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段子(人生何求一个江湖老总的人生私藏)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滕征辉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老板圈子里公认的“段子高手”,一个江湖老总的人生私藏。

滕征辉的文笔幽默有趣,他的文字透露着人生哲理。

《段子(人生何求一个江湖老总的人生私藏)》是一本读到根本停不下来的书。

小故事,大道理;小幽默,大智慧。

在故事中领悟生命真谛,在生命中感受人生哲理。

爱一样东西,其实不需要多少理由,或者说,你能说出来的,都不是真正的缘起,这就叫命中注定。

拥有了爱的东西,或者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人生何求?

内容推荐

世事轮转,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圆啊!只是人们越老越会明白,要画好这个圆,把握弧度才是难点。换个角度来看,人生又何尝不像一个球,不光是被命运踢来踢去,还要保持自身的足够弹性才行。

《段子(人生何求一个江湖老总的人生私藏)》是作者滕征辉以段子的形式写人生。内容关于人生哲理的小故事,涉及朋友兄弟、职场企业、爱情亲情等多个方面。在求学阶段的昂扬和尴尬,与好友在球场上的拼搏,这些情谊体现在球场上,也体现在聚餐时。

生活的美,其实就在那一个个的瞬间。人生的回忆,也就在点滴的互动中不断清晰。作者的文字幽默风趣,在欢笑的同时,带给我们对人生的思索。

目录

第一章 初战万寿路

 没有比丢人更牛的了

 初战万寿路

 大战游泳队

 球袜的黏度

 盯人盯到厕所

 大战八方

 看球的代价

 永远的哥们儿

 美好是不可触摸的

 东郊椰林的夕阳

 备考托福的日子

 求你了,千万别脱鞋

 这是谁呀?

第二章 深巷明朝卖楼花

 深巷明朝卖楼花

 飙爷挡不住

 我和员工把球踢

 送礼要送脑白金

 用脚扇嘴巴

 等会儿,让我把腿安上

 什么情况

 老来踢球的胖子

 咱不是那种人

 别想着不劳而获

 抬着去球场

 也就写个《鼓浪屿之歌》

 翻墙往事

第三章 最贵的北京烤鸭

 最贵的北京烤鸭

 黄亭子五十一号

 我爸叫杨朝晖

 一夫当关

 卖橘子的作者

 图个乐呵

 兄弟谱

 左右凌空会当时

 内部联赛

 罢赛的理由

 捡眼镜的人

 姐们儿老田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第四章 东哥和他的朋友们

 东哥和他的朋友们

 的士杯冠军

 大旗惨败

 “干哈,快点”

 这小子像我

 股权游戏

 峡哥打赌

 我是一个小月亮

 我有毛病

 开拔天津卫

 高矮胖瘦战江湖

 一天四悠

 跟冯仑借光

 帮谁的忙

第五章 笔筒理论

 笔筒理论

 球场边上的董事会

 上手段

 应无所住

 就踢球,能咋地吧

 又站在夕阳下

 伤痛总是难免的

 八间房长大了

 喝着小二上球场

 七擒孟获

 你吃早饭了吗

 女王她二大爷

 我们都是北大的

 闹腾呗

 牌·球·禅

后记 野球考记

试读章节

初战万寿路

1984年春天,我到社科院经济所面试,是第一次去北京。在火车上,我已记熟了路线,下来便上了103路公交车。首发站有座,但没过两站,我就让给了一个中年人,想起来,那家伙还没我现在大呢,连声谢谢都没说,估计也是一外地人,没必要艰我客气。

大学时的老乡魏辉,比我高两届,两年前就考入了社科院,导师是朱绍文和黄范章,研究方向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辽大时,他跑万米,每天不跑完都睡不着觉;我则爱踢球,见天地泡在球场上。原本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后来,他跟我们八。级学数学,我们很快就混熟了,毕竟我是数学课代表啊。

魏哥见到我特开心,说:“咱辽大后继有人啊!”问我这届考来了几个,我说工经二班有个邢国均,听说七九政经有个魏志强,经济片应该就三位。他也扳开了手指头:八一级的左大培、崔丕胜,八三级的郑秉文、皮树义等。

那时,社科院研究生院分三个地儿,总部和老生在玉泉路的十一学校,八三级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八四级新生都去了后勤学院。上课则看情况,或去总部,或在后勤学院,有时还去老师家。至于新闻所,在《人民日报》那边,基本与我们没什么交集。

