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慕容莲生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兴许是我多虑了呢。兴许她感觉如此生活,平淡,安稳,甚好;亦有可能她从未来得及去琢磨好或不好,只是顺着生命的河一寸寸朝前移去。

日夜如织,大多数人其实并无太多闲情也来不及回头望,来不及呀,一路执迷与匆忙,琐碎的当下和混沌的未来已足够他们应付。人们总有太多的来不及。来不及的爱,来不及实现的诺言,来不及表达的歉意,来不及离别前最后的拥抱,甚至来不及回望,来不及后悔。

忽然忆起,在我年少时,顶不喜欢说后悔。那时欣赏并恪守敢作敢当义无反顾的精神,以为稍有悔意便落于懦弱之中了。年少最是适宜播种英雄梦想,谁肯懦弱?而今思想起来,那时不顾一切的姿态实在可爱,但也颇有几分逞强的嫌疑。其实,后悔有什么可耻的呢?知悔,并从每一寸悔意上得出一些有益的成长经验,使后来的日子活得更丰润,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和坚强?顽固地不肯回望不肯生晦心,那都是年少时才行得了的事,郁郁葱葱的青春是无敌的任性资本。

睡在我对面铺位的猫姑娘,隔着过道我们聊天,有一搭没一搭。

“去抽烟吧?”猫姑娘问我。

不错的提议。

我们来到吸烟处,风透过车门缝隙灌进来,空气清新,略凉。

我们说旅行,说人生,真有趣,我们说着说着便说到了爱情。值得说道的爱情,往往是已然死去的爱隋。她说她的,我说我的。

猫姑娘竟落泪了。

这个素来爽快坚强的女子,她的泪来得让我微微诧异。当她不是嬉笑怒骂百无禁忌的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转念又想,何必诧异,那曾深深撼动内心的爱,那曾以为怎么爱都爱不够的恋人,山山水水之后,不忍说出口却又结结实实耸立的再见,即使隔了再长久的岁月,再度想起,该用怎样的法子才可不潸然泪下?或许是有法子的,只没能找到。

关于旧爱,我亦有无限感伤,不过,泪水早在旧时已然落尽。所有旧时光,所有来过又离开的人,皆是成长的礼物,教会后来的日子如何爱。一向年光有限身,惜取眼前人。

我不是擅长安慰他人的人,除却一起抽烟,一起沉默,一起看窗外夜色,我不知要再做些什么。

车过酒泉,抬腕看看时间,凌晨三时,去睡觉吧。

旧人旧事,喜忧是非,连同一把把旧日子,团一团,打个结,丢给过去。生活的意义,无非是脚下的路。

天色微亮,我醒来,看看时间,将到瓜州。对面下铺一个神色疲惫的浓妆女子已收拾好行装,等待下车。  扬州有个瓜洲渡口。唐诗人自居易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元词人张之翰又云:“趁瓜洲古渡,东来潮水,便高卧孤帆去。卧听江声如雨。渐消磨,满怀愁绪。” 去敦煌所路经的瓜州,非瓜洲古渡,它隶属甘肃酒泉市,是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盛产蜜瓜。2006年前曾有许多岁月它以“安西”为名,2006年后更名“瓜州”。

隔窗遥望瓜州,但见万里戈壁中苍茫树色浮,隐约灯火一盏盏若似晨星。 车又前行,瓜州渐远。离敦煌尚有一些路程。天色大亮。我从背包里取出《论语》,随手翻开,晨光里一字一句读。 八时二十四分,至敦煌。 目光好,风凉。触目之处,一派苍黄。这个敦煌,我心向往之那么多年,当双脚立于这苍茫土地上,心竟是平静的。不应欢欣不已吗?我望着它,它望着我,我们如此亲近,我们都不说话。

和猫姑娘商议:“先去行前预订好的客栈月泉山庄,还是另做打算?”

“莫高窟距离敦煌火车站不甚远,不如先去那儿。” 恰有个妇人来问:“去不去莫高窟?”

