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堂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接下来《三字经》谈到人的七种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受到生理状态(例如:疲乏、饥饿、荷尔蒙分泌等),以及外来的刺激(例如:声音、影像和肢体接触等)的影响,产生对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心理的反应包括心理状态的改变,和对认知、行动等能力的影响;生理的反应包括血压上升、心跳加速、狂笑、痛哭、摩拳、跺脚等。毫无疑问地,复杂的心理状态难以简单地描述,不过心理学家首先定义了几个显著不同的情绪,在许多现实的情形下,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几种情绪的混合。
儒家所讲的七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喜是喜悦,怒是愤怒,哀是忧伤,惧是恐惧,爱是爱恋,恶是厌恶,欲是欲望。西方的心理学家则把喜(happiness)和哀(sadness)、怒(disgust)和惧(fear)、爱(love)和恶(hate)、欲(desire)加上惊讶(surprise),配成相对的情绪。
让我先讲两个故事来说明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
范进中举喜若狂
吴敬梓《儒林外史》里,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里,考试分成县级、省级、全国的和在皇帝面前考的殿试,参加县级考试以前,先要获得童生的资格,县级考试选出来的叫“秀才”;省级考试选出来的叫“举人”;举人就具备官员的资格了;全国考试选出来的叫“贡士”,再通过殿试才获得“进士”的身份。进士的前三名称“一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下面七名称“二甲”,其他就称“三甲”。
范进是明朝成化年间、正是天下繁荣时期的人,二十岁就当上童生应考秀才,可是考了二十几次还是没有考取,五十四岁那一年再去应考,幸好这一回他交卷交得早,主考官认真反复地看了他的卷子之后说:“我看了一两遍都没看懂他的文章,直到第三遍,才晓得是天地间的至文。”就点了范进为秀才第一名。
范进的丈人是个屠夫,大家叫他胡屠户,拿了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向他道贺,顺便夸了他一下:“我倒霉将女儿嫁给你这个活宝,历年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道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秀才,所以带个酒过来贺你。”过了一段时间,考上秀才的人准备去参加省级乡试,范进没有路费,去找丈人商议,胡屠户不但不肯帮忙,还将他骂得狗血淋头;但范进还是偷偷到城里去参加乡试,出了场回到家,家人已经饿了两三天,被丈人知道后,又被骂了一顿。
到了发榜那天,家里没米可下锅,范老太太说:“家里还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拿到市集上去卖,买几升米回来煮点粥吃,我已经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抱了鸡出门去了。
这时他家门前突然听到一片锣声,三匹马停了下来,三个人下马,大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接着二报、三报也到了,屋子里挤满了人,范老太太赶快请邻居到市集找范进。邻居看到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东张西望地找人买鸡,告诉他中了举人,赶快回家,范进却以为邻居在开玩笑,想要抢夺他的鸡。好不容易将他拉了回家,看到报帖已经挂起来,“范老爷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范进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两手拍了一下,笑一声说:“好了,我中了!”然后一跤跌倒,牙根咬紧,不省人事,范老太太慌忙灌了他几口开水,范进爬了起来,又拍手大笑说:“好了,我中了!”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一脚踹进池塘里,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一身的水,大家说:“新贵人欢喜得疯了,怎么办?”
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找个范进平日最害怕的人打他一耳光,说报喜的人说的都是假话,你并没有中举人,只要让他把一口痰吐出,就没事了。这份差事自然落在胡屠户身上,胡屠户来到市集,看到范进披散着发,满脸污泥,一面拍掌,口中不断地说:“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般走过来,说:“该死的畜生!中了什么?”一巴掌打下去,众人忍不住笑,范进也就清醒过来了。这时胡屠户突然觉得打了范进一巴掌的那只手,隐隐地痛起来,有点懊恼,心想果然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的情绪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我相信这个故事会让人大笑,也会让人流泪,成功的代价是很高的。P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