报到那天在十一学校,可把我乐坏了,那球场老棒了,标准的一个大场,摆小场的地儿也有的是。可等我一到居住的后勤学院,顿时傻眼了:就一个操场,全铺的大水泥块子,正前方耸立一观礼台,右上边是个红色的大五角星。

我在辽大养成了一个毛病:下午一过三点就坐不住,浑身发痒,必须去活动,有课都上不好。那时,我们两个同学一专业、俩导师,学得特杂,所以,社科院容易出通才。工经、农经的组成经济二班,世经的叫三班,经济所、财贸所的叫一班。

我们寝室一共四个人,都是性情中人,见我憋得够呛,便帮忙凑钱买了个足球。学经济思想史的老黎来自南开,贵州土家族,长得像外国人,踢球也猛,自称凑数的,但分拨时很受欢迎;真说起来,老大周欣虽是个狂野球迷,但几乎没踢过球,有时被拉来,帮着守守门。

秉才是镇江人,吉大经济系的,性格内向,属于标准的书生,平日里苦读经典,有一天静极思动,跑到场上胡抢乱踢,一通地撒野。忽然,他闭着眼睛一个起跳,正好顶在我眼镜上,俩镜片顿时就跟蜘蛛网似的,稀碎稀碎的。还好我眼睛就只是有点肿,并没大事。

我们班有个叫济光的,河北雄县的,也是二十岁,比我还好动,大雪天都得出去跑几圈。他是头号积极分子,一到下午就各个寝室砸门,拉人到操场,摆上小门就踢开了。要说学员一个爱足球的都没有,那不可能,但待了一年,愣是没见到一个来踢的,他们顶多在楼下打打羽毛球,还挺欢实的。

第一年课程紧张,不少同学经常要跑到所里,所以经常凑不齐人,或者刮风下雨的,大家窝在屋里不出来。我和几个小哥们儿照旧闲不住,对着墙上固定的某一处,轮流练习脚法,嘭嘭嘭地,不时发出欢呼。

后勤学院对社科院很尊重,知道都是研究生,那时候本科录取率也就百分之五六。可有回检阅,院长在观礼台上,指着背景墙大发雷霆:“这到底怎么回事?看看看,把墙都踢出花来了!”

P6-8

序言

君子好球

文/雨冠

滕哥是我们的大哥。

2001年的时候,作为社科院八四级的硕士学长,滕哥为了更好地踢球,轻描淡写地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那就去念博士吧。遂有了社科院八间房足球队,有了与我们这些小兄弟的缘分。

社科院研究生学校很小,在望京西八间房一共占地十三亩半,每届就招两百多个博士,一百多个硕士,一个专业一个学生,老师比学生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午端着饭盆在食堂里找个座位随便吹牛,都能凑齐上下五千年的文、史、哲专业选手。

而除了吹牛,另外一项能把大伙凑在一起的活动就是踢球。每天一到下午四点就手麻脚痒,直到滕哥的车开进院子,两声喇叭集结号:我到了,大伙赶紧的。

踢球的日子逍遥啊,尤其是滕哥在的时候。那时滕哥正值当打之年,兼着十几个公司的老总,屁股后面一群人等着找他办事。有时候他到的早了,就拿本书在球门后面看,电话放车里谁打也不接;有时候到得晚了,边换衣服边冲我们喊:“哥儿几个今儿多踢会儿啊。”他后面往往跟着好几个朋友,站在场外一边瞧一边等,踢完再一道赴饭局;偶尔,也会有红颜知己,眉黛朱红,忍不住在场外溜达喊两声:“老滕,加油!”

反正滕哥就是再忙也要过来,就算不踢,围球场逛一圈,闻闻这气味,似乎就像是充了电,一回生意场上便又可大杀四方。

我们最期待的则是听到滕哥踢完了路过食堂,一看这伙食,路见不平一声吼:“这哪成啊,哥儿几个,走着,门口吃烤肉喝啤酒。”

滕哥讲话,做大哥的就该埋单。我们认识滕哥十几年,直到现在跟滕哥喝酒,争着偷偷埋单,心里也总会犯嘀咕,怕大哥不高兴,都是在学校落下的毛病。

有年冬天,滕哥东北老家的朋友上午杀的猪,切了十几斤白肉,灌好了血肠,包好酸菜粉条子,三大箱子傍晚就送到了球场。踢完球,滕哥说今儿谁也不要走,隔壁餐馆趁着热乎劲儿,咱兄弟们猪肉粉条炖酸菜,整白的。