“去呀。”

P4-6

后记

阳春三月,天气和,万物芳盛。

我坐在春夜里,结束了这部书稿的修订。是在去年冬天起了修订的意思,便逐字逐句来读,修改订正,使字字句句趋简,直抵那时青春年少,那时足印,路上的风和灵魂。

书中所述,多是二十岁之后的沿途所遇,边行边写,断断续续,大多篇章最集中的写作时间是在二十四五岁。

我二十四五岁所看见的世界,是这样子,我认为世界便是这样子:充满明媚的诗意,却也有淡淡的惆怅。

如今翻阅,与其说是修订,不如说是将旧日所经路途来一次重行,却也感慨,许多字句,许多情绪,只在那年那月,今时今日已无力写出。是以,在修订时,我尽可能留存了它们的原貌。那是我的青春,我无比珍惜。

旅行,我年少时不太喜用“旅行”这词,倒偏爱“流浪”。那时觉得“流浪”藏着沧海桑田万干风霜的意味,执迷于这意味,以此来感受所谓的成熟。当然,难免会流露几丝“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可是,谁的青春不矫情呢?

初涉社会,多的是天真和柔软,多的是不解和慌乱,先前所学所知尽数打翻,似砌了一座梦幻城堡,经来自江湖的风随随便便一吹,竞就坍塌了,我置身其中又游离其外,望着,好不难过。但是,城堡还是要再筑建的。从孩子到大人,从眉眼青涩到面目寂淡,是个一次次被摧毁再在废墟上一次次重建的艰难行程,其间,一次次以自我与世界对抗,更一次次自我与自我对抗,艰难而感动,幸福并且疼痛。

度过了许多日夜的矫情,到得再没力气矫情且轻易不肯矫情之时,便长大了。青春亦远。

如今懒得再拈搭“流浪”这词。流浪是少年的无畏梦境,旅行是大人的惬意玩乐。

我好久不曾旅行了。喜爱了很多年的那个叫朴树的歌者,他在歌中这样唱:“快别迷恋远方,看看你家的米缸。生活不在风花月,而是碗里酱醋盐,去面对那些生存的硝烟。你可知人情冷暖,你可知世事艰险。天真是一种罪,在你成人的世界。生活不在风花月,而是你辛辛苦苦从别人手里赚来的钱。”

我已抵达为碗中米酱醋盐而活的年纪。旅行,这个玩具,我爱它,它近在咫尺却又似不可触及。

在成人的世界里,人们穿着盔甲行走,总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自己所爱的,近在咫尺却又无法触及。

说走就走的旅行,是成人生活中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温柔梦想。

说走就走的旅行,真好呀。愿它在你漫长一生中可随用随取行止由你。

我开心我曾十分任性地拥有着。来过的,永不会再离去。曾有过的,后来也必会再相逢,不在此时,便是彼时。  然而,人生最重要的是此刻的风景,都市喧哗里坐拥一份内心的宁静。

我的窗外此时春夜正深,夜色中,树在长,花在开,流香细生。

书房里弥漫起伏的歌谣,是朴树《平凡之路》: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晚安,青春,所至之境,所见之景。晚安,沿途遇见的所有美好的你们,谢谢你们陪我山高水长。

风吹过的路依然远。

向前走,就这样走。

2017年3月14日,黎明将至

目录

卷一:用一段随心所欲的时光跋涉内心

 去哪儿都是生活

 先生,你可真不是个君子

 所有回家的人都在路上

 此间少年彼处千山

 今夜睡哪里

 一直往大风吹的方向走过去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世界如此,我却又如此

 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再联系

 在大地深处仰望星空

卷二:你的生活是我远道而来的风景

 一切那么陌生又如此熟悉

 长大后他们会是谁呢

 最浪漫,最不浪漫

 王子公主在醒着的时候睡着了

 低头悲伤抬头微笑

 咖啡好,怎好过他娶她

 我想和他喝酒骑马走四方

 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母亲是最完美的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卷三:看见世界,也看见自己

