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炮兵连爱情往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胥得意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

黎术从刚搭成的帐篷里钻出来时,心头涌上了一阵惬意。现在,他是营部的车辆助理员了,带着营部的几个兵把营部指挥帐篷、炊事班帐篷和营部班搭好就完事了。不像当连长时,驻训时要带着战士左一顶帐篷右一顶帐篷地搭,一干就是小半天。现在在营部工作了,整个大洼谷的地盘先济着营部选,然后才能分到连队,搭三顶帐篷差不多是放个屁的工夫就完成了。这种优越感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炮营的帐篷在三道梁下的平地上架起来了。三道梁下的平地不太多,全营的六十来顶帐篷就势搭在了河沟的西侧。营部的帐篷和往年一样搭在了全营的中间。

从年初开始,黎术的身份就已经变了,不再是炮一连连长,而是营部的助理员,最为关键的是他调到了副营职。这个职务在整个军队里多如牛毛,可是在团里却只有十几个。到了副营职也就意味着家属可以随军了。无论家属以前是老家的还是驻地的,只要丈夫跨进了副营的门槛,家属只要没有工作每月都可以领上几百元的生活补助。钱虽不多,但仅从这一点上看,只要到了副营职,待遇就已经和过去大大不同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婆已经成了部队的人。

黎术要到各连队的营地去转一转,一是在出发前教导员已经给了他这样的分工,二是虚荣心作祟吧。到各个连队,不用他动一下手,或者不用他说太多的话,只是转转,有意无意地看看,那些连长、指导员和排长都会向他汇报连队驻扎的进展,然后再由他向营首长转告各连安营扎寨的情况。

早上,黎术穿戴好迷彩服和妻子仇小丫告辞。仇小丫表示出了不悦。仇小丫说:“你是助理员,又不是副营长,管好营里的车辆别出问题就行。管理上的事还是少掺和的好。教导员不是说等全营一起拉到野外,你再随车队一起走吗?你今天非要提前到驻训点干什么?”

黎术站在门口琢磨仇小丫的话,她说的不无道理,自打和仇小丫结婚以来,他确实没在家里好好陪她几天。尤其野外驻训马上开始了,一连四五个月吃住都要在野外度过,而且还不知道今年的训练计划,真要是以演习打靶的方式结束驻训,训练一定很紧张,回家的机会真的不会太多。

那个念头在黎术脑袋里只是闪了闪,最后他还是去了驻训点。团里的驻训点和往年一样,还是在离营区四十多公里的大洼谷。营里的驻训地是三道梁区域。

黎术想到炮一连看看。那是他的老连队,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带着战士们伴着隆隆炮车早出晚归。虽然现在身份变了,可闭上眼睛他还能清晰地触摸到曾经的一切。

转过前面的苜蓿地,就是炮一连的帐篷了。一簇簇绿油油的苜蓿草已经从沉睡中醒来了,闻着泥土的淡淡清香,黎术的心情有些轻松。他抬头向人声嘈杂的一连驻地望去,一群战士正忙着架设帐篷。动作快一些的班级,战士们已经在往帐篷里搬床铺了;架设慢的班级,战士们还在钉地钉、固定拉绳。

只需看一眼,黎术便知道搭设的进展。他打算折回来到炮三连去看一看。可是就在他目光收回的一瞬间,他看见五步远的地面上躺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竟是一个钱夹。

黎术在看见那个钱夹的瞬间,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在这刚有人惊扰的山谷里,谁会把钱夹丢在这里呢?

黎术走过去,没有急着拾起钱夹,只是先用脚踢了一下。小时候,有的小伙伴恶作剧,用糖纸把石子包成糖块的样子故意扔在路上,然后躲在没人发现的地方等待别人来拾。爱占小便宜的人不知有诈,刚一拾起,便引得暗中等待的人一阵坏笑。这样的把戏他做过也经历过。当确定周围没人看到他时,他把钱夹拾了起来。

让黎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捡来的不单是一个钱夹,更是麻烦,是烦恼,或是被他认为的耻辱,从此让他想挥挥不掉,想忘忘不掉,一片阴影罩在了他的心头。

P1-3

书评(媒体评论)

以军人婚恋为叙述焦点的长篇小说比较罕见。胥得意的这部长篇首先在题材上就占据了独特的优势。它取材于作者多年军旅生涯的经验与观察,直面军人婚恋中的隐痛,有一种纯正严肃的现实主义品格。

——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后,《中篇小说选刊》特约评论员 郑润良

炮兵连的爱情映现着一座座军营的浪漫往事,写意着一茬茬官兵最为隐秘的内心。无论是穿过军装的、正在军营的,还是对行伍生活心有向往的人,都能从中读出人物与自我的对应关系,从而领略钢铁之上的动人旋律,触摸改革强军之际一代人的思想脉动。

