付心理

努力提升自我价值

雯雯的“大阴谋”

-寺肇

7C夫

——虚幻的代名词0R乌托邦式的假想

相亲专业户

跳槽专业户

你是哪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呢

内心的批评家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

减轻完美主义倾向的四种方法

抱怨

——损耗自己和别人的消极能量

怨妇林娇的糟糕生活

一味抱怨,让李强丢了工作

抱怨的“投射效应”

怨妇心理分析

先让自己成为金子

消除抱怨的九个意识转化

倦怠

——无处找寻的生命活水之源

宁愿生病也不上班的人

“七年之痒”来了

职业枯竭症

婚姻倦怠期

摆脱职业枯竭症困扰的七个改进方式

解痒“七年之痒”

焦虑

——照见深藏的不安和恐惧

考证一族

敏感的母爱

知识焦虑症

育儿焦虑症

在知识的风潮中保持自知力

放手去爱

快速缓解焦虑的四个步骤

悲观

——自我衰竭的个人信仰

弄错的化验单

暗示的力量

悲观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命运自主

驱除沮丧心理

哭泣疗法能有效改善悲观情绪

序言

2013年9月下旬,我兴冲冲地回到老家准备和父母共度“十一”假期,但是没想到父亲却在医院查出了癌症,并且已到晚期!因为父亲的肿瘤已经漫及肝部,手术也是无能为力了,因此我决定把父母带回北京,利用心理治疗来帮助父亲获取最后的一丝生机。

为了更好地陪伴父亲,我放弃了所有的工作,整天与他的“癌症”在一起,倾听他童年的遭遇,倾听使他受伤害的一件件事,这些信息,如水一样渗进我的大脑、我的思维……刚开始,我还能开导父亲,后来,我无法再倾听了,因为这些晦暗的信息渐渐使我的思维变异了。直到有一天,我和父亲参加一个心理机构的父亲节活动,引导师让大家回忆自己和父亲之间记忆深刻的事情,我发现自己的头脑里浮现的是和爷爷的互动,我自己成了父亲!那个时候,我觉察到自己的头脑已经被父亲的思维全部占据了!

那时候,感觉自己在和时间赛跑,因为医生说父亲的生命只剩3~6个月了!我多想从命运的手中夺回父亲,但是,长期的失眠、焦虑、抑郁使我自己的身体处于全线崩溃的边缘,参与父亲治疗过程中的家庭治疗又引发了我自己很多的激烈情绪,这些情绪激荡着我,治疗着我和父亲的同时,也在尖锐地刺激着我们……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父亲没有倒下,我却感到能量枯竭了……有一次,我的一个心理督导老师来给父亲做心理咨询,我在送他走的时候和他嘀咕了一句:“我觉得我已经没有能力付出了,无论是金钱、精力还是体能上……”

“你为什么不想想收获呢?”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转化了我!

是啊,经历这些我得到了什么呢?

为了治疗这么一个“极端”的案例,我经历了各种疗法,各位老师的帮助,与其说治疗了父亲,不如说也治疗了我,因为我的思维也被父亲“感染”了,某些我走不出来的部分,也正是父亲走不出来的,我和他已经混同了。但是,每个老师都给了我们不同的能量,我的生命在陪伴父亲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场的洗礼。

化解父亲童年的阴影,缓和他与家族之间的冲突,令他能够用更宽阔的眼光去换位思考,在他临终之前,让那些仇恨、抱怨释怀,使他能安然离去,这是我陪伴父亲的使命,也是我多年学习心理学的根本动力之一。随着治疗的深入,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问题,特意回到老家在祖坟前忏悔,与昔日有嫌隙的继母和兄弟姐妹们团聚并且表达了自己的心意。那时,我感觉到自己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是我圆满了父亲,还是父亲圆满了我?我已经无法分辨。

我把目光从父亲身上投注到自己身上时,我发现自己身上活着父亲的影子,他的很多思维方式又何尝不是我自己的思维方式?他的很多能力上的不足又何尝不是我自己的不足?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是老师的这句提示,让我走向了新的自我成长之路。因为,发生的事情从来不是左右我们情绪的根本原因,而是你选择什么态度和认知去面对。

同样,那些令我们感觉不良的情绪,并不是左右我们心态的根本原因,它们只是帮助我们照见自己,是发现自己的提示器,如果你愿意去接受这些情绪,去发现它们所带给你的深层意义,那么我们就能由此而得到成长和圆满。

因此,好好善用自己的情绪,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这是我自己的切身经历,也是本书的写作缘起,我相信如我一般的个人及家庭,同样经历着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困难,如果不会调节情绪,不能转化我们情绪上的负能量,就会为其所累,为其所伤。

因此,我把自己近年的工作经历、生活体验,以及亲友、来访者们的诸多对话、故事转化为本书的写作案例,也就是说,本书大量案例中的主人公来自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直接当事人;部分案例中的主人公与作者有着直接或间接地学习上、工作上或其他空间领域的密切联系;个别案例中的主人公是作者在心理咨询的学习、行业讨论中多次提及的人物个案。我愿把这些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我们都能更好地与这些能量共处,达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度,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是为序!

——李丽

内容推荐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皆情绪。情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那些令我们筋疲力尽的东西通常不是某件事情本身,而是事前事后纠结无助、大起大落的负面情绪。

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事事如意,一帆风顺,情绪有跌宕起伏再正常不过。“一念地狱,一念天堂”,那些当时看来无法过去的坎儿,事后看来往往没那么可怕。问题是怎样控制好我们的情绪?怎样转化坏情绪?毕竟,我们需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让我们随着李丽著的《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体验一下转化情绪的奇妙之旅吧。

编辑推荐

在繁忙的工作节奏中,在纷繁复杂的人事交往中,我们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有了负面情绪怎么办?《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作者李丽通过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生活体验等,总结了多个心理能量包,从情绪的发生、产生原因、如何排解等方面为我们作了详尽的讲解,让我们明白,有了负面情绪不要逃避,关键的是选择什么态度和认知去面对,从而借此得到成长和圆满,启发人们善用情绪,善待自己的生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6: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