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解童贞(4孩子的爱情)》中,胡萍老师详细讲解了人类爱情的发展规律,便于读者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爱情发展过程,这是帮助孩子度过爱情发展阶段的“道”。懂得了孩子爱情发展的“道”,成年人帮助孩子度过爱情发展阶段的“术”才不会偏离尊重生命本质的方向。
| 书名 | 善解童贞(4孩子的爱情)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作者 | 胡萍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善解童贞(4孩子的爱情)》中,胡萍老师详细讲解了人类爱情的发展规律,便于读者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爱情发展过程,这是帮助孩子度过爱情发展阶段的“道”。懂得了孩子爱情发展的“道”,成年人帮助孩子度过爱情发展阶段的“术”才不会偏离尊重生命本质的方向。 内容推荐 胡萍的《善解童贞》系列(共5册)能给您带来以下帮助: 1.帮助您理解孩子的性活动 孩子为什么要吃手指?孩子为什么要摸妈妈的乳房?孩子为什么要看爸爸和妈妈洗澡?孩子为什么要与小朋友玩摸屁股的游戏?孩子为什么憋便?……这些性活动到底预示着孩子怎样的性心理发展过程?在这本书中,您能通过案例解析和理论讲解,读懂孩子的行为,只有读懂了孩子的行为,才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来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2.帮助您学会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妈妈,我从哪里来?”“妈妈的胸部为什么比爸爸的大?”“为什么妈妈的屁股会流血?”“避孕套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小狗有很多鸡鸡吗?”……如何从孩子提出的问题理解孩子提问背后的心理,如何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解答孩子的问题,本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特别是那些令父母感到尴尬的问题,我们用实例进行讲解,让父母们能够做出更贴切的回答。 3.帮助您了解儿童性心理发展规律 由于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对孩子性发展规律的研究,很多父母沿袭着前辈的错误观念和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性活动,导致孩子的性发展受挫,为成年后的性心理健康埋下了隐患。 4.帮助您教会孩子防范性伤害 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孩子自我保护的知识匮乏,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遇到性侵害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这是危害自己的行为。作为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呵护他们的身心安全?孩子遇到性伤害以后,父母怎么应对?请参阅《善解童贞5》。 《善解童贞(4孩子的爱情)》为第四册。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生命的密码 第一节 生命的密码之一:人类依赖情感维系婚姻的幸福 第二节 生命的密码之二:人类经营两性情感能力的早期练习 第三节 生命的密码之三:生命的完整成长 第2章 童年的爱情 第一节 芭学园孩子的爱情故事 1.爱上大男人——依依和摄影师的故事 2.结婚、离婚——佳和睿的故事 3.失恋——蒙与帅的故事 4.等待——琴与阿南的故事 第二节 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1.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的表现 2.芭学园孩子的婚礼 3.不要为孩子举行集体婚礼 4.成年人应对孩子婚礼的原则 5.成年人对孩子婚礼的认识误区 第三节 应对年幼孩子爱情的原则 原则一:尊重孩子的爱情 原则二: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原则三:倾听孩子的爱情故事,分享孩子的幸福与忧伤 原则四:不可以将孩子的情感当笑料谈资 原则五:告诉孩子行为的界限 原则六:不可以否认孩子的感情 原则七:不要用爱情的话题逗弄孩子 原则八:帮助孩子理清事实 原则九:成年人不可以拉郎配 原则十:不可以玷污孩子的爱情 原则十一:给孩子输入正确的婚姻价值观 原则十二: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权 原则十三:接纳孩子对爱情的“朝三暮四” 原则十四:理解孩子用“欺负”的行为表达爱意 原则十五:理解孩子的“吃醋” 第3章 少年的爱情 第一节 修复婚姻敏感期 第二节 帮助孩子应对爱情的早练 1.应对孩子爱情的三大原则 2.求爱者并未必有真爱情 3.孩子经历的各种爱情早练 4.陪伴孩子度过爱情早练 第三节 成年人对孩子爱情的认识误区 1.文化传承的缺陷 2.成年人的认识误区 第四节 帮助孩子理清爱情与性的界限 第4章 孩子的亲吻和拥抱 第一节 成年人对孩子间亲吻拥抱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亲吻、拥抱是流氓行为 误区二:亲吻拥抱不卫生 误区三:亲吻是让人“烦”的行为 误区四:亲吻拥抱是隐私行为 误区五:孩子要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节 孩子与父母的亲吻拥抱 1.我们与根儿的亲吻和拥抱 2.父母不可以与孩子舌吻 第5章 青春期孩子的爱情课堂 第一节 青春期爱情心理发展的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异性疏远期 第二个阶段:异性吸引期 第三个阶段:异性眷恋期 第四个阶段:选择配偶期 第二节 爱情是生命的悸动 1.