 他们有自己抚摸世界的方式

 嗨,我要去洗澡了

 高人从来不弯腰

 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

 小心风大闪了舌头

 死亡谷里活石头

 一凳一人生一木一世界

 西河听雷去了

 展信如晤,海棠花开正好

后记:那时世界二十四五岁

序言

我不养猫。但我喜欢猫。

若要说道理,那么,你看:树上那只鸟羽毛鲜亮,啼声婉转悦耳,我好喜欢,但我不会起了念头寻笼子关了它养它。飞鸟属于天空,对飞鸟最好的爱是使它一直属于天空。所有自由的都不应被束缚。

当然,没谁束缚得了猫。猫是自由的,养它的人从不能真正地拥有它。人不过是猫的使者,所谓猫奴或铲屎官,都是这般意思。

我不养猫,另有个原因是我性子散漫,我只怕我慢待了猫。不能毫无保留地付出爱,不如不贴近,只管那般不远不近地喜欢着。

一个不养猫的人,写了本书,取名《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是不是有些意思?

在我故乡,我母亲养着一只猫。这猫一身黄毛,有着和老虎相似的斑纹。猫是从哪儿来的,没谁知道。是在清晨、午后或是夜间来的,也没谁知道。只是忽然发现家里多了一只猫,来了就住下了。有那么一两日,猫忽然又不见了,我们都以为这个过客哪里来又回哪里去了,不料正揣测着,猫又出现了。我老家前前后后养的几只猫,都是这么来的。没人寻,问左邻右舍也个个说不知,那就养着它了。我母亲待种种小动物素来是如此宽厚,她总说:“那也是一条命呀。”

上次我回乡,话家常时,母亲说猫咪下了好几只猫仔,爱猫的邻居来探问,能不能领一只回去?自然是可以的。却也忍不住对邻居多说一句:“要好好养呀。”

我回乡时适值春深,白日里好阳光,我坐在门前檐下懒洋洋地看一园青菜在日光下泛着明媚光辉,园子四周是竹篱笆,篱下栽了几株花,清风拂来,花儿摇得人心温柔。我晒太阳,看花,不知不觉睡着了。有飞鸟掠过院子上方的天空,洒落几声儿叫,似乎只为唤醒我。一看脚旁,猫儿睡得正香。怎么舍得惊扰它?

猫偎我,不只是在我睡时。有时我在和人闲话,它便来了,蹭在我脚旁,我也总会停了话,摸摸它的头,或者抱起它。但我不敢以为它是来讨要我的宠爱。它是多桀骜不驯的动物啊,理人或者不理人,全得看它自个儿的心情。

随自己的心,做最真实的自己,猫招人喜爱,爱的也是这个好。

人是爱它的,它是自由的。要来就来,要去就去,它忠于自己的心。有人给予爱,便接着,却不为这爱而回赠人半分谄媚;无人来爱,并不十分要紧,做只流浪猫也是自在。

有一年秋天,某个夜晚,我和友人在莲湖公园打台球,天下起了雨。原计划玩一个小时,只好毁了计划,雨几时停便几时归家。秋风卷秋雨,寒意袭人。终是熬不住,索性冲进雨中,赶路归家。蓦然听见路边冬青树里传来猫叫。有个友人甚爱猫,她断定此间有流浪猫,不肯再往前行。于是,几个人在公园西门开始寻猫,捉猫。什么冷风冷雨,不理会。费了好大工夫,到底拥猫在怀。带回家,接连几日四处探问有谁愿意收养。尚未寻到养猫人,猫又不见了。它打开窗子跑走了。

大抵它习惯了流浪。它有它想去的远方。

在我二十三四岁时,痴迷远方,痴迷大路,河流,森林篝火的气息,痴迷火车站火车扯足了劲儿出站的声音,索性纵容自己去做个浪客。一地有一地的山,一地有一地的水,山山水水不同,而所有地方的猫似乎并无不同。它们个个是慵懒的,用最舒服的姿势在它们认为最舒服的地方躺着、卧着,随性又惬意。不要试图和猫对视。猫眼洞察一切,又对一切不屑一顾。人猫相望,不自在的,先败下阵的,总是人。

有几次,在不同地方的客栈,凭窗远眺,或是在对面屋脊上,或是客栈院落的花架上,见着猫在打盹,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看得人羡慕。

曾有个瞬间,生出奇怪的想法:在这世界上,是否有猫到不了的地方?

