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琴心/大家文库
分类
作者 琦君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琴心》是琦君出版的第一本书,共收入十六篇作品,包括琦君精心挑选的散文九篇、小说七篇。本书以真善美的视角,将回忆当成洗涤心灵之旅,把满腔真情、深切回忆熔铸到每篇作品之中,集实用性和欣赏性于一体。本书中的各篇作品是她生活的写照,真性情的倾吐。

内容推荐

琦君著的《琴心》讲述了桂子飘香的深秋是母亲忙碌的季节,也是哥哥和我最快乐的日子。满树的桂花要待我俩摇落下来,仔细地拣去枝叶,筛去花托,一箪箪摊在秋阳里晒干。

那正是秋收的时候了,母亲忙着蒸糕做饼,撒上了金黄色的桂花,装在提篮里给收租谷的叔叔和长工做点心。……直至热腾腾的桂花糕香味冲进鼻子,我们才揉揉眼睛,一跃而起,取两块最大的藏在怀里,跳上岸来。

晨光熹微中,看船篷上挂着红灯笼,淡淡的光辉,映着深蓝色的水波,款乃一声,船儿渐向波心摇晃而去。

目录

散文

 01-圣诞夜

 02-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筒

 03-我们的水晶宫

 04-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05-家庭教师

 06-忆苏州

 07-乡思

 08-小玩意

 09-迁居

小说

 10-姐夫

 11-失落的梦

 12-水仙花

 13-永恒的爱

 14-琴心

 15-长相忆

 16-梅花的踪迹

后记——未有花时已是春

附录——我的第一本书

校后记

试读章节

一年又一年,我们沐浴在韦先生的爱里,由初中而高中。在她伟大的人格熏陶之下,我们一天天变得懂事、刻苦、勤劳,可是韦先生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她原有骨脊痨的痼疾的,但因太热心工作,竟一天也不肯休息,医师多次劝告她说如再不休息,就会有生命的危险。她却坦然地说:“我是为我的天父工作,主给我一天的生命,一天的活力,我就得努力工作一天,主要我哪一天安息,我就自然可以安息了。”

她每日扶病为我们上课,有一天上课铃响后,就听到韦先生挽着拐杖,拖着沉重的脚步,从楼梯走上来,我们心里真难过,都想上前去扶她,可是她把拐杖倚在门边,仍旧是挺着胸脯,走上讲堂。

“早安,孩子们!”她怕我们担心,脸上满是笑容。

“早安,韦先生,您这样走路不是太困难吗?”

“一点儿也不,是老医生硬要我用拐杖,其实我走得飞快哩!”她那笑容里隐忍的痛苦,岂是粗心大意的孩子们所能知道的呢!

下课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迎上去扶她,深感能得韦先生的允许扶下楼梯就是无上光荣。可是我却咽着眼泪,迟迟不能上前。韦先生眯着老花眼睛,在人丛里搜索着我说:“碧黛丽丝呢?你为什么不过来,怎么?你哭了,又是什么事不快乐?”我低头走近她身边,涔涔的泪珠,滚落在她苍白的手背上,大家都预感到一种不祥而黯然了。

第二天,上课铃响后,我们都在等着韦先生的拐杖声,可是时钟一分分地过去,韦先生没有来,我们的心都惶惑起来了。不一会儿,大韦先生来说:“孩子们,你们好好自修吧!韦先生今天有点儿发烧,不能来给你们上课了。”

“我们可以去看看她吗?”

“不能的,孩子们,医生说她需要绝对的安静,因为她刚才有点儿昏晕呢!”

大韦先生去后,我们更觉惊惶无主起来。“怎么好呢!韦先生终于病倒了,没有危险吧!医生说不能探望,一定是很严重了!天啊,万一有危险怎么好呢……”每个人心中,都怀着同样的忧焦与恐惧,但谁也不愿意说出口来,仿佛话一出口就会成为谶语似的。课室里一片沉寂,我默坐在灰暗的一角,心头浮上了韦先生劝导我的话:“人世间多少事不能如我们的心愿,人是多么渺小无能啊!”是的,人是多么渺小无能啊!连韦先生这样具有伟大灵魂的人也摆脱不了病魔的侵扰,我感到上帝的权威,我只能跪下为她祈祷,求主保佑她,早早康健起来。

三四天后,韦先生的热度慢慢退去了,我们得到医师的许可,在早上到她房里探望她,她安详地靠在软绵绵的大枕头里,脸上敷了薄薄的脂粉,她是唯恐孩子们看出她的病容而担优吧。她身上盖着一条鹅黄夹浅绿的绒毯,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纱帘,投在床前灿烂的瓶花上,益显得春光满室。我们的心都感到分外轻松,一起围坐在床边的小矮凳上(她房里经常有许多小矮凳,是准备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坐的),尽情享受这温暖的片刻光阴。

“谢谢你们!你们看,我已很好,再几天就可上课了!”