到餐馆,十几个兄弟长桌对饮,支三口大锅,滕哥让服务员端三个大碗,三大把独蒜,使刀背把蒜正、反各拍两下,装满,放酱油,白肉切小拇指厚,肥瘦相间,一筷子撩起,瘦肉紧,肥肉颤,蘸着蒜汁送二锅头一大口……

这才叫喝酒吃肉,作为一名南方人,我也偷偷地把自己的酒杯换成了大的,从此吃肉必须有蒜。

那晚大家都喝高了,聊文学,聊历史,说武侠,说梦想。有的说,我要写一本《民国狷者》;有的说,中国队不赢韩国队,我就不结婚;有宏观经济学老汤非要找虫老讨论诗歌,有诗词专业虫老非要找老汤谈谈宏观形势……最后,滕哥站起来,一饮而尽:“兄弟们,大哥以前都想好了,以后有机会,我就默写《笑傲江湖》。”

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使最锋利的刀,娶最漂亮的女人。金庸的故事来给我们下酒,古龙的梦想来为我们金蝉脱壳。那个夜晚有很多肝胆相照的话,但此去经年,今时今日,只要滕哥一句话,当年的那桌人,一小时以内就会从北京的四九城里冒出来,陪大哥喝酒,为彼此干杯,说些肝胆相照的话。

大伙就是爱足球,就是认滕哥。

滕哥五十岁的人了,但在我们受邀参加北京市中直机关足球联赛时,那还是右前卫的首发球员,禁区前沿三十米右脚外脚背,竟也能踢出几脚卡洛斯。我们在一起多年的默契,他在中场闭着眼睛也能找到给我出球的线路,屡屡给我助攻,就像在生活中一样。

说我们几个是滕哥一手带出来的一点儿都不为过。出校门时一张白纸,大哥一句话,给我们每人发了把佩刀就开始闯荡江湖了,看过如云美女,下过深井玉矿,和500强企业谈判,陪客户泡温泉,这世上的百态、江湖的苟且、人生的起伏,滕哥大肚能容,开口便笑,再大的事,在滕哥那里就一句话:“建欢,踢球去。”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红尘里,既没有陶渊明的乡村供我们隐居,也没有孟浩然的山水供我们惆怅。

吃茶去,踢球去,滕哥带着我们人世修行,或有事功,不过是捎带手的事儿。

所谓笑傲江湖,就是君子好球。

我也默写一遍?试试看咯。

后记

野球考记

“野球”是个日文词汇,翻译过来叫“棒球”。本文谈的野球,是指踢足球,即非职业的业余足球。江湖有一种野球,是用来赌博的,要求球员不惜一切代价去赢球,所以比赛往往很残酷,断手断脚是家常便饭。这种做法在东南亚较多,国内主要是一些足球爱好者,聚集到一起打比赛。

拿北京来说,职业足球队有四家,分别是中超的中赫国安,中甲的北控、人和,以及刚刚降到中乙的北理工。至于业余球队,要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叫足球俱乐部的,比如北京老男孩,都是清一水的老国安退役球员,搞得非常正规。还有各区、县的少儿俱乐部,比如于萍带队的宣武女足,有一次我到清华踢野球,曾看到杨朝晖在带孩子练球。

再往下说,则是各单位的球队,中央各部委、北京各局办,各家大企业及各类公司,还有遍布京城的大中小学校,也有自己的球队,每年都搞各式各样的联赛或杯赛,所谓的荣誉感那叫一个强。像社科院研究生院,我们毕业的这拨叫八间房队,与在校的院队经常打比赛,连赢了人家六回,师弟急眼了,拉来了一个半专业山东小伙,破坏了我们的“七擒孟获”计划。

圈子球队也很多,比如老牌的梦舟足球队,全是一、二线的歌手、乐手,水平还特别高,几乎不败,后来拉进了国门付玉斌等,连赵本山都来凑热闹,各地争相请他们去商演,人家还不稀罕去呢。国家围棋队也有个足球队,老乡王磊说经常踢小场,古力几个的水平正经不错呢。

还有就是社区队,在望京差不多有一百多家,叫什么名号的都有。有天,我们两拨踢完,在小饭馆挨着坐着,聊着聊着,便有心一起搞个队,起个名吧,我说老在南湖中园小学踢,就叫“南小足球队”,结果一致通过,现在成员已经五十五位了。