——青年评论家 雷从俊

在我认识的军旅作家中,胥得意有太多的与众不同。他是熟悉基层不比熟悉机关少的一位,他是文学作品不比文字材料写得少的一位,他是满肚子精彩故事不比蒲松龄少的一位,他是小品小说短篇长篇剧本相声无所不能的一位,他还是酒品人品心口如一古道热肠侠肝义胆的一位……他更是丰硕扎实的文学成就并未匹配所谓俗世声名的一位。

——军旅作家 王龙

目录

·代序·文学据点的短炮长枪 徐贵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序言

文学据点的短炮长枪

徐贵祥

认识胥得意是两年前的事。入学之前,一个老朋友特意找到我讲,有一个叫胥得意的上校想要报考我的研究生。他的作品我在报刊上看到过一些,但是没有见过面。我回复正常报名就行,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后来,他顺利地通过了面试,面试那天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长得有些老成,后来才知道他在别人劝说下为了显得年轻还平生第一次染了发。待新学员刚开学后,面临选择导师。由于我身为文学系主任,精力有限,也由于那届学员只有四人,就考虑不再带研究生,一来更多地锻炼年轻教员,二来自己也腾出时间和精力多抓抓教学,也可写点东西。我把自己的想法同主持此项工作的教学参谋讲了,但不知中间哪个环节出了差池,选择结果出来时,才发现三个学员选了我。我跟教学参谋交代,再发几张表,讲清楚,让学员们重新选一下就是了。哪知,不多时得到反馈,说有个叫胥得意的学员在选择导师时心有不爽,表示想要退学。我问何故,教学参谋说,他本人想找您聊聊。于是有了我同得意之间第一次比较正式的交流。我说,我当导师真不一定有时间带你,还不如其他导师尽心尽力,言外之意便是请他另做选择。得意说了自己的理由,主要意思是,他有着二十几年扎实的基层生活体验,也有着一些文学创作成果,研究生的文凭对他来讲并不重要,好不容易争取了上学机会就是要取点“真经”,受到点化,多写点东西。我说,好几个研究生选我,我总不能都收吧,一个也不收反倒好办。他倔劲上来了,不软不硬地说,我考研就是冲着你来的,我选你也是填的第一志愿,其他人你收不收我不管,您要不收我这个学生,我坚决退学。我逗他,退学,刚交的学费可没了。他说,交了就没打算要。嗬,有个性!又想想,人家打上门来拜师,不收也太难为情了,便松口说,选导师的事儿不忙,先上课。得意从我办公室走后,我就决定要收下这个学生。不为别的,就为这股劲儿,这股说不上来的倔劲儿、拗劲儿。

在职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一年,四季轮回,匆匆而过。此间,我对教学的直接参与主要是搞专题讲座。和得意隔三岔五的接触也主要是闲聊、漫步、小酌,无主题的交流,谈不上系统,但我们在一起谈方法、谈文学观、谈对各自喜爱的作品的体会,这种师傅面对面带徒、手把手教方法的方式,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在学员中先后组织了《好一朵茉莉花》《弹道有痕》《背锅人》三部书的写作,修改、编校多是依托教研室主任和得意等四名研究生,说是锻炼,一来二去也占据了他们不少学习和写作时间。即便是这样的一年,我发现得意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是,他从过去的小小说思维中抽出身来,尝试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的创作。第二学期,我们组织学员根据我的短篇小说《弹道无痕》进行改写、续写、补写,以期节外生枝。在众多“作业”中,得意创作的《弹道有痕》开掘的背景是现代的炮兵连,不仅在故事情节的演绎上有出人意料之处,而且在人物精神气质上又与原作遥相呼应。选编作品集时,大家一致建议将这篇小说放在头题,后来在《民族文学》上发表。作品发表后,我才注意到得意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原来他是一个蒙古族人,朴实、善良、热情、包容、好客,很多优点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读书期间,得意连续在《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民族文学》发了几个中短篇,从这些作品中不难感到,他已经能够熟稔地编织相对宏大复杂的故事,并且保持了以往小小说那种良好的语言质感。 毋庸置疑,十多年前得意已是小小说家庭的重要一员,在全军乃至全国小小说作家队伍中也很有影响。入学前,他在《解放军报》《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过很多优秀的小小说,出版过《无言的军旅》《不逝的兵群》《得意小小说精选》《城市里的农村兵》等小小说集,应当说在军队小小说作家中早已占有一席之地,在军内外也拥有众多粉丝。我也读过他的《高手》等作品,实事求是地说,他对基层生活是非常了解的,他对官兵关系的把握和呈现是比较准确的,小说语言可谓军旅味杂糅“东北风”,不仅好读,而且耐人寻味。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小小说毕竟太“小”了,只是社会的吉光片羽,只是生活的斑斑点点,只是临门一脚的快感,只是三分钟的阅读,无法承载大主题,无法反映大事件,无法呈现大气象。我本人似乎一度也有过类似的偏见,总希望学员们不要在千八百字的东西上练手的时间太长,盼他们早点儿拿出有分量的作品。对于得意,更是这样。因为他熟悉部队,熟悉基层,熟悉青年官兵;因为他心中有无以计数的好故事、好段子、好笑话、好创意;因为他已经建起了自己的文学据点,完全可能长枪短炮一起上,跑马圈地,开疆拓土。当初的一点隐忧便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复杂故事的架构能力。如果说看到他的中短篇时我还不太确信自己感觉的话,那么及至他这部长篇小说,可以确凿地说,得意已经顺利度过了文学的“变声期”,实现了“战略转换”,十八般兵刃在手,堪可寄予厚望。