“不要急,韦先生,我们都知道时间宝贵,都会好好自修的。”

她笑了,笑得那样宽慰,六十岁的高龄,而且还在病中,可是她美丽得有如天使,我们都依依不忍离去。

两天后,她精神更好点儿了,她一定要我们到床前为我们授课,虽经大韦先生再三地劝阻,她总是不肯,于是我们真的去上课了,那一次上的是雪莱的诗:

“当严冬来时,春天就近了!”(If winter comes,would spring be far behind !)她抑扬顿挫的朗诵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眺望着青青的远山与碧油油的草坪,我们感到青春的希望正充满人间。

P8-10

序言

琦君这本《琴心》是集其近作——散文与小说二+余篇而成。这是她生活的写照,真性情的倾吐。

琦君为文,不事雕琢,长于心理描绘,而以空灵淡雅胜。其情致有如绿野平畴,行云流水,令人超逸意远,余味常在欲言未言之间。她之所以能此,半恃天才,半赖工力。我们试读卷首《吾师》一文。不难体会出她早年学文的甘苦。

我与琦君相识较晚,虽同事有年而未多往来。直到《国风》创办。琦君任主编,因得时相晤谈,略知其身世。琦君出身将门,家境富裕,生活原颇安适,不幸相继而来的家难国难,使她不得不负着一颗创伤的心,踏上崎岖的征途。她眼看山河动荡,先人遗业荡然无存,她忧伤、悲痛、哀怨!不由得怀念到双亲、故乡、师友、兄弟。借着一幕幕的往事,传出她一声声的呼喊!然而她的呼喊是经过了内心千回百折的锤炼而发出的,是那样的委婉柔和!

琦君毕竟是一位不很平凡的女性,她赋性跌宕,豪迈有丈夫气。尝于其故乡捐产兴学,为桑梓造福。并于危疑困厄之际,毅然把她先人所遗藏书数万册,捐赠浙大,以留纪念。她遇事有快刀斩乱麻的手法、壮士断臂的气魄。然而见之于文字者,往往是一溪流水,数瓣莲花,她未尝以惊涛骇浪指点给人。虽然这一溪流水,原是由万顷波涛奔腾倾注而来。

琦君的老师与她论学有云:“迩来书外有工夫”“对人要有佛家怜悯心肠,不得着一分憎恨”“请以微笑之智慧,面对烦恼,磨刮出心灵之光辉”。琦君的师承如此,宜其文之不同寻常。她面对种种烦恼,不欲着一分憎恨,还复露出智慧的微笑。

这样的情操意境,在她各篇小说中,显得分外鲜明。而她多年来在学校所感受到的宗教精神,益使她的笔致纯化,带出无限温暖。试读其《圣诞夜》《永恒的爱》诸篇,其情操何等圣洁,人间天上,由于爱而融成一片了。

琦君爱梅,平居多咏梅之作,本书便以《梅花的踪迹》为终篇。尝忆其咏梅词有云:“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颇足表现其风格。因本书出版,略附数语,未敢谓真知琦君,真知其文也。幸读者吟味而自得之。

张文伯

后记

未有花时已是春

为了纪念逝世十五年的双亲与分隔两地的老师,我终于选了近年来的几篇短文和小说付印了。这里面没有瑰丽的文采辞藻,没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更没有纵横磅礴的才华,我只是朴实地用肤浅的文字,传递出我的点滴心声。这一字一句里,有我的欢笑,有我的眼泪,有我对过去不尽的怀念,对未来无穷的寄望。

年轻时不知珍惜双亲的爱,及至乱离中双亲相继去世.对他们的怀念之情,却是随年事而俱增。三十八年仓促来台,不曾携出一丝一毫的纪念品。悲怆中每吟先父于我二十岁生日为我口占的诗:“聪明如汝又心清,泉涌文思下笔成。一脉心香虔默祷,期儿成业又长生。”即不禁泣下沾襟。先父是个军人,他不会吟诗,可是他对我海样深的慈爱与期望,却充分表现在这短短二十八个字里了。

还有使我终生难忘的就是我的一位夏老师,是他的人格学问给我的熏陶,使我至今尚保有纯真的天性,而于艰难困苦中,亦不至颠仆灰心。我生平遇事多感伤,他给我写了一首绝句是:“莫学深颦与浅颦,风光一日一回新,禅机拈出凭君会,未有花时已是春。”就为他给我不断的鼓励,使我总不敢妄自菲薄,而能以顽强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也能以顽强的心,忍受下许多痛苦。

我又记得他在读了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后,给我写信说:“以汝之性情智慧,亦可勉为此业,如他年能有此不朽之作,真我辈之光。岁月不居,幸勿为闲烦恼蚀其心血。”当时我读了此信,是如何的感奋!可是匆匆流光,又无声无息地逝去了十个年头。十年中,我竟是一无成就,我将以什么来告慰老师呢?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值兹岁序更新,随着这本小册子的问世,我要昂首望着更远更远的前面。但愿这本小册子能时时警惕着我,使我化热泪为力量,追随着勇敢者的行列,开拓人生的道路。新年带来的希望是无穷的,默念着“未有花时已是春”的诗句,我欣慰地笑了。

书评(媒体评论)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幽幽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8: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