脚是离大脑最远的器官,踢球好的人一般情商、智商都不差,即便是球技平平,但可以在装备上和气势上找平。为此,有人根据多年的野球经历,竟然把野球活动总结为五大步骤:到球场前;赛前热身;正式踢球;闲聊换装;酒局聚会。

首先,是来到球场前,要带两双鞋,一双足球鞋,一双慢跑鞋,后者是为了装出职业范儿;其次,要带一个专业足球包,里面放一个水壶,一个绷带,一瓶云南白药喷雾剂,一双长腿的足球袜,一副护腿板,一件纯棉的T恤,还有球衣、球裤,有时要带一件风雨衣。

球衣最好是专业的训练服,球鞋也不要老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可以选择美津浓、迪奥多纳之类,颜色不要过于艳丽,鞋钉不要穿铁钉的,以免伤人,也不要穿塑料球钉的,那样自己会不舒服,最好穿碎钉的。

热身时,要穿慢跑鞋,开始抻拉:先做一做弓步,再抻拉一下胳膊,接着坐在地上,双腿劈开,用手够一够脚尖。然后慢跑,一般量力而行即可,别把体力搞没了,记住慢跑中,一定要用大腿做一做内外侧的绕环动作。最后是冲刺跑,有变向的那种。

热身结束了,开始换上球鞋,记住要往脚上绑绷带。一方面,让别人知道你有伤,而只有常踢球的人才会有伤;另一方面,绷带有助于保护自己和腿部发力,戴护腿板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球迷,一般都有自己的偶像,自觉不自觉地会进行模仿。但野球不是英超、西甲,还是有一些基本要领的。

首先,尽量一脚出球。其次,适量地传一些半高球、过顶球,既可能助攻,又表示咱是经常踢大场的;防守时,一定要黏住对方,适当地拉拉衣服啊,捅捅腰眼啊,用膝盖顶顶人家的大腿啥的;被侵犯时,可以做出愤怒的样子,或大声叫出来,总之要演得像。

中场休息和比赛结束后,不要傻呵呵地去聊家常,而是一边放松肌肉,一边大谈战术,回顾场上的亮点。你夸别人多了,人家也会投桃报李,按摩按摩你的痒处。野球比赛多是在周末,好不容易跟媳妇请了假,索性一爽到底,拉几个酒友小酌一下,一大杯凉啤酒下肚,直叫人感叹:人生真美好!

为什么好多职业球员戒不掉酒呢?因为美酒与足球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实在是太难割舍了。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踢球爽,踢完球喝酒更爽。戒不掉足球,我就戒不掉酒啊!”

比如说高峰吧,现在改打高尔夫球了,但球是一定要踢的,即使是在职业生涯中,他也是照喝不误。有位队友评价说:“高峰的身体素质异于常人,不管怎么喝,他不长小肚子。第二天只要跑步发发汗,照样打比赛。”他自己也不在乎,认为只要不影响训练与比赛就行。

那时的媒体常有类似的报道,德国人施大爷多年后说:“高峰?高峰不好,天天只知道drinking、drinking、drinking,girls、girls、girls。”重庆力帆的李章洙教练曾讲:“一天半夜,我去高峰房间突击查房,他一直在喝,已经喝醉,我一数地上开过的啤酒罐,一共是六十八个。”

与职业足球相比,野球更接地气,更富有趣味性,其发展历史也源远流长。国际足联前主席布拉特曾说:“足球起源于中国,并从那里传到了埃及,而后又从埃及传到希腊、罗马、法国,最后才传到英国。”这是否意味着,野球的历史是从中国开始的?为了这个话题,我们哥儿几个就着啤酒聊了整整一个晚上,自豪地认为:马拉多纳、梅西算啥啊,咱老祖宗踢蹴鞠那会儿,你们的老祖宗还不知道在哪里和尿泥呢。后来查资料,早有资深者在故纸堆里对此做了一番详细考证,且听其慢慢道来。

最早的野球爱好者是刘太公,即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据汉代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卷二记载:老头从老家沛县到了长安后,很是闷闷不乐,原因是皇宫里斗不了鸡、蹴不着鞠了。他的十世孙刘骜也深谙此道:“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朕好之。’”