爱情给生命带来的感觉 2.我的心跳得比赛车还要快 第三节 爱情中需要保持的理性 1.彼此是否真心相爱 2.爱彼此,还是爱彼此的身外之物 3.彼此是否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界限 4.双方要清楚地表达对彼此的了解 5.我们是否愿意为对方付出 6.彼此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否一致 第四节 早练的规则 规则一:诚实地对待爱情 规则二:恋爱是成长的动力而非阻力 规则三:分配好自己的时间 规则四:不可以恶意伤害对方 规则五:未成年人不可以发生性行为 第五节 青春期的同性亲密关系 1.青春期为什么会出现同性亲密关系 2. “异常”的同性亲密关系 3.为什么要对孩子讲解l司性亲密关系 4.如何对孩子讲解同性亲密关系 第六节 失恋 第七节 单相思 第八节 预防艾滋病 1.课堂讲解的重点内容 2.课堂环节设置 3.如何与孩子谈论避孕套的话题 第6章 爱情给孩子带来的成长 第一节 爱情让孩子获得成长契机:予枫与尹尹的故事 第二节 爱情让孩子变得成熟:美国电影《小曼哈顿》赏析 1.加比获得的成长 2.父母的支持是孩子成长的助力 3.一个12岁女孩观看《小曼哈顿》后的感悟 第三节 爱情带来的多种能力发展 1.情感的成熟得到发展 2.追求真爱的勇气得到发展 3.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得到发展 4.管理冲动的能力得到发展 5.承受失败的能力得到发展 6.应对环境压力的能力得到发展 7.对婚姻的追求不会物化 8.学会对自己的爱情负责任 第7章 成年人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爱情 第一节 帮助孩子建构爱情中的界限 1.我对根儿的爱情教育 2.女班长管理班级爱情的超强能力 3.可以在公共场所亲吻吗? 4. “我们不知道在恋爱时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第二节 帮助孩子将爱情变成上进的动力 故事一 故事二 第三节 成为孩子的爱情导师 第四节 倾听孩子对爱情的心声 1.孩子的自我成长与思考 2.孩子们对父母提出的期望 3.孩子们对教师提出的期望 第五节 为成年人的困惑支招 招数1:尊重孩子的隐私才能够获得孩子的信任 招数2:坦然地与孩子交流 招数3: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招数4:教会孩子尊重和珍惜他人的情感 招数5: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招数6:为孩子建立参加异性群体活动的规则 招数7:帮助孩子应对爱情中的烦恼 招数8:正确应对孩子提出的性交话题 招数9:孩子问什么就答什么 招数1O:帮助孩子理清性行为的后果 第六节 如何应对孩子发生性行为 1.性教育要帮助青春期孩子建立3道防火墙 2.父母应该反思家庭教育的缺失 3.保护好孩子的尊严 4.父亲在男孩的性教育中不可以缺位 5.成年人应对孩子发生性行为的基本原则 第七节 过犹不及给孩子带来伤害 1.老师不可以鼓励孩子乱表白 2.棒打鸳鸯带来的悲剧 第八节 成年人不要为孩子带来人生悲剧 第8章帮助孩子应对爱情带来的伤害:英国电影《成长教育》赏析 电影故事梗概 第一节 家庭教养传递给珍妮的价值观 1.功利 2.虚荣 3.患得患失 4.将自己的幸福依附于他人 5.没有在精神上富养珍妮 第二节 珍妮的价值观存在怎样的混乱 1.是非观念不清晰 2.不劳而获的人生观 第三节 父母和教师给予珍妮的帮助 1.父母给予珍妮的帮助 2.教师给予珍妮的帮助 第9章从少女怀孕看两种教养文化的差异:美国电影《朱诺》与香港电影《早熟》对比赏析 香港电影《早熟》故事梗概 美国电影《朱诺》故事梗概 第一节 朱诺父母Vs若男父母 1.非暴力沟通VS暴力沟通 2.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VS父母替代孩子解决问题 3.社会地位VS教育智慧 4.真诚的爱情观VS物化的爱情观 第二节 朱诺Vs若男 1.朱诺积极解决问题VS若男逃避问题 2.朱诺具备了负责任的能力VS若男不具备负责任的能力 3.朱诺的爱情VS若男的需要 4.单纯的性行为VS掺杂质的性行为 第三节 “巨婴”的特质 典型症状之一:心智不成熟 典型症状之二:把不负责任坚持到底 第四节 我的思考 致谢 善解童贞品牌介绍 参考书目 善解童贞logo解读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生命的密码之一:人类依赖情感维系婚姻的幸福 从婚姻的角度来说,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动物是在每年的发情期发情,发情之后找到各自的配偶,然后交配,之后便各奔东西。大多数动物由雌性抚养后代,只有极少数的动物能够组建“家庭”,由“夫妻”双方共同养育幼崽,比如企鹅。 人类维系婚姻的持久稳定不是依靠每年发情,而是依靠情感。固定的配偶和稳定的家庭关系使得人类的幼崽能够获得更好、更安全的生存空间,能够在稳定的家庭中成长。幼崽健康成长是人类物种繁衍生息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关系到物种的延续。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学会经营两性情感的程序被植入了人类的基因,成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项发展能力。 假如一个人30岁结婚,在婚前恋爱的过程中,人类要使用到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如果个体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已经发展成熟,在恋爱中既保持热情又不失理智,那么,走向婚姻的过程才是成熟的。婚后,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也需要使用到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才能够维系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如果成年个体在走进婚姻之前,缺乏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会导致恋爱过程的不成熟,恋情中屡屡犯错,屡屡失败,难以走进婚姻。