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迷茫又迷人(现代人如何逃离复杂时代的困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杜俗人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人们为什么不惜命

一个深冬的夜晚,我上夜班,正遇晚高峰。

到十字路口等灯,四面灯光交错,把夜幕笼罩下的世界切割得支离破碎。

正在这时,从旁边幽暗的非机动车道上驶来一辆农用三轮车,它正慢慢地往路中间蹭。那车没有篷,司机缩成一个棉花包,堆在驾驶座上。右转车从他后边鸣着喇叭通过,他吓得往前一拱,这时他左边的车道绿灯亮了,直行车又从他眼前呼啸而过。

前后都是目露凶光呼啸奔驰的汽车,我虽然看不清那司机的表情,但从他频频摆动的头和频繁动一停一动一停的车,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不安。

终于左侧车道红灯亮了,他瞅准机会往前冲。路太宽了,刚冲到中间,右侧车道的直行车已经抢在他前面通过,把他隔在路中间,他在那儿明晃晃、孤伶伶,又那么渺小,仿佛随便一股力量,就能把他碾碎。

学校与幼儿园门前,每到上学放学时间,都是车的洪流。而这洪流又是由一群车技最差的人——孩子妈妈——组成。

我不是贬低女司机,男司机和女司机都有好手和臭手。

但很多妈妈司机都是因为要接送孩子才买车学车,这是不争的事实。她们平时很少有开车机会,很少历练,经验很少,对于汽车驾驶这个纯熟练工种来说,当然是车技相对最差的一群。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接送孩子,我总能看到上了岁数的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跟汽车争道。

他们或者大摇大摆走在路上对双向来车视而不见,或干脆就在运动的汽车空隙间拉着孩子穿行。想一想,假设有一个司机操作失误,那么这老的小的就会在钢铁之间成为“肉夹馍”。

还有一件事。

朋友家的长辈从乡下来,性格开朗,忙忙叨叨的。朋友家做炒菜什么的,老人不喜欢吃,就喜欢吃大葱大酱之类。

聊天儿中,知道老人有糖尿病,早期糖尿病,医生早就提醒老人要低脂低盐低糖饮食。

我们也善意地提醒老人,可得注意,不能吃太多大酱什么的。

老人不在意地说,我都这么吃大半辈子了,不管它。

半年后,老人再来,糖尿病已经很重,治病来了。

年轻时看明清公案小说或民间故事,里面总会有一些特别愚蠢的人,做出一些明显不理性的行为。当时,我的理解是那个时候的人没文化,愚昧。

1949年以后,中国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向经济社会、法治社会迈进。

经济学有一个预设,即人是理性自利的。也就是说人都是理性的,都会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可是上面的三个例子,哪个选择的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呢?

闯红灯的,抢道的,不注意饮食的,他们做的都是危害自己生命健康的事情。

而冒险换来的是什么呢?

一两分钟时间而已,对不良饮食习惯的维持而已。

哪个的分量能够与生命健康相提并论呢?

老杜读小学中学的时候,有一句名言被所有人反复引用,“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回头想想,我们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真的这么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吗?

稍微对人作一些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很多时候都不是理性的。

人们并不总是选择自利的行为,而往往是根据习惯、习俗、大众的选择来作出自己的选择。

车流滚滚的路口,只要有一个人敢闯红灯,那么后边就会有一群人跟上。大家已经习惯于无视红灯,只要有人带头,闯龙潭虎穴后边也有人随大溜。

整个乡村,都没有形成科学饮食的氛围,那么,人们就会依然按习惯吃喝,而不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已经无法承受。

习惯、习俗不改,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没有为大众接受,人们就会继续保持不良的生活及行为习惯。

可喜的一点是,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们的这种不良的习惯、习俗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老杜的上述事例虽然都观察自城市,但其行为人却往往都是城市的客人或边缘人,不是城市生活的主体人群。

比如,在学校与幼儿园门前,极少看到年轻的妈妈带孩子抢道,也极少有城市的机动车去十字路口闯红灯。这固然有交通法规的高压,但同时说明城市人的素质相对较高,一些良好的习惯正在形成。

当然形势也不是特别乐观,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跨隔离带、闯红灯还在城市普遍流行着。

这说明,距离成为真正的文明人,我们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P3-5

目录

第一章 你是合格的现代人吗

 人们为什么不惜命

 撒谎成风与契约社会

 从“理情法”到“法理情”

