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酒文萃(2017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蒋子龙主编的《国酒文萃(2017夏)》以酒为媒,大胆延伸,以一个民族品牌的责任和担当,嫁接国酒文化符号,不仅提供一个平台,也提供一种眼光,致力于经典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焕发大家光彩,同时通过“绝响”、“传奇”、“跨界”系列板块的设置,激发当代作家原创活力,既传扬,又创新,响应时代呼唤,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内容推荐

蒋子龙主编的《国酒文萃》精选当代名家散文,以酒为媒,激发当代作家原创活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他们对生活有着自身独到的体会,善于从某种事件中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通过作品传导给读者。通过纯粹的文学选择,也选择充满希望的未来。

《国酒文萃(2017夏)》为其中一本,分经典、情缘、记忆、跨界、绝响、酒坊6个板块,收录了李大钊:五峰游记、周振华:谦卑的父亲是座山、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等多篇经典散文。

目录

经典

 李大钊:五峰游记

 马芳芳短评:不只袖手描山水,内心忧愤著文章

 郑振铎:猫

 张陵短评:那颗敏感柔软的心

 蒲宁:在八月

 马相武短评:蒲宁的忧伤

 张爱玲:弟弟

 牛玉秋短评:从《弟弟》看张爱玲的心灵密码

情缘

 王充闾:亲近泥土

 裘山山:我到龟峰去看你

 华静:我只愿你还是你

 周振华:谦卑的父亲是座山

 黑 孩:居屋

记忆

 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

 石英:中国地名的诸般意味

 马力:喜洲

 王德恒:在金皇陵遇到三件神秘的事儿

跨界

 乔宗淮:怀念我的母亲龚澎

 万伯翱:莫言为我题钓鱼诗

 纪清远:实说六世祖纪晓岚

 范曾:干一杯,再干一杯!

绝响

 艾青:思念胡风和田间

 高瑛(艾青夫人)短评:我做了一辈子艾青的影子

 王愿坚:足迹

 翁亚尼(王愿坚夫人)短评:他把美好写给人民

 汪曾祺:文章杂事

 李硕儒短评:岭上白云真名士

 韩少华:龙井寺品茶

 韩晓征短评:斯人斯文华彩华章

酒坊

 陈建功:茅台古镇寄怀

 叶辛:蝴蝶指引佳泉

 熊召政:茅台镇夜饮

 肖复兴:酒香茅台镇

 聂鑫森:酒人·酒徒·酒龙.酒仙

试读章节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却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观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又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他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

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妈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

P7-9

序言

《国酒文萃》已经出版两辑了,虽然我还未曾读到,但从目录上看,品位甚高,恕我孤陋,我似乎还极少见过——尤其当今:一部书选题如此广泛、作者如此高档、经典性如此到位、导向性如此鲜明。逝去的入选作家文章,中外皆有定评;健在入选作家文章,影响力不容置疑。茅台集团的初衷大约就是为读者、为我们的年轻人提供真正的健康营养,延续精神上的血脉,使之不至于基因裂变、胴体萎缩、大脑痴呆……

在商品化浸淫的当今,面对所谓美国大片、日本漫画、韩流影剧之类的集团冲锋,甚至连西方也不屑不齿的一些垃圾艺术的生物入侵,我们有理由拿出我们的精粹去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所以,当我受邀为《国酒文萃》约组名家稿件时,感到非常荣幸,当然也感到艰巨。因该书的宗旨就是要打造高档的精神食粮盛宴.所需的食材岂能杂碎饾饤?

编辑的一项重要劳动就是约稿,要花费耗力的心血。此中甘苦,难以概全。很多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大师巨匠都做过副刊编辑,至今传诵着无数的生动情挚的约稿轶事。举例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23岁时出任《皖江报》总编辑,并兼副刊编辑,约稿、组版、看样……几乎天天忙到大半夜。友人去看他,当场填半阕《丑奴儿》雅谑:“三更三点奈何天,手也挥酸,眼也睁圆……”,我只记得恨水先生当即奉答下半阕中的一句是:“一刀一笔一糨糊”。这真是道出了编辑的辛苦。当然,现在无纸化电子排版系统的应用,毛笔、剪刀、糨糊……几乎用不到了。恨水先生那时写约稿函、改稿改样,用的还是毛笔;改删稿件和清样,用的是蘸红色墨水的毛笔。记得我初入新闻界时,看到老编辑们还有用毛笔者,尤其向名家约稿,用毛笔恭楷,以示尊重。今天则罕见了,因有微信,极其快捷简便,比信箱发函更加提速。

编辑的辛苦,不仅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约稿,尤其是向名家约稿,更非一日之功。我个人认为,不在于所在报刊出版社名头大小,而在于真心、真诚,在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可自惭形秽,更不可妄自颟顸。所谓人脉,蓄久必发。而诚格之动,才会历之久远。其“甘苦寸心知”,是一个值得写成书的大题目。

约稿也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有“过五关斩六将”,也必有“走麦城”。这次为《国酒文萃》组稿,也有了新的感悟。向万伯翱、乔宗淮两位约他们的父亲万里、乔冠华与茅台酒的文章。乔宗淮原发表过《父亲乔冠华与茅台酒》,打过招呼,拿来放到文摘栏目即是。万老爷子是很喜欢茅台酒的,万老大原来写过回忆老爷子的文章,其中一小段提及,生动有趣,我逼他重写,他为难,说正在外地。我说:“你不会在回程飞机上写吗?不是老吹嘘见缝插针,经常在飞机上写文章应付约稿?”哑口无言。再叮嘱:写完勿丢!因他有一次在飞机上写完稿子,居然遗失,痛苦许久。

在组稿会上,此选题获得剑平、卫东赞赏。稿件拿来,再次开定稿会时,责任编辑提出意见:稿固然佳,但出书凡重大选题牵扯到有关领域,是要事先申报,有可能“留中不发”;出书有周期,不可拖延。只好割爱。如何向作者交代?这就要发挥人情的作用了。老乔很忙,从外交部副部长职位退下来,任国务院参事,有时还临时受命中东特使之类,反正已发过,莫再提起就是,换上一篇他回忆母亲龚澎的文章。万老大呢?在我自己的刊物发就算交代。再给《国酒文萃》一篇他写与莫言交往的文章,有可读性,不是也很好吗?

编辑是一种高级脑力劳动者,约稿则是一种充满着智慧、灵活,包括执着、不气馁的技巧性艺术。有辛苦,有烦恼,亦有乐趣、喜悦和成就感。有稿可约来,不亦乐乎?

当然,有几般武艺,如《水浒传》中所云:须卖于识家。如《国酒文萃》,堪称可供驰骋的一马平川,不是吗?

朱小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5: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