如果成年个体在进入婚姻之后,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不成熟,婚姻关系就会岌岌可危,或许会导致婚姻失败。由此可知,个体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婚姻幸福。 第二节 生命的密码之二:人类经营两性情感能力的早期练习 在人类的生命中,每一项成年之后要使用到的能力,都是从幼年时期开始发展的。比如: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性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其发展过程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任何一项能力在幼稚阶段的发展都是孩子进行的早期练习(下文简称为“早练”)。比如,孩子在学会行走前的抬头、翻身、爬、站立、摇摇晃晃地学步,这一切行为是孩子稳定行走前的早练;孩子在顺利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之前,要经历出生后用哭声表达需求,到牙牙学语,再到词不达意的表达阶段,这些过程就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早练。孩子学习经营两性情感也有早练,6岁前在恋父恋母的情感中,孩子开始练习经营与异性的情感,孩子在童年、少年和青春期的某一个阶段会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在每一段爱情中,孩子都会体验到爱的情感、挫折,甚至是伤害,从而懂得怎样的人才能够与自己共度今生,懂得如何经营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些情感经历都是为个体未来稳定幸福的婚姻进行的早练。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经过语言发展的早练,又怎么能够学会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呢?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运动发展的早练,又怎么能够学会走路和.跑步呢?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早期练习,又怎么能够具备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呢?又怎么能够有能力去经营自己的婚姻呢?孩子在成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学习如何经营两性情感,这已经成了自然规律。如果我们顺应这个规律,孩子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孩子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发展就会被阻滞。P20-21 序言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读者可能会冒出一个问题:“孩子真的有爱情吗?”我们先来看一个初二男孩给我的留言: 胡老师:您好!在幼儿园时,我与一个女同学玩得挺好的,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我的爱情吧;到了小学,我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女生,看到她有很心动的感觉,可惜她并不怎么关注我,但我觉得这是纯真的情感;到了初一,我感觉到有两个女生喜欢我,平常总对我笑,投出委婉的眼神,但我对她们并没有心动的感觉;接着,我读初二了,喜欢我的女生有六七个,有的还向我表白了,可是我仍然没有被触动…… 每当有父母来向我咨询孩子谈恋爱的问题时,我总是要从人类的情感发展开始讲起,然后讲到孩子的爱情心理发展规律,希望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当下的爱情与他未来经营爱情和婚姻的能力密切相关。然而,短短的时间里很难让父母理解我说的那些话语,于是,萌生了将此写成一本书的想法。在这本书里,父母可以慢慢地理解孩子的爱情发展规律,理解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爱情,然后根据自己的教育智慧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爱情发展阶段。现在,我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在本书中,我主要从四个层面来讲解孩子的爱情。 第一个层面:孩子爱情的发展之“道” 人类的爱情经历了从童年到青春期的发展过程,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完整过程。人类在未成年或者成年后所要使用到的生命机能,都是从幼年甚至胚胎时期就开始发展的,这是自然规律。比如:人类的牙齿发展,胚胎的时候就长好了牙床,出生后4~6个月开始出牙,6岁左右开始换牙,12岁左右换牙结束,之后,人类的牙齿要使用到老年。纵观人类生命的每一项机能,我们都可以找到这个规律。那么,人类爱情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在书中,我详细讲解了人类爱情的发展规律,便于读者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爱情发展过程,这是帮助孩子度过爱情发展阶段的“道”。懂得了孩子爱情发展的“道”,成年人帮助 孩子度过爱情发展阶段的“术”才不会偏离尊重生命本质的方向。 孩子的爱情发展规律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共性,每一个孩子都会遇上爱情,但他不一定会经历爱情发展中的全部环节,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同一年龄开始遇上爱情,这是爱情中存在的个性。