霍去病远征大漠,为了鼓舞士气,经常带士兵们踢球,这可是《史记》记录的;还有外戚梁冀,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无一不好、无所不精,《后汉书》称其为运动全才。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记载,唐僖宗李儇“好骑射、剑槊、法算,至于音律、赌博,无不精妙;好蹴鞠、斗鸡,与诸王赌鹅,鹅一头至直五十缗。尤善击球,尝谓优人石野猎曰:‘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这也算是人类史上最早的赌球了。

《唐摭言》卷十五有件趣事,说翰林承旨学士王源中有一次踢球争头球时,被人把额头撞破了,依旧带伤作战,唐代宗紧急召见时,问明缘由后,不仅不怪,还命人端来二十碗酒,见他喝完后仪容如旧,索性连装酒的金碗也赐给他了。

《宋史·太宗本纪一》记录:“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早、最高规格的国际足球赛了,这些球员的身价更是难以计量。

《宋史》还有:怀州人李邦彦,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然生长阊阎,习猥鄙事,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辍街市俚语为词曲,人争传之,自号李浪子。大观二年,上舍及第,步入仕途,最终官至宰相,人称“浪子宰相”。

宋代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卷七里写道,高俅本是苏东坡的书童,后来又跟了驸马王晋卿,有次给端王赵佶送礼物,正巧球落在了脚下,一时技痒地露了一手,结果被留了下来。等到赵佶成了徽宗,高俅自然也水涨船高起来。这个故事通过《水浒传》早已变得家喻户晓。

相近的故事是秀才柳三复,天天守候在权臣丁谓家球场的墙外,一天,果然拾到了丁谓踢的球,抱还时,他把手中的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肩、背、头顶球,那球竟一直未曾落地。丁谓看了这种表演,不由得哈哈大笑,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官职。这事见于刘邠的《中山诗话》。

毕沅在《续资治通鉴》卷一百记载,南宋建炎元年,曲方任沿河安抚使,此公老当益壮,驻扎韩城期间,每天都要蹴鞠几场。有一天,金人偷偷从上流沿河而下,奔杀而至,曲将军却只顾在球场上卖弄球技,结果来不及应战,只好狼狈而逃。

宋代是中国足球运动的鼎盛期,而后日趋衰微,却也不乏野球爱好者。宋濂在《元史》里记述,张翥少负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打仗时也不忘载着妇人、乐器自随,日以樗蒲、蹴鞠、酣饮为事,部将往往效之。故而被朱元璋大败。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编有:“宣德间,汉府军余王敏善蹴鞠,宣宗喜之,阉为内侍,后进太监,镇守陕西。”只是不知,阉了以后,是踢得更轻松了,还是裆下无根?正德年间,还有一球星太监张忠,与大盗张茂财结为兄弟,引入豹房,侍帝蹴鞠。这是张廷玉编在《明史·宦官传》里的。

明代时,士大夫阶层仍流行踢球,不少球技都很高明。如《万历野获编》中记载:“近在都下见王驸马、张缇帅诸君,蹴鞠俱精绝。”张岱的《陶庵梦忆》卷四记载:“杨四、徐孟雅到庙蹴鞠,张大来以‘一丁泥、一串珠’名世。球著足,浑身旋滚,一似黏而有胶、提掇有线、穿插有孔者,人人叫绝。”

说起来,中国女子足球运动也是世界最早,据考证,汉代时就有了女子足球队。五代后蜀妃子花蕊夫人既是教练又兼队员,屡战屡胜,自己写诗为证:“自教宫女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知是宫家队,遍遍长赢第一筹。”

明崇祯帝的田皇妃也是位刘爱玲似的人物,王誉在《崇祯宫词》里赞道:“锦厨平铺界紫庭,裙衫风度压婷婷。天边自结齐云社,一簇彩云飞便停。”见于记载的女球迷,当属明代金陵妓女马如玉,看完女子足球比赛后,激情写了一首《踢球》诗:

“腰肢袅袅力微微,滚滚红尘指羽衣。偃月鬓边星欲坠,石榴裙底凤比飞。”

到了大清,八旗子弟骑马玩鹰,却少见足球场上的飒爽英姿。至于《京都球侠》,用辫子击球入网的动作,纯属吸完大烟泡之后的荒谬意淫。而今,中国国力位居全球老二,虽不复唐宋盛世之况,但那些遍布京城的上万个野球部落,也正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点点希望所在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