人以为人是世界的主人,然而人所不能至之处,何其多。

人不如猫。猫耍懒的时候,慵懒得像个高贵的睡美人,哪儿都不去;得了出行的兴致,猫就不见了,天知道它去了哪些地方,人只知道它行动灵敏,飞檐走壁不在话下。可怜的人们,做了恁多年飞檐走壁的梦,仍旧只得个梦。

旅行途中遇见猫,如故人相逢。却也没个理由近前寒暄。我远远地望着,它或是陷入沉睡,或在青瓦上走猫步,或卧在一颗开花的树下慢悠悠地舔毛,那些时候,日光总是很好,天蓝,云淡,我远远地望着,心里柔软得很。

如今我不大远行了。居住在我喜欢的古城里,出了门,走上几步便可见着古老的城墙,城墙上总有人在跑,城下的公园里总有人在放风筝。我仍旧是那散漫随性的一个,那般远远地望着,看看人,看看天,听风吹响一树叶子。

闲来读书,诸如“夜深忽梦少年事”“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这般字句入眼,便要发一阵子呆。先前去过的那些地方,看过的那些云,遇见的人,吃过的酒,听来的故事,似落花在水面,一片一片浮过来,我一片一片拾起。倘若可以亲吻,我想我一定会热烈地吻上去,微笑着湿了眼睛。还好,那些年里留了一些旅行随笔,或稚嫩,或多情,或清淡,但我到底愿意付诸偏爱。青春值得偏爱。

字字句句尽在那儿了,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凉宝给了建议:《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真好。凉宝是我二十几岁时就开始往来的朋友,我青春岁月里的许多欢喜和惆怅,他都见着了;如今他有了新的名字,我还是喜欢叫他“凉宝”,或者“美少年”,是啊,我们相识时,他还是清瘦少年呢。  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

人不如猫。

人倒是可以学点猫的工夫。学猫的独立,优雅,松慢,以及永远的自信。猫是自信的。自大,生躁气;自信,有静气。有了高贵的静气,才会有那从容的慵懒。

猫说走就走的本事,要不要学几分?

为什么不呢?活着,实在没理由不跟随自己的心。

内容推荐

从繁华都市到荒远小镇,从中国的深处到世界尽头,一次次远行后,慕容莲生著的《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精心采撷29个走心的行旅故事,用他二十四五岁的眼睛看世界,再以世界为镜,观自我,记录下二十四五岁时看见的世界的样子,在慕容莲生的笔下,你能看见不一样的星空,不一样的人,那些路途上的过往,那些去远方才能发现的微妙的自己,那些布满星光的山野上的心悸与温暖,慕容莲生文笔闲雅旷达,沉稳中清新自然,精致里蕴含细腻,你知道,这个世界或许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但我们终究在这个世界里变得更加勇敢/更坚定/更温润,并且保持微笑,那些相遇的故事生我们给彼此的纪念,亦是青春的存照。

编辑推荐

慕容莲生著的《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是鲁迅文学奖得主阎安、编剧于丽红鼓掌推荐,慕容莲生全新旅行随笔集。《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的主题关乎旅行,但绝非一般的游记。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是反游记的游记,作者的兴趣不在于某地某时,而在于作为一种存在状态的路上,所包含着的生命秘密。在对于细节的挖掘式的叙述中,以闲雅旷达的文字,链接了一个又一个可能的界面,它们所指向的,只是日常生活,只是日常生活所隐藏着的明媚和暗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6: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