 法律与道德的常识与共识

 “一人做事一人当”是现代文明

 现代社会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一个合格现代人应该知道的

 你可以没单位,但不能没组织

 球迷骚乱、主办方下跪与契约精神

 谁让“老流氓”肆无忌惮

 恃弱凌强是绑架道德、践踏法律

第二章 复杂时代的价值观

 幸福是小范围比较出来的

 意义的个人性标准

 “活明白”还是“活舒服”

 快乐在自己心里,与他人无关

 理解、谅解与原谅

 美的人生就是有你喜欢的人和事

 为什么要活得有滋味儿

 门庭若市好做事,门庭冷落好读书

第三章 换个角度多维看世界

 网络时代的两重人生

 不同的其实是角度

 用感情胁迫理性的结果会很糟

 你是老了,还是懒了

 尊严丢了,很难捡回来

 问题讨论与泼妇骂街的区别

 遇险不能自救,我们缺什么

 节日,需要一个好的主题

 惯偷母亲,还值得帮吗

 人机对战,人是输给了自己

 专家与权威

第四章 小事情何以酿大错

 多留面子,才能少挨刀子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教你保护自己

 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吗

 防备日常危险,你要有意识

 为什么总是“祸不单行”

 适时放手是一种智慧

 “丢三落四”的习惯改不了吗

 别吵吵!我们仅仅是习惯性违规

 医患之间的信任多重要

 救命何以成追命

 加冰不加冰,差别在冰块吗

第五章 关于城市的是是非非

 不提供机会是城市最大的失败

 不逃离就会被腐蚀

 为什么他们痛苦却不离开

 车流拥堵与商业聚集

 为城市多留些可触摸的历史吧

 城市大小不重要,人的幸福感才重要

第六章 逍遥于生死之间

 在人生的列车上,做个微笑的乘客

 灾难也许躲不开,灾难一定能过去

 为什么世界出问题,你却惩罚自己

 跳出狭窄的世界,才有希望

 磨难帮助我们成长成熟

 麻烦最多的时候,你也最有活力

 “肚子里的鬼”,每个人都有

 假期怎么样,开不开心,累不累

 结婚是找搭档,不是买毛驴儿

 如何抓住流逝的时光

 缺了的人生课,早晚要补上

第七章 商业世界需要商业头脑

 没本儿的买卖能做多久

 在丛林里晒人品能走多远

 因人品而起步,因什么才长久

 也许“票友”才是微商的真谛

 除了挣钱,企业该有其他目的吗

 企业是怎么成为“僵尸”的

 不让企业死去不是市场经济

 互联网时代的好企业是怎么来的

 价值观排序里,有比钱更重要的

 制度性敲诈勒索,竟如此理直气壮

 行为之恶,借制度之恶恣意释放

 股票·一元团·博傻游戏

第八章 孩子的未来该谁来决定

 孩子,你就当是去探险吧

 该谁来决定孩子的未来

 不会保护自己,哪里都不安全

 父母的话该不该听

 不要让学习成为你唯一的本事

 好孩子为什么输不起

 百毒不沾的孩子为什么更脆弱

第九章 季节里的心潮起伏

 风物长宜放眼量

 春天,是一切开始的日子

 “舒服”的味道

 雨中咖啡半生缘

 匆匆的蚂蚁,匆匆的人

 那一声声呼唤,让我泪流满面

 凛冽的日子到了

 跨年的思绪

 雪胡同里的春节大逃亡

 美景能遇亦须能赏

第十章 旅行中的人生感悟

 别让旅行变成照片上的旅行

 赶的是路,感受的却是人生

 一树红花·海南惊艳

 高速上的牛群·海南B面

 远行,寻找并唤醒记忆深处的美

 拉卜楞寺:那不被欲望主宰的灵魂

 已经误了风景,别再坏了心情

序言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别的书籍往往有很多故事,这里却有很多“事故”——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

这些“事故”的主角是明星、考生、妻子;小贩、保姆、大学生;母亲、求职者、农民;老人、服务员、导游……

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或是伤害了自己,或是伤害了别人,或是在困境中挣扎,或是在现实中迷失;他们都是网络上的新闻人物,并被大众热烈地讨论。

在这里,他们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被我从特殊的角度进行剖析,这个角度就是——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这个词儿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迄今已经热了近半个世纪。

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理解成科技化或技术化,以为用机械取代牛马耕地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以数控机床取代手工操作就实现了工业现代化,以为联网管理、无纸操作就实现了社会管理现代化等。其实,“现代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人的现代化。

非常简单,当这个社会中的人还随意闯红灯过马路,还随手损坏共享单车,还在每个排队的场合寻找机会夹塞,那么,这个社会中人的现代化就存在很重要的问题,而人的现代化的滞后最终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把人的现代化分为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个方面,就是说,只有当人在这四个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才算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否则,即使“神舟”频繁飞天、网络连接无限、到处智能家电,人类社会也不能说已经实现完全的现代化。

毕竟,社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高楼大厦或飞船火箭。

具体到今天的我们,由于时代发展太快,科技进步太快,而人类基因演化太慢,灵魂已经跟不上外部世界的变化。于是,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在光怪陆离的环境下,人们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地追赶,陷入重重困境之中,双眼迷离,狼狈不堪。

是什么让现代人备感迷茫?

