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挡道,烟幕参战
云雾可以阻挡军事活动,阻挡战机、军舰的战斗活动,影响战局。二战中有不少这样的战例。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造云雾——烟幕应用于军事,产生了烟幕武器。二战中烟幕参战,战果累累,使人刮目相看。
望海兴叹的“海狮"
1940年6月,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法国,英国远征军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
德军野心勃勃,于1940年7月秘密制定了“海狮”计划,想通过突然袭击,占领英国。为实施“海狮”计划,德军制定了“鹰”作战计划。“鹰”作战是“海狮”登陆战的前哨战,德国准备派出3000架飞机去摧毁英国防御体系,在空战中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夺取制空权。
1940年7月底,德军派出大量轰炸机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轰炸。在高峰期,德军每天出动1000架飞机参加轰炸。德军空袭英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天气。伦敦是世界著名的“雾都”,秋冬季节,平均每月雾天有7~18天。有雾时,整座城市被茫茫浓雾所笼罩。
德军将领对伦敦的云雾存有幻想,认为有雾时空袭,英国战斗机不会升空迎战;同时,城市中高楼、工厂的烟囱会在雾海中凸显,有利于寻找轰炸目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云雾使得德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不能同时在英国上空的目标区会合,难以按计划实施大规模空袭。同时,秋季气旋经过英国城市上空时,会有密云和大风,使德军轰炸机的航速减慢,而战斗机的护航时间又有限。这样,德军轰炸机常常因得不到战斗机的掩护而被英军战斗机击落,或者在云雾中发生事故而坠毁。为此,德军轰炸机损失很大。
在对英国持续6周的白昼袭击中,轰炸机损失了30%~50%,战斗机损失了20%~25%。但消灭英国空军、摧毁英国防御体系、夺取制空权的目标并没有达到。云雾使德军对伦敦的空袭失利。从1940年10月底开始,德军改为夜袭英国。在没有云雾的好天气里,空袭效果不错,使英国的一些城市遭受了损失。但是,对于多雾的伦敦,好天气并不多见,而且德军受到英军的气象封锁,得不到确切的气象情报。为此,1941年4月,德军停止了对英国的卒袭。
前哨战没有打响,英伦三岛及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没有夺到,英国空军也没有被摧毁,德军只能望海兴叹。德军的“海狮”计划失利,使英国得以保存军事上的优势,并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这是希特勒发动战争以来首次遭遇失败,德国的空军遭受了重创。
巧用云雾,事半功倍
二战中有许多巧用云雾掩护军事行动的战例,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搜集了大量的气象资料情报,认真地进行气象研究。早在1941年秋,日军就反复研究了千岛群岛东部海面的气象情况,特别是云雾。
在确定偷袭珍珠港的具体日期时,日军之所以选择12月8日(东京时间)清晨为攻击时间,除了这一天是星期天美军在休息外,还因为这一天是阴历19日,从半夜到日出的这段时间里有月光,有利于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
12月8日拂晓,日军突击舰队到达了珍珠港以北的预定出击点,航空母舰上的350架舰载飞机利用云层进行隐蔽飞行,避开了美军的警戒网,神不知、鬼不觉地飞抵美国珍珠港的上空。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