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于2015年7月10日至11日召开,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为总主题,同时设有“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方法与实践”、“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与研究现状”等若干分议题。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探求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及其当下有效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当下文学批评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张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即为本次论坛文章汇编。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 |
| 分类 | |
| 作者 | 张江主编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于2015年7月10日至11日召开,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为总主题,同时设有“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方法与实践”、“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与研究现状”等若干分议题。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探求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及其当下有效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当下文学批评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张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即为本次论坛文章汇编。 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专题 论“文学批评三性” ——文学批评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探讨 “大众批评”的边界与功用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中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 价值观视域下文艺批判失范的症候及其治理 当前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指导意义 国际形式: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话语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 当代中国文学的理论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领导权的重建 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发展蓝图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议 本土化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符号学维度缺失 重建“对话”思维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话及其理论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福柯与马克思: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晚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话语政治”转向 成也葛兰西,败也葛兰西 ——“葛兰西转向”与英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对形式主义的吸收和借鉴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不可译的文体 ——阿多诺论说文的美学内涵 雷蒙德·威廉斯的乡村教育“阶梯观” 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的当代性 个案研究 贺敬之的歌剧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论 “革命文学论争”与左翼文学的发生 ——兼论鲁迅对革命文学的理解 《金色笔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照下的女性生存思考 劳动美学、休闲美学与文学艺术 编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