《炮兵连爱情往事》是一部关注青年官兵婚姻爱情的长篇小说。作品以炮兵连为叙事半径,以六对形态各异的婚姻爱情故事为线索,徐徐展开当代军人的情感生活图卷。得意凭借深厚的基层生活底蕴,将基层官兵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和学习、娱乐,统摄于情感的起伏与悲欢之中。在婚姻爱情的缤纷世界里,既有军旅生活特有的阳刚之美,也有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理想之美。得意发扬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注重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的撷取开掘,注重那些具有军营特色的爱情故事的呈现,注重刻画泪光中的力量和矛盾中的会心一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借助军人婚姻爱情的特殊性、局限性和复杂性,成功塑造了一批军营“小人物”和与之相关的平凡而不失奇伟的青年女性。应当说,作品中的诸多人物,既有心系家国的情怀、改变命运的理想,也有被泥土包裹、被硝烟缭绕的温柔与浪漫。

连队,不仅是个重要的作战单元,更是许多军人内心深处散发着激情、绽放着温馨的永恒家园。就在翻阅胥得意这部书稿时,我的老连队,也是一个炮兵连,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参加过边境战争的“英雄炮兵连”,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手捧得意新作,三十多年前的往事纷至沓来,边看边想,倍感亲切,时不时还会掩卷远眺,思绪飞进遥远的时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次次改革,一次次重组,官兵离开了军营,甚至连老营盘也可能拆迁了,可是,我们的老连队不会消失,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随时集合,列队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炮兵连爱情往事》正是这样的一次精神会操。

“文学的力量有多大?我认为无穷大,而且地久天长。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其精髓可以进入我们的血管,融入我们的血液,坚强我们的骨骼,甚至优化我们的基因。”当年我在长篇小说《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后记》中写了这段话时,还特意加上“对此我深信不疑”。多年过去了,对于这段话我仍是深信不疑。虽然在时间的坐标上,还不能说得意这部长篇一定能够称得上大作或杰作——这毕竟是他的长篇处女作,还存在着语言不够节制、思想开掘不深等问题和不足,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将拥有大量的读者,并通过读者或多或少地影响军营内外。因为这部作品写的是精神家园和不老的传说,因为它撩拨了许多人的梦,因为它触及了许多人曾经的心事儿。

喧嚣之中,总有那些宁静而悠远的心灵属于文学;宁静和悠远之中,也需要文学来激起人们的创造,鼓壮军人的行思。我用这段话与得意共勉,并热切期盼着得意和他的青年同行们在自己的据点投射出新的火力,拿出得意之作!

2017年3月22日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炮兵连爱情往事》是军旅作家胥得意关注青年官兵婚姻爱情的一部力作,也是军旅文学作品中首部对“军嫂”爱情的开掘之作。作品以“炮兵连”为叙事半径,以六对形态各异的婚姻爱情故事为线索,徐徐展开当代军人的情感生活图卷。作者凭借深厚的基层生活底蕴,将基层官兵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和学习娱乐统摄于情感的起伏与悲欢之中。在婚姻爱情的缤纷世界里,既有军旅生活特有的摸爬滚打、急难苦累,也有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渴望;既有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与追求,也有青春期的迷茫与彷徨;既有“不如怜取眼前人”的冲动与纠结,也有“满目青山空念远”的思念与怀想。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炮兵连爱情往事》是军旅文学作品中对军嫂爱情的开掘之作。作品以炮兵连为叙事半径,以六位军官形态各异的婚姻爱情状况为线索,徐徐展开当代军人的情感生活图卷,表现军人共性的同时着力描写不同人物的个性。

作者胥得意发挥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注重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的撷取开掘,注重那些具有军营特色的爱情故事的呈现,注重泪光中的力量和矛盾中的会心一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借助军人婚姻爱情的特殊性、局限性和复杂性,成功塑造了一批军营“小人物”和与之相关的平凡而不失奇伟的青年女性。应当说,作品中的诸多人物,既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又有改变命运的理想、心系家国的情怀,也有被泥土包裹的温柔与浪漫。《炮兵连爱情往事》在建军90周年和军改之际隆重推出,对青年官兵献身改革、热爱军旅,对社会各界了解军营、爱国拥军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