我们就说眼前,当时间的脚步迈人21世纪,人类社会突然变得空前复杂。这种复杂,其原因有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类传统社会形成的冲击,有世界再一次进人摩擦模式所造成的对全球化观念的冲击,有经济发展、福利增加、身份转换造成的生存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变化,也有个人觉醒造成的自我对个体与世界关系的重新审视。

新技术、新观念、新环境、新心态,新的一切为我们制造了一个超级复杂的环境,这就是迷茫的来源。

一切都是新的,而我们生活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既往的经验不再适用,新的规则还没有形成。今天的人们,从8岁到80岁,每一个人的身份都是实习生——实习让自己去努力适应这已经让人们看不懂的社会,也就是从心理、思想、态度、行为诸方面实现“现代化”。

在任何一个环境里,实习生都会有师傅——一个经验丰富的先行者或“先知”来教我们学习一切。

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人敢说我已经洞悉未来世界的奥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预言、预测、预警风行于世。想要活好今天、走向明天、逃离复杂时代的困境,我们只能在实践中对自己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不断调整与调适。

于是,上述那些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就变得更有意义。他们遭遇的困境、他们对困境的处理会给我们以提示或警示,让我们审视自己的思想态度、反思自己的言论行为,并避免犯与他们同样的错误。

好累啊!!!

每一个夜晚,当一个个疲惫的身体扑向沙发、床铺,咽喉里,不,灵魂里都会发出这样的呻吟。

这呻吟,既出自亿万财富的拥有者,也出自建筑工地上的搬砖人,既出自手握资源雄视高蹈的实权派,也出自貌似收入稳定碌碌庸庸的小职员。

每个人都在劳累,每个人都在折腾,我们在寻求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的路途中劳累,我们在努力活出更优秀的自己中劳累,我们在追求理想与梦想中劳累,因为新的一切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与困境,还有梦想与机会。

没有哪一个时代,人生如此迷茫;也没有哪一个时代,人生如此迷人。

在这样的时代,能够以一名社会观察者的身份去生活是幸运的。

从1994年进入传媒行业,我从事新闻工作迄今超过20年,做过党政媒体和市场化媒体的管理者及经营者,是货真价实的资行业深媒体人;从2008年开始写博客到做微信公众号、“毒药”和搜狐个人主页等自媒体,在网络上笔耕近十年,累计作品百万余字,累计阅读量超过百万字,是如假包换的自媒体“老司机”。

如此长时间持续的媒体工作,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也可以叫职业病,就是我的文字不够浪漫、缺少空灵。我总是以纯粹的客观现实为对象,就现实社会种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和冲击作踏踏实实的理性思考。我所写的一切都是源于现实,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现实就是这个样子,我只是想在现实的基础上,寻找当代人的活法、活路,从而活出我们从个体到群体的幸福、快乐、价值、意义……

当然,虽然我的一切都是现实主义的,但我也有努力追求的诗和远方。只不过,我的诗和远方是在与现实妥协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诗和远方。

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一个年过五旬的观察者、思想者,愿意与大家一起,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努力在这迷茫的时代里,活出我们迷人的人生。

杜俗人

2017年3月

内容推荐

《人生迷茫又迷人(现代人如何逃离复杂时代的困境)》是作者杜俗人近年微信公众号“俗人说”文章的精选。作者以一名资深记者的眼光,敏锐观察当代现实中的社会万象、人生百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独特的思考创作编织成近一百篇短小精悍的纪实随笔体文章,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作者“我眼中的世界,我理解的人生”。书稿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编辑推荐

杜俗人著的《人生迷茫又迷人(现代人如何逃离复杂时代的困境)》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别的书籍往往有很多故事,这里却有很多“事故”——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

这些“事故”的主角是明星、考生、妻子;小贩、保姆、大学生;母亲、求职者、农民;老人、服务员、导游……

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或是伤害了自己,或是伤害了别人,或是在困境中挣扎,或是在现实中迷失;他们都是网络上的新闻人物,并被大众热烈地讨论。

在这里,他们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剖析人的现代化。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