当我们在谈论孩子爱情这个话题的时候,既要看到共性,还要看到每一个孩子经历爱情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并存。 第二个层面:成年人帮助孩子度过爱情发展的“术” 在多年的研究中,我收集了大量有关孩子爱情的案例,孩子年龄从幼儿园到青春期。这些案例多角度地反映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爱情,以及家长在处理孩子爱情中的困惑、无助与不解。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解析以及具体帮助孩子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帮助孩子的“术”。 我从2001年开始为青春期的孩子上爱情课。在这本书里,我将我的教学内容、课堂中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全部写进了书里,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或许,有读者会提出来一个疑问:“对中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会不会让中学生提前去恋爱呢?”我想说的是:爱情教育不是鼓励或禁止孩子的爱情,而是按照孩子生命成长节律和爱情成长规律来告诉孩子在爱情中的权利和责任,孩子在享有爱情权利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比如,我会告诉孩子们爱情的底线——未成年人不可以发生性行为。如果孩子在情感的发 育阶段,父母和教师都不对孩子进行爱情的教育,任孩子无知也无畏,这就是教育的失责。 正确的性教育不仅不会让孩子的性行为提前,而且还会大大推迟他们初次性行为的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全球各国共87项性教育项目的成效进行了专项分析,其中《关于性教育对性行为的影响的2008年审查报告》指出,所有项目均未造成“初次性行为时间提前”的后果,且37%的项目产生了推迟初次性行为时间的效果,53%的项目降低了危险性性行为。(信息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中文版)》,2010年。)或许,这个调查能够让担心性教育会让孩子提前发生性行为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性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懂得孩子爱情发展对于生命完整成长的重要意义,懂得孩子爱情心理成长的规律,这就是“道”;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爱情,这是“术”。“术”生于“道”,得“道”便自然产生正确的“术”。“道”不正,帮助孩子的“术”自然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当成年人完全不懂得孩子的爱情心理发展规律,不懂得“爱情”早练对孩子未来婚姻的重要性,这是“道”的缺失;成年人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孩子的爱情,这是“术”的缺失。在“道”与“术”都缺失的状态下,成年人便缺失了应对孩子爱情的能力。这就是成年人生命成长中的缺陷。 第三个层面:孩子的爱情观来自家庭教育 孩子在爱情中的幸福与不幸,取决于孩子的爱情价值观,这不是一堂性教育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孩子从小在父母价值观的影响下建立的,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讨论孩子爱情的时候,不能够单独看孩子与某个异性的关系模式,而应该从孩子的成长环境来看待。 在本书的最后两个章节,我通过三部电影来讨论青春期孩子的爱情。在英国电影《成长教育》的赏析中,我从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出发,探讨了珍妮为什么会在爱情中受到伤害。在香港电影《早熟》与美国电影《朱诺》的对比赏析中,我从两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出发,探讨了两个16岁少女怀孕后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个女孩的心智发展水平。 我始终认为,性教育不是一项孤立的教育,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家庭教育存在根本性问题,比如:价值观扭曲、不给予孩子成长机会、不给予孩子高级精神养料等,孩子的性教育就会存在相似的问题。 第四个层面:成年人对孩子爱情的认识误区 在整理多年来收集的案例时,我看到了成年人对孩子爱情的认识误区。在我们的文化下,成年人将“爱情”与“性”混淆不清。对国人来说,只要提到孩子的爱情,立即就会想到孩子发生了性行为。在传统意识中,性是羞耻、色情、肮脏、下流的代名词,于是,成年人的思维自然就有了一个等式:孩子的爱情≈性行为≈羞耻≈孩子是羞耻的。在这样的推导之下,孩子一旦有了爱情,就会被父母和老师认为变坏了。如果父母不走出对孩子爱情的认识误区,用错误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孩子的爱情,孩子就会受到伤害。这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所以,在本书中,我列出了父母对孩子爱情的认识误区,并用案例解析了这些误区,希望能够帮助成年人看到自己的误区,然后走出误区。 在旧版的《善解童贞》系列中,年幼孩子的爱情和青春期孩子的爱情被分别写进了《善解童贞1:0~6岁孩子的性关怀与性发展》和《善解童贞2:6~13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教育》中,这一次改版我将两本书中的爱情内容整合在了一起,写成了《善解童贞4:孩子的爱情》。这本书涵盖了幼年和青春期孩子的爱情,适合0~18岁孩子的父母阅读,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胡萍 2016年10月于深圳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